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頁
“怎么了嫂子?忍不了啦?” “不是,好像……好像沒有剛才那么疼了,別著急啊?!?/br> 路卿卿更急了,“我的嫂子啊,這是陣痛,估計也快了,趕緊上車?!?/br> “???真的?那快點。”池素琴費了好大勁才被路卿卿扶上車。 路卿卿也坐上去,告訴騎車的人:“大哥你騎快點,但是別太快了,悠著點兒!” 騎車的一點頭:“放心吧大妹子,我知道?!?/br> 最近的醫(yī)院離這里也有一段路,一路上池素琴一陣疼一陣緩,路卿卿比她還緊張。 好不容易熬到了醫(yī)院,進了產(chǎn)房,路卿卿心里這才稍微松了口氣。 這大白天的,沒人通知的話,路青槐也不會知道自己媳婦進了醫(yī)院,所以就只有路卿卿一個人守在外面。 到了現(xiàn)在,她才冷靜下來,仔細一想,不行啊,女人生孩子,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池素琴從里面出來,看到外面冷冷清清的,只有自己,得多傷心?。?/br> 池素琴的家人不能來也就算了,連唯一的親人自己的丈夫也不在現(xiàn)場,也太說不過去了。 路卿卿知道醫(yī)院有電話,趕緊去找了電話,跟這里的人說明了情況,打給喬聿。 她不知道喬聿現(xiàn)在是在辦公室還是在車間,平時他下車間的時間比較多,但愿屋子里有人。 有些時候,心里的祈禱是不管用的,打辦公室的電話沒人接。路卿卿就知道,喬聿又去車間了。 算了,指望不上的,好在她想起了廠里門衛(wèi)的電話。平時工人進廠后,大門就會關(guān)閉,如果有人來了,找不到人就打電話。 喬聿曾經(jīng)告訴過她,就是為了以防萬一的。 路卿卿現(xiàn)在頭腦清醒,這些事也都想起來了。好在門衛(wèi)的電話打通了,值班的人告訴她,自己馬上就去找人。 掛了電話,路卿卿又回到產(chǎn)房門口,坐不住啊,焦急地來回轉(zhuǎn)悠。現(xiàn)在讓人稍微安心的是,池素琴沒有難產(chǎn),就等著自然生下這孩子了。 等待的時間最難熬,她都不知道過了多久,產(chǎn)房的門終于被推開了,一個戴著口罩的小護士抱著孩子走出來:“池素琴家屬,孩子生了!七斤三兩,男孩兒?!?/br> 路卿卿忙過去,小心翼翼把孩子接住,“謝謝,產(chǎn)婦呢?還好吧?” “產(chǎn)婦一會就出來了?!弊o士說完轉(zhuǎn)身又進去了。 路卿卿抱著孩子看了看,嗯,白白凈凈的,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她覺得這個孩子比路正剛出生的時候順眼一些。 可是孩子都生了,路青槐怎么還不來?一會池素琴出來,看到走廊里冷冷清清就她一個人,得怎么想? 女人這個時候是很脆弱的,路卿卿不想讓池素琴以后想起這件事都難過。 正想著,走廊盡頭那跑過來兩個人影,路卿卿仔細一看,心放下了。 路青槐身上的工作服都沒來得及換,跑到近前還呼哧帶喘的,“卿卿,孩子……生了?!” 他剛才沒注意,等到跟前了,才看到路卿卿懷里抱著個小被,被里包著一個小嬰兒。 路卿卿被他這模樣給逗笑了,把孩子往他面前一遞:“喏,看看,這就是你的兒子!” “我……”路青槐激動得說不出話,一時間都忘了要接孩子。 第436章 理解 隨后趕到的喬聿在后面捅了他一下:“快好好看看你的孩子,愣什么呢?” “哦?哦!”路青槐這才緩過來,不太會抱孩子,手臂僵直地接過孩子,心里頭軟軟的。 小嬰兒頭發(fā)稀疏,還濕乎乎的,貼在頭上,眼睛閉著,小嘴動著,好像是餓了。 “他是不是餓了?” 路青槐一問,路卿卿才反應過來,“對了,我都忘了,一會我二嫂出來,你送她去病房,我去沖奶粉?!?/br> 孕婦一開始是沒有奶的,小孩子又等不及,就得沖奶粉。還好這個時候已經(jīng)有奶粉了,就是貴了點。 路卿卿不忘提醒路青槐:“一會二嫂出來,你得好好照顧,別光顧著看孩子,聽到?jīng)]?” 路青槐點頭:“那是肯定的,放心吧?!?/br> 正說著,產(chǎn)房門再次被打開,護士推了移動床出來,池素琴在床上躺著,由于是自然分娩,看著除了累了一點外,還挺好的。 路青槐把孩子交給路卿卿,一個箭步?jīng)_到床邊,扶著床,和護士一起往病房推,低著頭看著媳婦兒:“素琴,辛苦你了。” 池素琴微微一笑:“還行,你咋來了?沒上班?。俊?/br> “這么大事我肯定得來啊,要是知道你今天生,我早上就不上班了?!?/br> “凈瞎說?!背厮厍僮焐下裨?,心里熱呼呼的。如果剛才出來沒有看到他,就算是再理解,心里也會失落。 其實她的內(nèi)心里,是真的很理解的,路青槐工作上進,這么忙也是為了這個家,她做妻子的,就應該去體諒。 體諒是真的,希望他能回來,也是真的??吹剿瑒偛诺哪切┩纯?,都是值得的,好像現(xiàn)在一點都不疼了,身心舒暢。 進了病房,喬聿和路青槐幫著護士一起,把池素琴從流動病床上抬到房間里的固定病床。 路卿卿去打了開水,沖了奶粉,回來放溫了之后,喂給孩子。 池素琴精神頭挺足的,看著路卿卿照顧孩子,心里很感激。卿卿雖說是小姑子,可也是有家的人,這么照顧他們,他們理應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而不是接受的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