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家樂小爸爸_分節(jié)閱讀_19
書迷正在閱讀:碎玉兩生面、做瑪麗蘇哥哥的日子、前夫多半有病、斷更三年的大神他更新了、jian臣公子駕到、yin夢(h)、繞指柔 (NP 高H )、重生天命之子后、我主荼離、今天依舊不想上學(xué)呢
串串李對一旁的陳全噴一口煙,說,瞧見沒,這才是大老板的架勢,忙哪,哪像我們這些人,嘖嘖。 陳全皺眉扭開臉,不說話。 串串李說,這小年輕人真不懂禮貌!接著又轉(zhuǎn)頭對另一邊的人說,哎喲,瞧見沒,…… 后來裝車的時候,大老板終于被一通電話喊走了,好像是另一個地方又有生意,需要大老板親自去看一看。 “串串李,這兒可交給你了啊,別給我弄出什么岔子?!贝罄习迮R行前對串串李耳提面命。 “哎喲,張總您就放一百二十個心吧,有我串串李在能出啥事啊,保證按時完成任務(wù)!” 張總點點頭,對一干眾人揮揮手道:“大家干活兒都靈活點兒,抓緊時間了,我晚八點回來?!?/br> 在此之前,事情進展的太過順利,也沒人想那么多,所以這會兒根本就沒人察覺有哪里不妥。 大概六點半的時候,大老板走了,吊車在田里繼續(xù)吊白果樹,大貨車已經(jīng)陸陸續(xù)續(xù)開進青苔村,裝載樹子。大貨車根本進不來陳家門前那條窄機耕道,最終只能停在稍微有點距離的大路邊上,用小車開進去一棵一棵地翻載出來。 找了好些年輕力壯的青年,才把陳家田里那些大樹子全部搬運到大路邊上的貨車上。 此刻天色微黑,已經(jīng)八點十分。 白果樹和金桂都全部搬運到大貨車上,現(xiàn)在就只等大老板回來驗貨,結(jié)賬。 大多數(shù)村民都回家吃完飯去了,路邊差不多就剩陳全一家和串串李以及一些工人。 “老李,你給張總打個電話吧,問問他什么時候到,我們也不用這么干等著啊,大家都累了還沒吃飯呢?!?/br> 確實是這樣,累了一下午,早餓的前胸貼后背,都累了該收拾回家了。 串串李掏出手機,瞇眼尋了會兒號碼,撥過去。 “嘟嘟嘟”電話正在通話中。 串串李嘟嚷,大老板一天真是忙哪。又過了十來分鐘,串串李再撥。 通了。 “哎喲,張總,您那邊怎么樣了啊?對,這兒都給您弄好了,就等您了!” 大老板說,別著急,回來了,還在路上,馬上就到。 “好咧,張總,您放心,這兒一切都好!” 又等了一陣子,陳全摸出手機一看,九點了。 大老板姍姍來遲,貌似還喝過酒,微醺。 喝酒駕駛,逮著可是要坐牢的啊,大老板就算您有錢也不能拿自個兒生命開玩笑啊。 青苔村很偏遠,在蓉城東部亦是一個不甚顯眼的村子。不是說這青苔村不大,實際上,青苔村在溪壩鎮(zhèn)算得上占地面積比較多的一個村子,全村上下有一千多戶人家,可是青苔村沒有什么特殊的,或者說能名傳千古的事跡,它就是眾多普通村落中的其中一個,不甚希奇。溪壩鎮(zhèn)鎮(zhèn)上只有一個幼兒園、小學(xué)和初中,而且還同居一個校園,名叫溪壩小學(xué)。鎮(zhèn)上連一個職高都沒有,更別說高中和大學(xué)。高校通常都分布在縣區(qū),再好一點的學(xué)校也都在市區(qū)里。開發(fā)商也嫌棄他們這里離城中心太遠,投資這里根本就沒發(fā)展錢途啊,所以整個溪壩鎮(zhèn)不僅經(jīng)濟、政治文化低,甚至能說比較落后,和日新月異、欣欣向榮的城市一比較,這里赫然就有點原始的味道。 溪壩鎮(zhèn)唯一能稱得上優(yōu)勢的,怕就是比較原始。農(nóng)村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做的不錯,也適合建設(shè)綠色家園。有些城里人到此一游,簡直驚為天人,連連稱贊這里風(fēng)景好,空氣好,污染少,是個休閑度假的好地方。 