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你把我掰彎就得對我負(fù)責(zé)、江雪[民國]、日啖一rou、六零悍妻養(yǎng)家事、表姑娘被退婚后、頭號甜妻:陸先生抱抱抱、慕少寵妻,超甜!、深情入骨:裴少撩妻套路深
李爸爸也湊過來,他相對瘦弱,性情嚴(yán)肅而聰慧,一頭黑發(fā),一根白發(fā)也沒有,整個人看上去顯得比他的年齡要更年輕。他還沒到退休年齡,作為主任醫(yī)生工作忙碌,這次來是好不容易請到假的。 雖然不像李mama那樣表達(dá),但他愛女兒的心一點不少。 李如洗叫了一聲“爸爸”,鼻子就酸了。 她最怕瞞不過爸爸,爸爸是醫(yī)生,智力出眾,而且性格慎密,要瞞他任何事情都很難。 爸爸熱愛歐洲文化,只是那一輩人,外語口語好的不多,更別提還有法語意大利語的要求,他雖然也曾經(jīng)跟團游去過歐洲,但是很不滿意,所以一直念叨要外語不錯,對歐洲比他更了解熟悉的獨生女陪他去,如今這夙愿終于要得償,心情非常好,人也顯得比平時開朗,看著李如洗,笑得很開朗。 這次旅游由李如洗陪著去,帶上噗噗,并沒有考慮叫上陳琢理,雖然出國旅行有個年輕男人會更方便安全,但是李如洗就是不希望他參加她的這次旅程。 陳琢理也沒有要求參加,他要請這么長時間的假本身就不太可能,何況公職人員,出國限制也頗多。 長途飛行十幾個小時是很累的,他們四個人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所以李如洗狠狠心,干脆買了頭等艙,這價格著實不便宜,以前她從沒有舍得自己花錢訂過頭訂艙機票,想想都這個時候了,也不再小氣了。 頭等艙座椅可以放下較多,躺著還算舒服,李如洗之前照顧父母和孩子,跑來跑去托運行李,過海關(guān)和安檢,這會兒也累了,好在爸爸mama年齡還不算太大,出差旅行經(jīng)驗也很豐富,很多事情都很能幫得上忙。 她躺倒在椅子上,沒多久就進入了夢鄉(xiāng)。 “如洗,如洗?!笔莔ama的聲音。 但是很年輕啊。 李如洗從睡夢中模模糊糊地想。 她想要睜開眼睛,身下很堅硬,手摸了摸,是涼涼的,一塊一塊的。 竹子的手感。 她睜開了眼睛。 眼前的一切讓她很恍惚,不夠明亮的采光,上世紀(jì)九十年代的吊頂和大水晶吊燈顯得客廳有點壓抑,一大圈黑色真皮沙發(fā)有兩處已經(jīng)爆皮了,茶色玻璃茶幾很傷害她的審美,還有一圈板式的邊柜,上面放著一個頗為古老的彩電……風(fēng)扇在對她搖著頭。 一切似乎很陌生,隱隱又覺得熟悉。 “如洗,醒了沒有?”還是mama的聲音在叫她。 李如洗朝mama看過去,不覺怔住了。 那是mama,但是,是年輕了十幾歲的mama。 四十出頭的mama,風(fēng)韻猶存,穿著一身香云紗短袖改良旗袍,不是緊身款,色調(diào)雖然略暗,卻是典型的江南風(fēng)情。 頭發(fā)不像現(xiàn)在這樣日益稀疏,而是濃密的黑發(fā),燙了大大的波浪卷。 臉上幾乎完全沒有皺紋。 “我要去上班了,”mama對她的語氣總是含著寵愛,只是因為聲音并不那么溫柔,少年的她總是發(fā)現(xiàn)不了,“你要睡就再睡會吧。冰箱里有冰的荷葉粥,也有水蜜桃,餓了你自己吃?!?/br> mama出門上班去了,大門在她還怔怔的目光里被關(guān)上。 她站起身來。 四顧茫然。 這是……她家的老房子。 小城市里,即使在市區(qū),也有當(dāng)年買下地皮,自建的小樓房。 她家老房子就是。 一共三層,類似聯(lián)排別墅,長長的進深,狹窄的面寬,一樓是廚房、餐廳和客廳,二樓是父母的主臥和她的臥室,三樓是儲藏間和一個小露臺。 裝修全都是九十年代末風(fēng)格,堆砌自以為的華麗,又在不經(jīng)意間露出土氣。劣質(zhì)的貼木皮的板式家具配著昂貴的真皮沙發(fā);大量使用玻璃,客廳有一面墻就是鏡面的;其余的墻則做了一半的實木護墻板,上面一半貼了墻紙;窗簾是歐式風(fēng)格,用了大量的花邊,顯得富麗堂皇又矯揉造作;地磚亮得能照人,用繁復(fù)的波導(dǎo)線來突出華麗;樓梯漆成光亮的紅木色,和貼著木皮的家具更加格格不入。 