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jié)
第三十七章 狎妓之樂 新婚蜜月總是過的飛快,轉(zhuǎn)眼九天的新婚假期就匆匆結(jié)束了。眨眼已經(jīng)到了十月中,借著新婚又推了幾天病重,終于再也沒有理由不去上班的時候,這天一大早,李成嘆著氣,想念著溫柔古典的素娥,趕到中書省上班。剛走進舍人院,便看到孫傅和幾人正興高采烈地議論著。 看到李成進來,孫傅忙笑道:“實在太好了,剛到的軍報,童大人已經(jīng)重挫方臘亂匪,將這伙賊寇的元氣大傷,皇上正要擬旨嘉獎呢!” 李成知道方臘的農(nóng)民起義在十月才真正形成了極大的影響,這時的一點點勝利不過是方臘準備不足才導致的,等宋軍反應過來,鎮(zhèn)壓的時候已經(jīng)是第二年的事情了??磥硗灥木€得兩個月才能找到方臘的主力,到那時候才算得上童貫的巔峰時刻。這時的報捷,恐怕還是擔心朝中其他官員,對他進行攻訐。這才虛報戰(zhàn)功好堵住朝中眾人的嘴,為下面的進剿爭取時間。也可以從里面撈些好處,中飽私囊。 想到這里,李成微微笑道:“如此好事,想必皇上一定龍顏大悅了?!?/br> 孫傅笑道:“還是李大人慧眼識才,為我大宋舉薦良臣,令我等這些人慚愧?。 ?/br> 李成謙虛地擺手道:“我不過只是說了一點看到的實情,對于朝廷里的事情什么都不懂彩繪不顧身份胡言亂語,讓大家見笑了?!?/br> 另外兩名舍人這時上前笑道:“李大人可有空閑?近日瓦肆行院新來了一名花娘,色藝雙絕,正該前去小酌幾杯,李大人何不一同前往???” 李成忙拱手笑道:“下官家里諸事正多,若是堂上沒有什么事情,還是先回去處置家事。” 孫傅在旁邊笑道:“李大人新婚燕爾,自然不會去這些地方的,眾位大人若是有意,倒不妨前去一醉。” 那名官員笑道:“正是,李大人新婚,我等正該恭賀,下官做東,前去一醉。李大人想必不會拒絕吧!” 看他們說的這樣興趣濃烈,加上狎妓玩樂乃是這時代文人的一大傳統(tǒng),若是不去,反到叫人覺得沒有品味。而這種漢族只是士族的狎妓,其實并不注重rou欲,而是更加看中精神上的娛樂。后世的滿清政府卻不懂這種文化上的習慣,加上到了后來狎妓的色情成分增加,使得滿清政府強冷官員不得狎妓。有宋徽宗幽會名妓李師師,便可以想見這時代狎妓之風的盛行。 面對這種提議,李成不好拒絕,只好帶著孫園,跟著孫傅一眾官員換了便服前往朱家橋瓦肆而去。朱家橋瓦肆就是當初李成穿越過來的第一個地方。也就是李家行院的所在地。 看著眼前的李家行院,李成腦海中李師師那動人的音容就揮之不去。不過李師師的宋徽宗的情人,他可不想因為一點好奇心而得罪了這時代最高統(tǒng)治者。加上后世的聲色泛濫,娛樂圈里的美女們越穿越少。打開娛樂新聞各種琴瑟信息總不可避免地進入視線之中,看的多了反而沒有了什么感覺。 想起上次在李家行院中見到宋江的一幕,李成便有些莞爾,不知今天會有什么奇遇呢? 這時雖然時間很早,瓦肆還沒有迎來客流高峰,很多行院還沒有開門營業(yè)。但是這些李成一行卻受到了特殊禮遇。 行院的鴇母忙著將眾人迎入花廳,這才笑道:“難得眾位大人如此百忙之中前來賞光,今日院中新來了一位娘子,歌舞雙絕,顏色驚人。卻是不知哪位大人能贏得芳心呢?”說到這里,一雙媚眼直往李成身上飄。 那鴇母也不過三十歲左右,戴著銀絲鬏髻(1),發(fā)髻上插著兩枝枝鎏金的八寶銀簪,兩朵銀制的牡丹花鈿點綴在鬢邊。白皙的玉容上只有一些細小的皺紋,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更是閃著驚喜的目光,纖瘦的身上,面穿著妃紅色絲緞抹胸,外面罩著一件橘紅色絲緞夾紗宮裝長褂,下面是湖碧寧綢百褶長裙,倒也體態(tài)輕盈風流嫵媚。 