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今天不上班 第301節(jié)
元符苦澀感慨:“所以還是要刑天……否則天道遲早會掌控一切……” 一名廬山長老則說道:“炎帝想的是,徹底消滅天道,現(xiàn)在來看,這才是治本?!?/br> “黃帝建立的體系,如同需要不斷打補丁的船,需要一代代經(jīng)天緯地者,去把握時代所需?!?/br> 又一名終南山長老說道:“這就是黃帝之道的缺漏啊,一旦后無來者……子孫不肖,一切都將被天道反噬!” 他們竟然聊起來了,開始評論炎黃的選擇。 人群中九華山的長老驚恐道:“你們說什么呢!天道自古長存,你們……你們真的相信這些嗎?” “若如此……我們是什么?我們豈不就是不肖子孫!” 許多修士激動不已,不愿接受這種事。他們不敢去相信,上古先民一個個都在逆天,一個個都在妄圖解決掉天道。 先祖如此,那他們在干什么? 而剛才議論的修士,則臉色一變,低頭彷徨,他們竟然聽著聽著聽進去了。 帶入到山海國民口中的炎黃視角,去看待天道。 這到底是魔障了……還是覺悟呢? 部分修士非常痛苦,一方面不敢否定自己的一生,一方面又怕這才是真相,自己背棄了先祖。 這樣的彷徨折磨著他們,如墜無間煉獄。 第213章 理想派與實踐派 妙寒瞥了眼眾人,又看向巫壇:“炎帝為何會???” 眾人也都看向巫壇,從現(xiàn)在來看,炎帝治本,如果不是黃帝將其擊敗,一統(tǒng)天下,恐怕現(xiàn)在就沒有天道了。 羅閻也疑惑道:“炎帝為何沒成功呢?照你所說,他為天下共主,天道應該根據(jù)這萬民愿力,而被炎帝刑殺……也就用不著黃帝建立后來的體系了?!?/br> “難道炎帝沒有凝聚萬民之心?” 巫壇悲嘆道:“昊天排斥生成對自己不利的傳說,只接受對自己有利的……” “炎帝號令天下,要滅天,世代人心所向,可該異化的還在異化,并無用處?!?/br> “直到黃帝出世,百折不撓,所向披靡,看透一切,腳踏實地,建立一套全新體系,才改變一切?!?/br> 眾人嘩然,原來是這樣! 炎黃二帝,理念有很大區(qū)別。炎帝執(zhí)意要逆天、滅天,意圖永遠、徹底地干掉昊天,讓一切恢復到萬民無憂的最初的模樣。 但是,異化體系會根據(jù)人心改變……可天道本身不會!天命也有自己的底線。 體系、信仰、法則這些東西,萬民只要同心,愛怎么變怎么變。 不斷地豐富體系,其實是有利于天道的。 一切正如羅閻所說,天道就是在不斷地干涉現(xiàn)實,竊取自然權柄,有利于此的,它肯定會實現(xiàn)。而人要刑殺它這種事,天道直接無視了,天道不可能自殺。 如此一來,天命雖然會順應人心影響,但又有一面篩子。 天道只要存在,就不會輸,它只有兩個狀態(tài)‘天命’和‘走向天命的路上’。 哪怕動用更強的奇物,悖逆大勢,它也會不斷地糾錯,永無休止,直到它贏。 妙寒嘆息道:“黃帝之策在那個時代完美,但他遲早會死,后繼者也頂多鎮(zhèn)壓天道一個個時代。” “而炎帝,想的是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可是,又不切實際?!?/br> 眾人慨然,炎帝治本,但卻是純粹的空想,沒有切實可行的方案。 他萬民歸心要殺天,天道也可以不實現(xiàn),等于什么都沒有改變。 黃帝才是腳踏實地,實實在在地解決了問題,起碼搞定了天道兩千年。 修士們呆滯地聆聽著,內(nèi)心唏噓。 炎奴沉聲道:“無論多少人想要刑殺天道,天道也不會理會這種人心么……” 妙寒嘆道:“這應該是真的?!?/br> “據(jù)我所知,炎帝世代傳承,而黃帝幾乎是在末代才出現(xiàn)。” “也就是說,一代代炎帝都要逆天滅天,抗爭了很久。如果不是一點用沒有,又怎會有黃帝站出來,走別的法子呢……” 眾人心想是啊,能治本,誰要只治標呢? 炎黃都是逆天者,他們其實都想徹底消滅天道,只是黃帝更現(xiàn)實,而炎帝更執(zhí)著。 只見炎奴好奇道:“有很多個炎帝嗎?” “沒錯,先秦史籍記載,炎帝一脈極其古老,僅僅炎帝名號,就傳承了十數(shù)代,更別提古老的神農(nóng)氏,還在炎帝之先?!泵詈f道。 她讀書甚多,不管魔道仙宗有什么獨特傳承,反正世俗關于上古的記載,她全都讀過。 “《潛夫論》記載,有神農(nóng)墾出常羊,感任蟻,生赤帝魁隙,身號炎帝,世號神農(nóng),代伏羲氏。其德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br> “炎帝神農(nóng)氏,母曰女登,游于華陽。有神龍首感女登于常羊山,生炎帝。人身牛首,有盛德?!?