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書迷正在閱讀:民間怪談之蒲牢[GL]、小矮子與白雪王子、[綜英美]分手后他們都去拯救世界了、帝國將軍的婚禮[星際] 完結(jié)+番外、致深愛的林路先生[娛樂圈]、[紅樓]黛玉重生之無悔、[紅樓]賈蕓逆襲有道、加大火力,一鍵出殯、反正我也死不了[快穿]、退訂
若是提起田地,這滿天下的權(quán)貴,沒有一個能洗脫干凈。 皇帝臉色越發(fā)深不可測,沉吟半晌:“若是真無其他法子,就按鄔瑾所說,先丈地,再加賦?!?/br> 呂仲農(nóng)咬牙道:“陛下,臣等還商議了一策,便是宗親祿米——” 他一邊說,一邊琢磨出去之后,該如何將得罪宗親一事圓轉(zhuǎn),同時恨不能生啖了鄔瑾。 太子掀動眼皮,看一眼鄔瑾,暗道一聲:“醉翁之意不在酒,厲害?!?/br> 鄔瑾早知無法撼動滿朝文武,他的劍,本就指在宗親身上。 皇帝直到此時,臉上神情方才徹底松動,令三司、戶部去辦減祿米一事,待殿中只剩下鄔瑾、太子、魏王之際,緩和神色,正欲賜座于三人,忽有一位內(nèi)侍悄聲入內(nèi),將一個羊皮封遞給張供奉,張供奉連忙交給皇帝。 皇帝似是知曉羊皮封來處,親自拆開看了一眼,忽的面沉如水,進而將羊皮封中一物倒出來細看,持信紙的手驟然抖動,已是怒不可遏之態(tài)。 他“砰”一聲將信紙拍在桌案之上,從牙縫中擠出兩個字:“該死?!?/br> 太子與魏王不明所以,驚的肝膽俱裂,迅速跪倒在地。 鄔瑾目光微動,也隨之跪倒。 “鄔瑾!” 鄔瑾叩首:“臣在。” “取紙筆,傳朕旨意,即刻昭告天下?!?/br> 張供奉立刻與內(nèi)侍搬來桌椅,安放至鄔瑾身前,鋪上紙筆,待鄔瑾坐定,急火一般將墨磨開,舔筆奉于鄔瑾。 皇帝目光已是駭人至極,看人一眼,便是殺氣騰騰。 至高無上的權(quán)利助長了他的威嚴,他起身踱步,金磚隨之有聲,每一聲都敲的人心頭震動。 是何方來信? 皇帝因何震怒? 要發(fā)放的又是什么旨意? 皇帝在眾人忐忑不安之中,盯緊鄔瑾面容,厲聲開口:“鎮(zhèn)寬州節(jié)度使莫千瀾,欺君罔上,有負天恩,即日起褫奪官身,永不復(fù)用,查封一切家財,收回節(jié)度使宅,移居他處。 寬州高平寨從五品翊衛(wèi)大夫莫聆風,狼子野心,勾結(jié)將士,意欲謀反,奪去此女一切殊榮,著即令禁軍暉日衛(wèi)前去寬州,將其捉拿歸案,押解進京,交御史臺獄,三衙共審!” 太子與魏王面面相覷,竟不知寬州何時出了如此大的變動。 尤其是魏王,在寬州經(jīng)營數(shù)年,雖因王運生一案,毀于一旦,但還安插著自己的眼線,卻半點風聲都未曾聽到。 莫聆風謀反? 就以她手底下那些娘子軍? 隨后兩人想到皇帝所說“勾連將士”,又暗中揣測,莫聆風小小女子,勾連了多少人。 鄔瑾一氣呵成,擱筆在筆架山,起身將黃紙交給一旁的內(nèi)侍。 內(nèi)侍小心翼翼捧給張供奉,張供奉再奉到皇帝跟前。 皇帝不接,只就著張供奉的手一行行看去,見其上字跡行云流水,沒有絲毫踟躕、猶疑、抵抗,甚至還能加以潤色,方才滿意點頭。 他知道鄔瑾做過莫府齋仆,亦為莫府算過賬,對此君臣二人已經(jīng)詳談過一回,但方才鄔瑾若是有一絲遲疑,他都會殺之以絕后患。 “還有種家慶,”他走回去坐下,“種家慶是高平寨老將,卻包庇縱容莫家逆天之舉,死罪已是難逃——” 話音未落,殿外忽然響起長而響亮的聲音:“報!陛下!六百里加急軍情!十萬火急!” 第252章 定奪 前線告急。 文政殿內(nèi)一片死寂,鄔瑾草詔過后,便又跪到太子與藩王身后,垂頭不語。 銅盆中冰山融化,傾倒在盆中的聲音忽然變大,甚至有了回聲,在人耳中回蕩。 皇帝神色一再變化,最后只剩下天威重重,一切情緒都看收斂進去,不叫人看出端倪。 “都起來吧,”皇帝頷首,將奏書交給張供奉,“大戰(zhàn)在即,邊關(guān)告急?!?/br> 他方才的盛怒已壓下,又在頃刻間做出權(quán)衡、取舍——莫家,暫時動不得了。 這口氣梗在胸口,上不去,下不來,幾乎嘔出一口黑血。 “朕方才氣糊涂了,”他看向鄔瑾所擬的詔書,“竟為了一封告密信,險些折兵損將,寒了將士們的心,幸虧只在殿內(nèi),不至于貽笑大方?!?/br> 他一揮手:“丟到爐子里去?!?/br> 張供奉捧著紙,領(lǐng)著內(nèi)侍走到金狻猊香爐邊,內(nèi)侍揭開爐蓋,搬開香片。 張供奉投紙入火,火舌一舔,香爐上方立刻冒出青煙,燒出一股焦香,待煙氣盡消,紙張化作灰燼,復(fù)置香片,蓋上熏爐。 所有人都明白皇帝的未盡之意——方才那一場突如其來的怒火,他們必須忘記的干干凈凈。 邊關(guān)十萬火急,莫聆風哪怕有滔天大罪,也要等到此戰(zhàn)過后再說。 敗,則數(shù)罪并罰。 勝,則有功無罪。 皇帝令張供奉招樞密院前來文政殿議事,留太子、魏王在殿內(nèi),鄔瑾立于角落,隨時草詔。 樞密院前來時,已是午時,鄔瑾腹中饑餓,頭發(fā)濕漉漉伏在幞頭中,后背早在草詔時便已被層層冷汗浸濕,離銅盆中的冰山越近,便越是遍體生寒。 他忍住不適,看太子與魏王傳閱軍情,再聽天家父子言語,琢磨出軍情內(nèi)容。 高平寨弓箭手在望樓之上,根據(jù)金虜營寨中燃起的炊煙、廁坑、太平車數(shù)量、練兵時陣形,判斷金虜已經(jīng)集結(jié)一萬三千人,同時發(fā)現(xiàn)大量兵刃、盔甲、糧草,運送至營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