這樣一個落后的地方,城鎮(zhèn)建設(shè)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溪壩鎮(zhèn)鎮(zhèn)上的主干路道,夜晚還能看見三兩個路燈,可一旦輻射至鄉(xiāng)村,那晚上是烏漆墨黑,獨自走夜路都害怕,騎車都必須自帶手電筒的。 此刻一伙人站在路邊,各個手里都舉著自己的手機,照明,當(dāng)然,陳全也回家把自家的手電筒拿出來了。 “這是兩萬塊,點點。”大老板面皮發(fā)紅,顯然是喝高了,帶了一身酒氣。 蔣云英面帶難色,陳全臉色也不大好,蔣云英伸手推了推串串李,有些難言。 串串李會意,磨蹭到大老板身邊:“不是,那個,張總,您這個錢……” 大老板大手一揮,嚷嚷著:“哎呦喂,我說串串李咧,你我又不是第一次做生意,張哥的為人你還不知道嘛,都說了是剛才在別處給定金時候把錢花了,這會兒身上沒那么多錢了啊,我保證明兒一早就把錢給你們帶來!張哥給你說,那兒的單子更大,起碼值這個數(shù)……”大老板朝串串李比出一個五,眼神中透著只有內(nèi)行人才懂的紋路。 原來是這樣,剛才大老板不是去看生意了嗎,結(jié)果瞧上了眼,是個大生意。老規(guī)矩先給定金。大老板慷慨,揮手一撥就撥了十多萬。這樣一來,原本預(yù)計付給陳家的錢自然就不夠了。做花木交易的也都知道,有時買家沒帶那么多錢,日后補齊也是一樣,反正還有中間人串串在,不怕不給錢什么的,當(dāng)然,有時欠款少,串串門都會自掏腰包,先墊錢付給賣家,畢竟人家辛苦種了這么多年的農(nóng)作物,錢拿到手才能安心。 串串這口飯也不是那么好吃的,為了那么一點抽成酬金,有時就得像那潤滑油,兩面潤滑,極力促成一單生意,直至買賣雙方最后皆大歡喜。 那天,誰都沒想到隨后事情的發(fā)展會那般戲劇。對于已經(jīng)快被逼到絕望盡頭的陳家,那簡直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15章 當(dāng)頭一棒 整整一晚上,大家都沒睡好。 事情沒完全落地,就免不了心里記掛,擔(dān)心。 陳全五點半起床,開車回市區(qū)上班,臨走前看見蔣云英也起來了。早上母子倆沒怎么說話,該做飯的做飯,該收拾的收拾,各忙各的,普通尋常。陳全簡單吃過早飯,對蔣云英說,有啥事給我打電話。 陳全走后,蔣云英又去田里忙碌了會兒。地里種植的那些蔬菜原本是她每天拿去賣的,最近幾個月沒管理,都長滿了雜草。一早給陳灝打了電話,說讓他在醫(yī)院多呆一天,家里事情還沒做完,mama明天就來醫(yī)院。 蔣云英心里像揣了一顆冷石頭,七上八下,惴惴不安。 昨兒個晚上,天色早就黑了,大家是又累又餓,都希望能快點收拾回家。 串串李當(dāng)時在陳家和大老板兩邊都來來回回說了好些話,各種擔(dān)保,陳家最后才勉強同意大老板第二天付款。 陳全最后說了一句:“既然沒錢,那這些貨暫時擱我們這兒吧,明早再提走也是一樣的?!?/br> 這次大老板還沒開口,串串李就噴出一口煙:“哎喲,我說小伙子,你這是不信我串串李還是怎么著啊,老李既然敢做擔(dān)保就啥事都沒有!再說,這些貨能隔幾天嘛,貨也是有生命的,過了那個生長期是很容易死的!千辛萬苦買這么多,最后要是都栽不活,哼哼?!贝@行講的是信用,這算是他們的招牌,最聽不得有人不相信他們的活兒。 大老板要的這些貨,是要發(fā)送到外省去的,連夜發(fā)貨,不能延期,你這要是耽擱一兩天,壞事了,那哪成啊。 這種情形其實過去在賣花草時也常會出現(xiàn),最后買家都會付錢,就算買家有事不能親自帶錢過來,也是把錢交給中間人串串,然后串串再把錢交到主人家手里。陳全是因為在外面跑了這么些年,也并不是天天都在種田賣貨,對花卉市場的這些門道不懂,所以才會問的。 蔣云英一些人當(dāng)時確實也沒覺得會有什么意外發(fā)生。農(nóng)村人大多是單純的,腦袋里沒那么多彎彎繞繞。他們拿貨去賣,換取相應(yīng)的錢財,這便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