要是以李如洗的審美看,倒是挺像很多九十年代的ktv。 這是她家嗎? mama的審美曾經(jīng)那么糟糕嗎? 她記得,她上大學(xué)不久,家里又買了一套新建小區(qū)的大三居,中式風(fēng)格裝修,還挺好看的啊。 她看看身下,更加啼笑皆非。 是一大張竹涼席。 其實家里每個房間有空調(diào),客廳是個大立式空調(diào),但是mama有空調(diào)恐懼癥,總覺得吹多了會有痛經(jīng)、不孕不育、老年風(fēng)濕等各種風(fēng)險,想盡法子不讓她開,開了也絕不能讓冷風(fēng)吹到身上。 這大夏天,不給開空調(diào),還在一樓客廳地上鋪張涼席,吹著電扇睡午覺…… 她記得那時候自己暑假里,每次mama午睡后去上班,她就趕緊回屋里開空調(diào)繼續(xù)補覺,或者看書、追劇、玩游戲。 這會兒她倒是不急了。 她緩緩從涼席上站起來,對眼前的一切充滿好奇和懷念。 打開冰箱,冰箱里有一大碗冰的荷葉粥,里面加了藕和糖桂花,冰過后是李如洗少女時代最喜歡的夏季下午茶點之一。還有一大缽冰的甜酒釀,也是她從小喜歡的。 水蜜桃,水汪汪的,一剝皮就有甜美的汁液往下滴。自從去了北方,即使能買到無錫水蜜桃,也是硬邦邦的,得回去放軟,再也沒有小時候的味道了。 三個保鮮盒里放著中午剩下的菜,一個是糖醋排骨,一個是雪菜鱔絲,一個是絲瓜口蘑,都是她從小愛吃的菜。 還有一大堆椰樹牌椰子汁,也是她少女時代喜歡的飲料,那時mama總是一箱一箱買。 看著這些,不知道怎么回事,她又漸漸濕了眼眶。 第27章 家務(wù) 喝完了一聽冰的椰子汁,李如洗走上了家中漆成華麗的紅木色,帶著繁復(fù)的雕花,卻狹窄得很,因而顯得異常不協(xié)調(diào)的樓梯,爬到了二樓,二樓只有兩間臥室,父母的主臥朝南,她的臥室朝北。 她毫不猶豫,推開了自己十余年前的閨房門。這是一扇檔次不佳的白色烤漆門,門后有一面金色的大穿衣鏡,線條裝飾繁復(fù)而夸張的歐式床頭當(dāng)年也是她自己挑的,現(xiàn)在看來只覺得羞恥,尤其是配著旁邊顏色款式不搭調(diào)的舊式書柜和書桌……頭頂上的燈很奇怪,裝飾著復(fù)古花卉紋路,但款式卻完全是現(xiàn)代風(fēng)的吸頂燈……也不知道是哪位奇葩設(shè)計師設(shè)計出來的,還被當(dāng)年的她選了…… 她站到了自己記憶里曾經(jīng)很熟悉的穿衣鏡前,鏡子已經(jīng)有了年頭,鏡框上面有一些劃痕,鏡子一角的玻璃也有了裂痕,比她記憶里的舊,也比記憶里的小,就像這整棟屋子一樣…… 但她現(xiàn)在主要注意力集中于鏡子里的人。 扎著高高的馬尾,白里透紅的肌膚滿滿的膠原蛋白,透著青春和青澀的明亮雙眸……果然是少女時代,十六七歲的她! 現(xiàn)在,應(yīng)該是高中時代吧? 身上穿了一條雪青色水洗薄亞麻連衣裙,以她如今的審美來看,這竟然也并不很過時和土氣。漂亮的大盆領(lǐng)微微露出鎖骨,亞麻本身是很優(yōu)秀的材質(zhì),夏季穿比棉質(zhì)涼爽得多,越薄越難得,略有筋骨,又因為水洗而柔軟,帶著些垂感,……顯得青蔥少女更加清秀娟麗。 李如洗記起來了,在離她家不遠(yuǎn)的一條河邊,有許多家布店和裁縫店,自己從小的衣服,有不少是mama在那里挑布,然后送到裁縫店里做出來的。料子都很不錯,款式雖然有限,但幾乎都是很經(jīng)典的基礎(chǔ)款。 天然材質(zhì),量身制作,放到今天都是高定吶,但是當(dāng)初卻覺得土,不愿意穿…… 后來,那條河填了,沿著河的房子和小商鋪都拆了,裁縫的工價也越來越高,終于超出了日常期待。布店這種東西,漸漸都消失了。 現(xiàn)在想起來,還有點挺遺憾的。 小城市的作息和大城市不一樣,中午是可以回家的,夏天甚至還有午休時間,所以暑假也有mama中午回來給她做飯吃。 