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節(jié)
唐璟有些失望,可是也沒有逼著他們。這事兒還得慢慢來,最好能請一個懂行的。 唐璟想要養(yǎng)豬雖說是突發(fā)奇想,可也并不是毫無根據(jù)。他回想起來一件事,以前系統(tǒng)在身邊的時候,好像跟他提了一句,說是養(yǎng)豬得先把豬給閹了。閹了之后,這豬rou還會長得快,rou質(zhì)也會嫩些。 當(dāng)時他聽著只覺得系統(tǒng)無理取鬧,把豬閹了,那對豬來說是多么大的傷害啊。一人一系統(tǒng)還爭了好久,最后自然是唐璟這個不懂行的,被狠狠地打了臉。 那次的經(jīng)歷太過影響深刻,以至于如今唐靜都記得養(yǎng)豬是要先把豬給閹了,無論公母。這回看到那個趕豬的老農(nóng)之后,唐璟想起往事又多盤問了幾句,才知道如今豬rou價貴,又起了要養(yǎng)豬的心思。 下午去書房的時候,唐璟其實也查了一些史書。 這閹豬的辦法,古時候便有。 只不過書上記載的過于簡單,若是只靠著這些的話,普通人肯定學(xué)不會。唐璟又問了一下莊子里頭的佃戶,得知這閹豬的法子如今仍有,有的人用,有的人不用。皆因這法子雖然好,可卻不是人人都知道的,許多都是父傳子,當(dāng)做家族秘技,并不會宣之于眾。這便導(dǎo)致尋常人家養(yǎng)的豬,還是長得不那么大,rou質(zhì)也不大好。 得知這點之后,唐璟越發(fā)堅定起來,想要把這養(yǎng)豬的技術(shù)給推廣開來。豬rou多好吃,若是可以的話,他寧愿吃豬rou也不要吃羊rou。 可惜張嬤嬤他們嫌棄豬rou,不經(jīng)常做著給唐璟吃。抱有這樣偏見的人不在少數(shù),沒辦法,這樣的念頭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 在莊子里頭得不到幫助,唐璟只能輾轉(zhuǎn)于其他地方了。他讓吉祥兩個人出去打聽打聽,看看能不能請到什么人幫忙把他的豬給閹了。 為了這個,唐璟還不嫌,麻煩再三交代了幾句: “若是能請到能長期住在莊子里頭的人,那就更好了?!边@事兒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往后還得護(hù)理比照,才知道什么樣的閹割法子才是最行之有效的。 “先拿著六頭豬試一試,若是不夠的話還可以再買,反正咱們是不差豬的。” 吉祥兩個人聽著這話,心里都快要絕望的哭了。 少爺真的要跟豬較上勁了。 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尤其是唐璟這種站在風(fēng)口浪尖上的人,他的一舉一動莫不被京城各方關(guān)注著。 前腳唐璟請來了一個能替他閹豬的養(yǎng)豬戶,后腳這消息就傳遍坊間了。 唐璟身上,永遠(yuǎn)不缺話題。就是不相干的人聊著他的話,也能熱熱鬧鬧地聊上一整天兒。這回唐璟養(yǎng)豬的消息,跟一開始他種蘿卜的事兒一樣,也是掀起了軒然大波。 鑒于唐璟如今的身份和威望,外頭沒幾個敢公然嘲笑他的,可是私底下總還有那些自持身份的,拿著這件事情反反復(fù)復(fù)的取笑鎮(zhèn)國公府,取笑唐璟。 尤其是,那些本就與鎮(zhèn)國公府有些不和的人家。 瞧瞧,這都已經(jīng)做上侯爺了,還是這么的不知消停。種種土豆也就罷了,如今竟然還要養(yǎng)豬。養(yǎng)豬還不算,還這般大張旗鼓地請人給豬去勢。 他們這位汝陽侯,也實在是與眾不同。 消息傳得開了,孫氏和鎮(zhèn)國公就是不想知道也不行。 孫氏本來也嫌棄兒子要養(yǎng)豬的,可是聽說外頭說得那么難聽,她又瞬間與兒子站到一塊兒去了。 憑什么不能養(yǎng)豬了? 她兒子就是養(yǎng)豬又怎么了?二郎他種地都能種出一個侯爺來,說不定這回養(yǎng)豬還能更上一步呢。 孫氏每日在家里咒罵那些看閑事的人,覺得他們都不是東西。 這檔口,鎮(zhèn)國公倒是一言不發(fā)。 孫氏罵過之后,看到這老頭子還安安分分的坐在那兒,不免有些覺得好奇。要是擱以前,這老頭子肯定拿著棍子去莊子里頭打人了,如今卻能坐得住。 “你怎么不生氣?” 