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之閑話紅樓_分節(jié)閱讀_64
這是絕對是滿意了!薛蟠的心中卻是有了不爽,等幾天后謝穆那個大黑個回來,先把他揍一頓再說,不要問為什么。將要把她meimei拐走的大混蛋。什么?謝穆會看不上這門親事,那么薛蟠會直接讓這人消失在這個世界上的。 寶釵看著哥哥變化莫測的臉色,心里面也是很復雜,她覺得自己是幸運的,有這樣的一個哥哥,有這樣關愛她的家人。女子的婚事從來就是決定著她們后半生的幸福與否,能有薛蟠關照著,加上自己的智慧,這場婚姻寶釵還是期待的,他們也許沒有濃烈的像是話本中的感情,卻也能讓自己過上簡單滿足的生活。這已經很不錯了。 **** “咳咳,蟠子,我們以后就是親家了,感情也是要培養(yǎng)的,能不能讓我與二姑娘通個書信之類的???”謝穆回到了京城后,薛蟠就直截了當地問了他的想法,果然謝穆很樂意。謝穆覺得薛蟠的性格不錯,他的meimei一定也很好,薛家的事情他聽過,是個美滿的家庭,沒有烏七八糟的事情。加上有時候薛蟠會收到寶釵的信,多多少少謝穆猜到了這個姑娘的秉性大氣。謝穆原先是有點不敢想的,自己以后不能久在京城,呆的地方可能也不是富足之處,怕姑娘家會不愿意。但想不到寶釵倒是一個渴望看看外面風貌的人,這簡直是天作之合有沒有。 謝穆覺得要給皇上一個媒人紅包,按照薛蟠的性格是不會主動想起來的,一定是皇上念著自己的學識過人,起了撮合的心思,真是好人??! 薛蟠看著謝穆這張想太多的臉,手又癢了怎么辦?他要好好想想,怎么壓榨黑大個。對了,關于前朝寶藏中些書籍的事情還沒有處理,可以讓謝穆先忙上一陣子。 94第九十四章 薛蟠在壓榨謝穆這件事情上根本不留余地,但有個前提就是要把讓他做什么事情都一步一步安排好才行。他答應了謝穆可以與寶釵適當的通信,他們反正都已經訂婚了,需要一些交流更利于以后的生活。之后薛蟠就回到了宮里,說來還有一件大事沒有解決,就是要與郇昰討論起了關于前朝寶藏的收獲與處置。 “除了那些金銀珠寶外,其實最值錢的還是這些書籍。”郇昰目,上面有許多是已經失傳了的書本,在宋蒙金的混戰(zhàn)中出現了一個文化斷層,萬幸的是蒙古并沒有統(tǒng)一稱帝,才不至于讓璀璨流傳的文化真的毀于一旦。 洛氏王朝崛起于混戰(zhàn)之中,與從前起兵于微末的朱家明朝不同,洛氏王朝起源于隋唐之后的世家子弟,他們的骨子中帶著一種風雅,也是這個原因,讓他們不遺余力地想要讓中華文化重現它的風采。前朝的歷屆君王都在搜羅這些書籍可以說經史子集皆有涉獵,其中更是有匯編的農書、醫(yī)術、機關圖紙等等,范圍之廣讓人驚嘆。 除了薛蟠在庫頁島上找到的那幾大箱子,里面還有藏在其他省份的書庫分布圖,有的也是藏在了石室中,有的則是委托人進行了保管。也不知道洛氏皇帝是怎么想的,他留下的人脈中都是為了守護這些藏書而存在的,除了書沒有其他東西了。 想要獲得這些書,唯一認得就是令牌,而不是他們的后人血脈。也許洛氏皇帝十分清楚,能將這些書籍真的發(fā)揚光大需要一個強大的平臺。 “洛氏一族真的很有意思?!臂〞g忠懇地評價到,“他們當年能把這些東西運到大海一側的小島上,也是費了不少功夫吧。他很清楚后來人,不管是不是他的后人,要想拿回這些東西,都要有足夠的實力,起碼他要有著能航行于海的大船?!?/br> 薛蟠也想到了洛氏帝王的用心良苦,當國破已經是避不可避,他到了最后想要保留的不是所謂的血脈傳承,而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他費勁心思要保證的是,后來人有能力將這些傳承下去,這種帶著超然感情的做法,也是讓人噓唏不已。薛蟠想起了前朝真衰敗的原因,雖然相隔百年,當年洛氏的敗落其實是源于激烈的內斗,而給了先皇的父親一個鉆空子的機會,這樣的傳言未必不實。 “五哥,我們應該把這些書籍好好的利用起來?!毖从辛艘粋€初步的設想,“大慶讀書人雖多,但是寒門子弟想要真的讀好書還是很困難的。朝廷應該想辦法給他們一個平臺。自古以來總是有藏,講究的是一個‘藏’字,為的是代代相承,但是這卻也有點敝帚自珍的味道。對于書籍,特別是一些不涉及關鍵技術的書籍,我們應該是抱著開放的胸懷讓更多的人讀到才對。” 郇昰瞬間懂了薛蟠的意思,藏是國人喜歡建的東西,自古有之。但是一代一代中不是毀于戰(zhàn)火,就是當家族力量式微時,漸漸不能守住了,久而久之那些美好的知識失去了傳承者。