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滄海橫流_分節(jié)閱讀_86
見到北蠻人向著自己的方向沖了過來,這些不是混日子的親兵們立刻組織起來,將各自的主家擋在身后,并且想著對敵的對策。留在原地肯定是死,未接到命令就向后退縮還是要死,而向兩邊躲閃,致使軍陣出現(xiàn)缺口……一樣要算作臨陣退縮,便是不死也是要吃幾十軍棍,上枷鎖示眾的。這種時候,只有向前沖,和敵人硬碰硬才是唯一可能活下來的方法。 一想到這里,親兵們立刻裹挾著勛貴迎著北蠻大軍沖了過去,那些被迫跟著沖向敵人的勛貴子弟簡直兩眼翻白,就要昏過去了。天啊,躲都來不及呢,竟然還主動送上門去,你們這些奴才到底是誰的人?這是要害死老爺少爺們嗎?! 王子勝還沒有反應過來呢,騎著的馬匹就被身邊的親兵狠狠的一鞭子驚得向前狂奔而去。王子勝被嚇得丟下了手中的長槊,兩手緊緊地抱著馬脖子不放,雙眼緊閉,說什么都不肯撒手。別說什么風度氣度了,這樣子比逃兵都更像逃兵,讓人都不忍心罵他廢物。 王仁比他還要不濟,他原本就不擅長騎馬,親兵的一皮鞭抽到馬匹身上,他竟然直愣愣地從馬背上掉了下來,狠狠摔到了地上,呆呆地看著自己的軍馬沖著敵兵的方向沖過去了,直到身邊的所有騎士都向北蠻人沖了過去他才反應過來,連忙連滾帶爬地躲到了旁邊的靖軍那里。 為了能加快逃跑的速度,鎧甲武器什么的他都不敢要了,一邊跑一邊丟下武器、鐵盔和鎧甲和一切他覺得沉重的東西,到最后他只穿著一身中衣沖進了靖軍的陣營,其他的東西都在他身后散落一地…… 雖然這些雇來的親兵們有一些還算可以,可是這個可以也就在市井之中,和普通人對比還算不錯,真說起來也就是一群懂得些武藝的無賴、混混,和真正訓練有素的士兵比起來就什么都不是了,更遑論已經(jīng)破釜沉舟開始玩命的北蠻大軍? 剛剛沖殺過來所累積的那點勇氣剛一接觸到北蠻大軍就被嚇沒了,在街市上爭勇斗狠的游俠、痞子和真正以命相拼無懼生死的士兵是不一樣的。他們的那點能力根本不足以應對戰(zhàn)場上的亂戰(zhàn),沒有一點實戰(zhàn)經(jīng)驗的親兵們不過幾刀幾錘就被敵人從馬上橫掃了下去。 親兵們的水平不足,勛貴們就更加不成樣子了。且別說揮舞兵器與北蠻敵寇對戰(zhàn)了,他們連馬匹都要騎不住了。這些人過去騎的都是馴養(yǎng)好的,專門供應貴人們騎乘的馬匹,跑的不快,一點都不顛簸。平日騎馬的地方也都是一些平坦的園子或者青石鋪就的街道,可是現(xiàn)在呢? 他們的馬匹變成了更加顛簸,跑得更快的戰(zhàn)馬,騎馬的地方也變成了起伏不平的戰(zhàn)場,從沒騎著戰(zhàn)馬沖鋒的家伙們差點沒被掀翻下來。這種丟人的樣子就連北蠻人都不屑殺他們,倒是讓這群膽小怕死的勛貴們保住了性命。 也可以理解,殺死他們還需要浪費時間呢,對于左賢王來說,現(xiàn)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爭取時間,哪有功夫和他們這群廢物糾纏?沖過了這些勛貴,幾乎一點時間都沒有耽誤,北蠻人的大軍直接就沖著靖軍軍陣之中勛貴們讓出來的豁口沖了過去。 兩旁的靖軍估計從沒想到過勛貴們會敗退得這么快,竟然沒來得及將缺口封住,就這么讓左賢王的軍隊硬生生地從口子上擠過去了大部分,只留下一萬多人被反應過來的靖軍士兵團團圍住,來不及逃脫。 