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節(jié)
這一次小賊頭又得了不少好處,眼前人族和天凰宇宙原生之民之間的戰(zhàn)爭,也不能重啟,故而小賊頭想要回去自家的道場,再次閉關(guān)修煉。 雖然陳七這一次閉關(guān),還未有機會突破境界,但亦是不可忽略。畢竟奪來的法寶,想要重新祭煉,也要花費許多手腳,不然就有許多隱患,陳七在修煉上,素來是一步一個腳印,步步為營,從來也不肯貪功冒進,也不會忽視自家的根基。 不過小賊頭,也已經(jīng)感應(yīng)到了,似乎這一場大戰(zhàn)之后,許多隱藏的厲害角色,都開始活躍起來,只怕不久之后,炫馱星海又是一番氣象。 勿圖星海 六百零一、魔祖出世 自從炫馱星海的一場大戰(zhàn)之后,人族煉氣士跟天凰宇宙的原生之民的關(guān)系,就逐漸緊張起來。原本人族煉氣士的門派和魔族的國度,天人族的勢力之間,各自交錯,并無明顯劃分。但是經(jīng)了那一場大戰(zhàn)之后,人族煉氣士便團結(jié)起來,以九大門派的道場為軸心,星羅棋布的組成了一座龐大無匹的陣勢,把所有的力量都集合起來。 反倒是六大帝國,雖然也有心整合本族勢力,但是卻因為種種原因,最終并未有結(jié)果。只是勢力收縮了一點,以六大帝國為核心,組成了數(shù)十個大大小小的國度,比之前那種散亂的局面,倒是好了一些,但仍舊顯得有些松散。 只是人族的煉氣士門派,終究比魔族要少的多,再加上天人族也對人族開始敵視起來,所有人族的煉氣士勢力,也并未有趁機反撲,只是更加努力的經(jīng)營。 陳七在回到九霄洞真派之后,便沉寂下來,努力修煉法力,半點也不敢松懈。在奪得了三十二件法寶之后,小賊頭的法力便日益穩(wěn)固,經(jīng)過十余年閉關(guān)之后,陳七的法力屢有突破,與此同時,九霄洞真派亦茁壯成長起來,作為鎮(zhèn)壓門派之用的星辰陣圖,已經(jīng)祭煉了有幾分規(guī)模。 陳七在中央星核戰(zhàn)場救下的許多修士,亦因為本身門派已經(jīng)覆滅,都紛紛加入了九霄洞真派之中,現(xiàn)在這個原來只有三五個元神長老門派,已經(jīng)成了擁有兩百余位元神修士的大派,除了在底蘊上,還比不得那些王者大派,沒有元神法陣之輩坐鎮(zhèn),已經(jīng)儼然為九大王者門派之下第一門派。 只是因為陳七和顧龜靈都不愿意拋頭露面,故而九霄洞真派的道場,一直都游走在炫馱星海的邊緣,盡量避開魔族的探索,同時也不去跟九大王者門派兜搭,仗著先天一氣混元大陣之力,隱沒無常,游走不定,倒也避開了許多麻煩和爭斗。 陳七閉關(guān)十余年之后,已經(jīng)徹底把所有奪來的法寶都煉化,就連六件真形法寶,也都祭煉的得心應(yīng)手,再無半分滯礙。太上化龍訣的修為,亦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九九八十一條玄黃之氣,盡數(shù)都祭煉到了第六重天罡禁制。 陳七在九霄洞真派的道場深處,潛修法力,這一日他忽然心頭一動,似乎感應(yīng)到了什么東西,忙把太極圖在頭頂上演化,只是片刻,就在太極圖上升騰出來一道翻滾不休的魔氣,在魔氣之中,一尊魔祖隱然成型。 “這件事倒是有些糟糕,魔族中居然有人突破,搶先一步修成了魔族圣主,此等修為已經(jīng)堪比人族元神合道的老祖,法力驚天動地,一縷意識已經(jīng)跟三千大道之一相合,再也沒有隕落之憂。