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群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
書迷正在閱讀:休夫、總裁大人的霸道新妻、丑女難求:毒寵特工狂妃、當炮灰女配成了科技大佬、玄學大師是影后、捉鬼少女不正經(jīng)、拐走老板兒子后我終于紅了、地下城大佬飼養(yǎng)手冊、失勢后我成了太子妃、關于我比女主蘇這回事
“不曾提。” “為何不提?” h榮給來客們讓座,說道:“‘收胡屯牧’的王令,你們知道吧?” “收胡屯牧”雖因此前處在定策階段,未有公開,但來找h榮的幾個府吏盡管職位不高,卻都是留意郡務,有心於仕途上大展拳腳的,故悉知令狐奉此令。 室內(nèi)狹小,沒有獨榻。 諸人上了連榻,并排坐下,參差地應道:“知道。” h榮說道:“府君準備推行此令了。眼下,府君的心思全在這上邊。咱們的那件事,我沒有機會提及,也不宜提及?!?/br> 幾個來吏聞言相顧。 一人怫然作se,說道:“有何不宜?咱們苦鄉(xiāng)議久矣!好不容易,朝中除拜府君到郡。府君與咱們同為寓士,當知咱們的艱難,且府君是助大王登位的功臣,深得ai信,咱們正可借此難得的良機,懇求府君,上書朝中,為咱們換個中正;府君并可兼得吾儕為郡朝羽翼,擴張耳目,不令史、張等兒輩專擅權柄,兩全其美。”責備h榮,“府君到郡已經(jīng)月余,你身為侍從近臣,卻至今不提此事,是什么意思!” 來吏多現(xiàn)贊同之se。 此數(shù)吏員是h榮自仕郡府以來,用數(shù)年之時,從眾多的郡吏里邊jing選出來,拉攏為己之朋黨的。他注意到他們的神情,擔心在他們中失了威望,心道:“諸人里邊,獨你個匹夫屢屢頂撞於我,今又來質疑?我得折折你的莽氣。”問這人道:“《逍遙游》,你讀過么?” “讀過?!?/br> 《周易》、《老子》、《莊子》共為當世重,讀書人沒誰沒讀過的。 “鯤化為鵬,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而后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這幾句,你記得么?” “記得?!?/br> h榮冷笑說道,“你啊,就是蜩與學鳩?!x又何知’?” 大鵬飛到九萬里的高空,風就在下面了,然后才能乘風飛翔;背馱著青天,沒有什么東西阻攔它,然后才能計劃著向南飛。 蟬和學鳩不知此中的道理,笑話它說:“我一下子起來就飛,碰上樹木就停下來,有時候飛不到,便落在地上就是了,哪里用得著飛上九萬里的高空再向南飛那樣遠呢?” “之二蟲又何知”,兩只飛蟲又懂得什么呢? h榮把此人b作了蟬和學鳩。 這人大怒,挺腰跽坐,瞋目說道:“你輕視我么?” 此人名叫向逵,現(xiàn)任郡府賊曹史,t長八尺,強壯健勇,這會兒坐於諸吏間,如鷹棲j群,而x格暴躁,乃郡府中出了名的莽夫,府內(nèi)數(shù)百吏員,挨過他拳頭的不下數(shù)十。 h榮倒也怕他動手,這廝一旦開打,榻上的那幾個吏員便是齊上,亦攔不住他,既已逞罷口舌利,便趕緊轉而安撫他,放緩了語調(diào),說道:“我不是輕視你,實是你不了解府君??!” “我怎么不了解?” “你適才所言,‘府君與吾等同為寓士’,固然不錯??蓡栴}是,若府君者,摶扶搖而上九萬里之鯤鵬也!