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全球首富:開局一座神級農(nóng)場、農(nóng)家小娘子:我家相公不簡單、入骨相思,二少的神秘新寵、農(nóng)門皇妃:殿下,來種田!、傅先生,你想什么我都知道、落跑甜妻拐回家、枕上婚寵、唯寵至上:戲精老公不要逃、高冷宮少請自重、我的透明老公
如果抓周真的能預(yù)示一個人將來做什么,那他這兒子的志向,可能跟額娘想的有些出入。 將來的事兒他不是沒想過,只是眼下兒子還小,倒不如在盛京多輕松自在幾年,等到了入學(xué)的年紀,再回京城也不遲。 而且他總還是盼著,四哥登基的,皇阿瑪若是能提前退位那便好了,既能多活幾年,也能早一些結(jié)束朝堂上的亂象,一個儲位之爭,如今弄得是舉國上下沸沸揚揚,未免有些過了。 若是四哥,肯定舍不得把精力花在這些方面,跟皇阿瑪比起來,四哥才是真正的實干之人,若是論做阿瑪,那就更不是皇阿瑪能比的了。 可惜讓老爺子退位,幾乎等同于癡人說夢。 第56章 康熙四十八年的新年,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不太平的,也包括胤禎。 他在盛京閑散自由慣了,這兩年的大年夜根本就不守夜,也不用過年期間磕這么多的頭,猛不丁的一回來,還真有些不習(xí)慣。 不習(xí)慣的不只是胤禎一個人,太子,不對,應(yīng)當說是二阿哥,已經(jīng)被放出來了,過年的時候也跟眾兄弟一樣露面,可從前的太子如今的廢太子,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能被放出來還算好的,大阿哥之前是被關(guān)進了宗人府,后來挪進了原來的直郡王府,可一直都被圈著呢,連過年都沒能被放出來。 往年最是高調(diào)的兩個人,今年卻沒了動靜,反倒是顯出八貝勒和八福晉兩個人來了。 八貝勒從前人緣兒就好,自從太子被廢之后,追隨者又多了許多,別看兄弟們當中沒幾個跟老八真親近的,可只要有宗室和朝臣在的地方,那八貝勒必然是被眾星捧月,想不顯出來這位都難。 八福晉的人緣可不怎么樣,尤其是在妯娌當中,慣來就是愛掐尖兒的人,在旁處顯顯威風(fēng)也就罷了,在妯娌們當中顯威風(fēng),自然沒人吃她那一套。 往年那都是秀恩愛、秀權(quán)勢,今年恩愛是不秀了,可能是跟府里多了一個庶長子有關(guān),可秀起權(quán)勢來,人家是溜的很。 當年太子妃也沒像她這樣高調(diào),更別提向來溫婉的大福晉了。 八福晉的作態(tài),在妯娌們當中可以說是拉足了仇恨值。 不過跟這兩口子不同,良妃盡管已經(jīng)深居妃位,自己兒子還是下一任太子最有力的競爭者,行事作風(fēng)也還跟往日沒什么不同,說好聽點兒是謹慎小心,說難聽點兒就是膽小怯懦了。 任誰都能欺負一下,曾經(jīng)的惠妃可以,現(xiàn)如今包括惠妃在內(nèi)的四妃,還有佟貴妃,甚至幾個還在嬪位上的人,良妃好似都怕著人家,一旦有什么沖突,肯定是自己先避讓開。 這樣的性子,在康熙的后宮中還真不多見。 良妃也跟八福晉的性子南轅北轍,兩個人不和,準確的說是八福晉看不上良妃這事兒,那也是整個紫禁城都知道的。 不光是八福晉瞧不上,八貝!貝勒那邊那么多的追隨者,有很大一部分也是怨怪良妃的,旁人都是子憑母貴,只有到了良妃這里,就變成了母憑子貴,不管是之前做貴人的時候,還是現(xiàn)如今做妃子的時候,都光給八貝勒拖后腿了。 