左賢王根本就沒有回去救這些被圍困的部下的意思,他麾下的其他軍士也沒有這個打算,留下來的五萬大軍就像不知道自己的同袍處境危險一樣,跟著左賢王就向前逃跑了。 義氣是什么?親情友情又是什么?對于逃命的北蠻人來說這些都不重要,只有自己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想要不被丟下,就要一直能夠逃脫,在北蠻族生存絕對不能渴求他人的拯救,因為沒有人會愿意為他人付出。無論是利益,還是生命…… 青鯉湖是所有的北蠻族人每年都要到來的地方,附近的地形左賢王相當熟悉。從這個山坡上離開的道路倒是有幾條,但不是要撞上山下的靖軍就是要和剛剛那伙靖軍碰上,而順著這個方向再往前走兩里地他們就能順著一條峽谷逃下山崗,進入一片平坦的大草原,到時候靖人就再也別想追上他們了。 對于前面的峽谷,左賢王倒是沒怎么擔心。那條峽谷的地理位置不好,兩側(cè)都是峭壁,根本上不去人,也不適合伏擊。峽谷是個自上而下的坡道,在下方也不足以設(shè)兵攔截,否則地形過于麻煩,對于守方的靖軍反而不利。所以左賢王帶著軍隊就向峽谷的方向沖了過去,根本就沒有懷疑谷中有伏兵。 果然,進入峽谷就可以一眼看到里面的情況,果然沒有攔截的靖軍,空空蕩蕩的一個活人都沒有,正適合他們逃脫。左賢王很是得意,認為他們這次一定能逃出生天了,不由得大笑不已。 阿伯那江也很高興,雖然拋棄了老弱的族人以及僅剩的物資,不過這些東西都能再去搶新的,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有了命,憑借著北蠻族強大的戰(zhàn)力,還怕沒有足夠的好處嗎? 左賢王停下笑聲,直接命令大軍沖過峽谷前往草原。而他麾下的北蠻軍人也一點都不擔心,放聲長嘯著向山下沖去,微笑著看著草原離自己越來越近…… 可是在當先的騎兵剛沖到山峽中間位置的時候,一聲驚天動地的霹靂之聲突然響起!于此同時土石飛散,煙霧繚繞,在煙塵之中一陣火光若隱若現(xiàn)地爆發(fā)出來,那赤紅的顏色就好像惡魔的微笑一樣,吞噬著周圍的生命。這是發(fā)生了什么?! ☆、第九十七章 沖天火霹靂驚敵膽設(shè)羅虛實克賊心 到底是什么帶起了沖天火光?! 是地雷! 即使在現(xiàn)在的可以情況下沒有辦法弄出雷/管,墨家的高手們還是在江源的提示下發(fā)現(xiàn)了用磷粉引燃火藥的方法,制造出了可以自動點火的地雷。 身為一名軍人,江源當然看過許多抗戰(zhàn)老片,也從中獲取了許多知識,就和地雷戰(zhàn)里面演的場景一樣,靖朝土法制造的地雷也設(shè)置成用線去拉才會響的和只要踏上去就會響的這兩種。這次江源就命人在山峽的后半段設(shè)置了不少地雷,利用翹板作為點火機關(guān),只要有人踏上機關(guān)地雷就會響起。 黑/火/藥的性能已經(jīng)被靖軍發(fā)揮到了極致,只是這么一枚地雷而已,帶起的彈片和碎石就擊斃擊傷了周圍的十余名北蠻騎士。那名正好踏在地雷上的倒霉鬼更是直接被炸得血rou模糊,他騎的那匹馬則連嘶鳴嚎叫的機會都沒有,隨著爆炸聲死在當場。 就這么一枚地雷而已,效果就如此靖人,直接將跟在后面的北蠻人嚇得不敢動彈了。