/br> “《山海經(jīng)》則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jié)并,節(jié)并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于江水,生共工?!?/br> “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復土穰,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br> “《大荒北經(jīng)》又提到,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大荒東經(jīng)》又提及:應龍?zhí)幠蠘O,殺蚩尤與夸父……” 她洋洋灑灑,將她所認知的炎帝世系,一一道出。 這讓炎奴十分喜歡,縱然有很多人格記憶,但這些書卻是沒讀過的。 他自己沒讀過書,就喜歡妙寒滿腹經(jīng)綸的樣子。 都說華夏萬民是炎黃子孫,但到底怎么回事,他知之甚少。 現(xiàn)在才有所了解:“原來炎帝不是一個人啊……” 羅閻楞道:“他是人?!?/br> 妙寒斜了炎奴一眼道:“這是個世代相傳的名號,而等到黃帝出現(xiàn)時,應該已經(jīng)是末代炎帝了……” “黃帝與炎帝相爭,最終與麾下的應龍一起,殺了蚩尤和夸父……” “從此天下再無其他名號的帝,獨尊一帝,故黃帝之后不繼承黃帝名號,各有其號,只稱一個‘帝’字。將帝置于名前,譬如帝顓頊、帝嚳、帝堯?!?/br> 炎奴聽明白了,最初天下分為很多個氏族,大家各過各的。 后來神農(nóng)氏分出了炎帝一脈,成為共主,傳承很久。 直到末期,黃帝才出現(xiàn)。他橫掃天下,斷絕了炎帝傳承,建立了更大的國度,改變了制度,改變了體系。 “原來祝融、共工、后土、夸父皆為炎帝,所以夸父是最后一代?他們誤以為我是夸父?”炎奴低聲問道。 妙寒沉吟,夸父傳說是渴死的,死前一路長途跋涉,可以理解為最后一支炎帝部族,不接受黃帝的統(tǒng)治,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遷徙,最終在異域他鄉(xiāng)死去。 絕然沒有哪本書說,夸父是被斬首的。 “莫非是夸父之后?有一名炎帝后裔,沒有名字流傳下來。” “但因為他最后執(zhí)念,不死不休,不愿放棄世代傳承的夢想,殺回了炎帝的祖地常羊山,最后被斬首,以身殉道,故而后世就以‘刑天’之名來叫他?!?/br> 妙寒猜測著,眾人唏噓不已。 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炎帝命刑天作扶犁之樂,這并不是什么臣子,而是兒子。 至少也是一個繼承者,畢竟上古制作禮樂,是非常神圣的。 在當時的社會,作《扶犁》之樂,制《豐年》之詠,是將人們的美好生活記錄下來,慶祝豐收,頌唱萬民的耕耘,做這件事的人,身份就不一般??隙ㄒ彩且晃簧瞎攀ベt,只是沒有留下名字。 “是啊……刑天與天帝爭位,這是一般人能爭的嗎?” “根據(jù)這個判斷刑天是炎帝的下屬、大將,為炎帝報仇什么的,這根本就不合理?!?/br> “報仇就說報仇,為何記載為‘刑天與帝爭位’?” “大背景是炎黃在爭,一個下屬憑什么和天帝爭位?除非他是炎帝的繼承者?!?/br> “只是人們不記得他的名字了,甚至黃帝已經(jīng)徹底勝利了,那個無名者,沒有正式繼承‘炎帝’名號?!?/br> “于是他選擇殉道,回到常羊山,要繼承炎帝的理想,向天命揮舞干戚。” “可惜炎帝的理念終究是無法實現(xiàn)的,最終被現(xiàn)實所擊敗。” “炎帝一脈,源于常羊山,最終又終結于常羊山?!?/br> 眾人七嘴八舌,終于理清楚了一切。 怎料巫壇聽了,卻是在笑,笑著笑著,流出淚來。 “怎么?不對嗎?”妙寒驚道。 他們說的,完全合情合理,怎么巫壇是這個反應? 巫壇問道:“外面……人人都還記得刑天的傳說是嗎?” “當然,這是非常知名的傳說,刑天雖然沒有留下名字,可人人都記住了刑天的事跡。”妙寒說道。 巫壇笑聲更大了:“沒錯,沒錯,所以炎帝……回來了?!?/br> 他狂熱地看著炎奴,眼神熾熱。 眾人不知道什么情況,炎奴終于不想他們繼續(xù)誤解了,直接了當?shù)貑柕溃骸澳銈兊降装盐耶敵闪苏l?夸父?還是后土?” “其實我不是你們的炎帝,你們認錯人了?!?/br> “不過,我與炎帝的想法是一樣的,他沒有做到的事,我一定會做到!” “這天……我來伐!” 炎奴傲立當場,語氣堅定,擲地有聲。 修士們震駭,原來這不是刑天?不過,卻有與炎帝一樣的志向。 但炎帝的志向,是空想啊,天道根本不會去實現(xiàn)的。 “您有辦法消滅昊天嗎?”巫壇激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