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_分節(jié)閱讀_160
書迷正在閱讀:默寵、[紅樓]老太太的別樣生活、[花樣]宋氏公子、天君追妻火葬場、鬼見我都覺得刺激、我要這盛世美顏有何用 完結+番外、致永生予你所愛、[位面]主播總是在穿越、胖子也有春天[重生]、[倚天]瑤光
蘇曼聲似乎猶豫了一下,旋即才說:“沒有?!?/br> 謝嵐山沒錯失這瞬間的猶豫,眉頭輕微一皺,又問下去:“你還記得孔祥平是怎么自殺的嗎?” 蘇曼聲這回不打一個磕巴,分外平靜地說:“我被朱警官抱出那棟屋子時,看見那個男人躺在浴缸里,他割了腕,浴缸邊點著三根白色蠟燭,放置著一只染血的娃娃,滿地都是他的血。我后來聽朱警官說起過,孔祥平自殺前將自己灌得很醉,可能是因為過于恐懼自己的惡行即將暴露。” 詢問筆錄制作得很順利,蘇曼聲知無不言,記得的就照實回答,不記得的就說不記得,像個四平八穩(wěn)的旋轉中的陀螺,也像在說別人的故事,喜怒都不屬于她這個看客。從宋祁連的專業(yè)角度來看,這樣的反應反而是不正常的。 臨結束前,謝嵐山問了她最后一句:“為什么那些比你年紀大的女孩都死了,唯獨你活了下來?” 蘇曼聲的臉色一剎變得奇怪,好一會兒她才恢復過來,用淡薄的口氣回答:“因為我討好他,侍奉他,我在他侵害我的時候選擇順從,一次又一次?!?/br> 離開窗明幾凈的詢問室,謝嵐山沒回重案大隊的辦公室,反找了個最近的窗口干干立著,一聲不吭地抽著煙。宋祁連跟著他一起走了出來,見那張平素生動如畫的臉鮮見一絲憂悒,知他是擔心陶龍躍,想上前安慰兩聲,卻終是話到嘴邊,又不知如何開口。 倒是謝嵐山先回了頭,瞧見宋祁連就站在身后,忙掐了手中的煙,微笑道:“不好意思,嗆著你了?!?/br> 宋祁連搖搖頭,走上來,跟謝嵐山一起伏在窗口,吹著初冬兜頭照臉的一口冷風。 如此靜默了幾分鐘,謝嵐山頭微垂,眼里幾分疑惑,幾分歉意:“對不起,我是警察,有些問題我不得不問?!?/br> 宋祁連知道他是擔心舊案重提傷害了蘇曼聲,安慰道:“你已經做得很好了?!?/br> 謝嵐山轉臉望著宋祁連,忽地揚眉一笑:“這話不容易,我可是個心理評估不合格的暴力分子呢。” 謝嵐山倒不是心眼窄得故意提及此事,純是順嘴就禿嚕出來了,宋祁連卻一剎血涌上頭,紅了臉也紅了眼,她幾乎帶著哽咽地說:“對不起,我不知道那份評估報告會給你帶來這么大的麻煩?!?/br> 謝嵐山的視線由窗外市局的小cao場投向遠方,望著深深淺淺的植被,高高低低的樓房,以及遼遠天際起起伏伏的云煙。想到死去的卓甜還有那個不知其名的八歲男孩,他搖了搖頭,輕輕嘆氣:“也許你本來就是對的?!?/br> 他的聲音有些哀傷,眼神優(yōu)柔得近乎濕漉漉,宋祁連毫不設防地想到了謝嵐山,她的謝嵐山。 “阿嵐,我……” 一些話還是沒來得及說出口,宋祁連恍然發(fā)現,謝嵐山眼底的那些哀傷與優(yōu)柔全不見了,他的唇角在向上挑動,他的眼神在招展,她循沿著他的目光望過去,在那深情與默契交織的終點,看見款款而來的沈流飛。 大約兩個小時后,蘇曼聲完成全部手續(xù),帶著小群離開市局。 一出門,就被人堵住了。 女記者郝思靜一直守在漢海市局的門口。她是一個饑餓的媒體人,對這樣勁爆的新聞嗜之如命,利用自己在媒體圈的強大人脈打聽出了蒼南jian殺案的一些資料,看過之后越發(fā)認定不能錯過這個獨家的機會。 