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閑日常[系統(tǒng)]_分節(jié)閱讀_124
蕭老板說:“這是我的人從別國商人手里換來的種子, 說是叫葰荽, 一種吃的調味菜。” 花盆端過來后, 江凡沒什么感覺,關修謹就忍不住皺了皺眉。 蕭老板注意到了,笑道:“這菜味道確實怪, 喜歡的覺得好聞,不喜歡的便覺得奇臭無比?!?/br> 江凡看著關修謹笑了兩聲,“你不喜歡聞這個, 就站在門邊去吧。” 關修謹道:“你聞得慣?” 江凡道:“我覺得還挺香的。”蕭老板說的葰荽,不就是前世江凡常吃的香菜么。這個東西,確實分為兩個極端,愛的愛死, 恨的恨死,江凡恰好就屬于前者。 蕭老板笑道:“看來我與江老板是同道中人, 這葰荽的味道, 我也覺得好聞?!?/br> 江凡道:“蕭老板吃過么?” 蕭老板道:“這倒不曾?!?/br> “可還有種子?” “有的,知道江老板就愛這些沒見過的,特意給江老板留著的。” 江凡笑著謝過:“蕭老板有心了?!?/br> 蕭老板他店里有恒溫樹, 四季如春,種了好幾盆香菜,發(fā)出來的香菜又嫩又好。蕭老板送了江凡兩盆,張書墨抱了一盆,馮一抱了一盆。 因關修謹聞不慣這味道,江凡不去折磨他的鼻子,兩人走在前面,讓張書墨和馮一落后些。 張書墨抱著也覺得這味道聞起來沒什么,馮一跟他主子一個樣,眉頭不自覺地就皺起來了。 “有那么難聞嗎?”張書墨好奇地,小聲地問馮一。 馮一擰著眉頭說:“你知道九香蟲嗎?” 張書墨搖頭。 馮一說:“改天我抓一只給你瞧瞧,這味道比它還臭?!瘪T一頓了頓,“算了,估計抓給你,你聞著它也是香的?!?/br> 張書墨:“……” 今天是難得的陰天,氣溫較低,吹著有點大的風,人走在外面不會覺得熱得受不了,趁著這個天氣,江凡才出來了一趟。主要是去洪家村看了看那兩座小山頭,現在八月中旬,買下來一個多月了,也快要弄好了。江凡就是過去規(guī)劃一下,看看哪塊地種些什么花。 然后山腳下還要建蒸餾房,準備相關的蒸餾設備,招聘懂這行的有經驗者。這些都是在同時進行的,江凡時不時過問一下進展。 江凡他們從小鎮(zhèn)往村子里走的時候,恰好遇到了這次回來的苗三他們。 這次跟著苗三他們回來的,又多了不少人,租了好幾輛馬車才將人載完。這些人里有關修謹選出來的人,還有江凡從外界招的有出海經驗的船夫、水手等。 他們簽訂契約后,會在麗山村待一段時間,江凡通過食材給他們把身體調理一番,這樣以后出海時,身體也會強壯很多,不容易生病。 在造的三艘海船,已經進入了尾聲,大抵十月就可以收船,苗三他們提前做好準備,十月一到,熟悉熟悉海船,就可以出海了。 苗三像以前一樣,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上京的賬簿交給江凡。 賬簿上記錄著各項貨物的收入明細,護膚品、絲綢面料,各種水果、新茶,今年五月后,更增加了一項白糖的大額收入。 就如江凡想的那樣,白糖一出現,就得到了喜愛甜食的客戶們的青睞,即便它的營養(yǎng)價值并不如蔗糖高,但人們對它的偏愛還是勝過了蔗糖。 百珍閣里的東西是不批發(fā)的,除了偶爾會搞個“打折活動”外,其他時候你買多買少,都是那個價格?,F在有很多商人,已經摸清了百珍閣的商船到京規(guī)律,往往貨物還沒下船,就準備好了銀票、工具。有幾次,貨物一下船,不等擺上柜臺,很多人便都搶著買,也幸好江凡請的全不是普通人,苗三他們個個身高體壯,那幾次硬是用身板扛著搶購人潮,把貨物上了柜臺才開賣。 因白糖的顏色,一上柜臺立即就成了搶手貨,苗三頭一次帶去了幾千斤的糖,但上京人民的消耗量加上各地商人的采購,卻還遠遠不夠看。 而白糖一出來,普通人驚嘆的,只是白糖好看的顏色,聰明的,就把目光放在了蔗糖脫色技術上面。這些人起先能做的,也只是從嬌顏閣和百珍閣的店員口中試探,后來有人特意循著地址找到麗山村,暗暗地接觸那幾個與江凡簽了契約,主要負責脫色的技術工。 當初這些技術工和江凡簽的契約里寫得明明白白,脫色技術成功了,他們每人不止會有上千兩的獎金,后續(xù)每賣一次方子,他們就拿一次提成。