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霸王寵姬、星球怎樣才能富[直播]、清穿七福晉、春光渡我、我被全家逼成世界最兇、紅樓之小夫人、在捉鬼中收獲老攻 完結(jié)+番外、穿成女主未婚夫、謹遵您的命令 完結(jié)+番外、罪醫(yī)之女
坐了一會兒之后,梅香去廚房給慧哥兒盛了點吃的。 慧哥兒才吃完,屋子里蘇氏開始給蓮香上頭。 梅香是出了門的姑奶奶,回來是客,倒是沒人叫她干活。 各路賓客陸續(xù)來了,明朗兄弟二人在門樓里支了張小桌子,開始記賬,各家送了多少錢,送了多少禮,都要寫得一清二楚。 梅香抽了個空去送了禮錢,明朗接過了jiejie的錢,在帳本子上寫了黃茂林禮金一百文。 蓮香才上好了頭,青石橋那邊就傳來了樂器響聲,黃家接親的人來了! 黃茂林今兒也在接親隊伍里,他對韓家崗最熟悉,也是韓家女婿,黃炎禮第一個把他塞到接親隊伍里,并囑咐他好生照看茂松。 今兒仍舊是黃知事打頭,韓文富接待黃知事,其余黃家人自有族人接應。黃茂林才一進門,立刻在人群里尋找梅香。 梅香抱著慧哥兒過來了,黃茂林接過慧哥兒啪啪親兩口,和梅香相視一笑之后,又忙活去了。 一樣的流程,一樣的喜慶。 葉氏在門外看的有些感慨,她感覺梅香才出嫁,一眨眼,外孫子都一歲多了。今年冬天玉茗就要進門了,過幾年明盛也要娶妻,然后就是蘭香出門子。 “這日子過的真快呀!”葉氏忍不住和柴氏感嘆。 柴氏點頭,“可不就是,好在這日子總算是越過越好了?!?/br> 葉氏笑問柴氏,“弟妹,你們家二小子可說好了親?” 柴氏笑著點頭,“多謝三嫂關心,已經(jīng)說好了,明年過了年就進門。前幾天明岳回來了一趟,說他媳婦有身子了。我高興的跟什么似的,給他撿了一大筐子吃的?!?/br> 葉氏也跟著高興,“那感情好呢,明岳是個好孩子。弟妹以后的日子定是越來越好了。 柴氏又笑了,“多謝三嫂吉言,七叔家的磚窯已經(jīng)開了,我當家的帶著二小子在那里幫忙,一天也能掙不少呢。還是七叔有眼光,家里日子越過越紅火!” 葉氏連忙問,“磚窯如何了?” 柴氏想了想,“我也不大懂,聽我當家的說,大師傅手藝不錯,燒出來的磚都是好磚。如今咱們這一帶就缺磚瓦,只要能燒的出來,好賣得很!” 葉氏高興的撫掌,“那感情是好,七叔家吃rou,咱們族里人也能跟著喝口湯?!?/br> 柴氏也跟著夸贊,“誰說不是呢,七叔和他家里的兄弟們真是仗義,自己家又發(fā)財又發(fā)人,還帶著族人一起過好日子?!?/br> 韓敬博做了書吏之后,幫著家里開了磚窯。韓文富深知獨木難成林的道理,他把族人全部拉上。每家出一個壯丁,一起到磚窯里干活,按工作量給工錢。整個韓氏家族立刻全部圍攏在韓文富父子幾個身邊,真正是令行禁止。 很快,吉時到了。黃茂松經(jīng)歷了幾重為難,順利的接走了新娘子。梅香和葉氏打過招呼之后,跟著黃家人一起往大黃灣去了。 柴氏問葉氏,“梅香送了禮,不在這里吃晌午飯嗎?” 葉氏笑著回答,“我們慧哥兒今兒是滾床童子,等會還要去領大紅包呢!” 柴氏哈哈笑了,“那可得趕緊,這頓飯不吃也罷!” 梅香抱著孩子遠遠的跟在迎親隊伍后面,前面鑼鼓喧天,她擔心吵著孩子。 黃茂林一時在前面忙活,一時又跑到后面來看看梅香母子兩個。梅香讓他不要擔心自己,只管去忙。 一路吹吹打打,黃家人把蓮香迎進了六房。 新人在正房行大禮,梅香抱著慧哥兒來了新房。床已經(jīng)鋪好了,慧哥兒和另外一個兩歲的小男娃一起被抱在了床上。 