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路卿卿被吳娟的聲情并茂逗笑了:“那嬸兒,你就沒阻止嗎?” “阻止,我咋沒阻止呢!沒想到這丫頭給我耍心眼,不往家里來信了,直接去牛軻廉那拿,等我發(fā)現(xiàn),都寫了好多信了!” 劉靜嫻怕路卿卿下不來臺,趕緊拉住情緒激動的母親,“媽,你不是已經(jīng)同意了嘛!說起來,卿卿還算是我們的介紹人呢!” 路卿卿眼前一亮:“怎么?你們倆這是以紙為媒,談婚論嫁了?這么快?” 算一算,三四個月吧,不過兩人估計是一見鐘情,寫信只是加深了解而已。 劉靜嫻忙擺手:“才沒有呢!沒那么快……就是……就是……” “你別不承認了,這有什么好說的,又不是什么丟人的事?!甭非淝鋵蔷暾f:“嬸兒,你了解那邊的情況嗎?這事,你同意了嗎?” 吳娟握著女兒的手,嘆氣,“不同意也得同意。不瞞你說啊卿卿,這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靜嫻這兩年也沒少相親,可沒有一次點頭同意的。 你說,咱家就是農(nóng)村一個普通家庭,她有啥可挑揀的?愣是不同意。我跟你叔也不能把她給逼急了吧,咋說也是親閨女,咱家也不差那點彩禮錢?!?/br> “是,嬸兒你說的對,太對了?!?/br> “是吧?所以我就同意了,靜嫻好不容易動了心,我這當媽的,哪能拆開?!?/br> 第421章 一見鐘情挺好 路卿卿不想騙人,干脆實話實說,免得以后惹麻煩,“嬸兒,那你知道男方家里的情況嗎?他這職業(yè)……” 吳娟挺坦然的,“我聽靜嫻說了,他家里還有個meimei,和我家一樣人口不多。父親也是老師,現(xiàn)在不教書了。 這小伙子今年二十五,聽說長得還挺好的,大高個兒,人也不錯。家里窮富不要緊,重要的是,他能安心過日子,別的我們不求。 當老師咋了?我覺得老師就挺好啊,為人師表,那他人肯定挺好。我跟靜嫻她爸就是同學,那時候我們還學俄語,我們的老師就是個好人?!?/br> “嗯,嬸兒你真是太明白事兒了!”路卿卿真想挑起大拇指稱贊,要是家長都這么明白事理,那也不會出現(xiàn)那么多熊孩子了。 劉靜嫻這會才抬起頭:“卿卿,他說……想上我家來一趟。” “那就讓他來?。∵@是好事。”路卿卿就想不通,一見鐘情了魅力,就這么大? 哦……貌似她跟喬聿,也是一見鐘情的,在小樹林那天,她一眼就覺得,這個人她想得到! 一個人一生,能夠遇到這種感覺的人,真是非常不容易的。 至于紀鴻翔,除了那個一見鐘情外,估計還有別的原因,比如,那天他把劉靜嫻的小手給握了半天,從家到醫(yī)院,就沒分開過。 這種接觸,也是增加感情的機會啊,再說了,紀鴻翔這個人雖然是個老師,比較有學問,對感情還是很純潔的,換句話說,還是比較缺乏經(jīng)驗的。 在他心里,那樣就已經(jīng)算是冒犯了劉靜嫻。雖說現(xiàn)在沒有古代那么封閉,也分人,紀鴻翔就是那種很保守的人。 看來,他們也真是有緣,自己根本沒做什么,人家都已經(jīng)發(fā)展這么快了。 而且兩方的家庭,都不是那么勢利的,不嫌棄對方的家世,也是很難得的。 這件事讓路卿卿心里踏實了很多,好像從她第一天過來,就一直惦記著劉靜嫻的婚事,現(xiàn)在心里這塊石頭,也終于要放下了。 回到家里,東西已經(jīng)收拾好了。他們來的時候,帶了點禮物,路卿卿這幾個月發(fā)工資攢了點錢,想給楊秀英一些。 但楊秀英說什么都沒要,讓路卿卿自己留著花,想買什么就買,別太節(jié)省了。 推搡了一會,路卿卿只好收下,這錢也沒給出去。 現(xiàn)在他們要離開,家里也準備了一些東西,也沒有別的,拿了點土豆,是自己家院子里種的。 另外還有今天上午,路青松去高粱地里打回來的烏米。 路卿卿知道這個東西,她以前在飯店吃過,但生的還是第一次見到。 烏米是高粱沒有授粉的植株,所生長出來的,沒有高粱的種子,而是長在頂端類似蘆葦棒大小的東西。 現(xiàn)在北方種高粱的比較多,由于科技還有限,作物的產(chǎn)量不高,烏米也比較多,人們都會把它給掰下來,拿回家吃。 楊秀英把東西給裝好,叮囑道:“這烏米你帶回去,給喬聿媽拿點,讓她嘗嘗,炒著吃,要不放點鹽蒸著吃,都行?!?/br> “嗯,我知道了。”路卿卿把東西交給喬聿拿著,跟一家人難分難舍。 第422章 小姑父給的 無論再怎么不舍,也還是要分開,路卿卿和家人揮手告別,一狠心離開了。 直到火車開了,她心里還不舒服呢,天氣熱,車窗開著,她低著頭,從打開的車窗望著外面的景色。 喬聿就坐在路卿卿身邊,看看沒人注意,這才輕輕握住她的手,湊近了低聲說:“難受了?” 路卿卿柔柔地一笑:“沒事,一會就好?!?/br> 她平時生龍活虎的樣子更多,難得這么柔弱,反而讓人覺得擔憂。 喬聿用力握了握她的手,希望能傳遞她一些力量,“別難過,以后有機會我們再來?!?/br> “嗯,我知道?!甭非淝湟沧龊昧诵睦頊蕚?,以后要好好的生活,也算給家里人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