在這個技術被別人攻破前,他們這個收入是細水流長,源源不斷的。 最重要的是,他們曾被江凡小小地透露過,他們研究出這個方子,上面的人已經知道了,等到合適的時機,他們的名字會被載入史冊。 載入史冊啊,正面的名聲,這是多大的榮耀!若為了那點蠅頭小利就違背契約,還錯過這個榮耀,那不是傻子才做的嗎? 所以不管那些人怎么使勁,這些工人都不肯松口。那些人又不敢來強硬的,只要知道嬌顏閣和百珍閣的,誰不知道這家店背后的老板是安王的好朋友,活得不耐煩了才敢名明目張膽的拔虎須。 這些人在麗城待了一段時間,見做什么都沒用,有些失望離開,有些卻轉換了策略,主動來拜訪里江凡。 這些人的小動作,自然不能瞞過江凡的眼睛,本身在這方面他就有所提防,而且那些被他們找到的技術工還主動把事情給他說了。 也幸好這些人沒做什么過分的事,不然恐怕就要被江凡記上小本本了。那些來拜訪他的,他也沒閉門不見,本身留著方子就是賣錢做生意嘛,對方既要賣,那他賣就是了。 之后沒多久,浮水村的蔗糖房就停榨了,再次開工要等今年各地甘蔗收獲,雖品質不如自家種的,不過有脫色技術在手,即便是普通白糖,價格也比普通蔗糖高,可以小小地賺一波。 浮水村的甘蔗地里請了浮水村的人在管理,時間過去這么久,之前沒動靜的蔗蔸已經又開始發(fā)芽。這是因為江凡有養(yǎng)料的關系,他種出來的甘蔗,生長時間短,含糖量高。關修謹當時從江凡這里拿的蔗梢頭做種子,也受了一定的良好影響,生長期相對其他地方的甘蔗時間都要少些。前兒收到信,說今年大旱,地里的甘蔗長勢卻還算好,估計再有三四個月,也就是今年十一月、十二月份,就可以砍收了。 晚上,張叔做了道水煮魚,這是很早之前他通過江凡的指導學會的。這一晚的水煮魚底下放了不少鮮嫩的香菜,淋上魚片,還沒降低的溫度將底部的香菜燙一燙,吃起來口感是最合適的。 江凡很是為關修謹感到可惜,他以前一開始也吃不來香菜的,覺得這世上怎么會有這種蔬菜存在,存活的意義就是為了報復社會么?后來嘗試了幾次,一次比一次喜歡,后來就喜歡得不行,若是去小館子吃什么牛rou面,香菜是一定要多加的。 雖然遺憾關修謹可能會錯過一道美食,不過江凡也沒勉強讓關修謹一定要試一試。 江凡發(fā)現現在的關修謹和才認識的時候比,任性了很多,也不能說是任性,是隨性。江凡記得他們才認識不久時,關修謹有次也是留在他家吃飯,那頓菜里面就有水煮魚。水煮魚的做法這里是沒有的,江凡自己覺得好吃,就熱情地推薦關修謹嘗嘗,那時候的關修謹本身不愛吃魚的,加上江凡家是沒處養(yǎng)魚的,家里吃的魚都是普通的河魚,土腥味重,就更不喜了,但當時他什么都沒說,還是下筷子吃了兩口……里面的配菜。 哪像現在,江凡聞到香味還沒開吃就要流口水了,關修謹卻眼神淡漠得很,筷子一點往那邊探過去的意思都沒有,里面往日還算可口的配菜都提不起他的興趣。 江凡覺得這樣挺好的,做一個喜怒明顯,應該是要比一個看起來無悲無喜的人快樂的。 天色剛黑,忽然下起了大雨。 下了雨,風一直沒停,江凡和關修謹坐在觀雨樓,找了個雨飄不到的窗口坐著,江凡靠在關修謹懷里,看著雨幕下也被玉繭草照得通明的麗山村,對關修謹說:“毅然要松口氣了?!?/br> 以前小皇帝就和關修謹保持著通信,后來見過江凡后,通信的人中便又加了個江凡,兩人不止一次在小皇帝的來信中,看出他擔憂今年的秋收。 雖然小皇帝提前囤了不少糧,但這年干旱是全國性的,他囤起來的糧對龐大的缺糧人口來說,依然是杯水車薪,只能暫緩一時,本以為這天會一直這樣持續(xù)到秋收,但今晚這一場大雨可謂是及時雨,不止讓焦慮秋收的人們齊齊松了口氣,小皇帝也是的,有了這場雨,田里的莊稼至少不會絕收了。 在所有人都在為這場雨歡呼的時候,臨近麗城河道范圍的一處碼頭,一艘載人的船在大雨中靠岸,一個大高個從船里走出來,他走的很慢,顯然走得很小心,但就這般,他在抬腳上岸時,抬起的右腳絆到了左腳,身體一歪,哐當一聲,整個人往河面倒栽下去,落入水里時,腦袋還十分不湊巧地在旁邊的石頭上撞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