這時孫傅指著李成笑道:“果然是鴇兒也愛少年!我等老朽了,看來只能借酒消愁,難得美人青睞了!” 鴇兒莞爾一笑,拉著孫傅在榻上坐下,輕輕笑道:“奴家是看這位大人頗為眼生,多看兩眼,孫大人莫怪??!” 孫傅伸手在那鴇兒的雪白的酥胸上抹了一把,嘿嘿笑道:“你這里可有新人?快些給本大人請出來。若是師師姑娘方便,也請過來請教一曲。” 鴇兒掩口笑道:“看來孫大人又有新曲了?只是師師未必看在眼里!” 孫傅面上一熱,擺手干笑道:“這個……下官雖然沒有大才,可是小填幾曲卻也可以勉為其難。鴇兒莫要亂笑?!?/br> 鴇兒看了一眼旁邊的李成,輕輕笑道:“幾位大人稍候,奴家去叫女兒們出來見客!”說畢,吩咐侍女端上茶水果品,這才轉(zhuǎn)身離開。 李成看著那鴇兒裊裊而去的背影,忍不住點頭道:“想不到鴇母竟然也如此出眾,看來這里的確是……” 孫傅看著鴇母的背影,向李成笑道:“大人可曾見過師師姑娘?那才是天姿國色,一只金嗓由擅嘌唱宮調(diào)?!?/br> 說到這里,他神秘地笑道:“師師姑娘如今可是陛下的紅顏知己,我等若能的賞光一見,已經(jīng)十分幸運,一定不可對她無禮?!?/br> 李成自然知道李師師和宋徽宗趙構(gòu)的秘密,自己這次能升官絕對不是因為舉薦了童貫,畢竟童貫還沒有完全撲滅方臘的起義,究竟能有多大功勞,還很難說。很大程度上應該是給趙構(gòu)出主意讓他為宋徽宗和李師師見面修建密道的原因。 這是不覺故作驚訝地笑道:“孫大人如何知道這樣秘密的事情?皇上難道不怕被人知道?” 孫傅端起酒杯,淺淺地嘗了一口,這才嘿嘿笑道:“這個就難怪李大人不知道其中緣由,當初師師十六歲豆蔻一出驚艷勾欄,不久便艷名遠播,等閑的風流士子無不為一近芳澤而相互爭斗?!?/br> 李成看著孫傅滿臉的得意笑容,心知這個家伙看樣子也沒少去捧場了。只是這時的師師已經(jīng)是名花有主,成為皇帝的專屬,別人再不能隨意親近。只是不知道竟然對這些官員有什么危險,竟讓他們似乎很刺激的感覺。 看到李成不解,孫傅壓低聲音道:“師師已經(jīng)服侍了陛下,自然不能再隨意接客,可是偏有武功員外郎賈奕以前與李師師交情深厚,一日偶遇李師師,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后不免醋意大發(fā),竟然還填了一詞,暗諷圣駕。天子聽聞龍顏震怒,差點殺了他,最后還是貶到瓊州做了個參軍?!?/br> 李成沒想到是其實還是徽宗怒貶周邦彥,對于朝廷里的官員觸動最大。當時的社會不乏名士才子。其中李師師最中意的就是大才子周邦彥。 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彥趁著這個空兒前來看望李師師。二人正在敘闊之際,忽報圣駕前來,周邦彥躲避不及,藏在床下。宋徽宗送給李師師一個新鮮的橙子,聊了一會兒就要回宮,李師師假意挽留道:“現(xiàn)已三更,馬滑霜濃,龍體要緊。”而宋徽宗正因為身體沒全好,才不敢留宿,急急走了。 徽宗走后,周邦彥酸溜溜地添了一首詞送給師師。豈知徽宗痊愈后來李師師這里宴飲,李師師一時忘情把這首詞唱了出來。宋徽宗問是誰做的,李師師隨口說出是周邦彥,話一出口就后悔莫及。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彥也一定在屋內(nèi)。臉色驟變,過了幾天找借口把周邦彥貶出汴京。 第三十八章 玉人幽幽 聽孫傅說到這里,李成忍不住皺眉道:“周邦彥乃是有名的才子,他和師師其實還是相互仰慕。若說私情,倒是不大可能,這樣的處罰算是無妄之災了!” 孫傅神色一黯,惋惜地點頭道:“師師這樣的奇女子,哪個能不喜愛?這都是人之常情。不過師師后來送周大人離開京師時,曾經(jīng)得到周大人一首《蘭陵王》相贈。