小哥倆一見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一起開始在床上找東西吃。 那床上撒滿了糖果花生,慧哥兒雖然還不會吃,見小哥哥吃的直流口水,也忍不住去抓。 喜娘見小哥倆只顧著吃,倒把大事給忘了,“哎呦,我的乖乖們,趕緊在床上滾一滾,干了活才有的吃呢!” 新房里的人都笑了,兩個孩子的親娘都過來,把孩子放倒,逗著他們在床上滾了滾。 正滾的開心,新人被簇擁著進了新房。梅香抱起了慧哥兒,另外一個小男娃也被她阿娘抱起來了。旁邊有主事人往兩個孩子懷里各塞了一個大紅包。 梅香因為抱著孩子,倒無人喊她去干活。慧哥兒完成了滾床的任務后,梅香抱著她去找楊氏。楊氏讓她找個沒人的地方老實坐著,別擠著孩子。 梅香和楊氏打過招呼后,就去新房里陪著蓮香。黃茂松沒有姐妹,梅香是新娘子的堂姐,又是嫂子,這時候義不容辭。有一些人來開玩笑,蓮香不好意思,梅香就幫著回嘴。新婚三日無大小,誰也不去計較那些規(guī)矩了,只圖個熱鬧。 蓮香的嫁妝還在院子里擺著,人們爭相觀看。 這樣一直混到了開席,第一輪酒席坐的都是貴客以及各路親戚,族人們至少都要等到第二輪。 梅香一直在房里陪著蓮香,她也沒去坐席,等眾人都走了之后,蓮香終于吐了一口氣,“三姐,成親真累!” 梅香哈哈笑了,“成親可不累,眾人都捧著你。帶孩子才累呢,沒有一個人捧著你,稍微哪里做的不好,還怕長輩說你!” 蓮香吐了吐舌頭,“三姐,你可別走了,我一個人都不認識!” 梅香笑著看向她,“好好,我不走。你不用怕,早晚都會認識的?!?/br> 正說著話,有人送來了飯菜。平氏知道梅香在新房里,特意讓送飯的人盛了一小碗慧哥兒能吃的東西。 梅香陪著蓮香吃了午飯,吃了飯之后,慧哥兒又睡了一覺,外頭的酒席正吃得熱鬧著呢。 等吃過了酒席,新房里又熱鬧了起來。 熱熱鬧鬧了一天,天快黑的時候,黃茂林帶著梅香坐著黃茂源的車一起回鎮(zhèn)上去了,黃炎夏和楊氏仍舊留在那里。 蓮香出嫁后沒多久,又迎來了春季農(nóng)忙?;鄹鐑阂呀?jīng)一歲一個多月了。 他從剛開始被人架著走,到自己扶著墻挪幾步,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能獨自歪歪扭扭走好遠了。 天越發(fā)暖和了,慧哥兒只穿了兩件衣服,里面貼身的小衣和外面的小褂子。梅香給他穿了開襠褲,但慧哥兒還小,想解手的時候也不叫人,時常把褲子弄濕。 這也沒得辦法,梅香用自己和黃茂林的舊衣裳給慧哥兒做了許多褲子,一天能換上好幾條。 慧哥兒可不管那些,他只覺得自己如今能走路了,立刻牛氣哄哄,也不讓人扶,非要自己單獨走。兩條小腿仍舊軟軟的,走起路來一搖一晃,兩只胳膊架的緊緊的,也不知道前后擺動,小模樣甭提多可人疼。 天冷的時候,慧哥兒的頭發(fā)一直留著,眼見著天要熱了,一日中午,趁慧哥兒睡著了,梅香叫了黃茂林來,一起把慧哥兒的頭發(fā)剪了。 黃茂林看了看睡熟了的兒子,先吧唧親了一口,“小乖乖,阿爹給你剪頭發(fā),不要鬧!” 梅香輕聲笑了,“別說話,看吵醒了他!你只管剪,我抱著他呢!” 黃茂林的手可不像一般的糙漢子,他整日切豆腐,靈巧的很。家里的剪刀很鋒利,他怕傷著孩子,小心翼翼的剪。剪兩下看一眼,怕慧哥兒醒了忽然間動彈。 平安鎮(zhèn)這邊的小娃兒都不留頭發(fā),等長到三四歲的時候,女娃娃開始扎兩個小揪揪,男娃娃扎一個沖天炮。