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子攻略_分節(jié)閱讀_262
書迷正在閱讀:不甘墮落、我是神獸不是神受、情不知所起(1v1)、兇手他想做什么、巨星重生[星際]、致施法者伯里斯閣下及家屬、風(fēng)雪踏山河、騙局(1v1,限)、末世重生之幼教系統(tǒng)、逆藤
那個叫于威的匠人,也因為刺殺親王而血濺當(dāng)場,再也無人知曉他到底是從何處看到這竹銃的圖樣,又為什么要借由獻寶刺殺循親王。 仁賢二十二年,對于梁皇族來說,仿佛是一個極其不祥的年份。 不僅陛下久病不愈,而且在這一年的春天,梁順帝的十位皇子于短短一月之間,一個接連一個死于非命,幾個小皇子受到了驚嚇。 先是三皇子被二皇子誘殺,隨后五皇子和六皇子也死于二皇子之手。 因為不滿于老九口出惡言,二皇子隨即將其虐殺,手上終于沾染了第四個異母兄弟的鮮血。 隨后,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工部匠人,在工部尚書周大人的引見下,見到了滿手血腥的循親王,然后以自己本應(yīng)該獻的“寶”,將其殺死。 至此,原本有實力一較高下的皇子們都丟了性命,剩下的小皇子不要說理政,就是識字讀書也是剛剛啟蒙而已。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京中再也支撐不下去、很可能要打開城門“迎接”靖王的時候,陛下竟然毫無征兆地突然醒來了。 …… 梁順帝彌留之際清醒過來,先是得到這個讓他悲痛欲絕的消息,幾乎立時就撐不下去了。 是夜,對于御醫(yī)局的御醫(yī)們來說,簡直是有生以來最驚險的夜晚。 好不容易等到陛下清醒了,提心吊膽忙碌了一個晚上,才總算讓陛下不至于連一句話都沒有說清楚,就再次閉上眼睛。 在御醫(yī)看來,陛下突然清醒,未必是件好事——總有種回光返照的意思,甚是不祥。 李祈熹是在李景循被竹銃所殺的當(dāng)天晚上醒來的,經(jīng)歷了最為兇險的一夜,他面如金紙地躺在自己的床榻之上,死氣沉沉,有種行將就木的壓抑和悲涼。 他微微動了動眼皮,卻發(fā)現(xiàn)眼前是一片混沌,哪怕整個寢殿燈火通明,他卻連近在咫尺的悟覺大師都看不清楚。 “大師,朕這是睡了多久了?”他的聲音極輕,說話斷斷續(xù)續(xù)的,聽上去就極其虛弱。 悟覺大師看了看他的印堂,微微嘆了一口氣,回答道:“陛下睡了許久,也該是時候醒了?!?/br> 李祈熹似乎想笑,卻是連牽動口角的力氣都沒有了,他問道:“大師,您跟朕說說,朕睡著這段時間,都發(fā)生了什么?” 悟覺大師沉默了一會兒,并沒有立刻發(fā)出聲音。 內(nèi)侍總管伍立新見狀,滿心焦慮地上前勸李祈熹道:“陛下才剛醒,何不趕快休息一下,等養(yǎng)好了精神,再聽大師說話,可好?” 李祈熹看也不看伍立新,他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這次醒來若是再睡去,他怕自己就再也“醒”不來了了。 他一輩子多疑,什么事情都要知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然不想臨去的時候變成被瞞在鼓里的糊涂的人。 “說吧,朕受得住,大師?!?/br> 悟覺大師又嘆了一口氣,他慢慢地將這段時間發(fā)生的事情,以一種極其平和、沒有波瀾的語調(diào)說了出來。 