按照他們希望開化民智的想法與打算,對于有了一定基礎的識字的人,更應該提供好的機會讓他們接觸到這些書籍?!绑磧菏窍虢ㄔ煲恍┑胤?,將這些書免費給學子們看?” 薛蟠真是有了修建圖書館的想法,“蜀地的印刷技術,五哥應該已經看到了,他們可以每月刊印報紙足夠份數,說明了這種技術已經成熟。報紙這樣的東西在蜀地可以流行,但是在京城還是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的好,報紙畢竟要花錢買,還涉及到了上面刊印內容的甄選,以及主編的人選等等,現在朝局還沒有真的穩(wěn)定下來,不宜大規(guī)模地興辦。在這之前不如先在各省造起圖書館,讓天下想要讀書的人,都有一個可以去的地方?!?/br> 郇昰轉念中就想到了圖書館建立帶來的重大好處,能讓朝廷的威望上升一層不說,更加是能讓被一系列事情攪得有的人心浮動的局面給撫平了。雖然沙俄突襲輸了,他們也是撈到了一大筆銀子充實了國庫,但是那些大臣們總是有著動武有傷天合的老想法,給他們一點事情做做也是好的。 “蟠兒這個主意能讓那群人消停好一陣了,打出了要讓天下讀可讀的招牌,也能讓那些歪歪唧唧的人閉嘴一段時間。就是這樣一來,世家子弟的一些原有的優(yōu)勢可能就沒有了。” “五哥,人只有在競爭中才能成長起來?!毖葱α诵Γ谶@個年代,圖書館的建立確實會讓一批自認為比寒門子弟占有先天資源優(yōu)勢的人產生危機感。但其實不是那樣的,要想真的在官場上混出一點成績來,光靠書讀得多是不夠的,他們還要有人脈與資源,這些東西是圖書館提供不了的。薛蟠認為自己做的只是為一種善讀的文化撒下一些種子,建造圖書館一方面是給一些人提供了一個平臺,但是更多的是一種文化意識的傳承,不是一蹴而就的?!皼r且江南那些人不正是鬧得厲害嗎?給他們找一點事情做?!?/br> 郇昰想到了江南那一帶就心煩。要說這事情爆發(fā)起來還是薛蟠制造的大船鬧的。 東平王被斬立決了,大家沒有去圍觀他腦袋掉下來的樣子。大慶每天都有人死,像他那樣作死的,多一個不多。 而聰明人走一步看十步,他們關心的是薛蟠的大船。為什么要造大船?造了之后自己能得到哪些好處呢? 沿海地帶的人比內陸更加關心這個問題,海船巨無霸的出世必然會影響他們的利益重新分配。福建與廣州可以說是抱著支持的心態(tài),他們距離琉球島很近,也是直接與洋人們做生意,當然是希望可以建造更多的大船,然后登錄并收復琉球!那里現在還是紅毛占著呢,這可不是好事情。就薛蟠所知,因為歷史的蝴蝶,現在那里還被荷蘭人占著一大塊,也許大慶海軍的第一戰(zhàn)就是與紅毛之戰(zhàn)。可琉球的問題由來已久,不是一下子能解決的,海軍的建立更是要一個契機。 相比而言,江南與兩淮的心態(tài)就微妙了。不是說海船不好,而是這樣一來漕運就會受到沖擊。 漕運是條多肥的魚,誰肯撒手啊!沒看到做到了與漕運有關的位置上,都能賺的流油嗎!能在漕運一帶的位置上坐著的人,沒有笨的,所以不收錢這種得罪人的事情,是不可能做的。就是清官也能得到很多不出格的孝敬了。都說了清官不是不要錢,而是不要沾著血的錢。 想要動漕運,無疑是觸了太多人的神經。薛蟠這一把玩的夠大,這可是要傷筋動骨的架勢。 可是偏偏這時候,他被皇上弄成了隱形太子的老師,身上不做別的事情了,他們想要找晦氣還要看看時機才行。 為了這件事,兩淮與江南已經是炸開了鍋,林海被鬧得腦仁痛,許多人要他上書遏制這種大船的建造。但也有一些本來沒在漕運中撈到的人,希望他可以支持造船技術的發(fā)展。 被鬧得還有黛玉的親家韓家。在江南,他們算是八風不動的家族,大家都觀望著韓家的態(tài)度,算說心有不甘,但是韓家看似中立卻帶有一絲的偏向,往往是事態(tài)發(fā)展的最后走向。不是說這是韓家在背后推動什么,而是韓家的判斷力很好。所以,那些林林總總的小集團們都在等一個結果。 “先生,甄家來帖子想要來拜會您?!币晃粫拥娜耍p手呈上了一份拜帖,交給了湖畔書院的老院長韓琪。 韓琪看了眼上面的名字就放到了一邊,當做是沒有看到的樣子,甄家的人他怕見了眼睛疼?!白罱P于造船的事情挺熱鬧的吧?” 牛松點了點頭,他閃過了一絲無奈,“大家都覺得海船一出,就是為了遏制漕運而生的?!?/br> “這個世界上,能有一些地位的人,沒有哪個是沒有腦子的。不過像是邵勤那樣,落了一個抄家滅族的下場的,都是被野望沖昏了腦袋,失去了正確的判斷力啊。