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劍三]武安天下_分節(jié)閱讀_225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城郊四十四號 完結(jié)+番外、攻略者,請留下[快穿]、住在對門的老板想倒貼、[紅樓]攻略人生、全紅樓都在圍觀賈赦鬧上進(jìn)、[綜武俠]目標(biāo):富甲天下!
“將軍不該把姬延帶回來的,”蘇云卿看著李牧:“將軍把姬延帶回來,大王可就難辦了?!?/br> 對于周王,不需要有其他任何想法,唯一能做的就是直接殺了他。 這不是容人之量又或者是國君的氣度問題,事實上就算胸懷再怎么廣闊的國君,也不該容忍周王繼續(xù)存在,這無關(guān)于能不能容忍,而是該不該容忍的事情。 周王室既滅,那么就該立刻手起刀落的把現(xiàn)任周王以及周王的一干親屬全部殺掉,沒有任何選擇和商量的余地。 可李牧沒有殺,而是把人給帶回來了。 蘇云卿當(dāng)然知道李牧的想法,至少以周王的身份地位來說,是生是死都不是李牧一個將領(lǐng)能夠決定的,李牧俘虜了周王也只能選擇把他交給昭襄王處理。 道理是沒有錯,可這事卻不能做。 因為昭襄王無論如何是不能處置周王的,無論昭襄王是留著還是殺了,他做的都不對都是要讓人指責(zé)的,因此這件事情就不能給昭襄王處置。 蘇云卿看著此時的李牧,突然就明白了為什么白起那樣的將領(lǐng)難得了。 這不僅僅是說白起仗打的好,最重要的是,白起同樣具有政治眼光,且他是個敢為國君背鍋的人,他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知道什么是他必須做的,且做起來毫不猶豫。 從長平之戰(zhàn)之后白起自己坑殺了那二十萬趙軍降卒就能看出來了。 這件事說起來是白起自己做的,與昭襄王與蘇云卿與其他的任何人都沒有關(guān)系,但蘇云卿知道,實際上白起這就是在幫昭襄王背鍋,因為如果白起不殺,而是將這二十萬人看押起來,之后上書給昭襄王詢問處理的辦法,昭襄王所能給出的也就只有殺了這種決定而已。 可這種事,白起能做,昭襄王卻不能做。 將領(lǐng)做了那是將領(lǐng)的事情,國君做了就完全不同了。 白起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很干脆的自己殺了,只在事后給昭襄王匯報了一下,昭襄王果然不為白起的’擅做主張‘而生氣。 當(dāng)年的二十萬趙軍降卒是這樣,現(xiàn)在的周王也是這樣。 李牧本就不該把周王帶回來,事實上,如果這事交給白起去做,那么肯定是攻下地盤之后二話不說直接把周王及其宗室殺的一干二凈,完全不留任何余地。 蘇云卿知道這做法聽起來殘忍且不講道理,但這就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戰(zhàn)國時代不適合現(xiàn)代那一套道德價值觀念,如果硬要照著現(xiàn)代社會講什么人道主義,別說成事,不壞事就算好了。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法則,這一點無論是誰都無法改變。 因此蘇云卿能夠?qū)钅琳f出他不該把周王帶回來的話,因為如今不殺周王,日后就必然要為此付出更大的代價。 李牧顯然是沒有想到蘇云卿會這樣說的,李牧當(dāng)然聽出了蘇云卿話中的意思,可正因為知道,所以他才震驚。 無論如何周王都是天下共主,無論周王室如何衰敗他至少還有天子的名頭,這樣人,俘虜之后怎么能是他李牧說殺就能自作主張的給殺了的? 道理沒有錯,可有些時候有些事情本就是不講道理的。 但蘇云卿除了那一句話之外卻沒有多說,她還不至于為這事去指責(zé)李牧,畢竟以正常的眼光和思維來看,李牧沒有任何錯誤。 “去見大王吧……” 無論如何,既然人帶回來了,那么就必須要有個說法。 第128章 不了了之 關(guān)于到底怎么處置周王這事蘇云卿沒去關(guān)心,這事本就不該她插手,再說了,又不是沒她這事就不能解決了,沒有蘇云卿蔡澤照樣把事情處理的漂漂亮亮。 ……雖然,確實難度挺大。 畢竟李牧把周王帶回來了,那么這時候再殺了周王,誰都說這是昭襄王的意思了,如果是昭襄王做這事,那是一定會被人罵的。 