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新年舊歲 四境攘攘(7)
夜玄索性直言,“先生也見過我王兄數(shù)回,見過他行事之風,見過他處事之則,先生以為……” “公子若承王位,于民于國,定然勝過此公!”廖痕也坦意直言。 夜玄又是一怔,繼而笑答,“我與先生——所見略同!” “既是如此,公子打算幾時動手!?”廖痕直問。 “誒——”夜玄擺手,“先生所言太過粗魯!先生該問:當如何布局!” “哈哈哈!”廖痕笑開,“公子終于開竅了!看來公子近日攻讀史冊也是斬獲頗豐??!” 夜玄笑笑,“不過此事,我還想聽聽先生高見!先生入我西瑯也有些時日了,你對我瑯國境況,對王都情形,又做何分析?所謂權(quán)衡利弊,先生以為,與我有利者應當如何爭之,與我有弊者,又當如何……除之?” 廖痕注看夜玄片時,審視他心意之堅決,確認他確有一往無前之奮勇,這才說道,“所謂利者帝姬玉熙也;弊者兵者覃家也;公子于帝姬有恩,帝姬于亂世而得以保全自己,此非平凡女子,公子當趁勢娶她為妻,則尊名自顯,半壁江山可固!覃家是為東宮姻親,又掌王都兵權(quán),公子當竭力破壞此中聯(lián)盟,聯(lián)盟若破則東宮再無依附,也不過失了爪牙的一只病虎而!” “那么——又該如何破壞覃家與東宮的聯(lián)盟?”夜玄試探著問。 廖痕笑笑,知他這樣問便算是認可了要娶帝姬為妻之計,便又繼續(xù)獻策,“搜集百樣美女,尤其是那等存了心計向上攀爬,又善巧言魅惑者,將其獻入東宮,一則可以使東宮縱情聲色、荒廢政務,再則可離間東宮與太子妃之親密。 臣聞太子妃覃氏自嫁入東宮尚無所出,偏又是一個最會善妒潑辣之流,東宮若沉迷別家美色,她又怎能容之,三鬧兩鬧自然嫌隙漸深,再往娘家抱怨哭訴幾回,則覃家傾向東宮之心就會動搖。到那時公子可再派說客,向覃家許以重金、高官、城池,世人在世,無非貪名圖利,尤其似覃家倚勢杖權(quán)之流,就不怕他不心向公子! 公子得‘賢妻’,得‘良臣’,再有盛將軍傾力相助,府臣謀士竭力而為,何愁大業(yè)不成?!” “先生所言……”夜玄微笑點頭,這份笑意也開始變得異常深遠,“先生所言甚得我心!若是大業(yè)得成,先生當為我朝中宰相!” 廖痕也笑,“那微臣且以薄茶代酒,預祝公子大志有成,萬事順遂!” 夜玄笑著舉杯,錦書也在一旁添盞,他三人便以這薄茶清淡寥慶新年,暫謀前程! 誰能想到,夜玄春日里在越都偶遇的一個歌姬,能為他薦謀臣;而他無意間收留的這位謀臣,又能替他奪王位。多年以后,當廖痕為朝中相,廖錦書為后宮妃的時候,他們或許不會想到——今世之榮華竟是緣于慕容蘇的那一壺毒酒,一盞香! ********* 北溟國,地處中原之北,疆土延至北極,遇海為終。在這片疆土上,世代生活的非是中原世家,而是游牧之民的各家部落。伏白帝統(tǒng)四境時,征服此地,有榮烏族愿降中原,向皇朝稱臣,為之治理北境,安撫列邦。于是伏白帝封其首領(lǐng)為溟王,派賢士文人襄助其依中原邊界建都立國。此是溟國昔王族之由來。 昔族世居北境,非中原禮邦之血,雖降服皇朝,卻未必與皇朝同心?;食熳哟糇逡卜鞘谴渌馔跄前阌H近。就譬如這三百年間,皇家子弟迎娶過各境王室公主與各家世族女兒,卻從未迎娶過一位昔族公主,就更不要說使皇室公主嫁入北溟了! 昔族有幾代封王也曾鬧過自治自立,想要不納貢、不朝拜,不受中原之禮的束縛,可是由于國都設在皇境與東越、西瑯的合圍之地,他若稍有不馴,三家兵馬便會立時殺到。別看平時東西掣肘,南召作壁,可若說攻伐北溟,從來都是哪個也不會落下。誰讓北溟境內(nèi)有最好的戰(zhàn)馬,最好的皮革呢! 話說這一代溟王,也曾有自立之決心,可是撲騰了半生才發(fā)覺,膝下竟還未得一個男兒!這開疆拓土,打拼江山又是為誰人忙碌!故而征伐之志又全部改做傳宗接代之憂,十數(shù)年間癡心所向,就是要在后宮中養(yǎng)出一位真正的公子! 可是公主們已多到嫁不出去,公子也還只是昔梧一個贗品。溟王已是歲近甲子,對于此樣人生境遇,既是羞憤不已,又是癡心不泯! 所以當昔梧自東越歸來,“健碩”得勝過他北境任何一個男兒,溟王看著時,對他這位唯一的“公子”所遭遇的事情,且恨且怒,且驚且疑,且又揣著無限希望。 昔梧被直接囚入冷宮,仍頂著北溟國王室公子之名。只是與此同時,溟王后宮中的一位宮女忽然宣稱有孕,引得各宮妃子與各系宗親,無不詫異矚目。 為證視聽,為止謠言,冬至節(jié)的夜宴上,瑯王特地使那位懷孕的宮女挺著大腹便便,在臣工與宗親面前招搖一回,還頒下王旨,晉其為妃子,許諾日后若得男兒則冊立為王后。 百官宗親雖有訝疑可也只能紛紛道喜拜賀,都知這位妃嬪所出,將會決定王位所承。若是養(yǎng)出個公子,則王位順襲;若仍舊是個公主,那王位可能就要由溟王的堂弟繼承了!朝中風云如何走向,只看這宮中消息了。 夜宴之后,演罷了繁華,卸去了軒冕,溟王拖出疲憊的身軀,一步一搖地走在宮廷的廊道上。時下月輝慘淡,照不見前路,有一位配刀的侍衛(wèi)手提執(zhí)燈走在側(cè)前方,另外還有兩位婦人,手中各自捧抱著膳食衣裳等物,跟在溟王身后。 一行人有意繞開宮中的燈火通明處,循著幽暗里的外廊小路,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來在一間更為清冷孤寂的庭院。院中深雪淹路,映著慘淡月光,倒是見了幾分明亮。 溟王佝僂著肩背邁進院落,徑自登上門階,也未扣門,直接推門入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