降神[穿越]_分節(jié)閱讀_241
第132章 壹叁貳 城郊激戰(zhàn) 且說半月之后,豫城郊外,一隊中土國軍士由那副將率領,“押送”著三王子朌坎并一具靈柩向豫城南門緩緩而來。他們未曾行至南門,便有探查之人將此信傳回豫城,報與現(xiàn)下正代掌國主之印的大公主知曉,只道是四王子已成功擒獲叛軍之首三王子云寅并弒君之巫朌坎,正將二人押往豫城。 此番大公主正與王公大臣商議,接到此信,大公主雙目微微圓睜,隨即陷入沉思,面上未置可否。倒是周遭一干大臣聞罷此信,紛紛交口稱贊,只道是四王子果真神勇過人,小小年紀便立此大功,前途不可限量,正是繼任大寶之最佳人選。 座上大公主聞罷這話,不動聲色地細眉微蹙,然不過須臾之間便又斂下面上神色,嘴角微揚,神怡氣肅地說道:“諸公所言甚是,四王弟立下大功,合該重賞?!?/br> 其中有大臣聞罷這話,隨即順勢接口道:“如此公主可下令大開城門,迎軍凱旋,于宮中設宴,大犒三軍?!?/br> 不料大公主卻并未依言下令,卻是轉(zhuǎn)而詢問那報信之人:“四殿下之軍距離南門尚有多遠?” 那人答曰:“不足十里?!?/br> 大公主又問道:“你可是親眼目見四殿下押送三殿下二人前來?” 那人則答:“未嘗得見,乃是四殿下遣先鋒前來告知?!?/br> 大公主聞罷這話,心下了然,隨即有了算計,揮手令那報信之人退下,取來兵符,對城中禁軍下達指令,一一部署妥當。而周遭大臣見罷此景,皆是面面相覷,不明就里。 卻說那副將騎馬行于隊伍之前,大軍行了半日,方到達那南門之下,卻見南門緊閉,城樓之上旌旗招展,弓弩手立滿城郭,個個張弓拉弩,警惕城下眾人一舉一動。那副將見狀,忙手舉四王子兵符,對那城樓之上喊道:“此乃四殿下人馬歸來,爾等南門守將還不快開門迎接!” 那城上之人聞聲不為所動,任底下之人叫喚半晌。過去許久,方見那城樓之上人頭攢動,擋于城墻之前的士兵往一旁讓開道路,一人率領一隊親衛(wèi)緩緩登上城門,立于那城郭之上,對城下眾人說道:“望鶴,別來無恙。”正是大公主。 此番只見兩名中土國士兵將反剪兩手的三王子押至大軍之前,三王子方對城門之上的大公主說道:“此番弟以按照四弟之要求,束手就擒、不躲不逃。此間有那誤會,待弟于諸位跟前解釋一回,澄清誤會,再由弟親自出馬,定能解我國四方邊境之急!請王姊下令開啟城門,令弟得入!” 未想大公主聞罷這話卻并不動作,轉(zhuǎn)而問道:“既是四弟派兵擒獲的三弟,為何此番卻未目見四弟之身影?” 三王子則道:“四弟亦隨軍而來,待大軍入了城中,王姊自可見到?!?/br> 大公主聞言嗤之以鼻,對曰:“三弟,你葫蘆里賣的是何藥?四弟身為統(tǒng)軍之將,竟莫名不見其身影,怕不是此番沒命回來了罷……” 這邊三王子與朌坎聞罷這話,不由地暗自心驚,不料這大公主竟猜得八九不離十,正暗自尋思對策,不提防卻聞大公主說道:“三弟不必再垂死掙扎,國主早已下旨,但凡將你擒獲,便就地正法。四弟既留你性命,已是他以私誤公,此番我自當依旨而行,取你性命!”言畢,便見那大公主將手中令旗一揮,那城門附近隨即響起一片喊殺之聲。眾人循聲望去,只見那城門四周,皆為大公主提前布置下埋伏的兵馬,弓弩齊備,只待三王子等人前來,便就地擒獲。 只聽城樓之上的大公主冷笑一聲說道:“三弟,這王族之中,可不單就你與二弟胸懷兵法韜略,你們都太過小瞧了女人!” 三王子當頭立于隊伍之前,聞罷大公主之言,朗聲對曰:“弟素知王姊乃女中豪杰,從未相輕。此番知曉王姊定有謀劃,又豈肯如此輕易前來送死?” 三王子話音剛落,便見他身后押送他的中土國士兵隨即取出一柄匕首,眨眼間便割斷了三王子反剪雙手的繩索,另一人則遞來一柄方天戟,這二人抬起頭來,正是裝扮成中土國士兵的風舜英與云永。而周遭的四王子大軍皆一瞬間“反水”,各手持武器,將三王子等人護衛(wèi)在中央。原來這一出戲皆出于彼時朌坎的主意,既然三王子執(zhí)意欲回豫城解除誤會、自證清白,此番朝中眾人既認定三王子是犯上作亂之人,自是不可無備而往、身陷虎xue,遂令風舜英率領的大軍皆假扮作四王子手下之軍,假裝押送實則保護三王子回國。而那副將,則由女子國將士拿匕首制住,脅迫其隨軍一道,聽命行事。 城門之上大公主見罷這般變故,心下已是了然,說道:“好一個瞞天過海之計,我便知曉三弟你并非那等閑之輩,肯安分束手就擒之人?!?/br> 城門之下三王子則道:“大王姊且暫緩發(fā)難,聽弟一言。流霆此番正身居那靈柩之中,乃是自我了斷。此番雖不敢言流霆身殞非弟之責,然弟絕非懷有一絲一毫欲害流霆之心,還請王姊明察,那副將即可作證。弟布下此局乃是不得已為之,還望大王姊網(wǎng)開一面,令弟得以澄清誤會,弟愿親自出面解除我國邊境之危。” 不料大公主聞言不過嗤之以鼻:“擁兵自立還敢妄言清白無辜,豈非令人笑掉大牙?望鶴,你命休矣!”言罷,一聲令下,周遭埋伏之軍隨即攻伐而來,那城門之上的弓弩手隨之萬箭齊發(fā)。 這邊風舜英自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見罷此景毫無慌亂,指揮有度,先命一隊人馬擋于三王子之前,個個手擎由朌坎召喚之銅盾擋在隊伍之前,擋住從城墻上射來之箭羽;一面又令后隊分為左右兩路,分別迎擊從兩側(cè)包圍而來的中土國士兵。隨后風舜英則靠近三王子身側(cè)勸道:“此番殿下亦已親眼目見,貴國之人不聽人言,一心惟欲置殿下于死地。殿下請放棄這等徒勞無功之舉,先隨下官撤出此地,往南入我女子國境中,再行從長計議?!?/br> 三王子聞言,雖不甘就此退卻,奈何亦知風舜英之言在理,只得認同此計。隨后風舜英即指揮人馬掩護,即戰(zhàn)即退,自己殿后,令三王子幾人乘上快馬,只待往南而走。 城門之上大公主見狀,已知三王子等人意圖,知曉若此時任他們逃遁,無異于放虎歸山,再難擒獲。情急之下,對周遭弓弩手尖聲命道:“皆瞄準了望鶴,但凡能射殺望鶴之人本宮重重有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