在這個根本就沒有人見過使用過火藥的年代,誰也不知道剛剛峽谷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這些見識短淺的北蠻人只知道一聲如同霹靂的巨響之后就倒下了十幾個騎士,而且死者的樣子非常的恐怖,身上不但有燒焦的痕跡,更是有無數(shù)傷口,鮮血淋漓,這樣凄慘的死狀讓他們懷疑這是天譴的結(jié)果!除了神靈,還有誰能發(fā)出這樣恐怖的聲響?要知道地雷爆炸的聲音震動了他們的耳膜,讓第一次見到火藥威力的他們頭暈耳鳴,不知所措。 在這樣一個全民都信奉神靈,不知道何為科技的時代,不要說是科技更落后更為愚昧的北蠻族人了,就連靖人還不是一樣相信所有未解之謎都是神跡的結(jié)果?在北蠻人的信仰還處于比較原始的階段,他們信仰的只有老天和創(chuàng)/世的神靈,但虔誠的程度可要比總是臨時抱佛腳的靖人強多了,因此也就更加的恐懼。 三藩作亂的時候齊軍會害怕被雷劈,被老天爺清算,幾萬人幾萬人的向靖軍投降,魏軍就更干脆了,就因為一顆砸歪了的流星,他們就直接壓著魏王投降了。流星也好,雷電也罷,這還是正常的自然情況呢,就將靖人們嚇得哭爹喊娘直接跪地叩拜,那么和自然現(xiàn)象完全不同的地雷呢? 地雷的效果只有更好……北蠻人此時就被這顆地雷嚇得不成樣子了。因為他們不知道那是什么東西,但越是不清楚就越是讓人恐懼,在內(nèi)心深處,他們覺得這么嚇人的東西不可能是人類能夠弄出來的,那么它是怎么出現(xiàn)的?是神靈嗎?……不,這絕對是神靈的旨意!是神靈要對付北蠻人!神靈竟然站在了靖人的那邊!難道上天容不下高傲的北蠻人了嗎? 不少北蠻人被嚇得從馬背上跳了下來跪在地上叩拜祈求,只希望天上的神靈能夠放過北蠻人,不要再怪罪他們。甚至有人在心中埋怨起大汗那支來,若不是他們幾十年前得罪了靖人,老天爺怎么會降罪于北蠻呢? 阿伯那江剛剛沖得太往前了,離得比較近,差點被火藥擊飛的碎石擊中,可就算他反應迅速,直接跳馬躲了過去,也一樣被前面死亡的族人的鮮血澆了一頭一臉。 他也同樣被嚇得不輕,而且地雷帶來的恐懼比剛剛山下的陌刀兵還要嚴重,讓他直打哆嗦。陌刀兵,至少他知道對方也是人,只不過裝備厲害了一些,可是地雷……他根本就不知道剛剛那個會冒火光的是什么東西…… 人對于未知的東西只會更加恐懼,而且恐懼還會刺激人們的想象力大爆發(fā)。迷迷糊糊之間,他就想起了當初在出使靖朝的時候,于京城那里聽到過的一個傳說——那個關(guān)于江源是雷神轉(zhuǎn)世,司徒晟是天帝下凡的傳說…… 咳咳,這個傳說在大靖實在是太有市場了,即使三藩作亂過去了這么多年,這個故事還是在所有的茶館戲園流傳著,而且版本更加多變,還增加了司徒晟出生的時候紅光滿天,江太后做夢紅日入懷的場景,而江源,據(jù)說他出生的時候晴天霹靂,萬雷齊鳴…… 這個版本的評書江源喝茶的時候聽到過一次,差點沒被茶水嗆死…… 阿伯那江當初聽傳說的時候就是當個樂子而已,這年頭當明君賢臣的要是沒有個天神轉(zhuǎn)世的傳說跟著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他們的大汗當初還自稱天神之子呢,靖朝的皇帝直接號稱天子了,你要當真就輸了…… 這種事誰也不會當真,可是那些靖人卻偏偏說的有鼻子有眼的,細節(jié)之處也說得清清楚楚,讓人很難相信這是編出來的。