像慧哥兒這么大的孩子,動不動就是剪光光。 夫妻二人一起給慧哥兒剪了頭發(fā),又用手巾把頭上的碎頭發(fā)擦干凈,然后把他抱到屋里睡覺。 雖是農(nóng)忙季節(jié),梅香和黃茂林反倒比平時更閑一些。 家里田地都給別人種了,自然不用下田地。再說,一到農(nóng)忙季節(jié),上街的人少,更沒有人辦喜事了。 這幾日,張五叔和劉麻子每天要來定兩趟豆腐。大伙都不上街,但農(nóng)忙季節(jié)要提高伙食呀。這時候挑著擔子下鄉(xiāng)賣豆腐最好賣了,好在張五叔和劉麻子家里田地也不多,缺了他二人也能忙活的過來。 黃炎夏最近感覺自己閑得發(fā)慌,他也挑了一擔豆腐出去賣。黃茂林說只給他算成本價,黃炎夏不應,回來就把錢全部給了兒子。 梅香這邊的喜饃基本停下來了,一是因為郭家姑嫂要在家里忙碌,二也是沒有人來定喜饃。 好在前一陣子生意好,如今停一停也無妨。 不光是喜饃停下了,韓家油坊這幾天客人也減少了很多。各家各戶都趁著農(nóng)忙之前來換了許多油回家,一到農(nóng)忙季節(jié),只有鎮(zhèn)上的娘子們才有功夫上門來買油。 前些日子,葉氏托黃茂林幫著把家里存的油菜籽賣到了縣里。 說到賣油菜籽,又有一件事情。 過完年之后沒多久,葉氏把全家都聚到一起,她要宣布一件事情。 如今家里收菜籽、榨油、賣菜籽這些重要的事情都是女兒女婿在cao持,自己只負責每日招呼上門來的客人,這活兒輕省多了。 等孩子們一一坐下,葉氏溫聲對他們說道,“自從搬到鎮(zhèn)上以來,我算是過上好日子了。不用下田下地,也不用賣菜了,整日只在家招呼幾個客人,再去學堂做一頓飯。以前,我哪里敢想這樣好的日子呢。如今的好日子,雖說是明朗掙來的,但你們jiejie功不可沒。若沒有你們jiejie,你們兄弟二人就讀不成書了。不光讀不成書,這會子還不曉得在你大伯手底下過什么日子呢?!?/br> 明朗大概知道葉氏想說什么,“阿娘說的對,jiejie對我們好,兒子都記在心里呢?!?/br> 葉氏繼續(xù)說道,“你們都有功勞,你jiejie挑起家業(yè),你們讀書用功,少了一個都不行。但如今我們的日子是好過了,你jiejie和姐夫卻整日忙活。他們家的豆腐坊和喜饃鋪就不說了,就這油坊,一大半的活都是你jiejie姐夫在做。我年前就想過了,不能再給你jiejie只是分三成紅利?!?/br> 梅香忙擺手,“阿娘,我不過只是干了些活而已,沒有您說的那么嚴重。明朗能考上秀才,是他自己讀書用功。咱們家的家業(yè)也不是我一個人挑起來的,沒有阿娘帶著,我什么也做不成?!?/br> 葉氏看向兒女,“話是這么說,你疼愛弟弟meimei們,我心里清楚,但也不能老是讓你去疼他們,他們也該疼一疼你。這幾個月的分紅我一直沒給你,就是不想照原來的算。明朗,你說如今給你jiejie多少合適?!?/br> 明朗想了想,“阿娘,不如給七成?” 梅香立刻跳了起來,“阿娘,可不能這樣,要是這樣的話,那我以后就不來了,您請人來干也是一樣的。再說了,阿娘,若不是有明朗在這里立著,給我油坊我也開不起來。一來我沒有那么多功夫,二來,人家不敢算計明朗,不一定不敢來捏我。再者,每日招呼客人看似小事,卻纏人得很,更費工夫。如今這樣就挺好,隔三差五我過來干一趟活,收菜籽賣菜籽的事情也交給我們,其余的瑣碎事情阿娘打理。不管是阿娘單獨干還是我單獨干,都干不起來。” 