后來唱給皇上聽,陛下這才覺得太過嚴厲了,便將周大人招了回來,其中種種真是令人感嘆!” 李成聞言,這才知道當初想借李師師去見宋徽宗的想法是多么危險而愚蠢的了。好在當初先遇到了趙構(gòu),才讓自己沒有做出那種傻事來。 想到這些,也忍不住搖頭嘆氣,無論眼下生活多么豐富,士子官員享受于聲色犬馬的繁華之中又有誰會想到這些美好的生活即將成為永遠的會議,等到金兵南下,尚不知道會有多少繁華成為鐵蹄下的塵土。 這時,鴇兒帶著三名姿容秀麗的少女進來。孫傅見狀,忙笑道:“難得姑娘們肯來,我們這些人今日來得早了。即然這樣,便沒人相贈一曲如何?” 鴇兒看了一眼李成,掩口笑道:“孫大人的字倒是不錯,卻難及當今大家。所填小令也只是自家取樂,若是唱出去,恐怕又惹來一番取笑,就怕大人介意!” 孫傅老臉一紅,嘿嘿笑道:“笑便笑罷,若是來此還要聽別人的曲子,那豈非太沒趣了嗎?” 旁邊的一名中年官員笑道:“大人獨好自道,只是一時沒有填出驚世之作。說不定哪日夢筆生花,寫出絕妙佳句也是未知之數(shù),鴇兒不許輕看!” 鴇兒笑道:“今日有生客,難得機緣巧合,既然孫大人有心,只是不知哪位姑娘愿意演唱呢?” 旁邊身穿淡紫色衣裙的一個花娘笑道:“大人快些填好了,奴家來唱!” 旁邊眾人立刻鼓噪起來,孫傅老臉通紅,從袖子里取出一張寫好了字的帖子交給那花娘,笑道:“桂娘,還是再唱一次這首詞,我最喜歡聽你唱這個!” 桂娘含笑瞥了一眼那只貼,頓時板起面孔,不滿地嗔怨道:“又是這首《十六字令》這么短,沒什么好聽的!” 孫傅也不理會李成等人含笑的目光,拉著桂娘的玉手,將她順勢扯入懷中坐下,這才笑道:“桂娘快些高歌一曲,讓李大人見識一下本大人的文采是何等出眾!” 桂娘軟軟地靠在孫傅的身上,嬌笑道:“老爺就不怕李官人笑話?” 李成忙拱手笑道:“在下遠自西域而回,對這些填詞作曲并不懂的,姑娘無需擔心。” 這時,一名侍立在眾人身后的花娘上前輕輕在李成身邊坐下,笑道:“官人竟然是從西域回來的?西域萬里迢迢,官人一定吃了不少苦楚吧?” 李成看著花娘大約只有十五六歲,一雙鳳目神采飛揚地盯著自己,秀氣的鼻子下面,溫軟的雙唇很是讓人心動。這時淺淺低笑起來,更叫人體味到一種難以言表的旖旎曖昧。比起這時代的普通女子的確誘人。 桂娘在旁邊掩口笑道:“玉娘今日可是第一次出來見客,官人可要疼惜一些啊?!?/br> 玉娘嬌羞地望著李成,輕輕笑道:“官人是從西域回來,可否為玉娘講講大漠孤煙深處的風光呢?” 李成聽她談吐有些不同于想象中的青樓女子,不覺搖頭苦笑道:“在下自幼在西域長大,中原的這些詩詞并不擅長。只能簡單說故事了?!?/br> 說到這里,忽然想起自己穿越之前十分流行的《鬼吹燈》恐怖小說。順便把時間和人物順口改了一下,便繪聲繪色地講了起來。剛講完一小段,現(xiàn)場便已經(jīng)鴉雀無聲了。連守在外面的侍女,跑腿的小廝都守擠在門口凝神細聽。在坐的幾位更是聚精會神,深恐漏掉一個字。 看到李成停下來,玉娘出神地盯著李成,失聲道:“官人快接著講啊,后面會怎么樣?那只僵尸是要出來了嗎,那個蠟燭怎么會忽然滅掉呢?” 連孫傅都忘記了抱在懷里的桂娘,端著酒杯放在唇邊也聽得忘了送入口中。這時李成忽然停下來,他這才皺眉道:“這是李大人在西域聽來的故事?” 李成笑道:“是西域里的一個小部落,這個故事流傳了很多年,當然原本是用他們的語言來講的,我是給大家換成漢語來講。” 孫傅聞言點頭道:“這個故事還有沒有下文?真的很有意思,這種盜墓的事情的確是太傷天合,令人不齒??!” 玉娘緊緊拉著李成的手,緊張地道:“后面還有很多故事嗎?如果有,官人再講一些出來??!” 李成笑了笑,正要再繼續(xù)往下講,鴇母裊裊地走進來,向李成笑道:“既然玉娘如此想要官人陪伴,官人何不今晚留在院中?玉娘如今還是處子之身,官人正好疼惜!” 