與天地同壽,宇宙齊輝,就算比他還要強橫千百倍的存在,也只能將之鎮(zhèn)壓,不能將之誅滅?!?/br> 陳七微微驚訝,心下也頗有些惻然,他雖然法力日益進步,但終究不能有所突破,堂堂正正踏入元神法身的級數(shù)。沒有元神法身的修為,他就算尋找到孕育道德或者孕育功德的星辰,也降服不了其中的東西。若不能奪得道德或者功德之寶,還未出世前的胚胎,他就絕對無望更近一步。 三千大道,乃是獨占之道,只要有人搶先占據(jù)了,后來者就再無無法問津,只能望洋興嘆。 陳七修煉的道訣雖然厲害,但是也有極大的缺陷,那就是非得去尋求先天道德,或者先天功德的胚胎不成。自己不論如何努力,都無法修煉到元神合道的級數(shù)。因為這兩種大道,乃是先天之道,宇宙開辟,必然就要孕育。根本就不能自己修成。 就此而論,太上化龍訣和龍虎總攝統(tǒng)御萬獸真法反而不及那些比較略遜的道訣,可以尋找一條無人問津,也不跟別人重合的大道來修煉。 誠所謂,萬物有利必然有弊,十全十美之物,絕無可能存在。 陳七也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才不擇手段的要盡快修成元神法身級數(shù)的道行,不然給兩件先天五德之寶搶先出世,他的人生可就灰暗的緊。 炫馱星海的魔族,本來是沒有圣主一級的存在,但是經(jīng)過了中央星核一場大戰(zhàn),也不知誰人忽然頓悟,修成了這等法力。雖然魔族圣主出世,跟小賊頭沒有半分干系,但是卻讓他有幾分緊促之感。 “看來這閉關(guān)修煉的事兒,不能再做了,我須得立刻出關(guān),去尋找其余的三件真形法寶。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突破到元神法身之境,不拘是把太極圖修成,還是把天地玄黃玲瓏塔,趕緊去勿圖星海,尋找先天道德之寶的萌芽,或者尋找先天功德之寶的胚胎,只要搶先一步,占據(jù)了這兩條大道之一,方能穩(wěn)妥。不然我就是修煉億億萬萬年,也不能破開鎮(zhèn)壓七凰界的那件先天純陽至寶,不能把聆冰還有門人弟子都救出來?!?/br> 陳七心中暗暗推算,心底也是有數(shù),他此番出去,若不能煉就元神法身級數(shù)的道行,只怕就有隕落之憂。太極圖近來推演之能越發(fā)的奧妙,原本許多推算不出來的東西,也漸漸能推算個模糊。讓小賊頭心底隱約有了一番底數(shù),他此前修煉,多有橫逆暴虐,故而冥冥之中跟魔族的氣運有些干擾,形成了一道劫數(shù)。 這種劫數(shù)模糊不清,雖然不是不能破解,但卻非是陳七目前的道行所能推測。 這也是天凰宇宙初開,有許多不夠完善之處,星辰也比元初宇宙那種故老的宇宙脆弱,宇宙的法則也不禁完善,有許多空子和缺漏,故而天凰宇宙,才會在修成元神方面比元初宇宙要容易,但晉級元神法身卻難,元神合道級數(shù)更是鳳毛麟角,不比元初宇宙那種故老的宇宙積累的雄厚。這些不盡完善的地方,非得天凰宇宙的四十八件先天純陽至寶次第出世,方能讓整個宇宙的規(guī)則穩(wěn)固下來。 到了那個時候,天凰開辟的這個宇宙,放可以說的上,永恒不滅,萬劫不磨。 “此番出去,非是我修成道法,就是身死道消,乃是我修道以來,第一道大劫數(shù)。雖然生生死死,乃氣運所鐘,我本身的道行法力還不足以破開這一局。但總要把其余的事情交代下去,這才好讓顧龜靈師兄掌握了九霄洞真派這番基業(yè)?!?/br> 陳七倒也不擔心自己,畢竟此種事情,已經(jīng)非是可擔心的來。 