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曲GL_分節(jié)閱讀_44
小沙彌不過十余歲,入寺不足一年,聞言,不解道:“這片桃林中,從未有過千年桃樹。” 漢王霎時就呆住了。 ☆、第三十一章 細(xì)雨停了一陣, 又下起來了。 漢王只覺背上涼颼颼的, 候在林外的侍從撐了傘來替殿下與王妃擋雨, 山上有風(fēng), 風(fēng)吹細(xì)雨,絲絲縷縷地刮入傘下, 打在漢王身上。 小沙彌不知為何,這位檀越竟就呆住了, 但他來前, 主持叮嚀過, 這是位貴客,萬不可怠慢。小沙彌無措地站在一旁, 不敢說話。 漢王呆了一陣, 握住王妃的手腕,道:“有的,我親眼見過的?!碧伊种蟹置饔幸恢昵晏覙? 主持還說,建寺前, 它就在此處了。 千年樹齡的一棵桃樹, 怎會, 怎會憑空就消失了,這小沙彌竟還說從未有過,這未免,太過離奇。 漢王眼中驚且慌,她抓住王妃的手腕, 急欲求得贊同。 王妃道:“殿下親眼見過,那自是有的。” 漢王連連點(diǎn)頭:“我不致連這都記錯?!?/br> 那小沙彌不敢再講了。漢王忽想起什么,又問他:“小師父是何時來這廣平寺的?” 小沙彌恭敬答道:“回檀越,小僧去年,方出紅塵?!?/br> 漢王頓時尋到了離奇的根源,大是松了口氣,目光也輕快起來:“難怪你不知,我是三年前來的?!彼謱Ρ攘艘幌伦约号c小沙彌的年歲,覺得自己大一些,又有大人模樣地拍了拍他的肩,安慰道,“你尚年少,許多事平日里難免疏漏,也怨不得你,長大些就不會這般了。” 小沙彌:“……”也不敢駁她,“檀越說得正是?!?/br> 漢王沖他笑了笑。 寺中已收拾出一間廂房來,供以漢王與王妃小憩。 漢王與王妃到時,房中已備下了齋菜,侍從亦將裝在食盒中的菜肴取了出來,擺上食案。漢王已餓了,且又知桃樹之事并不離奇,是那小沙彌入寺晚,不知此中詳情,心情也開闊了許多,與王妃一同用了午膳,又烹了香茗來飲。 寺中清貧,自無好茶,便是用以待客的商品,也遠(yuǎn)不及王府中平日所用。漢王也不挑,只問王妃飲不飲的慣,王妃自也是怡然自得。 廂房窗開著,對著門前庭院,窗外細(xì)雨依舊,似有下大的趨勢,墻下栽了一株芭蕉扇,雨水打在芭蕉葉上,又順著經(jīng)絡(luò)滑下,滴落到土中。 廂房中熏了檀香,耳畔隱約有僧人誦經(jīng)之聲遙遙傳來。 漢王坐在王妃身旁,時不時側(cè)臉看她。過得片刻,她有些困了,挨到王妃身旁,揉了揉眼睛,王妃見此,摸了摸她的腦袋,欲起身關(guān)了門窗。 走到門前,便見主持穿過庭院,緩緩走來。 不知主持為何這時來了。漢王無奈起身,低聲嘟噥道:“好困?!?/br> 來者是客,又是借用了寺中廂房,漢王自不會將主持拒之門外的。 主持披了身袈裟,看上去雅望非常,自雨中走過,衣上沾了些雨絲。他來此,倒無旁的事,只來問一問寺中齋菜如何,可合胃口,以盡地主之誼。 廣平寺不同于京中白馬寺,無高僧坐寺,亦無華屋美室,無白馬寺的大氣,卻有山間小寺的清幽與出塵。 主持亦是如此,他只稍稍坐了坐,稍加問候,便起身告辭,留二位檀越歇息。 漢王縱是困,也打起精神,送他到庭前。 主持站在階下與她行了一禮,就要離去,漢王忽然想到,小沙彌入寺遲,不知桃樹去了哪里,主持必是知曉的。 漢王忙道:“大師止步?!彼烦鰞刹剑瑔柕?,“大師可知,桃林中那株千年桃樹為何不見了?” 主持聞言一愣,隨即輕輕一笑,雙手合十,念了聲佛號,而后笑望漢王道:“千年之齡的桃樹,總不可叫它一直留在一處罷?” 說罷,主持彎身一禮,便轉(zhuǎn)身走了。 漢王驚呆了,怔怔地立在庭院中,雨打到身上也不覺。 王妃在室中等了她許久,也不見她回來,便出門來尋,方一跨出房門,便見漢王立在雨中,一動也不動。 王妃忙撐了傘過去,將她納入傘下。 漢王瑟瑟一抖,呆呆地轉(zhuǎn)頭看王妃,看了一陣,漢王眼中水汪汪的,癟了癟嘴道:“阿瑤,主持說不能叫樹總待在一個地方。” 這便是說那株桃樹自己走了…… 樹還能自己走動么? 漢王越發(fā)覺得恐懼,她上回還在樹下站了許久,那時,它可是都看見了? 上回被那扮作士人的妖物擄走一回,漢王對鬼怪便越發(fā)怕得厲害,入了夜,連出門都少有,總怕又遇上了。 雖說王妃說得有理,那妖物多半是捉錯了,它之后也著實(shí)沒再來過,然而漢王仍是憂心,萬一再有妖物將她捉錯可如何是好。 漢王怕得很,眼中含了兩包淚,卻并未淌下來,只自己抬袖抹去了,抿緊雙唇,既擔(dān)憂,又極力裝出鎮(zhèn)定的模樣。 王妃看了看她,并不說什么,只攜了她的手,往室內(nèi)去。 被所愛之人這樣害怕,王妃自是難受的,只她也知,人妖殊途,殿下本就害怕,上回又被狐貍與青蛇嚇了一遭,恐懼也是難免的。 漢王的睡意已全消了,但她仍是躺下,可憐巴巴地與王妃道:“要抱一下?!?/br> 王妃便令她躺到自己懷中。 漢王被王妃抱著,才覺得安心,低低地說道:“主持是不是唬我的?”哪有這樣多的妖,旁人都遇不見的,單她總遇上。 王妃輕撫她的后背:“主持知你是何人,又豈敢說謊?”何況他還是出家人,不打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