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節(jié)
姜沁渝在告誡自己,不要越了界,這一切,就是一綜互惠互利的合作協(xié)議而已! 可嘴上這么說著,握著那只手機(jī),她卻仍然感覺到手心發(fā)燙,臉也不自覺地浮上了熱度,有一種似酸似甜的古怪滋味涌上心頭。 因著這條微信,姜沁渝原本倒頭就睡的體質(zhì),居然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到大半夜,滾著被子打了不知道多少個滾才睡著。 盛夏去登山是比較麻煩的一件事,首先就是蚊蟲多,其次就是天氣熱容易出事,所以這件事姜沁渝還沒完全做好決定。 但,在傅明琛送姜沁渝回明羅村的當(dāng)天,姜沁渝路過一家種子店,卻如同醍醐灌頂一般,得到了新的靈感。 要尋找新物種,除了登山外,還有很多其他途徑。 比如趕集的時候,還會有很多人帶來各式各樣的大山特產(chǎn),比如種子店里就有各種各樣的種子,比如花店里就有各式各樣的鮮花,再比如植物園動物園里的那些動植物,這里面,也許就會有她需要采集的新物種。 這些地方都是現(xiàn)成的樣本素材,比起她去登山還是要簡單多了,哪怕像動植物園里的那些物種,現(xiàn)有的條件不允許她進(jìn)行采集,但利用她手里的那個新物種探測器,至少也能探測到哪些東西是屬于系統(tǒng)商城里所沒有的。 做好加減排除法,之后她才好去想辦法尋找樣本進(jìn)行針對性的采集。 第105章 落水 接下來的幾天, 因為臺風(fēng)過境, 就連西南邊都受到了影響,連著下了好幾天的暴雨,整個東川都涼了下來, 倒是空氣清新了不少。 正好又到了趕集的時候,姜沁渝就決定戴上那枚四級探測器,到集市上去逛一逛, 看能不能碰到什么好東西。 上一次集市還是十天前, 那會兒正好遇到了農(nóng)忙時節(jié), 姜沁渝光顧著找插秧客給梯田那邊插秧去了,壓根沒心思到集市這邊來閑逛。 這回有時間了,她就開著車準(zhǔn)備去趕集,正好叫上姜沁洋還有臭臭一塊兒出來放風(fēng)。 東川這一帶本身就位于川蜀和滇南交匯處,所以山林多,位于深山中的少數(shù)民族也多。 偏遠(yuǎn)的少數(shù)民族, 沒什么收入來源, 所以最常見的賺錢方式,就是將深山老林里的產(chǎn)物帶下來販賣交易。 因為沒有鋪面,所以他們往往會選擇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的這些流動集市,只要找對了時間規(guī)律, 踩著點就能在集市開張前帶著貨跟過來, 在角落里攤開一個方塊油布就是一個小攤,賣完就走。 白云鄉(xiāng)的流動集市,就位于靠近東川支流的一條城鄉(xiāng)干道上, 寬闊的街道兩邊都聚集著從各鄉(xiāng)各縣甚至還有臨省來的商販,整條大街都被占據(jù)了大半的道路,中間好歹還留著一條車道可以過車過人。 小販們吆喝著,看客買家則在街道上邊走邊看,擺攤販賣的東西也是多種多樣,不一而足。 很多商販賣的東西若是放在縣城或者市區(qū),估計就是只能出現(xiàn)在地下通道或者夜市,但到了白云鄉(xiāng)這個偏遠(yuǎn)小鎮(zhèn),卻是非常時髦亮眼的稀奇貨,所以很多中年大媽或者老太太湊上去摸摸看看順帶砍價。 姜沁渝對那些東西倒是沒什么興趣,她的全部注意力,都落在了那些從山里下來的那些少數(shù)民族身上。 