但九霄洞真派卻是他一拳一腳,打下的基業(yè),小賊頭當然不希望,自己走了之后,便為他人做了嫁衣,還是想都交給了顧龜靈。至少有顧龜靈在,說不定自己萬一隕落,這位師兄接掌九霄洞真派后,日后也能修成高深道法,去打破七凰界。 就算顧龜靈不能有此機緣,至少九霄洞真派這么多人口,無數(shù)弟子,說不定就有天資卓絕之輩誕生,修成無上道法,澤被自己這個老祖師爺。 陳七琢磨要替顧龜靈穩(wěn)固基業(yè),他打的主意倒是沒什么陰謀算計,小賊頭早在很久之前,就把門下收羅來的各派元神高人的道法都一一討要了過來,雖然這些道法他已經(jīng)不能修習(xí)了,卻可以利用太極圖推算,將之盡量完善,最后演化為九部上乘道訣。 如今陳七要做的也不過就是,把這九部已經(jīng)推演完善的道訣,贈與顧龜靈,讓顧龜靈能夠選擇優(yōu)秀的門人弟子來傳授。現(xiàn)在九霄洞真派中修成元神之輩,幾乎都是外來之輩,但是有這九部道訣奠定基礎(chǔ)。顧龜靈就能讓九霄洞真派的新銳弟子,盡皆出自他的門下,漸漸形成一股勢力,從而把這家新興的門派掌握手中。 陳七望著太極圖中的那尊魔族,他能夠推演出來這尊魔族的形態(tài)就已經(jīng)極為不易,更多的東西也就推算不出來,畢竟他的道行還困在元神化身的級數(shù),道行的差距,在很多時候,都不是法力高低可以彌補。陳七瞧了好一陣,這才把太極圖一收,飄飄蕩蕩的就尋找顧龜靈了。 六百零二、十二都天神魔祭壇·九天鎏辛仙王鎧 顧龜靈瞧著眼前的九部道書,一時間頗有些感慨。 陳七推演出來的法門,融匯百家,另創(chuàng)路徑,比七凰界流傳的道法,已經(jīng)是別一種局面。 陳七當初曾深為凝煞煉罡之法所苦,又對扎根基的法門有些意見,故而推演出來的道法,參考了七十二部神魔真?zhèn)骱头痖T的功法,還有太上化龍訣和龍虎總攝統(tǒng)御萬獸真法等四頁金書所載道法,新創(chuàng)了一條道路出來。 人間的煞氣,每一種都有源頭,有誕生之地。 比如真龍煞便是因為埋藏的真龍軀體,玄霜陰煞是因為溝通陰陽,元磁精煞是因為天地磁極交錯……每一種煞氣都有誕生的緣由,匯聚的地理。 陳七便是仿照天地生成煞氣的方略,創(chuàng)出了幾種陣法,融入了這九部道訣之中,故而他的道法不須尋什么地方凝煞,只須勤修苦練道法,匯聚四方天地中的元氣,便能自行生出煞氣來。這種方法比尋地凝煞進境要緩慢的多,但好處卻也不少,那就是可以直接凝練最合道法的煞氣,一來不須四下去尋找,而來凝煞多寡只看自家的努力,再沒有凝煞不足的弱點。 而且陳七所創(chuàng)的這一脈道法,修成的法術(shù)都可以演化為實形,就如黃龍剪法,金剛琢咒一流,每一種法術(shù)最后都是要修成法器形態(tài),方能用來應(yīng)敵的,比尋常的法術(shù)要厲害的多。 比如這九部道訣中七殺真法,修煉的便是七部劍咒,每一道劍咒修煉到煉罡的層次,都能夠凝結(jié)出來一口匹敵真正*法器的飛劍,七部劍咒合一,便能布下一座堪虞匹敵任何道法的劍陣。甚至這部七殺真法,還涉及到了何聆冰所學(xué)的那部逆練太初五福經(jīng)而得的無名劍經(jīng),又經(jīng)過陳七反復(fù)推演,實已經(jīng)臻至劍道的極詣。 又如天地洪爐法,本來這部道法是一真教的兩大鎮(zhèn)派道訣之一,法門深邃,已經(jīng)是極上乘道法。