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亦正亦邪
書迷正在閱讀:盛世凰謀:天妃、(綜英美)宿主他只想做反派!、仙魔八卦記事簿、穿越至唐朝、我的寶可夢不大對勁、桃運小道醫(yī)、掠愛成癮:言少毒寵小嬌妻、深山王爺:我家娘子能賺錢!、位面交易之原始世界、禍愛之秘
裂縫再次停滯在半空當中,或許這一次它能待的久一點,因為短短的半個小時里,它已經(jīng)連續(xù)爆發(fā)幾十次了。 要是一直這樣的話,就算是提前準備了更完善的措施,面對這自然界的力量,也顯得渺小至極。 研究更具破壞性的武器,以實現(xiàn)侵略欺凌,那樣的事情,只要是有足夠的經(jīng)濟實力,不論哪個組織,都可以做得到的。 可是,如果對手是完全看不見的家伙,甚至那東西連生命體都算不上,所謂用強大武器的震懾,也失去了任何意義。 它是一種組織,來源于某個未知的世界,大家所知道的,只有那東西的性質(zhì),是一種極易被消耗,又具有可怕破壞力的存在。 而那種破壞力,對整個人類世界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一旦沒有處理好,那么將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災難。 所謂的原子彈,或者氫彈,那是一種短時間內(nèi),就造成大幅度破壞的存在,它們也能擁有持久性,幾十年甚至百年,有害輻射都不會消散。 但那裂縫中的物質(zhì),對人類的影響可能會更大,雖然它不是那種破壞性很強的物質(zhì),甚至那些人至今為止,都不清楚它到底有什么作用。 不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勤勤懇懇的研究,還是讓他們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那是站在人類種族之上的。 “只要裂縫碎開,里面的那種東西出來,人類必然滅亡,以現(xiàn)有的全部資源,也無法處理那個東西帶來的影響?!?/br> 說出這句話的,是研究所的所長,他就是劉秉空,代號為“king”的男人。 科學家和大家想象當中的,都很不一樣,他們性格迥異,大都很難相同,不過有一點,他們都是如此。 那就是面對學術問題時,認真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得出的數(shù)據(jù),都要反復的確認,避免誤差帶來的預判。 “為了得出最終的結(jié)論,讓那件事被所有人信服,老師帶領我們,用了上萬套算法,將整個地球的資源,都算在了其中,沒想到最后的結(jié)論,竟然不值一提?!?/br> 此刻,劉旭的老爹,已經(jīng)停下了工作,他的任務就是這樣的,只要那裂縫沒有動作,就用不上他。 因為他只有拖延時間的力量,面對已經(jīng)碎裂的裂縫,他沒有辦法進行復原,那種事他辦不到。 因為除了那個人,在這個世界,沒有第二個,可以做得到的,那不是理論和方法的不對,有些時候,某件事只能某個特定的人,才可以辦的成。 “是啊,連小孩子都知道,當那個超越了這個星球大氣層,千倍百倍的二氧化碳進入,將會對這個世界,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更別提那種東西了?!?/br> 原來,早在幾十年之前,研究所就發(fā)現(xiàn)了這種裂縫的存在,在那被稀釋了上萬倍之后,還是從那里,檢測到了壓縮成迷離態(tài)二氧化碳的存在。 眾所周知,物體有三種常見的狀態(tài),以密度高低,分為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只要達到了它們的要求,它們就可以互相轉(zhuǎn)化。 那是最為普通的化學知識,而所謂的迷離態(tài),則是獨立在這三態(tài)之外,另一種特殊的物質(zhì)形態(tài)。 所謂的迷離態(tài),就是存在于宇宙當中,某些密度極大,卻幾乎很難產(chǎn)生引力,擁有某上萬倍單一物質(zhì)聚合的物質(zhì)。 它們被稱為“黑暗物質(zhì)”,和三態(tài)之中,密度最大的固態(tài)不同的是,它們是不可見的,無論是人類的rou眼,還是各種高新科技的檢驗,也很難發(fā)現(xiàn)它們。 之所以研究所會知道他們的存在,都是那個傳奇之人的功勞,他最初研究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現(xiàn)象。 在研究所的周圍,總會出現(xiàn)奇怪的地方,那里的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而且總是突然出現(xiàn),讓人措手不及。 那些事,是一些室外研究小組,在進行日常觀測數(shù)據(jù)時,所體會到了,他們拿回來的測評報告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了詭異的數(shù)據(jù)。 正常的室外,二氧化碳的濃度,差不多是0.03%—0.05%,這還是考慮已經(jīng)引發(fā)了溫室效應的數(shù)據(jù)。 二氧化碳的濃度,可不僅僅是讓大氣溫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淹沒土地,它們還有別的危害。 普通人不會對淹沒多少土地感興趣,大多數(shù)人只在乎自己,但這更體現(xiàn)了二氧化碳濃度變化,對人類造成的影響。 和氮氣濃度,在空氣中占比個七八十,人類不會感覺不適不一樣,二氧化碳的濃度,如果超過了3%,人們便會頭痛呆滯,注意力無法集中,心跳加速,輕度惡心。 而如果濃度超過了5%,那么便會造成嚴重缺氧,永久性腦損傷,昏迷甚至是死亡。 究其根本,人類是怕二氧化碳的,雖然這種氣體,本身存在毒性,但因為人類獨特的生命運行機制,所以當他們濃度過高的時候,對人類來說,就變成了劇毒物質(zhì)。 吸入濃度過高的二氧化碳,會使其滯留于體內(nèi),導致呼吸性酸中毒,和中樞麻醉窒息,在缺氧條件下,還可以增加其毒性作用。 以前所教授的知識,大多數(shù)都在講二氧化碳無毒,那是因為人每時每刻,都要吸入和呼出二氧化碳,而低濃度的它們,不會對人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可是,當高濃度出現(xiàn)后,哪怕是短短幾秒,就可以讓你瞬間喪失行動能力,那種效用,就和擁有劇毒的化學氣體,是同樣的作用。 因為二氧化碳濃度劇烈變化,讓很多研究小組的成員,都受到了迫害,要不是那個人的高科技急救,恐怕他們會留下嚴重的后遺癥。 就是因為這件事,所以那項研究才開始,同時也是加劇那裂縫出現(xiàn)的推手,不過,這世間之人所做的事,都有其所信任的道理。 不能因為一時走入誤區(qū),甚至引發(fā)災難,就要怪罪,因為如果沒有這次的冒險,他們就不會發(fā)現(xiàn)足以顛覆整個世界的物質(zhì)。 那名為“元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