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夢追驚局_分節(jié)閱讀_41
書迷正在閱讀:這個大叔很好推、YA YA yin語、跟大人物結(jié)婚后我成了星際第一網(wǎng)紅、墻隅的杏、死亡圓舞曲 完結(jié)+番外、我渣過這世界[快穿]、黑洞颶風、互穿后我和帝國男神人設(shè)都崩了、閻王不收 完結(jié)+番外、作者逼我談戀愛
作者有話要說: 注:“*” “酒已……夜永”——周邦彥?《關(guān)河令?秋陰時晴漸向暝》 “回頭.....長絕”——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①之前說不要如風領(lǐng)便當?shù)膶氊悅儼?,老七跟你講,如風,是早就去世了啊。根本來不及你們看到他抗爭什么。 至于為何,咱明日繼續(xù)。 ②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你們的甜文作者七聲號角 請大家要對這位猩猩總導演有信心,大家自行體會那些無價之糖。 ③我愛你們!早安記得吃早飯噢~ 第15章 國殤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安如風,是早就死了的。 元和十二年,中央軍大旗揮向淮西割據(jù)的第二年,安如風從軍三年,最終做了逃兵。 他未如“大丈夫生于亂世,當立不世之功”那般赤膽忠心地死于戰(zhàn)場,也未建功立業(yè),衣錦還鄉(xiāng)。 他像狗一樣狼狽地出逃,不出一日便被緝拿逃兵者圍了個前后合擊。 安如風在那一刻醍醐灌頂,唯有自己前腳剛走,張申后腳立刻稟報上奏,自己的行蹤才會敗露如此之快。 安如風心頭最后那點“生死之交”的過命情,也灰飛煙滅了。 但他未被押解回營,安如風生得傲氣,死得決然。他不顧追兵緊逼,寶劍出鞘朝著棠溪城方向毅然自刎。 追兵面面相覷,面對這一幕,他們不知如何是好。 張申有了嫉妒,這個不假。但比起嫉妒,他更愿意安如風留下來陪他“同生共死”。據(jù)《捕亡律》,安如風潛逃一日只需徒刑一年,這一年,張申會想盡辦法讓安如風留下來,留在軍營中。 這就應了連鳴那句:但凡經(jīng)見過死亡的人,他會眼睜睜見別人逃命,而自己留在這兒繼續(xù)送死? 不會的,人性使然。 人的惡,若不以最大惡意去揣度,便瞧不見那根底的淤泥與黑暗。沒有人是黑白分明的,沒有真正的圣人,也沒有真正的惡人。 亦如每個圣人都有不可告人的過去,但每個罪人也都有潔白無瑕的未來。* 那些灰色溫吞地帶,構(gòu)成了這世間最最動人的情愫。有愛才有恨,有怨才有怒,有矛盾糾結(jié),才有最后的寬容與退步。 安如風在臨死時,確實怨了張申。 他總以為兄弟情是不參其余任何欲念,他死的時候有那么一瞬頓悟,人與人相逢本就是一場奇妙,至于它最終走向何處,當事人說了不算。 這世間萬物本沒意義,人與人相逢,又有何意義?賦予這些東西意義的,都是人自身。 所以,若說安如風對張申因情生怨,倒不如說,他對自己失望罷了。 安如風死在逃亡途中,便也不存在與張申飛鴿傳信之事。他在信內(nèi)所表達的信任與坦誠,無非是自己的亡靈在大夢空間中行空臆想。 而關(guān)于密室,確實被竊。但卻在屠城之時,被中央軍的某位將領(lǐng)所發(fā)現(xiàn)。更為令人不解的是,安宅所處,也確實是張申有意帶人前去。 那安如風是否曾在生前告知張申安宅密室所在?是否留下了什么可疑線索? 安如風咬著牙關(guān)不透露,因此存疑。 既然不是因為“貢獻密室刀劍”一事而做了逃兵,那是為何? 安如風從軍第三年,調(diào)往輕騎兵,正值意氣風發(fā)之時。三月初,他收到了來自棠溪城的一封染血之書——安秦二氏,慘遭滅門。 那一刻,安如風坐在馬鞍上眼前一黑,后腦勺霎時嗡嗡作響。他雙耳一瞬失聰,捏著信紙指節(jié)泛白,他張開嘴,終是什么話也沒說出來。 這封明顯被人扣押過的信書,算上驛站所耗費的時間,安秦兩家滅門,已是三個月之前的事情了。 三個月之前,肅殺隆冬。雪末如流星下墜,寒風比刀刃凜冽。 安如風剛得一令,從此進入輕騎兵,少年得志笑逐顏開,哪能憶起家書已斷數(shù)日? 為何爹娘久久不問歸期,為何蕊娘日日不再來信,為何安如風察覺到這一切有失常態(tài)時,已是數(shù)月之后。 是了,爹娘、親人、蕊娘、秦家,他們都死了。 早就死在了敵人的槊馬橫刀之下,沒有人會想起他。 他當真于這世間,煢煢孑立,迥然一身。他想頂天立地,卻無法螻蟻捍天。 安如風失了安家,失了秦家,他先是沒了天,再是沒了地。 理想與后盾都臟了。 本該做鷹隼搏擊長空的雄鷹,卻精疲力竭地不斷崩壞。 安如風盯著那封血書,想了很久。自己這般執(zhí)著于建功立業(yè),執(zhí)著于功名,是為哪般?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自己選的,就不要令人發(fā)笑了。 安如風承認自己慫了,他手提寶劍不斷斬殺敵人,卻還是失了至親至重的人。他未見上亡者最后一面,留在這里,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