但是在陳七手中火系的道法甚多,還包括了吞日神猿變,火鴉陣等來歷神秘的道術(shù),甚至他還自己推演出來七大真火,十三寶焰的全部修行法門,如今這些火系的道法,都被陳七融會貫通,融入了天地洪爐大*法之中,成了一部史無前例的火系道法,威力還在原本一真教的原版道法之上。 其余的幾種道法,亦復(fù)如此,每一部道法都極近完美,被小賊頭推演了不知多少遍,雖然限于修為,還未能直指大道,但從煉氣的層數(shù),直指元神卻比別家道法容易,煉就之后威力也是極大。 本來人族的煉氣士的法術(shù)威力,要比魔族的軍主弱些,其中最大的問題并非道門玄法輸給了魔族的天命傳承,而是魔族軍主動輒有數(shù)十萬,上百萬的魔兵護身,可以把一門法術(shù)激增數(shù)倍乃至數(shù)十倍的威力,當然遠遠超出了人族煉氣士所能。 但陳七所創(chuàng)的這九部道訣,針對這種情況,也做了相應(yīng)克制。 其實這種克制,倒也不算特別奧妙,干脆就是陳七所創(chuàng)的這一系道法的最大特質(zhì)。他這一系的道法,修煉到元神級數(shù),都會把法力凝結(jié)成法寶級數(shù)顯化形態(tài),法寶跟元神算是同一級數(shù)的存在,很多時候法寶都比不上元神,比如不及元神靈動,也不及元神可以把道基中的法術(shù)悉數(shù)修煉,受到的限制甚多。但是法寶卻有一件特質(zhì)是元神比不上的,那就是結(jié)實。 修成陳七這一脈的道訣,天生就最能扛打,縱然魔族的軍主法力超過甚多,但是憑了一身不滅寶體,無雙rou軀,陳七這一脈的修士,就能生生捱過魔族軍主的法術(shù)洪流,直指核心,與百萬魔兵中斬殺主帥。統(tǒng)御魔兵的軍主一死,那些百萬魔兵,也就不過是元神級數(shù)的煉氣士屠殺的對象罷了。 尤其是小賊頭這一脈的道法,最重殺伐,這九部道訣幾乎演化的都是殺伐之寶。攻堅這一點上,比任何道法都更強悍。 顧龜靈翻閱了一番,知道陳七去意已定,這一次陳七離去了,可能就不會再歸來。只能苦笑一聲,接受了陳七的囑托。兩師兄弟之間,倒也不須再多說什么,顧龜靈如今道法修為,已經(jīng)是元神化身的巔峰,更兼有十絕封魔幡在手,先天一氣混元大陣的樞紐亦早就牢牢掌握,全權(quán)統(tǒng)御這座大陣,鎮(zhèn)壓九霄洞真派倒也盡足夠了。 對外有先天一氣混元大陣這座星辰陣圖所化的道場,再加上本派內(nèi)的元神長老甚多,足以抵抗數(shù)十位元神法身級數(shù)的大敵圍攻。對內(nèi)只要顧龜靈心神一動,就能用金剛王咒污染大半九霄洞真派的生靈,到時候所有的生死,全在他一念之間。雖然未必會用得著這些手段,但至少有這種殺手锏在,陳七也能放心離去。 何況如今顧龜靈在九霄洞真派內(nèi)的聲望地位,一時無兩,就算沒有陳七,也足夠坐鎮(zhèn)掌教之位。他也不是孤家寡人一個,九霄洞真派的元神長老,至少有十余位是鐵了心擁護顧龜靈的,還有數(shù)十位長老偏向擁戴,至于其他的元神長老,自家修煉還忙不過來,哪里有閑心管旁的閑事,所以顧龜靈這個掌教之位,其實也算得十分穩(wěn)固。 陳七囑托了后事,便對顧龜靈說:“若是我此番出游,尋得機緣,突破元神法身的境界,最多百十年就會歸來,到時候要帶了眾人,去把七凰界打開,救出其中的青城諸人。若是我沒尋到機緣,日后的事情也就不好說了,只能一切全靠顧龜靈師兄你自家決斷,我亦不多贅言?!?/br> 顧龜靈點了點,言道:“師弟盡管自去,這里有我,日后你歸來也罷,不能歸來也罷,總要盡可能給師兄來個信息,莫要渺無音訊?!?/br> 陳七哈哈一點,點頭答允,便即飄然而行。 