再聯(lián)想到當初入京之時親眼看到的江源開雙弓射飛鳥的場景,阿伯那江雖然表面上不相信,其實內(nèi)心之中已經(jīng)信了幾分。 當初的江源就夠嚇人的了,可是今天江源更是稱得上恐怖。在距離數(shù)百步的地方彎弓,竟然能一箭射斷左賢王旗纛的繩子,甚至連北蠻族最好的射手射出的箭都沒能阻止江源的攻擊。這種能力真的是人能夠做到的嗎?難道說江源真的是神靈轉(zhuǎn)世?靖朝的那個傳說竟然是真的?! 雷神……這么說來,剛剛那個聲音不就和雷霆的聲響很像嗎?!而且由雷霆引發(fā)火災就更是常見了,所以那個會放出火光的玩意實際是雷霆? 雷霆居然沒有出現(xiàn)在天上,而是出現(xiàn)在地面上,這絕對不是自然中能出現(xiàn)的,一定是神跡! 左賢王雖然不知道阿伯那江此時的心思,但是他自己也被嚇得不輕,好在他不知道關(guān)于江源的傳說,沒有聯(lián)想到太多的東西,只是覺得單純的恐懼而已。 雖然恐懼,但是身為首領(lǐng)的他卻十分清楚自己的責任,如果不趁現(xiàn)在從峽谷中逃走的話,靖軍很快就會將他丟下的那些騎兵干掉,追擊包圍過來的。到時候前有“雷霆”堵截,后有靖軍追擊,他們就要全部死在山谷中了。 沒辦法,還是繼續(xù)拼命吧! 在左賢王的命令下,北蠻族的士兵總算從地上爬起來,抽出來一百多騎,繼續(xù)向前沖鋒,試探前面還有沒有“雷霆”的存在。結(jié)果……當然是還有!在七八枚地雷的密集爆炸聲中,被派出去的那些北蠻騎兵全部倒下,一個不剩,不是被炸死就是被重傷,竟然無一幸免。 這個年代連地雷和火藥都沒有人見過,對于火器的認識哪怕是那些負責研究地雷的墨家學者也還停留在比較原始的階段,更不會有人知道什么是工兵了。 靖軍之中倒是有江源特意訓練出來的工兵,可以用帶著柄的磁石制成的圓圈形成的簡易探雷器來檢測地下有沒有地雷,這種土法子還時靈時不靈,不太好用??墒潜毙U人又哪知道這種東西?不懂得探雷的他們只能用人命來做試探,用血rou之軀生生往里面填。 左賢王不得已,只能派出越來越多的士兵去前方試探哪里有地雷,然后就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士兵一個個死于非命。偏偏這個時候,龐亮已經(jīng)帶著靖軍和月氏人跟上來了,正在和峽谷入口的位置與守護后路的北蠻軍互相對射,浴血廝殺呢。 守比攻更講究武器的質(zhì)量,北蠻軍處于守位,可是手中的角弓卻再次輸給了靖人的兩石弓,封堵谷口的那些北蠻軍人被靖軍的弓箭射得節(jié)節(jié)敗退,卻又不敢躲入峽谷,生怕遭遇夾擊。 這一處峽谷是自上而下呈下坡的樣式分布的,所以一旦讓靖軍占領(lǐng)了這處谷口,那么就像剛剛他們沖上山坡時死傷慘重的情形一樣,靖軍又可以自上而下對北蠻人進行射擊,利用他們強大的弓箭大量殺傷北蠻軍人,而由于峽谷的寬度有限,北蠻人即使想要反擊也會被寬度限制人數(shù),發(fā)揮不出應有的實力,到時候只有死路一條。 想倒是能想得到,可是峽谷的寬度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守衛(wèi)在谷口的北蠻人也并不多,絕大多數(shù)的北蠻士兵已經(jīng)跟著左賢王進入了峽谷,徹底被地雷和靖軍夾在了中央。 