黃茂林不說話,這是韓家的事情,就算給了梅香,也是梅香的嫁妝,他不想過問太多。 葉氏讓梅香坐下,“你說的有道理,這油坊,非得咱們娘倆一起干。但交給你,你忙不過來,交給我就更不行了。這樣,我給你五成。你也別推辭,暫時咱們先這樣合著干。你們覺得如何?” 梅香看向黃茂林,于她自己而言,阿娘給多少都沒意見,但自己如今和茂林哥做了夫妻,又有了慧哥兒,不能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主。 黃茂林收到了梅香詢問的目光,點頭表示贊同,“阿娘這樣分的很好,我們也只能隔三差五來干點活,若是讓我們天天賣油,那可真是忙不過來!” 葉氏又看向明朗,明朗點頭,“既是阿娘分的,jiejie姐夫沒意見,我自然無話可說,以后還是辛苦阿娘和jiejie姐夫打理油坊。” 明盛和蘭香都不說話,兩人覺得自己在家就是吃白飯的,這種大事情有阿娘和大哥做主就好。 重新設定了分成,葉氏還讓明朗寫了份契書。梅香雖然覺得大可不必,但葉氏一番慈母之心,梅香索性就順著她的意思。 日子仍舊不急不緩的過,家里沒有往日忙碌,小夫妻也不著急。家里少賺一些也無妨,縣城那邊仍舊照常送貨呢。 黃茂林也很關心農(nóng)時,兩口子手里也有不少地呢。原來沒分家的時候,黃茂林名下的八畝地和梅香的十畝嫁妝田全是張五叔家里在種。后來分家黃茂林又得了二十畝地,黃茂林仍舊給原來黃炎夏找的那家人種。兩家人用的都是梅香的嫁妝牛,黃茂林并不是撒手不管,也會經(jīng)常去看一看。 除了忙活這些,兩口子經(jīng)常在家里一起說小話。 小柱已經(jīng)習慣了師傅師娘情分好,黃茂林給他吩咐了活,他就用心干,沒有活的時候,他就帶著慧哥兒玩。 四月的天,不冷不熱的。梅香每日心情好,經(jīng)常在家琢磨好吃的。 蒿子饃饃、槐花餅、香椿炒雞蛋,這幾樣自然是不能少的。每逢吃這些,梅香就能想到以前黃茂林每天到韓家去的事情。她想起兩個人一起在廚房做槐花餅,一起在東院水井邊說悄悄話,一起干活,一起進山,一起上街賣菜賣豆腐。 這么多的風風雨雨一起過來了,雖然慧哥兒才一歲多一點點,梅香卻感覺自己好像和黃茂林過了很久似的。 除了做這些小食,正經(jīng)的飯菜她更是用心打理。偶爾,小兩口還在屋里一起喝兩杯米酒。 米酒勁兒小,梅香想著自己奶孩子,每次只是輕輕沾兩口,喝了也不妨事。 黃茂林兩口子日子過得越發(fā)滋潤,二房里的氣氛卻一日比一日緊張。 紅蓮快要生了,楊氏每天都緊盯著,不是自己跟著她,就是讓淑嫻看著她。 梅香頭先送到紅蓮一些東西,這會子孩子快要出生了,他們做大伯大娘的自然不能小氣。 梅香扯了一些細棉布,給孩子做了兩身新衣裳,都是貼身穿的,上面線頭一個都看不見。 除了給孩子做衣裳,梅香又預備了很多坐月子用的東西。比如吃食,梅香知道楊家小氣,定然不會給紅蓮預備太多。當日自己懷著身孕時,紅蓮盡心照顧自己。如今兩房分家,自己既然不能每日照顧紅蓮,只能在這上頭多盡心。 梅香算了算日子,估摸著要不了半個月了。她又托周氏幫忙從韓家崗買了一百個雞蛋,準備了幾只雞,到時候再買一些紅糖、油條和魚rou。 梅香先把衣服、雞蛋和母雞送了過去,楊氏見她送了這么多東西過來,心里很高興,果然當家的沒說錯,老大兩口子是個大氣的,你對他好,從來不會忘恩負義,也不枉自己當日和紅蓮盡心照顧她們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