李祈熹病重,悟覺大師自己從云水趕至天京,見證了這一系列發(fā)生的事情; 一開始的導(dǎo)火索,是祺王世子因陛下病中游宴而被太后斥責(zé)、于王世子府暴斃而亡,祺王因此棄西滄于不顧,隨即以清君側(cè)的名義起兵,起初因得一名曰“天雷”的神物而所向披靡; 為防止西滄的妖魔犯境,裕王分兵兩地。不久之后靖王卻“出兵勤王”,離開東境,至此梁州大亂; 隨后就是祺王世子和靖王世子出逃天京,兩個實力雄厚的反王不再受京中牽制,自然更加猖狂; 再之后就是二皇子循親王逼宮,殺弟,軟禁太后,后又被一平民所殺,整個過程都匪夷所思。 梁帝每聽一句,呼吸就亂上一次,隨即又沉了幾分。 眼看著陛下面若死灰地躺在被中,全無圣上過往的的威嚴(yán)霸氣,伍立新一輩子跟在陛下身邊,眼看年紀(jì)還沒有自己大的陛下處在彌留之際,如尋常老者一般虛弱無力,頓時為他心疼不已。 悟覺大師避過了皇子被兄長所殺的細(xì)節(jié),但這并不能帶給李祈熹絲毫安慰,當(dāng)他聽完悟覺大師的描述,才發(fā)現(xiàn)自己醒來的時候,真是該醒的時候。 ——這個時候若再不醒來,梁州恐怕就要在他手上徹底亂了……他有何面目去見先帝,去見李家的列祖列宗? “李祈靖和李祈祺到了哪里?阿裕呢?” 悟覺大師先回答了他前一個問題,然后停頓了一下,才道:“我傳信給祈裕,讓他來見你,但因為事出突然,我怕他有失,會讓北境也亂起,所以令他不準(zhǔn)進入天京。” 李祈熹聞言,手指微微曲起,想握起拳來,最后還是沒有做到。 殿中的宮燈發(fā)出柔和的暖光,但照在李祈熹蒼白的臉上,卻是沒有一絲溫暖的意思。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仿佛是在喉嚨里吐出來的字句,伍立新和悟覺大師聽到李祈熹的話。 “皇叔,一直都最喜歡阿裕的。” 悟覺大師聞言,沒有贊同,也沒有反對。 …… 他和先帝是雙生子,年幼的時候就被送到巫山的鎮(zhèn)國寺廟華音寺落發(fā)修行,不問朝廷。 悟覺大師和先帝的生母孝仁皇后與顯帝乃少年夫妻,因嫡長子生而帶發(fā)冠、三歲被立為太子,而一起出生的幼子卻因為皇家慣例而被送走,這讓她對幼子十分愧疚。 是以悟覺大師雖在巫山出家,但一直受到了極好的照顧,在華音寺輩分極高,受人尊敬。 早些年他也秘密往返于天京和華音寺,以解孝仁皇后相思之苦。 梁皇族壽元不長,唯有悟覺大師長壽,是以先帝西去多年,陛下和諸位親王都已老去,悟覺大師依舊在華音寺頤養(yǎng),雖不能被眾親王稱一句皇叔,但確是實打?qū)嵉幕首濉?/br> 與太后對待諸王都很親近不同,悟覺大師對陛下、對祺王靖王等親王并不親近。 若不是這幾年陛下受夢靨所擾,每年冬天都請悟覺大師進京,先帝駕崩之后,他幾乎不再與京中聯(lián)系。 雖然悟覺大師對他們一視同仁,但年少時的李祈熹就覺得,以皇叔這等出家人看來,應(yīng)當(dāng)是最喜歡心地善良的人。 李祈熹也不得不承認(rèn),在兄弟幾人之中,誅殺妖魔最多的要數(shù)李祈裕,但要說誰的心最純粹的,應(yīng)當(dāng)也是李祈裕。 相比于遙遠(yuǎn)的天京,平武和云水同在北境,從地域上來看還是比較近的,所以李祈熹聽父皇和皇祖母的囑咐,讓同胞兄弟裕王多多看顧孤身在華音寺的悟覺大師。 沒有得到悟覺大師的回應(yīng),李祈熹也暫時沒有說話,他不是不想說話,而是單單說了這么幾句,就已經(jīng)感覺到困頓不堪,后氣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