她嘴里嚼著薄荷口香糖,這個時間早沒味兒,一見蘇曼聲,就將口香糖吐在了包裝紙上,隨手扔在地上。她先堵住小女孩,拿手機攝像頭對準她的臉,用連珠炮似的語速逼問她受侵害那日的情形——蘇曼聲見狀自然將小群護在身后,也就意料之中地與她正面相對。 郝思靜眼睛發(fā)亮,亮得像刀刃上的寒光,她語速奇快,說起話來令人很難招架:“你就是蒼南jian殺案唯一的幸存者小嫚,對嗎?當時你才十一歲,為什么那么多成年女性都未能幸免,就你活下去了?” 同樣的問題再被問一遍,蘇曼聲拉著小群就走,面無表情,一言不發(fā)。 好像受侵害還受出了優(yōu)越感,這種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令同為女人的郝思靜突發(fā)羞憤,反而堅定了她刨根問底的想法。她咄咄逼人地追問道:“我是不是可以這么猜測,你幸存是因為你是同謀,你幫著那個喪心病狂的變態(tài)一起傷害了那些女孩?” 蘇曼聲突然回頭看著女記者。她嘴唇微抿著,顯得曼妙而剛勁。 女孩小群還沒從創(chuàng)傷中徹底恢復,語言功能仍處于喪失狀態(tài),她偎在蘇曼聲身側——同樣的創(chuàng)傷讓她們彼此依靠,更無罅隙。她雖矮小瘦弱,魯笨稚嫩,但也一臉怒容地盯著這個尖刻到乃至惡毒的成年人。 郝思靜注意到這樣的目光,傾身摸了摸女孩的頭發(fā),試圖釋放自己的善意:“小姑娘,jiejie只是在工作——” 蘇曼聲冷冷一勾嘴角,拍開對方的手,冷聲打斷道:“你只是惡意作祟,想滿足自己的施暴心與窺私欲?!?/br> “隨便你怎么說,我認為你還有所隱瞞,我認為我剛剛說的那些已經無限接近故事的真相了,”郝思靜志在必得地笑了一下,向這個女王般傲然的女人宣了戰(zhàn),“我會向領導申請做這期節(jié)目,我會慢慢挖掘出你所有的秘密?!?/br> 女記者昂首挺胸地走了,蘇曼聲讓小群坐上副駕駛座,開車離開市局。 駛出約莫兩條街的距離,蘇曼聲突然打了一把方向盤,把車停在了道邊。她像一枝被摧折了的玫瑰,眼里的光亮被一片陰影徹底驅趕,她低下頭,把臉埋向了方向盤。 小群在一旁無措地望著她,蘇曼聲伏在那里許久,肩膀輕輕顫動,也不知是在啜泣還是嬉笑。 通過蘇曼聲的口供可以發(fā)現,紅裙子是這個案件中最重要的線索。 已經發(fā)現的三具尸體中,沒有一個女死者穿著紅色的裙子,所以盡管女孩小群也反復提過,但警方仍沒把這個外觀特征當作所有被害者之間的關聯。 因為自己險被當做兇手,謝嵐山對第一個死者羅欣遇害時的衣著裝扮格外留心,他皺著眉回憶:“我記得第一個女死者遇害當天穿的是粉色開衫與黑色長裙,并不是一襲無雜色的紅裙子啊?!?/br> 沈流飛沉吟好一會兒,這才有了下文:“有沒有這個可能,兇手不是看見被害人身穿紅裙而臨時起意行兇,他是在偶然機會下結識了這樣裝扮的被害人,在進行短暫的跟蹤之后才下的殺手,所以被害人遇害時的衣著不盡相同?!?/br> 謝嵐山恍然大悟,很快接口說下去:“短時間內連續(xù)三起兇案,說明兇手對于自己的每一個獵物并沒有花費太多跟蹤調查的時間,兇手行兇的隨機性進一步降低。如果我們現在去排查三名死者最近一次穿紅裙出行時接觸過的人,很有可能兇手就在其中?!?/br> 沈流飛點頭:“特別是本案第一個被發(fā)現的死者羅欣,她是自由職業(yè)者,深居簡出,生活中接觸到的人不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