鎮(zhèn)國公老神在在地坐著:“被人議論的又不是我,我干嘛要生氣?” 孫氏往前幾步,端視他:“你也不叫囂著要打二郎了?” 鎮(zhèn)國公臉上有些不自然:“那臭小子的事,我才懶得管呢,他愛怎么著就怎么著吧?!?/br> 變了,真的變了。 不過孫氏也知道這變得好,這老頭子能放下偏見與二郎站在一邊,終究是件好事兒。可惜這轉(zhuǎn)變來的太遲了些,倘若早一點,說不定他們一家人早團(tuán)聚了。 外頭那些非議聲仍舊不止。 有些人,自己在家里說的不算,還非得說到鎮(zhèn)國公和晉王跟前。 鎮(zhèn)國公這次倒也忍得住,不管旁人跟他說什么,說的再難聽,他也只當(dāng)做沒聽見??墒菚x王就不成了,他天生脾氣暴,又不怕得罪人。瞧著眼前這個人又開始扯到養(yǎng)豬這事兒上了,晉王這暴脾氣,立馬就噴了一回去: “他是閹了豬,又沒閹了你,你在那兒叨叨個什么勁兒?!” 第134章 養(yǎng)豬后續(xù) 說話的那人被晉王那一句話懟得臉色通紅。 好歹也是當(dāng)著這么多同僚的面兒,他若是就這么生生被懟回去了,那以后這面子也就徹底沒了。那人白著一張臉,給自己辯解道:“王爺您別惱啊,下官也不是故意說這話的,只是外頭傳得那么兇,我也怕王爺被瞞著,這才好心過來提點一二。我這可都是一片好心,王爺您如今怎么偏偏不愿意聽呢。” 晉王呸了他一下,冷嘲熱諷:“本王眼睛沒瞎,耳朵也沒聾,自然用不著你來提醒。你是個什么名頭上的人啊,也配跟本王說話?留著你在這兒蹦跶,是看在你那三兩重的官銜身上,可不是因為你多有能耐,你以為自己是誰???” 這話說得可是越來越不好聽了。 這小官也有小官的臉面,晉王不給,他就自己來爭:“下官好心來過來給王爺提個醒,您竟然當(dāng)著他的這么排擠下官?當(dāng)真是……” “是什么,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那人咬牙:“下官可沒這么說。” 晉王冷笑一聲:“估摸著你定是真的想的。跑到本王來陰陽怪氣地編排本王的女婿,還責(zé)怪本王不想向你說話。當(dāng)真是廢話!我不向著他,難不成還幫著你?臉倒是挺大,豬的臉都沒你臉大!” 說話的小官聞言,臉上青一塊白一塊,別提多難看了。 旁邊圍觀的幾個立馬就后退了兩步,就連看好戲的心思都散了。晉王都已經(jīng)氣成這樣了,再看戲的話,保不齊連他們也會被牽連。 晉王輪番瞪了他們一眼,一個都沒有放過。 反正他是不會給這些人什么臉的。 什么人啊這是,在他跟前陰陽怪氣的說了這么多話,還想讓他笑臉待人?他堂堂晉王爺,可不是白白被人欺負(fù)的。 晉王從來不怕得罪人,皆因他身后還站著皇上跟太后,只要這兩位一天還坐在那個位子上,晉王就從不帶怕的。 鎮(zhèn)國公恰好也在這兒。聽了那人被晉王罵得狗血淋頭,鎮(zhèn)國公頓時覺得痛快。 方才他礙于情面,不好說的太過分了??墒沁@些人嘴巴也確實討嫌,唧唧歪歪,整日沒個安分,非要挑得別人家里雞飛狗跳才高興。就該被罵成這樣。 鎮(zhèn)國公正高興著,卻見那廂晉王已經(jīng)走了過來。 晉王對于方才鎮(zhèn)國公無動于衷的表現(xiàn)很是不滿。雖說,唐璟養(yǎng)豬確實不成體統(tǒng),但既然是一家人,內(nèi)里如何不滿不要緊,重要的是得一致對外。晉王就覺得,方才鎮(zhèn)國公那表現(xiàn)著實太過差勁: “我說國公爺您也真是穩(wěn)得過了頭。那人編排得可是你兒子,你就這么站著不動?” 晉王也不是沒注意到,那人在他來他這兒之前,還打鎮(zhèn)國公那邊走了一遭。結(jié)果鎮(zhèn)國公就這么一句話都沒有說,就放著那個人離開了。可那人顛倒了一番還不滿意,又吃了熊心豹子膽,跑到他這兒來說了一通。 晉王本來就老大不高興了,在看到那人還敢到他這兒來胡言亂語,晉王當(dāng)即就忍不住了,是以才有先前那一幕。 鎮(zhèn)國公冷不丁地被突然質(zhì)問了一句,還沒想好要怎么回他。 晉王爺自不需要他回,他只要把自己想說的話,都得說完就成了。 “我從前聽說你們父子兩人關(guān)系不和,還以為這不過是外頭傳的笑話,當(dāng)不的真??扇缃窨磥?,你們父子倆,確實沒有多好,連丁點兒的父子之情都沒有!見著自己兒子被人抹黑,也是毫無反應(yīng),本王在旁邊看著都替唐璟心寒!” 