這些人往往都穿著特別的服飾,背著的背簍里面裝著很多山貨,這些山貨那些大媽老太太們看不上,對姜沁渝來說卻是值錢的好東西。 姜沁渝將車挺在了集市外不遠(yuǎn)處的一個地坪上,然后就叫上姜沁洋和臭臭步行進(jìn)入到了集市里面,才走進(jìn)去沒多遠(yuǎn),就注意到了一個少民中年男人正坐在折疊板凳上。 在這個中年小販的面前空地上,就擺著一個半平米見方的油布,上面攤開著不少甚至還沾著土的新鮮山貨。 這些山貨多是一些山菇木耳之類的東西,都不算太多,但看起來質(zhì)量還算不錯。 按理來說,這樣的山貨應(yīng)該是有很多人要才對,但有好幾撥村民湊上前去詢問,聽到價格后,都不由得面露難色,轉(zhuǎn)頭就走了。 姜沁渝承包的那片松林里就有不少山菇可以采,所以這些東西她原是沒什么興趣的,而且看得出來,如果不是要價太高,這人帶來的那些山貨,估計早就被人掃空了,不可能還會等到現(xiàn)在都沒人買。 只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就在她路過這個攤販跟前的時候,她戴在頭上的那副探測儀,卻忽然傳來了滴地一聲響。 然后她就發(fā)現(xiàn),她眼前那個掃描定位紅點,開始在探測儀能勘測到的視野范圍內(nèi)不停地聚焦瞄準(zhǔn),最后定位在了她面前那個中年小販腳邊一個臟兮兮的塑料袋子上。 “發(fā)現(xiàn)疑似新物種,請宿主盡快確認(rèn)!發(fā)現(xiàn)疑似新物種,請宿主盡快確認(rèn)!” 聽到這個電子音,姜沁渝的腳步不由得一頓,頗有些生硬地側(cè)轉(zhuǎn)過身形來,重新蹲到了這個小販的跟前。 “大叔,這些菌菇您怎么賣???”姜沁渝佯裝看貨,拿起那些新鮮菌菇來看了看,出言問道。 這個中年攤販沖著姜沁渝憨笑了一下,伸出了五根手指: “五十塊一斤,姑娘我這貨剛采回來的,你看都還帶著泥,新鮮著呢?!?/br> 這個中年小販穿著少民的服裝,但說起東川本地話倒是不見有半分別扭的口音。 不過這也不算多奇怪,這些年來少民被同化得厲害,通婚也十分普遍了,早沒什么少民漢民的區(qū)別,會說東川本地話并不稀奇。 不過,新鮮菌菇賣這個價,也的確是貴得離譜了,這樣的價格,在本地菜市場那邊連雞樅都可以買得到了,但這個中年小販面前的這一堆,很顯然不是什么名貴菌菇,就是一些普通的紅菇牛肝鼠耳,自然是不值這個價錢的。 之前姜沁渝還覺得這人面相憨厚,但這會兒,她心里卻有些暗自嘀咕起來。 這小販莫不是看她年青面嫩就坐地起價隨口亂喊,打算要坑她吧? 不過坑不坑的,她也不在意了,反正她問價不過就是個幌子,她的目的,是這小販腳跟前那個塑料袋里裝著的東西。 隔得近了,她能看到那塑料袋里面,裝著好幾顆看起來好像是什么植物塊根似的東西,但這玩意兒上面沾著不少泥,完全看不到真實面目,所以姜沁渝根本無法看出來那到底是什么玩意兒。 “大叔,您那袋子里裝的是什么???” 姜沁渝問了山菇的價格后,才像是不經(jīng)意看到那袋子里的東西,故作好奇地問道。 那小販一愣,低下頭看了他面前那袋子里的東西一眼,抬起頭來就笑了笑: “哦,這個啊,這是我在山里撿菌子的時候順便挖的一點山藥材?!?/br> 這小販言辭含糊,根本不正面回答,讓姜沁渝試圖打探清楚那個東西的具體名字的盤算頓時落了空。 