哪里像廢太子的母后,之前母憑子貴,丁點兒大的時候就做了太子,現(xiàn)如今因太子之位都已經(jīng)被廢了,皇上還能做夢夢到已經(jīng)故去的赫里舍皇后,以至于從年三十開始,就對廢太子多加詢顧,時常召見。 往年的父子之情,如今又開始慢慢恢復(fù)了。 可算把一群人急得不輕。而在康熙四十八年的第一次大朝會上,廢太子居然也能上朝旁聽了,明明半年前,還被皇上列了數(shù)宗罪,甚至被斥責為不忠不義之人。 如今倒好,人家父子倆鬧別扭,鬧得大了,也照樣能和好,反倒是坑了他們這些朝臣,尤其是從廢太子船上下來投奔八貝勒的朝臣。 不光是廢太子,大阿哥也出來旁聽了,雖然啊皇上對大阿哥愛搭不理的,不像對廢太子那樣親近,但人家好歹也放出來了,作為皇上的長子,就算無緣大位,那出來收拾幾個臣子,不還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朝堂上已經(jīng)有很多人在后悔了,眼前這場景,實在讓人琢磨不透。 “此前朕讓眾臣舉薦太子,結(jié)果早就已經(jīng)出來了,朕一直沒有公布,就是為了等到所有的皇阿哥都到齊,由他們再舉薦一次太子,若真的上下一心,那朕這個皇帝做的,看起來也沒那么盡如人意?!?/br> 康熙有什么算盤,大概沒有人能想明白,不過這話暗示得明顯,若滿朝文武全都上下一心舉薦八貝勒為太子,就說明這些人對當今并不是那么滿意。 所有人都誠惶誠恐地跪下,胤禎也只能隨大流,這些京城的日子就是不好過,尤其是過年,因為膝蓋和額頭太不友好了。 皇阿哥舉薦太子,而且是放到眼下這個時候舉薦,想交份空白的奏章上去耍小聰明可是不行,胤禎不改初衷,直接投了四哥一票。 反正他得罪了那么多人,支持誰不支持誰,都不重要。 胤禎并非是最小的,十五也已經(jīng)上朝旁聽了,總共十三位阿哥,交上去十!三份奏折。 因為是當場寫的,彼此之間也沒有商議過,胤禎當時還挺好奇的,大哥和二哥會寫誰,四哥會寫誰,八哥又會寫誰。 四哥從來都沒冒過頭,若是寫了旁人那也不奇怪,但八哥說是寫了旁人的名字,那可就滑稽了,若是寫自己的名字,那也怪怪的。 康熙讓群臣舉薦太子,四面八方送過來的奏折早就已經(jīng)分出來了,一直待了三個月才公布結(jié)果,但是讓皇阿哥去見太子,卻是當場就公布了結(jié)果。 廢太子、原直郡王、四貝勒。 廢太子那一票是四貝勒投的,大阿哥那一票是八貝勒投的,除了四貝勒和八貝勒兩個人之外,其余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投給了四貝勒。 “都說八貝勒的人緣好,如今看來朕的四貝勒雖然人緣比不上八貝勒,但兄弟感情更好,這倒是讓朕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了?!?/br> 康熙一開口,說的就是所有人都不愿意聽的話,平衡之道玩了幾十年,朝臣覺得厭煩,這些皇阿哥們也跟著厭煩。 “朕思來想去,也覺得是個好法子,老四和老八,一個是被兄弟舉薦,一個是被群臣舉薦,太子之位只有一個,朕不好取舍,那便依著長幼次序來吧,封四貝勒為太子,擇日舉行冊封大典,封八貝勒為廉郡王,既是能夠被群臣舉薦出來,那朕相信廉郡王的能力,過了正月十五就出海吧,朕相信你在海外也能打出一個大清來?!?/br> 四貝勒被封太子,八貝勒被封郡王,而且這是……被流放了。 話說的再好聽,海外那也不是大清之地,還不如被發(fā)配到盛京去呢。 不光是群臣傻了眼,就連十四這個所謂出主意的人也跟著傻了眼,皇阿瑪這是舍不得大哥和二哥,所以先派八哥去探探路? 老爺子不要面子了,群臣舉薦八哥,老爺子卻!