陳七離開了九霄洞真派,催起彼岸法門,須臾就走了億萬里,跨過了數(shù)十百座星域,這才找到了一座魔國。 自從中央星核之戰(zhàn)后,魔族勢力雖然仍舊未能統(tǒng)合成為一個整體,卻也大幅收縮,以六大帝國為核心組成了數(shù)十個大大小小的國度,比之前那種散亂的局面,倒是好了一些。陳七之前在九霄洞真派的道場潛修時,就曾推算過此番出行的休戚,故而第一個就尋找到了這座魔國。 這個魔國是數(shù)十個魔國統(tǒng)合而成,在魔族的數(shù)十個勢力中算的較為弱小。陳七前來卻是為了這個魔國中藏有兩件真形法寶,頗合他的用度。法寶本來就極難煉制,故而一直以來都是元神修士多,法寶稀少。魔族有天賦傳承的十萬魔法,更能統(tǒng)御同族為魔兵,更不須煉制法寶,也不善煉制法寶。故而炫馱星海的法寶其實十分稀少。 但原生之民中偏偏神族這樣的存在,神族天生傳承的道法,就會在修成元神級數(shù)的時候,凝聚出來不滅寶體,跟陳七一般,把自身化為一件法寶。只是跟修士祭煉的法寶不同,不須被人祭煉,就能自行進化,進階更高層次。神族本來在原生之民中最為強橫,但也因為這個原因,經(jīng)常受到其他各族的圍攻,所以才經(jīng)常被人祭煉,成為魔族或者天人族手中的法寶來援。 這座魔國名為天之神國,共有四位魔族大君,他們手中有兩件真形級數(shù)的法寶,一名十二都天神魔祭壇,一名九天鎏辛仙王鎧。十二都天神魔祭壇能在接受生靈血祭之后,把獻祭的生靈都轉(zhuǎn)為法力,催生出來十二頭魔神,獻祭的生靈越多,越強橫,誕生的魔神就越厲害。九天鎏辛仙王鎧本身類似一種陣圖,有九個陣眼,若是能集齊九名元神法身級數(shù)的大能坐鎮(zhèn),就能化為一尊擁有匹敵元神合道法力的仙王。 本來這四頭魔族大君,法力雖然也算了得,但尚不足維持局面,鎮(zhèn)壓天之神國。就是因為有這兩件法寶,四大魔君這才能擁有穩(wěn)如泰山的地位,也不怕任何敵人前來攻打。 陳七雖然法力日益高深,甚至憑了他六件真形級數(shù)的法寶,就算遇上元神合道之輩也能抵擋一時,但他卻也不想跟這天之神國的四大魔君硬拼。 陳七現(xiàn)在所修的法術(shù)若是全部發(fā)揮出來,覆滅天之神國不在話下,只可惜這小賊頭畢竟只是元神化身的級數(shù),根本不能把自身的全部法力一起發(fā)動,只能發(fā)動一小部分。 陳七又不想去冒隕落的風(fēng)險,故而這一次他是打算,冒充成一頭流浪的魔族軍主,混入天之神國中,再想方設(shè)法竊取這兩件真形法寶。 陳七尋到了天之神國,心中略略思忖,便顯化天魔宮為一頭魔族軍主,把所有的法力都收了起來,只剩下了元始天魔經(jīng)這一門魔法。這門魔法威力最盛,故而陳七揀選了此門魔法為手段,把自家的rou身化為一團真氣,藏入了天魔宮中。 天魔宮所化的這頭魔族軍主,相貌十分猙獰,麾下沒有半個魔兵,看起來有些狼狽,但是背后那一尊元始魔門,卻顯得悠遠深邃,露出了不凡的氣勢。 陳七故作路過此地,見到天之神國之后,顯得有些踟躇,也不知天之神國中是誰人瞧出來陳七的行蹤,立刻就有一團光華,裹了七頭魔族軍主飛出,見到陳七便遠遠的招呼道:“來者是哪一國的軍主,可是失卻了本國,來投奔我們天之神國的么?” 六百零三、九地腐魔化仙光 陳七故意露出了警惕之色,喝道:“我雖然已經(jīng)失去了本國,卻還未想要投靠任何勢力,只是路過此地,諸位軍主可愿行個方便?” 那七頭魔族軍主見到陳七這般落魄,身邊連一頭魔兵也無,都按照常理忖道:“沒了本部魔兵,便是他道法再高,也是拔毛的鳳凰,落魄的草雞。