只因為真要算起來,其實秦國祖上不是做國君,甚至不是什么卿大夫之類的貴族,他們家是給周王養(yǎng)馬的,因為養(yǎng)的好,所以才被封了塊地方,后來周幽王被殺周平王東遷,這一次秦襄公抓住機(jī)遇,在其他大部分諸侯都因為烽火戲諸侯的事情而不愿意勤王的時候依舊出兵,幫助周王室平定戰(zhàn)亂立下大功,也因此才被正式封為諸侯,秦襄公也就成為了秦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國君。 從秦國的誕生來看,可以說秦國是受了周王室的恩惠的,若非如此,可能根本就沒有什么秦國,而現(xiàn)在的秦人依舊在依靠養(yǎng)馬放牧為生。 既然周王室對秦國有大恩,那么昭襄王要殺周王,就算被人指著鼻子罵昭襄王都找不出半句話能為自己辯駁。 這本身就是秦國忘恩負(fù)義嘛。 完全可以想象,人家一定會說,秦國果真是虎狼之國,半點不講恩義,從里到外都壞透了。 因此周王被帶回來是一件很難辦的事情,殺了不行,不殺更不行。 蔡澤為此可算是愁的頭發(fā)都白了,更叫他為難的是,咸陽學(xué)館的那群儒生們聽說周王被俘虜,一個個的都來請愿,表示秦國萬萬不可殺了周王。 蔡澤為這事來找蘇云卿,蘇云卿也沒辦法啊,這是學(xué)子們的想法和意愿,在沒有合理理由的情況下,她怎么也不可能禁止學(xué)子們?yōu)橹芡跚笄榘桑磕遣皇亲鴮嵙苏严逋跸胍獨⒅芡醯氖虑榱耍?/br> 所以說,這事如果蔡澤沒辦法,那么蘇云卿就更沒法管了。 于是最后這爛攤子還是甩在了蔡澤的懷里,蔡澤簡直要哭出來了,他覺得自從來了秦國,這頂尖大國丞相的權(quán)勢他沒來得及感受多少,整天就跟著收拾爛攤子了。 其實秦國找的根本就不是丞相,而是全能保姆吧? 雖然心里這么吐槽,可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蔡澤沒辦法最后跑去找了范雎。 蘇云卿是不知道這兩任丞相到底商量了什么壞點子出來啦,反正沒多久周王這事就算是過去了,大家很快就把這個不怎么重要的周王丟開了,因為秦國有另外一件大事發(fā)生了。 昭襄王真的擺明車馬要攻打魏國啦! 這事蔡澤攔了,沒攔住,范雎勸了也沒用,白起說話也不行,蘇云卿就更不可能了…… 總之,在所有人都勸不住的情況下,昭襄王真的要攻打魏國了。 就在昭襄王調(diào)集兵馬的時候,范雎上門去找蘇云卿了。 對于范雎的到來蘇云卿顯然是十分意外的:“您想要見我,讓人來通知一聲叫我過去就是了,怎么好教您親自跑一趟?” 范雎畢竟年紀(jì)大了,讓他親自跑過來拜見,蘇云卿怎么都覺得不太合適。 但范雎卻搖了搖頭:“這事必須由我親自來說。” 蘇云卿一愣,隨即明白范雎要說的事情恐怕不會簡單,至少他這話明明白白的告訴蘇云卿,這事必須由他來說,其他人來說都不行。 必須由范雎來說,且還是范雎親自上門…… 蘇云卿總覺得有種不太好的預(yù)感。 范雎也不繞彎子,他一開口就直接說道:“大王已經(jīng)下定決心要攻打魏國了。” “是,我知道。” 聽著范雎這話,蘇云卿心中更加不踏實了,她隱隱的已經(jīng)感覺到范雎要說什么了。 果然…… “我這次前來,就是希望將軍能夠阻止大王,此時絕不是攻打魏國的時機(jī),此時攻打魏國,恐怕要給秦國招來災(zāi)禍啊?!?/br> 聽著這話,蘇云卿不由的看向范雎:“這件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但我又怎么能阻止得了?” 范雎和白起聯(lián)名都無法改變的事情,蘇云卿又哪里來的那么大本事? 再說了,這件事她不是沒勸說過,但根本勸不下來。 和一般的君主不同,昭襄王在位時間長,取得的各種輝煌成就也多,他一生歷經(jīng)多番坎坷,但最終卻讓秦國成為了天下最為強(qiáng)大的國家,就連之前號稱秦國最大威脅的趙國也被滅國。 可以說,作為國君,昭襄王個人的威望已經(jīng)達(dá)到了頂點,他決意要做的事情,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攔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