卻一下子把人支到了海外,誰知道史書上會怎么寫。 再說八哥在群臣當中這么大的威望,老爺子也不怕真把人給惹急了,反手來個逼宮。 康熙還真不怕這些,別看朝堂上亂糟糟的,有人跪下求他收回成命,有人急著為老八說話,當然更多的人可能還沒回過神兒來,站在一旁,雙眼發(fā)愣。 老八籠絡(luò)的都是些文臣,其中只有少數(shù)是死忠,絕大多數(shù)不過是因為利益才圍過去的,如今利益沒了,該散也就散了,就算是沒散,在強權(quán)之下也沒什么用。 三個月,他隱忍不發(fā),不光是把這些人的利益關(guān)系捋清楚,更重要的是把老八伸進軍隊的爪子給暗中剁了,安排老八去海外,絕對不是去流放。 若不是十四出了這主意,老八今日就不是被封郡王了,而是被擼成光頭阿哥,而且要像對老大、老二和老三那樣,徹底讓老八絕了做太子的可能。 出走海外,已經(jīng)是他手下留情的結(jié)果了,又不是只把老八一個人放過去,會讓老八帶些糧草和兵丁的,如果老八在海外真能有他們預(yù)計的那么順利,他就不愁怎么安置老大和老二了。 倘若這幾個兒子都能在海外建立新的勢力,對大清來說也是好事兒。 不管是之前的廢太子也好,大阿哥也好,還是旁的兄弟們,包括胤禎在內(nèi),在自己的奏折上寫下老四名字的時候,誰也沒想過太子之位就真的這么定下來了。 不過,好在是老四,不是旁人。 皇阿哥們沒什么反對的情緒,別看老爺子兒子多,但真正適合當皇帝的,數(shù)來數(shù)去也就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廢太子,另一個就是新太子了。 心里有反對意見的還是那些臣子們,四貝勒可不如八貝勒好說話,也不如八貝勒更容易被討好。 當年追繳欠銀的事兒,雖說大部分罵名都讓十四貝勒給擔了,但不可忽略的是,當年主辦這件差事的人可是四貝勒。 第57章 老爺子出手就放了個大雷,后續(xù)留下了不少需要處理的麻煩事。 八貝勒,不,現(xiàn)在應(yīng)該說是廉郡王了,過了正月十五就要出海,雖然皇上不肯承認這是流放,但在眾人看來這與流放也沒什么區(qū)別了。 雖說可以讓廉郡王帶著兵丁和糧草走,日后也能跟大清聯(lián)系,但良妃不能走,八福晉不能走,廉親王年前剛剛被賜名的大阿哥弘旺也不能走。 一方面是海外條件艱苦,另一方面這又何嘗不是人質(zhì),只要這幾個人在,廉親王就不敢輕舉妄動。 還是貝勒府的八爺府邸,連擴建的計劃都沒有,之前還趾高氣揚的八福晉如今都快哭成淚人了。 “皇上不留情面,咱們又何苦忍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大不了就是死,也好過將來,爺去那不毛之地,夫妻離散,家不成家?!?/br> 八福晉寧肯拼著一死,也不想留在府里邊守活寡,更不想爺下半輩子就飄蕩在海外了。 八爺卻是不想死的,關(guān)鍵他知道,只要一出手,那就是必死的結(jié)局,若是再給他幾年的時間,或許還有把握跟皇阿瑪拼上拼,但是眼下絕無可能。 與其就這么赴死,那到還不如出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只要咱們活著,日后就總能相見,往后京城是什么格局還都不好說呢,皇阿瑪曾經(jīng)廢過太子,誰能保證將來就不會廢太子了,說不定皇阿瑪?shù)綍r候還會讓我回來?!?/br> 就算皇阿瑪不改變主意,他將來若是真能在海外打出一片領(lǐng)土,未必不能把妻兒和額娘都接過去。 只可惜,費盡心力扳倒了太子,最后卻讓老四撿了漏。 