在谷口的守衛(wèi)的北蠻騎士此時將要面對的是遠超自己數(shù)量的靖軍,他們被困在谷口,擺不開陣型,而靖軍卻又足夠的地方隨便擺陣,將人數(shù)的優(yōu)勢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發(fā)動了一*猛烈的攻擊。就算這些北蠻士兵還在強撐,失去谷口也已經(jīng)變成了必然的事實。 這時候由不得左賢王再做猶豫了,再這么耽擱一會兒,靖軍就真的要從峽谷上沖過來了。想要回身應戰(zhàn)絕不可能,那么就只能向下去過沖了,雖然知道這個命令會導致麾下的北蠻大軍死傷無數(shù),可是這個時候左賢王也只能忍痛下達命令了,否則他失去的就不只是屬下,而是自己的性命了。 “沖!向著谷外的草原沖擊!” 被逼無奈的北蠻人只能選擇以血rou之軀去迎接峽谷中的無數(shù)地雷,硬生生地用生命填出了一條鋪滿鮮血的生路。 峽谷的寬度和長度畢竟有限,而且兩個地雷也不能埋得過近,要不然容易一個響了順便帶響了一片,達不到最好的殺敵效果,所以這片峽谷之中也不過埋藏了幾百枚地雷而已。 不止如此,地雷的運輸和貯藏都是需要極為小心地對待的,一個弄不好就要出現(xiàn)事故,因此江源此次出關(guān)也沒敢多帶,不過就帶了這幾百枚地雷而已,再多帶不但要擔心拖延行進速度,還要擔心在隨軍運輸?shù)臅r候發(fā)生爆炸。如果靖軍能夠隨便帶地雷,恐怕這個時候北蠻大軍就不是死傷慘重,而是全都被留下…… 在丟下無數(shù)尸體的情況下,左賢王終于帶領(lǐng)著殘兵敗將逃出了這條死亡之谷,而龐亮也帶著靖軍跟在后面銜尾追擊,仗著山峽的地面已經(jīng)被北蠻騎兵全部踏過一遍,所有的地雷都被他們踩響,連探雷都不用,直接就追了過去。 這場追逐戰(zhàn)持續(xù)了幾個時辰之久,直到天色完全暗了下來,左賢王才借助著對地形的熟悉,將緊隨其后的靖軍甩脫。 老天爺終于不再整他了,左賢王難得幸運了一回,這一夜天色很暗,沒有月亮和星星。龐亮的軍隊也沒有攜帶足夠的火把,想要在這種伸手不見五指的情況下追擊,就算帶著熟悉地形的月氏人也不大可能。龐亮沒有辦法,這才鳴金收兵,將軍隊帶回去與江源帶領(lǐng)的大軍匯合。 因為帶領(lǐng)的軍隊有限,又不能提前暴露,打草驚蛇,所以江源只能選擇殲滅更有威脅力的北蠻軍隊,而無奈地放過了北蠻國這些部族的營地。因此,右賢王帶走的九萬聯(lián)軍逃出生天以后,得以帶著早就收拾好全部物品,隨時準備逃走的北蠻族和異族的族人逃向了附近的深山,躲藏得不見蹤影。 可是也不知道他們這些人是不是故意的,竟然唯獨留下了左賢王麾下的族人和奴隸,還搶走了他們僅剩的物資,這讓江源對右賢王那點晦暗的小心思冷笑不已。 相對比左賢王這個高傲自大的家伙來說,右賢王要聰明很多,他雖然聚集了不少勢力,可是一直沒有將北蠻大汗怎么樣,甚至在大汗被阿伯那江殺死之后沒有立刻自立為汗,而是讓部下繼續(xù)稱呼他為大王。相對比左賢王已經(jīng)讓部下叫他大汗,這位明白“緩稱王”的右賢王無疑隱忍多了。 而且在這場大戰(zhàn)當中,右賢王顯然更明白兵法之中的道理,比起全憑直覺,不聽勸諫的左賢王要高明不少??墒蔷蛻{他丟棄左賢王族人的這一手,依然暴露出了右賢王內(nèi)心深處的淺薄和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