爸爸現(xiàn)在也才四十多歲,正是最忙的時候,醫(yī)院離得也遠(yuǎn),中午是不會回來吃飯的。 剛才,是mama午休完去單位上班了,所以家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 她把家里轉(zhuǎn)了一遍,突然醒悟自己高中時有多么不懂事。 mama上班,還要抓緊時間回家給她做一日三餐…… 她記得,高中時的她根本不做任何家務(wù)。 別說做飯了,就是打掃、收拾屋子、洗碗、倒垃圾……從來什么都不做,就是下雨了mama打電話讓她收個衣服,她還要噘著嘴不情不愿,自己拿房間里吃的零食水果,也不及時收拾,還等mama收拾,被說了還要撒嬌。 爸爸mama回家之后,還要面臨著繁重的家務(wù)。 她的理由是她學(xué)業(yè)繁忙。 可是天地良心,當(dāng)時作為學(xué)霸的她,其實根本不忙也不累。她高考前還在看小說呢。 高中三年,她從來沒少跟同學(xué)玩,沒少追劇看書玩游戲看漫畫…… 不是這些不該做,而是,擠出些時間做家務(wù)完全是可以的。 她就這么利用了父母的寵愛,安然享受他們的付出,一點也沒心疼他們。 現(xiàn)在想想真是可恥。 自認(rèn)為三觀極正的自己,竟然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時候。 她想著就開始動手干了。 家里其實挺亂的,換下的衣服扔在躺椅上,桌子上不知哪來這么多雜物,角落里都是灰塵,父母工作忙,沒有時間深度打掃,平時只能把常見的地方掃一掃,拖一拖…… 雖然李如洗在自己家也是請鐘點工居多,但她平時也很注意維護家居環(huán)境整潔有序,否則裝修得再漂亮的家,維持不了也沒用。 自己成了家,有了丈夫和孩子之后才知道一個家庭的家務(wù)結(jié)構(gòu)。 尤其在母親和婆婆幫忙她帶完那兩年孩子之后。 家里只剩下了他們一家三口。 孩子送幼兒園了,但回家依舊要帶孩子,陪他讀書陪他玩,家里有鐘點工來收拾打掃洗碗洗衣服,但是鐘點工不是住家保姆,不可能跟在后頭收拾,所以他們需要自己做的也還是不少的。 不想自己精心裝飾的家總是亂糟糟臟兮兮,就得勤于收拾。 不想自己的孩子在早教上留下遺憾,就得勤快些陪伴。 不想自己的生活沒有質(zhì)量,就得做一手漂亮的飯。 他們夫妻倆分工好,倒是很快就進入了狀況。 陳琢理在這一點上還好,分擔(dān)的家務(wù)一點也不比她少,他本來也比她勤快些。 丈夫已經(jīng)把他那一半做好了,李如洗也不好意思偷懶,她去上烹飪課和收納課,拿出學(xué)霸的本事來學(xué)做家務(wù),漸漸就能干起來。 后來就覺得做飯收拾家也沒多難。 鐘點工從每天來,變成了一周來幾次即可。 至于學(xué)會做家務(wù)之后,逢年過節(jié)去父母家,也沒想過幫忙父母打掃,一來那時候mama也想開了,開始用鐘點工了,二來本身回家也待不了幾天,帶著孩子走親訪友還來不及呢。 現(xiàn)在,身處她的高中時代,回憶起了那時候的一切,mama當(dāng)時多么忙,爸爸更是忙得不著家,小時候艱苦樸素長大的父母,那時候還不舍得找鐘點工,作為家里唯一孩子的她又不體貼,家里當(dāng)然只好這么亂。 李如洗終于有機會彌補一下了。 她端了一盆水,找出抹布、拖把、掃帚,從上到下,掃地、拖地、整理、抹家具的灰塵……擦玻璃是來不及了,廚房油煙重,收拾起來也有難度,這些還是留到明天再進行吧。 花了兩個小時,家里也算是煥然一新,家具都擦得干干凈凈,那些雜物們,有的收進柜子里,尤其是餐桌上的一些瓶瓶罐罐,家里沒有餐邊柜,有個類似博古架的玻璃柜子,把非食物類裝飾品都收進去,食物類的醬菜之類,收進櫥柜和冰箱……有一些雜物用不到又不能扔,找些紙箱裝了放三樓儲藏間,有些她就大膽地扔掉。 要想保持一個屋子里整潔,敢于扔,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