不過皇阿瑪猜忌之心這么重,誰能保證老四不會是下一個廢太子呢,可能還不比他呢,海外逍遙自在,沒這么多的束縛,又有整個大清做保障,想要打下一片領(lǐng)地應(yīng)該也不難。 難不難的都得準備著了,廉親王人緣好,又是奉旨出海,雖然他曾經(jīng)的一部分追隨者如今對他是避之唯恐不及,但還有一部分人愿意支持他,跟戶部磨,跟兵部磨,跟工部磨,就是為了他能多帶些人馬出海。 廉親王就這么灰頭土臉的認了,從此退出奪嫡的漩渦,京城最重要的事兒不是廉郡王出海的事兒。 而是新太子冊立,廢太子還!還住在毓慶宮呢,舊人是要給新人騰地方的,可舊人又該搬到什么地方呢。 重新修建一處二阿哥府,那可是需要耗費不少時日的,再說皇上的心思一天一個樣,如今是舊人不如新人,可誰知道什么時候新人又趕不上舊人了。 眼下這個節(jié)骨眼兒,新太子也好,廢太子也罷,朝臣都是不敢得罪的。 廢太子是自己跟皇上上了折子,要求搬離毓慶宮,而且不想住在京城,想去暢春園住,或是在京郊找處莊子。 如果皇阿瑪同意的話,他更想出海,遠離大清,一個曾經(jīng)做過太子的人,待在大清很難再有什么人生自由了。 他如今也怕極了皇阿瑪,之前皇阿瑪為了平衡朝堂,總是要拿著兩個兒子甚至三個兒子來達到一個平衡,跟老大斗了那么多年,做了那么多年的太子,他早就累了,不想摻合其中。 皇阿瑪想提拔哪個兒子平衡朝堂,還是想讓哪個兒子做老四的磨刀石,都無所謂,但可千萬別再找他一個人禍害了。 廢太子的悲哀之處,是連流放都不能,皇阿瑪不放心他去海外,大部分是出于安全考慮,不放心他和十四一樣去盛京,是怕他回了盛京搞事情。 如今他是既不能待在京城,卻也不能離京城太遠,一言一行都必須在皇阿瑪眼皮子底下才可以。 新太子如今也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君心莫測,尤其是在這種一點頭緒都摸不到的時候,那就更得謹慎了。 越是謹慎,越是得要牢牢的摁住十四,之前還信誓旦旦的跟他說記住教訓(xùn)了,可剛一回京城就搞事情,老爺子坑起兒子來可從不手軟,萬一老八把這事算在十四頭上,臨走之前坑十四一把,那哭都沒地方去。 四貝勒府大門緊閉,誰也不招待,在宮里讀書的弘暉也請了假,被接回府里頭了,不光是弘暉,連有著自個兒府邸的十四,如今也住進了四貝勒府。 四貝勒整個人都緊繃起來了,被皇阿瑪封為太子,這事兒雖然驚喜,但更多的是驚嚇,誰知道老爺子是怎么想的,如今必須得老老實實的。 尤其是胤禎和弘暉,這兩個人最容易被人揪辮子,必須得他親自瞧著才放心。 四貝勒府的保留項目就是種地,后花園躲過一劫,前院就不成了,單獨劃了一塊地方用來種東!西。 時隔好幾年,胤禎又換上了粗布麻衣,好在現(xiàn)在地里邊的活少,幾乎不用怎么費事兒,愁就愁在開了春之后,那活可就多了。 “最難的就是耕地了,這幾塊麥子地肯定不用動,余下的那兩三畝,等開了春,你阿瑪肯定讓咱們耕地,而且還不能用牛,全靠人力。”胤禎跟大侄子科普。 四哥雖然有三個兒子,可能到地里來干活的也就大侄子弘暉一個,老二弘昀身子骨病弱,湯藥不斷,老三弘時只有五歲。 胤禎跟弘暉那是打小的交情,叔侄二人向來都是當兄弟相處的,如今被安排來種田,那也算是難兄難弟。 剛剛上位的太子爺就沒那么清閑了,老爺子把他叫到乾清宮去,商量如何安置廢太子,這還真是輕不得重不得,怎么說都不對的事兒。 “皇阿瑪不如聽聽二哥自己的意見,還是二哥自己愿意比較重要。” 四爺能怎么說,把人放宮里不行,放宮外也不好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