所以,松之你知道應該怎么辦吧?”韓琪看似答非所問,抿了一口茶,看著身邊的青年人,牛松是鎮(zhèn)國公牛清重孫子,到了他這一代爵位本應要向下降一等,但是郇昰卻是仍然讓他繼承了鎮(zhèn)國公的爵位,算是在八公中的獨一份了。 “弟子明白。黃河自古已有了幾次大改道,二三十多年前先皇要大力重修兩淮堤壩的時候,也是為了防止黃河改道帶來的決堤。雖然堤壩是修好了,但是從上游攜帶而來的滾滾泥沙卻是除不盡的。從長遠上來看,海運代替河運是必然的。但是事情不到重要關頭,不等到運河中的泥沙淤積成災,大家都不會輕易地放棄手中的利益。這次薛楸枰弄出的大船,等于是把這樣的重新分配提前放在了眾人的面前?!?/br> 牛清條理清晰地分析著當下的狀況,他對于京城的薛蟠有了一點好奇,薛蟠這么做從大局上來看是百年的功績,因為萬事真的事到臨頭再想改道就難了,如果真的等到漕運的體系崩潰,再來探索出一條海運的道路,其中損失必然會巨大而慘烈。但要是能提前百年用海運分擔了漕運的重擔,那么運河中的淤泥也能同時清理起來,這樣等于是給了大慶南北商貿一條新的道路,也能讓老的那條被更好的維護。 只是,很多既得利益者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難道薛蟠還能鐵口直斷黃海什么時候再次改道嗎? 95第九十五章 薛蟠又不是神棍,他當然不知道黃河會在具體哪月哪天大改道,再說這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什么奔流至下三千尺的突變結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近百年中黃河確實會有大改道發(fā)生,這些年來接連的決堤泛濫,讓運河的河道也是受到了很多次的擊,大量的泥沙已經開始堆成在其中,河床被抬高之后,反過來會使得黃河頻繁的出現倒灌的可能性。同時,例如洪澤湖這樣的重要地理位置,大壩一旦坍塌還會造成無法蓄積足夠的水量,而讓漕運船只被困的復雜局面出現。 所以,制造海船同時開放海運這件事,從長遠利益上來說是勢在必行的。 盡管朝中有著一批人上書諫言此事未免勞民傷財,距離太上皇的過世還不滿一年不宜大興土木等等的原因,想要讓皇上打消正式制造海船一事,但是郇昰并不是一個被牽著走的皇上。 就聽到有大臣說到,“皇上,雖然遇到了汛期,運河會偶有不通,但官船的運輸也已持續(xù)了幾百年,各方面都運作成熟。相對而言,大海上風浪湍急,要是把糧食的運送放到了那上面,萬一天有不測風云,風暴來臨,必然是損失慘重?!?/br> 大家聽了這位大臣的話,也是點頭附和著,“皇上漕運一路建成已久,要是改道海運,其中許多人的生計也面臨著問題?!?/br> 其實,漕運還是海運,不過是利益集團之間的扯皮,郇昰知道想要一下子讓原來能數銀子數到手抽筋的人放棄握在手中的權力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制造海船遠遠不止是為了代替漕運這樣簡單。 “好了!說什么海上危險,糧食易發(fā)生霉變,朕有說過要讓用海運運糧這件事情嗎!”郇昰聽著朝堂上那些人的你來我往,冷冷地為問了這么一句話。“漕運管著官糧的運輸,不能輕易動,朕當然知道。” 太和殿里面一下子安靜了下來,有幾個人面面相視了一番,好像從頭到尾皇上確實沒有說過要把運糧的重責交給海運。漕運本來也就是負責糧食與官貨的運輸,而商人那一塊他們自然是管不到的。 那么您是什么意思啊,給個明確的答案吧,不要吊著大家的胃口。這股風都吹了這么久了,都擔心著海運擠掉漕運的位置,現在您說不是用來運官糧的,那么建那些個大船是為什么??? 總不會是為了打仗吧? “東平王一事諸位想來都是知道了,他手中所集結的那些船只與火器,諸位就沒有什么想法嗎?”郇昰這個問題一來,大家瞬間明白了,還真的是為了打仗。 郇昰讓孫公公傳了幾份折子下去,讓大臣們傳閱起來。上面記錄的正是東平王招供的關于那些戰(zhàn)船的購買來源,其中有向荷蘭人買的,也有向葡萄牙人買的,也有向英吉利人買的,都是那些國家上了年份的船,不是好的配置,但是價格卻都不低,合計起來十來艘船只也是百萬兩銀子了?!罢f說吧,你們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