本國草創(chuàng),本來就是十分需要人手,卻跟他說上一聲,若是他愿意加入,就給他幾分面子,若是不肯……說不得就要動些強硬的手段了。” 這七頭軍主一起說道:“我們天之神國有四大魔君鎮(zhèn)守,這四大魔君更有兩件法寶,都是祭煉了神族的神君得來,威力無窮,就算來了魔族圣主一級的人物,也足以匹敵。這位軍主既然有些浪跡,何不暫且我們天之神國落腳?就算不慣這里生活,也可以隨意離開,本國素來開放,并不禁制人來人往?!?/br> 陳七當下便做出深思之色,那七頭軍主見陳七上路,便苦心勸慰了幾句,陳七便即順水推舟的答允了下來,跟著這七頭軍主一起飛入了天之神國的國度之內(nèi)。 魔族不善祭煉陣圖法寶,也無人族的王者大派那般,能夠祭煉星辰為陣圖的能耐。故而魔族的國度,都是有無數(shù)的魔兵組成陣勢,雖然沒得人族的星辰陣圖道場來的穩(wěn)固,但卻隨時隨地可以催動,威力并不遜色多少。 天之神國統(tǒng)共有兩百億人口,精選魔兵也有七八億之多,故而布下的陣勢頗廣,也囊括了幾十座星域進去。雖然魔族不能把這些星域煉入陣法,但是用陣勢包裹了這些星域之后,倒也能讓本部魔族,在這些星域上生活無礙,隨時能用陣法裹了飛遁。 陳七才跟了那七頭軍主飛入了天之神國,就感到一股詭異狡詐的念力掃過,登時在他體內(nèi)“魂識”上,打下了一個烙印。陳七登時臉上變色,但是那七位軍主卻一起說道:“這位軍主勿怪,這是本國的規(guī)矩,只要打上了這個魂識烙印,便可自由進出本國無礙,并不礙事?!?/br> 陳七當然不信這些人的胡說,這道魂識烙印,足可以控制一頭軍主的生死,只是他道術(shù)厲害,這道烙印只是打在了天魔宮內(nèi)一頭護法明王的魂識上罷了,并無阻礙小賊頭的本事。陳七也不著急解開這道魂識烙印,只是做出了“人在矮檐下,做乖要低頭”的姿態(tài),那七頭軍主倒也十分滿意他的識趣兒,當下便帶了陳七,去謁見一頭魔族大君。 這頭魔族大君名為骨魔大君,見到陳七只是略略安撫了幾句,就分派他去鎮(zhèn)壓一處陣眼,并未還分了他八萬魔兵,倒也十分寬懷的模樣。陳七也做出不動聲色,欣然受之的態(tài)度,接受了這八萬魔兵,就去了那處陣眼,指揮手下的新部曲部下了陣勢,就看起來老老實實的修煉起來。 陳七吞吐魔氣,背后的元始魔門忽然漲大,把自家鎮(zhèn)守的陣眼,鎮(zhèn)壓的穩(wěn)固無比,更展露出來勝人一籌的力量。 元始天魔經(jīng)在十萬魔法中位列第一,威力也是無與倫比,在蠻魔族中極少有人能夠覺醒這種魔法,倒是古魔族中,因為不靠天賦覺醒,故而還有許多人愿意修煉,只是因為這門魔法太過艱深,修而有成之輩,在古魔族中也是少之又少。 元始天魔經(jīng)修煉到高深境界,便可把所有的魔法凝聚出來一座元始魔門,威力無窮,斗法無敵。就算沒有手下魔兵護持,修成此法的魔族軍主,也可以橫掃無數(shù)對手,聲威赫赫,傲視群雄。 陳七被拉攏來的時候,瞧起來十分落魄,故而也不是沒有旁的軍主瞧之不起,只是魔族之間最重要的財產(chǎn)也不過是魔兵罷了,他也沒什么被別人瞧得上,想要搶奪之物,故而還算能相安無事。此時陳七放出了元始魔門,更是震懾了許多人,再也無別人來理會他。 放出元始魔門作為偽裝之后,小賊頭就把天魔宮留下,自身化為一粒時光微塵,催動宙光真法,在這個天之神國中晃蕩,尋找那兩件真形法寶。 也是陳七有太極圖傍身,他只是推算了片刻,就尋找到了一絲蛛絲馬跡。 四大魔君催動的陣法,一共有九層之多,陳七所鎮(zhèn)壓的陣眼在第三層陣勢,而在第九層陣勢中,一共有三個陣眼,顯然是統(tǒng)御全部陣勢的根本之地。