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頁
他們的地籠一直丟在水里,基本每天去收一趟,每次都會有些收獲。 魚蝦太多,他們自己吃不完,任鶴隱也會拿些到部落里,有時候干脆直接交給部落去拉地籠。 部落里人多,魚蝦輪流著吃,這么點魚蝦,就算每天吃,大家也沒覺得吃膩,魚蝦漸漸就成部落里的一道固定菜。 任鶴隱去拉地籠,早上才收過一次,現(xiàn)在地籠里沒有多少貨,只有幾條蝦跟一些小魚。 部落其他人看他忙活,忙問:“你們想吃魚蝦了?” “今天中午不好做什么菜,弄點魚上去吃?!比晰Q隱從山腳下走過,見大家在陰影里做陶,問道:“大家的陶器積攢得差不多,這幾天要燒一次陶了吧?” “嗯,差不多了,趁著天氣好柴火多,將先前做好的那些泥坯燒出來。隱,你們是不是做了幾口大缸?那缸也是這次要燒吧?” “對,這次都要燒完。我那比較多,可能還得單開一窯來燒陶?!彼麑Ⅳ~蝦倒到木盆里,端著往上走,“我先去做飯,等會下來跟你們一起做陶。” “行啊,我們勻點陶泥給你?!?/br> 任鶴隱他們前段時間建房挑回來不少黏土,這些黏土除了用來做瓦片、當(dāng)黏合劑之外,還留了一些做陶。 他們新房建得很大,房間空著也是空著,可以留兩間出來做倉庫,其中一間放個糧倉,專門用來裝稻麥,另一間則可以放置壇壇罐罐,儲存他們平時收集到的各種食物。 任鶴隱有些想做豆?jié){跟醬油,特地做了幾個大缸。 他們做陶的手藝已經(jīng)非常不錯,做這樣的大件也沒什么難度,做好的大缸曬干后有模有樣。 部落抽了幾天收集柴火,找了一天晴朗的好日子,特地一早就開始燒陶。 任鶴隱跟云鳴將他們的壇壇罐罐搬過去,部落里其他人也過來幫忙。 “你們這大缸做得真好?” “好倒是不敢說,不過真夠大。”任鶴隱站起來捶捶腰,扯著嗓子指揮,“哎,皮囊搬過來了嗎?這次我們試試往里面鼓風(fēng),看會不會燒得好一些?!?/br> 旁邊有人趕緊應(yīng)道:“都搬來了,五個全在這里?!?/br> “那行?!比晰Q隱過去仔細(xì)檢查。 他們原本用來煉鐵的皮囊也在這里,就是最舊的那兩個,剩下的都是新皮囊。 沉他們做這些鼓風(fēng)用的皮囊一回生二回熟,壓動皮囊,風(fēng)口呼呼冒著風(fēng),風(fēng)還挺大。 “好了,沒問題?!比晰Q隱擦汗,道:“陶器都搬進(jìn)去沒有?” “要燒的都搬進(jìn)去了,你檢查一下?” 任鶴隱點頭。 他彎腰走進(jìn)陶窯里面。 他們的陶窯其實挺大,窯里面各種陶器堆了個滿滿當(dāng)當(dāng),其中許多得套著燒。 陶器燒制比較粗糙,不像瓷器那樣精細(xì),這樣堆放就行。 要是燒瓷器,這樣堆大概真燒不出多少來。 任鶴隱彎腰鉆出陶窯,灰頭土臉道:“行了,大家各自守著火道,點火吧?!?/br> “好嘞,點火!”朵一聲喊,各條火道點起火來。 夏天本來就熱,靠近這一堆堆熊熊烈火,大家的汗很快就濕透了衣服。 任鶴隱用袖子擦了好幾回汗,上去陶窯頂上的觀測口看了好幾次,見沒有問題,他下來道:“行,大家繼續(xù)保持,一直燒到晚上就差不多了?!?/br> “我們知道,這里熱,你跟云鳴先回去吧?!?/br> “那我們先回去了,下午再過來看看?!比晰Q隱又擦了把汗,“你們鼓風(fēng)的人也輪著來,要是出了汗,覺得不太舒服,一定要找人換著來。另外,你們都得注意多喝水,休息的時候去旁邊陰涼通風(fēng)的地方多休息?!?/br> 大家認(rèn)真聽完,紛紛點頭。 任鶴隱拉著云鳴離開陶窯這邊。 離開一段距離之后,氣溫明顯降下來了。 任鶴隱舒一口氣,“陶窯那邊太熱了?!?/br> “天氣太熱?!?/br> “也是,感覺今年熱得還挺早?!比晰Q隱瞇著眼睛看天色,“走,我們?nèi)サ乩镒贩??!?/br> 他的水稻跟小麥都開始結(jié)穗了,現(xiàn)在要追最后一輪肥,順便再拔一輪草。 兩人挑著燒好的火糞去田里忙活,部落里其他人也在田里忙。 部落只種著水稻,這些水稻在未來挺長時間將會是大家的口糧,由不得大家不重視。 可惜這里天氣比較冷,只能種一茬水稻,要不然種上兩茬,大家基本就能種夠糧食,平時打來的獵物跟采集來的植物就能當(dāng)做菜吃。 拔草、追肥、澆水,兩人在地里忙活,一天時間很快又過去了。 傍晚,任鶴隱戴著斗笠拉著云鳴去陶窯那邊看。 陶窯燒火的人已經(jīng)換了好幾批。 任鶴隱遠(yuǎn)遠(yuǎn)大喊,“陶燒得怎么樣了?” “不知道,這一天火都沒滅過,大家也都在鼓風(fēng)?!?/br> 任鶴隱越靠近越覺得熱,同時空氣中傳來一陣濃郁的柴火味。 任鶴隱走到窯前,問:“去觀察口看過嗎?” “去了,還夾了陶器出來,好像燒得差不多了。” 他們現(xiàn)在燒陶會特地擺放一兩件小型陶器在觀測口附近,燒得差不多就夾出來看看,以判斷里面的陶器究竟燒得怎么樣。 任鶴隱拿過加長鐵鉗,“我上去看看?!?/br> 云鳴道:“我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