李成怔了怔,忽然想起剛剛結(jié)婚的素娥,便覺得這樣蜜月里自己就做這種事,實在很難回去面對新婚才十天不到的妻子。 想了想,他還是決定拒絕這次誘惑。反正這種機會很多,也不在乎這一次,至少也得過了蜜月,自己在道德上的心里負擔才會減少一些。 看著玉娘那羞澀的笑容,李成尷尬地笑道:“在下新婚不久,恐怕今晚不能留下,還是改日再說吧?!?/br> 在場的幾人都詫異地笑了起來,孫傅搖頭道:“想不到大人夫妻如此情深,到叫人佩服!少年夫妻,又是新婚燕爾,的確令人羨慕。” 玉娘失望地看了一眼鴇母,幽幽地搖頭道:“能做的官人妻子,真是幸事。只是官人莫要忘記玉娘啊?!?/br> 鴇兒看了一眼李成,嘆氣道:“想不到李大人如此重情,真是叫人感嘆,也難怪玉娘對李大人如此動情了!” 孫傅摟著桂娘笑道:“鴇兒,依我說你就讓玉娘等幾天,待過了李大人的新婚,自然可以好事成雙,玉娘就可以一場夙愿了?!?/br> 聽孫傅這樣說,玉娘秀眸一亮,望著李成含情笑道:“官人,玉娘在此日夜等候,莫要忘記啊!” 鴇兒在旁邊笑道:“奴家也聽坊間說起,李大人洞房時竟然得蒙圣上欽賜御酒行合巹之禮,乃是近來難得的奇聞,如今見面果然如此情深意重,可見傳說未必不是真的?!?/br> 李成聞言,苦笑著點頭道:“李成不過是僥幸罷了,還請玉娘不要放在心上。來日若是有空,一定會再次前來。只是今天的確不能留在這里過夜?!?/br> 說畢,匆匆飲了身前的酒,便起身向?qū)O傅等人以醉酒為由告辭回家。從行院出來,已經(jīng)是下午了。帶著孫園,駕車向內(nèi)城馳去,腦中卻反復出現(xiàn)玉娘那含情脈脈的秀眸,心中不覺好笑起來。 看到李成表情古怪,孫園小心地笑道:“官人為何不留下玩玩?奴婢不說,大娘子不會知道的,官人放心便是。而況那花娘對官人很是有心呢。” 李成正為這個心煩,聽他這樣說,反而笑道:“渾說!我何時這樣齷齪?何況娘子還在家里,行院原本就不該去?!?/br> 說到這里,前面隱隱地圍了一大群人,堵在路上,似乎是出了什么事情,這里地處內(nèi)城和外城的交界處,車來人往極是熱鬧,這樣一來整條路便被堵了一個水泄不通。 李成看了一眼后面漸漸堵上來的車馬,正要吩咐孫園去找人維持秩序,卻看到一群仆役打扮的人帶著棍棒等物氣勢洶洶地沖進人群。隨即人群中又傳來一陣起哄的叫好。同時,一個冷冷的男聲低沉地道:“今日教訓你等這些奴才,是我岳飛一人多為,今日你們認好了,免得將來冤枉了旁人!” 第三十九章 少年岳飛 岳飛?這個再熟悉不過的名字讓李成大吃一驚,難道這時候的岳飛竟然也在汴梁城中?如果是這樣,那自然是要見一見這為名震千古的一代名將了! 想到這里,李成立刻跳下馬車,向人群中擠去。孫園見狀也著急地大叫道:“官人,前面人太多了,不要過去!” 李成急著想看看岳飛究竟是什么模樣,根本沒有理會孫園的勸阻。好在他雖然穿著便裝,但是旁邊的人看他穿著士人才能穿的襕衫,那些普通百姓便不自覺地讓開了一些,李成沒費多大力氣便擠了進去。 鉆進人群,果然看到一名十七八歲的少年,正怒視著三名躺在地上的豪奴模樣的大漢。看樣子一通拳腳下來,幾個家伙吃了不少苦頭。 這時,少年狠狠地瞪了一眼那些豪奴,向旁邊的一名賣水果的老人親切地道:“老爹,您不用擔心,幾個奴才不算什么!” 那老人顫抖著就要跪在地上,被少年用力攙起來,口中這才感激地道:“小官人,你得罪不起他們??!他們是高太尉府上的家奴,平日里常來這里索要鮮果,老朽這些尋常小民哪個敢說半句?如今恐怕小官人要惹上是非了?!?/br> 少年雙眉一挑,淡淡笑道:“高太尉?難怪這些豪奴如此囂張了?!?/br> 看到他毫不在意的樣子,老人有些著急,忙不停地勸道:“小官人,你快些走吧,等下那些人找來就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