姜沁渝心下無奈,只能選擇妥協(xié): “這樣吧,大叔我把您這些菌菇都買了,您把您袋子里的那個山藥材送我一兩塊唄?!?/br> 那小販聽到姜沁渝這話,哪里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他的眼神一閃,忍不住就又露出了憨厚的笑容來: “小姑娘原來你是想要我這野生藥材啊,這個可不能送給你,這可是我好不容易才挖回來的,這玩意兒長在山上斷崖的地方,費了我不少功夫才找到的,比我這些山菇葉菌可值錢多了!” 姜沁渝又不笨,自然聽出了這小販話里的意思。 這人剛還說這些山藥材是順便挖回來的呢,結(jié)果她才要他送兩塊,這人立馬就改口了,這可真是夠狡猾的,果然無論是大老板還是小攤販,都該不了商人的本質(zhì)! 姜沁渝在心里暗罵這果然是個jian商,什么憨厚老實的面相,看樣子都不過是裝出來的! 但這人都說得這么明白了,姜沁渝又的確是想要這人手里的那些山藥材,就算這個小販漫天要價獅子大開口,她也只能認(rèn)了。 “行吧,不能送,那我就買吧,您說這個東西怎么賣,價錢合適我就買幾塊?!?/br> 這小販仍然是一副笑瞇瞇的樣子,但宰起客來卻是半天都不含糊,之前那些菌菇才開價五十塊一斤,這些黑不溜秋鬼知道是什么的玩意兒,連泥帶水的,這人直接開出了一百塊的天價。 就那么幾塊,而且還是被這人直接扔在腳邊的破玩意兒,想來也知道肯定不值這個價,但姜沁渝對這東西勢在必得,就算價格虛高,她也只能自認(rèn)倒霉,捏著鼻子認(rèn)了。 等到姜沁渝把錢給了他,那小販把那塑料袋子遞給姜沁渝,捏起袋子里的一塊塊根,姜沁渝就聽到叮地一聲響,那個探測器鏡片上的掃描紅點,直接虛化出了大片大片的網(wǎng)格,并對這個塊根開始快速掃描起來。 不多時,這個塊根就被探測器探查明白了。 “川烏頭,又名金鴉,附子,斷腸草,有劇毒?!?/br> 姜沁渝頓時被這個檢測結(jié)果給嚇了一跳。 斷腸草?有劇毒?這算什么新物種?這破探測器都檢測出來了還讓她拿,這不是坑她嗎?就那個周扒皮一樣的坑爹佃農(nóng)系統(tǒng),能要這玩意兒? 姜沁渝覺得這個所謂的新物種,肯定是不可能被佃農(nóng)系統(tǒng)收錄的,然而打臉來得如此之快,她的這個念頭剛生出來,下一秒她就聽到系統(tǒng)傳來了熟悉的電子音。 “檢測到新物種,川烏頭,因其具有劇烈毒性,煉制提純后,可作為攻擊蟲族的重要武器,故而可位列二級目錄。” “綜合宿主當(dāng)前等級情況,給與宿主一千積分獎勵,并獲得抽獎機(jī)會一次,請宿主繼續(xù)加油!” 還真被收了,雖然只是位列二級目錄,但能獎勵一千積分和一次抽獎,姜沁渝就已經(jīng)覺得很意外了,看樣子,這一百塊,算是沒白花。 趁人不注意,姜沁渝偷偷將其中的一塊川烏頭給收錄到了系統(tǒng)商城里,至于剩下的,她也沒扔掉,就這么拎著,繼續(xù)往下逛集市。 只是,逛了大半個圈,把整個集市都逛了一遭,她卻再沒聽到她的那枚探測器再有什么動靜。 姜沁渝頓覺泄氣,果然她想得還是太簡單太天真了,這新物種,哪里就跟個大白菜一樣在大街小巷上就有撿? 她這邊覺得郁悶,一旁姜沁洋跟臭臭卻跟撒了歡似的,原因無他,這集市上新物種可能沒多少,但新的小吃卻是真的層出不窮,有很多都是東川這邊本地鮮少能吃得到的新鮮玩意兒。 姜沁洋年紀(jì)不大,臭臭更加見識少,兩人頓時就被那些新奇的美食所蠱惑,一個個口水直流,迫不及待地買了來品嘗上了。 