咱們之所求,恐非府君之所在意啊?!?/br> 向逵心道:“原來你是以鯤鵬來b府君?!敝薶榮非為自b,怒火稍減,坐下了身子,問道,“什么意思?” “咱們所以為‘土、寓’之別,臆測府君會幫咱們,而以我的觀察,府君卻一心在公,似是毫不在意土、寓的啊。說來你們不信,直到昨日,府君才問我家籍何地?!?/br> 向逵說道:“是么?” “可不是么!” h榮顧視諸人,說道,“諸君!我言府君為高飛之鯤鵬,不是空口白話。府君勤勉務實,不務虛名。你們雖與府君見面少,應也聽到府里的風傳了,所有的政務,府君無不親力親為,從未‘望白署空’,即使數(shù)被主簿張君諷諫,猶然不改。” 諸吏議論紛紛。 “望白署空”是本朝長吏的風尚,所謂“望白署空,是稱清貴;恪勤匪懈,終滯鄙俗”?!巴资鹂铡钡囊馑季褪钦f,只署文牘,不問政務。下吏捧來公文,長吏瞧也不瞧,大筆一揮,只管畫個署名,如此不負責任,反可獲致“清貴”的贊譽,被士人們評價將來可成大器;至於勤勤懇懇,盡心盡責的,則“終滯鄙俗”,淪與寒士為伍,當不了高官,任不了美差。 一吏說道:“主簿張君諷勸府君的事兒,我聽說了?!?/br> 又一吏說道:“我於郡府十余年,前后臣事四任太守,莘府君確是與別的府君迥異?!?/br> h榮又道:“還有,你們知道么?府君初臨郡的時候,行春三縣,各縣照例奉獻,府君雖未推拒,然轉眼就用之與屬僚相賭,故意盡數(shù)輸?shù)?。時我從行車駕,親眼見之?!彼麊栔T人,“各縣奉獻,此為定制,府君不能不收,可轉眼輸?shù)簦銈冋f是為何?”” 向逵問道:“為何?” “這說明府君意存高遠!”他攤手再問諸人,“府君意存高遠,一意為公,不關心土、寓之別。你們說,當此‘收胡屯牧’之要務將要推行之際,我能不識趣地拿咱們的事兒去打擾府君么?” 諸吏理解了他的苦衷。 向逵x子急躁,卻非不講道理的,不吭聲了。 一吏說道:“‘收胡屯牧’,大不易也。府君已有成策了么?” 又一吏抱怨似地說道:“好端端的,大王怎會突發(fā)奇想,ga0個‘收胡屯牧’?些許胡牧,便是收入戶籍,一年又能得多少牛羊租稅?萬一施策不當,激起了胡虜?shù)呐褋y,得不償失啊。” 室內(nèi)只有一榻,h榮不愿與諸人擁擠,沒有坐下。 他立於案邊,面向諸人,說道:“大王,雄主也。王昔為撫軍大將軍、富平公時,出平外亂,內(nèi)制朝權;我聞之,他酒后常振袖擊鼓,詠以《玄鳥》、《殷武》之歌,慨然偉烈,氣象雄爽。以大王的豪邁,焉會在意微薄小利?我料‘收胡屯牧’,……。” 《玄鳥》、《殷武》是《詩經(jīng)·商頌》的篇名,皆為贊頌武丁的詩歌,后者記述了武丁伐荊楚蠻夷、臣服各地諸侯的故事。 令狐奉昔年每當酒醉,經(jīng)常當眾擊鼓高歌,或數(shù)詠“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之句,或疊y“撻彼殷武,奮伐荊楚”之辭,儼以武丁的功業(yè)自期,如h榮所言,誠是慷慨雄烈。 h榮的話沒有說完,半截而止。 諸吏等了會兒,不見他往下說,便有一人問道:“君料什么?” h榮心道:“我料‘收胡屯牧’不是大王的本意。大王最終想要的,絕非租稅,而是軍?!?/br> 這是他多日推敲,猜度出來的結論。 他認為,以令狐奉的雄才大略,怎么會在乎那么點牛馬租稅的小利?而且是在冒著“激起胡人生亂”的危險前提之下。