陳七的遁法巧妙無比,花了沒有多久的功夫,就潛入到了第九層陣勢之中,但是對第九層的三個陣眼,他卻不敢輕易去試探。 那三個陣眼中都散發(fā)出來浩蕩的法力,而且還在不停的變化,陳七推算了片刻,這才催動了宙光真法,趁著陣勢變化的一個微小破綻,跳躍入了陣眼之中。這一處陣眼內(nèi),正有一名魔族大君,正自在祭煉一件法寶,這件法寶朦朦朧朧,形如一人,只是周身甲胄光明,瑞靄如霧,但若直接視去,卻可以見得這里面空空如也,只有無數(shù)陣法禁制在流轉(zhuǎn)。其中有九處孔竅,乃是這件甲胄的禁制樞紐,陣法源頭。 這件法寶正是九天鎏辛仙王鎧,祭煉這件仙鎧的魔族大君,卻是四大魔君之一的戮仙魔君。 這位魔君身上激蕩起層層瑞靄,華光萬道,看起來絲毫也無魔氣,他修煉的乃是十萬魔法中的九地腐魔化仙光。這們魔法修煉起來,仙氣蕩漾,光華萬重,看起來就如玄門正宗的仙家氣象,其實內(nèi)中最為陰損,本質(zhì)跟大污穢道術(shù),大梵煉獄總綱一類的法術(shù)差不多,修道之人只要一沾染上九地腐魔化仙光,立刻通身都化為膿水,精氣精華,都被九地腐魔化仙光奪去。 如今這位戮仙魔君正在祭煉這具九天鎏辛仙王鎧,他把九地腐魔化仙光催動,要把這件仙鎧的最后幾重禁制祭煉開,好把此寶的威力再度提升一個層次。 這位戮仙魔君本來出身于古魔族,他偏愛天魔戮神法,便選修此法,結(jié)果修煉到中途,卻忽然感悟,覺醒了另外一道天賦魔法,便是九地腐魔化仙光。 故而這位戮仙魔君兩法并修,法力高深已極,算的炫馱星海中最為出名的幾位魔族大君之一。 此番他加緊祭煉九天鎏辛仙王鎧,也是感覺到炫馱星海的變亂紛紛,急需提升法力,免得在這般動蕩的世界中,被人無緣無故殺死,身死道消?,F(xiàn)在炫馱星海人族的門派都聯(lián)手起來,就算魔族大君也不敢言,就一定有自保之力,之前的中央星核戰(zhàn)爭,已經(jīng)隕落了好多魔族大君,因此他也擔憂安危。 戮仙魔君噴吐魔氣,正自祭煉九天鎏辛仙王鎧到最緊要的關(guān)頭,忽然頭上一道魔氣凝聚的大手猛然抓下。這只魔氣凝聚的大手好不厲害,還未落下,凝聚的法力,就逼的戮仙魔君無數(shù)法力紛紛崩散,連九地腐魔化仙光都猶如沸雪一般飄蕩了開來。 戮仙魔君心頭大吃一驚,也不知何來如此厲害人物,暗暗忖道:“難道是骨魔大君或者六道大君,天定大君來擊殺我,奪取九天鎏辛仙王鎧么?他們難道不知,他們的道法不合,根本就祭煉不得這件法寶,奪去了也是無用么?” 戮仙魔君一時間千百個念頭流傳,但是手上卻不慢,把手一揚,九地腐魔化仙光重新凝就,再次沖蕩而上,于此同時這位戮仙魔君背后,亦有九柄天魔戮神叉凝聚,作為最后的殺手锏,隨時可以發(fā)出最為凜冽的一擊。 陳七出手偷襲,其實只是做個幌子,他潛入了這處陣眼,瞧到了那具九天鎏辛仙王鎧,心頭已經(jīng)是大喜過晚,分出至尊魔盤化為魔氣大手,真身已經(jīng)催動了彼岸法門,一步就跨入到了這件真形法寶的內(nèi)部去了。 九天鎏辛仙王鎧原本是神族的一位神君軀體所化,這位神君說來也是悲劇,他所參悟的道法,修成法寶之后,本身并無多少威力,但卻能集合九位大能之力,突破一個境界。神族都是獨來獨往的多,他也沒處去尋找就為神君來跟他聯(lián)手,故而在遇到了骨魔大君,戮仙魔君,六道大君,天定大君聯(lián)手圍剿,便被人煉化,這卻是神族天生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