受這兩人的感染,姜沁渝也忍不住加入了這兩人的行列,開始享受起美食來。 邊走邊吃著,忽然姜沁渝就看到不遠(yuǎn)處有好幾個小孩子在推推搡搡,似乎還在爭吵著什么。 “這是我的東西!你們憑什么搶?” “這附近的山跟樹都是我家的,你這些肯定也是在我家附近的樹上抓的,當(dāng)然也是我家的!” “跟他廢什么話?這小雜種就是欠教訓(xùn),他要是不給,直接打一頓就好了!” “他姐就是個丑八怪,丑八怪的弟弟能是什么好東西?怕什么?趕緊搶了就是!” 姜沁渝一開始還以為只是幾個小孩子之間的口角,也就沒多留意,然而不多時,她就感覺不對了。 那群小孩,竟然圍著其中一個打了起來,你一拳我一腳,甚至還在推搡著那孩子,似乎是想要搶那孩子懷里的什么東西。 那孩子看起來年紀(jì)不大,也就**歲的樣子,懷里卻死死地抱著個像是鐵盒子似的東西,任憑那幫孩子怎么拳打腳踢,他都緊咬著嘴唇,死死護(hù)著那個鐵盒子,無論如何都不肯撒手。 那些孩子見狀,頓時氣得夠嗆,也不知道是誰猛地一個使勁兒,竟然把那個抱著鐵盒子的小孩直接推搡到了河道邊上。 白云鄉(xiāng)這一帶本身就位于東川的上游,這條大道就在東川支流邊上順溜修建,大馬路離河道不過一兩米遠(yuǎn),有的地方是有灌木叢遮擋還沒什么問題,但有的地方卻是一片光滑斜坡,稍有不慎就有跌入河中的風(fēng)險。 那個抱著鐵盒子的小孩,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人推搡著踉蹌后退,一時不察腳下打滑,直接就順著一片斜坡翻滾了下去,不過眨眼間的功夫,就聽到噗通一聲響,那孩子就撲靈進(jìn)了河道之中。 那幾個孩子似乎都沒有料到會出現(xiàn)這樣的變故,一時間都傻了,等到回過神來時,那個掉進(jìn)河里的孩子,在撲騰了幾下后,就被支流河水給淹沒了。 “啊——有人落水了!” “天哪,有孩子掉進(jìn)河里去了!” 附近趕集的人非常多,有眼尖看到這個情況的,都忍不住齊聲驚呼起來。 那幫惡作劇的孩子也回過神來了,一個個臉色煞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個個擺著手說不是自己干的,最后也不知道是誰起了頭,趁著人群混亂,一群小孩一窩蜂就都散了,不過片刻功夫,就消失在人群中再也尋不見蹤影。 但這個時候,姜沁渝已經(jīng)顧不得這許多了,她看得出來,那個掉進(jìn)河里的孩子,是個旱鴨子,壓根不會水。 偏偏這幾天因為連續(xù)暴雨,東川支流水位上漲,河水比往常要湍急不少,那孩子掉進(jìn)河水里,時間再拖得長一點,肯定會沒命,說不定被浪頭一拍,連人在哪兒都不知道了! 很顯然,這些趕集的村民,也都意識到了這個情況的嚴(yán)峻性。 這若是在往常,肯定會有一些見義勇為的人趕緊跳下河去救人。 可如今看著這水位和河水的流速,這些急著下水去救人的人,都要掂量一下了,這若是跳下去,別人沒就上來,反而把自己也搭進(jìn)去,那可就糟了。 “趕緊下去救人啊,那還是個半大點的孩子??!” 一些大媽大嬸急得沖著身邊的那些強(qiáng)壯青年大聲催促著。 有的確是不忍心看孩子就這么沒命的,立馬就勒起袖子準(zhǔn)備下水,但還沒等他脫完身上的衣服,就被旁邊的親戚朋友給攔著了。 “你瘋了,水這么急,你下去,不是找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