令狐奉命行此策的根本目的,他判斷,只能是“先政后軍”,其最終之目的是為了“征胡為兵”。 他想道:“我定西國胡夷數(shù)十萬,幾與我唐民的人口相當,卻為何軍中少有胡騎、胡卒?無非因胡人遷徙無常,不在戶籍,是故難以征用。是以,如通過‘收胡屯牧’,把他們列入戶籍,從而一改彼虜徒輕徙難治的習態(tài);之后,朝廷自就可隨意從中取使,驅用於疆場了。” 他看了看諸人,又想道,“此乃國策!如能得行,我定西國就毋庸再受兵源不足之弊,必將兵強馬壯,從此無須唯事守境,可南攻冉興;東渡河,進與秦虜爭鋒,蹈武丁之后跡,征伐諸夷,大有作為了!……此策關系重大,大王的明意尚未表露國內(nèi),我不可輕與人語。” 面對諸人疑惑的表情,h榮從容地說道:“我料‘收胡屯牧’定是府君當下最重視的。” 他這一句話與他前頭說的分明不搭。 卻不等諸人疑議,h榮立即拋出了他們最關心的話題,說道:“所以,諸君,咱們只要能幫府君把此事順利辦妥,叫府君知道了咱們的能耐,對咱們大加重視,那么咱們之所求,不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可以順勢向府君懇請,得以實現(xiàn)了么?” 諸吏以為然。 向逵等人俱是寓士,他們籍非本地,而負責評目郡人鄉(xiāng)品的郡大中正,卻歷任盡是出身土著,因此,相b土著士人,他們的仕途就十分艱難。如前文所述,鄉(xiāng)品關系到士人入仕的起家官與做官的前途,在座諸人,於入仕前所得的鄉(xiāng)議品第,高者與莘邇相似,五六品;低者僅七八品。自問才能,他們不覺得自己b史亮、張道將差,若h榮者,更是自以才高郡中,非史、張能b,可張、史二人依仗家聲,占土著之利,一個三品,一個四品,皆遠高他們。 之前就任建康郡的太守,不是說沒有寓士,建康是僑郡,相反,歷任太守,寓士為多;可正如在野的寓士爭不過土著士人,在朝的“寓官”也爭不過“土著官員”,所以建康郡的中正穩(wěn)如泰山,一直都被土著把持?,F(xiàn)下莘邇來郡,情況有所變化了,莘邇是“從龍功臣”,由是,h榮、向逵等輩就琢磨著,是不是可以通過莘邇,改變郡里中正的局面? 郡里的中正如果能改由寓士來當,對沒定鄉(xiāng)品的流寓士人有好處,對他們更有好處。 沒有定鄉(xiāng)品的,也許還能得個好的品等;像他們這種已經(jīng)定品的,b如定為八品,最多做個八品官的,要想將此阻塞打通,再上一步,除了郡中正給他調(diào)品之外,別無它途。 諸吏中年輕的,心高氣盛,壯志待展,年長的,快五十了,蹉跎半生,時不我與,因此對更換郡中正的事兒,都是急不可耐。可聽了h榮的分析,一時卻也無奈,只好從其提議。 向逵問道:“咱們該怎么作,才能幫府君辦好此事?” h榮說道:“府君已有成策?!卑演愤儭袄T”的計劃告訴了眾人,說道,“可是目前有個麻煩,那就是該如何取信於盧水胡。君等可有高見么?” 諸吏陷入思考,半晌,沒人想出辦法。 數(shù)百年來,唐人與胡夷在邊地的斗爭沒有斷絕過,矛盾極其激烈,要想取信於胡夷,難於登天。h榮嘆道:“真是難辦!” 郡府后宅。 莘邇左思右想,找不到取信於胡的辦法,令人去城南軍營,召來了蘭寶掌、乞大力、禿連樊等人,講出困擾,問他們道:“你們可有良策?” 禿連樊說道:“這事兒容易?!堡蟥ㄒánɡSんúщ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