鎮(zhèn)國公想要解釋,晉王卻壓下了他的話:“行了,如今唐璟既然已經(jīng)晉王府結(jié)親,往后他的事兒,也用不著你這個親爹來cao心了,自有我替他分說?!?/br> 護(hù)也是他護(hù),罵么,自然也得他來罵。 晉王說完,再沒有給鎮(zhèn)國公回話的機(jī)會,便轉(zhuǎn)身離開了。 他走得匆匆。鎮(zhèn)國公站在原地,望著晉王轉(zhuǎn)身離開的背影,心也漸漸地往下沉。 鎮(zhèn)國公有些垂頭喪氣,其實……他哪里不想要回人幾句呢,只是他實在沒有立場說什么了。 須臾,李尚書從旁邊走了過來。方才他離的也不遠(yuǎn),自然也聽到了這親家兩個人說的話。 這可真是錐心之語。試想要是這些話放到他自己身上,李尚書肯定也是難過的不行。 李尚書也不知道該怎么安慰他這個老伙計,躊躇了一會兒,才干巴巴的來了一句:“你也別把王爺?shù)脑挿旁谛纳稀_@位晉王爺,性子一向直?!?/br> 鎮(zhèn)國公微微動了一下嘴角:“他說的也都對?!?/br> “對什么對?王爺肯定是氣到頭上,所以才口不擇言了,也不想想這些話到底該不該說。你跟你們家二郎,也不是外人一句兩句話就能說得清楚的?!?/br> 鎮(zhèn)國公知道李尚書是在安慰他,可如今這些安慰他的話,鎮(zhèn)國公也聽不進(jìn)去了。 這沖突就在宮外,宮里消息靈通的沒多久也聽說了。 宮里頭,多的是那些閑得發(fā)愁的人。白白聽說了一場熱鬧,這些后妃宮人也是聽得津津有味。既驚嘆于好好的一個侯爺竟然養(yǎng)起了豬,又對晉王如此護(hù)著自己的女婿嘖嘖稱奇。 原先不是聽說晉王爺對唐璟十分不滿嗎?如今看著怎么也不像啊,這寶貝的樣子,哪兒是心存不滿,分明是中意到了極點。 壓根沒人覺得晉王是假意維護(hù),晉王這人坦誠慣了,不屑得弄虛作假。 事情傳來傳去。就傳到了太后跟前。 太后不喜歡汝陽侯,這是長樂宮里頭人盡皆知的事兒。所以這里頭的宮人都知道,想要討好太后娘娘,辦法容易的很,便是想盡各種法子來抹黑汝陽侯。只要說得正中太后娘娘下懷,那后頭的賞賜肯定是少不了的。 這次,亦有想要借此獲得封賞的人。聽說了這事兒不久,就拿到太后跟前顯擺了。 “……多叫人奇怪的事兒啊,好好的一個侯爺,放著大好的前程真不要,竟然去養(yǎng)豬。還如此大動干戈地請人去閹豬,也難怪外頭那些人會說閑話呢。這富貴人家,哪里就愿意去吃豬rou呢?” 太后聽到這里,臉色陡然垮了下來。 那宮人以為太后是生唐璟的氣,所以說得更起勁兒了。 太后跟前的老嬤嬤見狀,微微搖頭。 “這汝陽侯最喜歡做這些稀奇古怪的事兒。要是往常他這樣做也就罷了,丟的只是他一個人的臉,可如今他都已經(jīng)跟王府結(jié)親了,這還是這樣的不知所謂。這名聲傳了出去,難不成郡主跟王爺臉上就好看了?可憐嘉寧郡主,那樣天仙一般的人,竟然被豬扯上了關(guān)系,還能怨誰,只能怨那汝陽侯了,要不是他——” “夠了!”太后猛地打斷,捂著胸口咳嗽了兩聲。 那老嬤嬤見狀,立馬上前輕輕地拍著太后的后背,又給底下的人使了個眼色。 底下守著的兩個小宮女都是聽話又會來事兒的,見此,眼疾手快地把方才那個宮人給拖了下去。 那宮人直到被拖出了大殿之后,還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錯了什么,一個勁兒的在那邊喊,讓太后原諒他。 拖遠(yuǎn)了之后,那宮女才賞了他一巴掌:“你打了太后娘娘的臉,還想要太后娘娘原諒你,做的什么春秋大夢?” “打了太后娘娘的臉,不可能啊,幾時的事兒?” 兩個宮女見狀,也就懶得再跟他解釋什么了。這么蠢的人,竟也想著去太后跟前求賞賜。也虧得方才嬤嬤讓她們把人給拖了出來,如若不然,只怕他現(xiàn)在連這條狗命都沒了。也不想想,那汝陽侯如今已經(jīng)成了太后的孫女婿了。他編排汝陽侯,不是間接在編排太后么? 此一時也,此一時也,真以為能一輩子在長樂宮里編排汝陽侯?蠢貨一個! 殿內(nèi),老嬤嬤還在替太后順氣兒。 其實太后身子骨一向很好,剛才也不過就是氣岔了,一下子沒緩過來,如今喝了一口涼茶之后,氣兒便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