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趾[無CP]_分節(jié)閱讀_266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胤俄有了紅包群、[火影]抱哥哥好難、攻略那個人造人、咬青梅(GL)、[綜]名士萬花、情深逢時[GL]、大偵探,你媳婦又在吃醋![GL]、女主是個腦補(bǔ)帝[穿書GL]、公爵小姐(西幻?。危小「撸龋?/a>、紅樓之白魔法神賈珠
“你馬上再帶上五千人,去南城,增援!陶暄是個文官,沒見過這等場面,肯定嚇得腿都軟了,你趕緊去鎮(zhèn)住局面!” 已經(jīng)鎮(zhèn)不住了,恐怕整個張掖城,很快就會充滿敵人的人馬。 副將沒有將這句話說出來,他深深看了嬴子瑜一眼,朝他敬了個軍禮,轉(zhuǎn)身決然而去。 嬴子瑜只覺自己又干又澀的雙眼瞬間濕潤。 但那點(diǎn)濕意很快被血汗蒸干,他提著長刀沖向敵人,咆哮著將對方的頭顱一刀斬落。 如果陳帥還在這里,他會怎么做? 陳帥,我嬴子瑜對不住你,我沒能守住這里。 蕭豫那龜孫子龜縮了那么多年,養(yǎng)了這么多精兵,我們區(qū)區(qū)五萬兵力,根本不是對手。 嬴子瑜手起刀落,哪怕自己隨之多出一道道傷痕,也沒有片刻停頓。 他的目光甚至沒有在倒下的敵人身上停留片刻。 死志報國,就在今日。 大不了十八年后,老子又是一條好漢! 他如是想道,目光愈發(fā)狠戾,手中刀鋒貫穿敵人胸膛,又飛快拔出,撲向下一個目標(biāo)。 城門一次次受到?jīng)_車的震蕩,上面的弓弩與石炮仿佛永不間斷地投向城門,城墻下面,又有敵人搭設(shè)起來的云梯,他們一次次向城樓上攀登,而守城的士兵越來越少,他們受到的攔阻也就越來越少。 嬴子瑜不小心踢到腳邊一具尸體,也不知是敵人還是自己人的,他一個踉蹌,往前撲倒,敵人的長槍跟著刺過來。 就在槍頭被晚霞映出璀璨光華時,他忽然聽見遙遙一聲高喊。 洪亮悠遠(yuǎn),仿佛亙古以來,天地未有如此悅耳動聽的聲音。 那個聲音說的是—— “安王賀融援兵來也,嬴將軍撐??!” 嬴子瑜又放倒一個敵人,掙扎著爬到城樓邊上往外眺望。 只見遠(yuǎn)遠(yuǎn)的,一支軍隊疾馳而來,其中有三騎,中間那人手持一面大旗,上書“安”字,想是傳令兵,方才高聲吶喊也出自于他,另外兩人,一左一右,分別護(hù)持著他。 安王必然是怕他們撐不住,才讓人當(dāng)先過來傳令。 “安王賀融來也,蕭豫老賊速速投降!” 那人一聲接一聲,無須停歇,幾乎蓋過了那些兵刃相接與喊殺聲。 雙方士兵紛紛聞聲望去,或喜極而泣,或大驚失色。 甘州有救了。 嬴子瑜嗤的一聲笑出來,那笑聲越來越大,伴隨著眼淚滾滾而下。 “來得好!爺爺我還能再殺三百人!” 第143章 傳令兵之后, 一大片浩浩蕩蕩的兵馬由遠(yuǎn)及近,洶涌而來,猶如海水漲潮,片刻便將平地覆蓋。 蕭重驀地回首, 但見晚霞絢爛, 旌旗獵獵,兵馬重重如山,戰(zhàn)袍迎風(fēng)飛舞,更有那山海呼嘯般的口號, 一時間已在氣勢上壓倒了己方。 可極目眺望, 明明打著安王的旗號, 卻看不見正主兒的影子。 也是,聽說那人是個瘸子,怎么可能親自上戰(zhàn)場, 更在前面沖鋒陷陣?被這許多人擋住, 自然是看不見的。 原先在攻城的士兵聞聲愕然回望,沒想到油盡燈枯的甘州還真等到了援兵, 受其氣勢所懾, 許多人再沒了一鼓作氣的戰(zhàn)意,更有一時走神的被城樓上的士兵用石塊兵器紛紛砸落挑落, 慘叫著墜地。 “虎賁營,驍勇營隨我回防!其他人繼續(xù)攻城!”蕭重嘶吼一聲,傳令兵跟著變幻旗令,但此時他手下的士兵已經(jīng)被突如其來的援軍影響了士氣, 就連回防也顯得倉促。 相較之下,安王麾下的軍隊令行禁止,幾乎是左右令旗揚(yáng)起,他們就已經(jīng)有了動作。 左右翼各分出一股朝前包抄敵人,居中的林淼則高舉重劍,帶領(lǐng)身后士兵朝蕭重殺來。 當(dāng)這些人悉數(shù)奔出之后,蕭重便看見身在后方,騎在馬上的身影。 那應(yīng)該就是賀融了。 他對賀融早聞其名,當(dāng)年涼國與東突厥結(jié)盟,對中原形成合圍之勢,聽說這個賀融曾千里迢迢跑到西突厥去,說服真定公主歸順中原,正好與涼國、東突厥形成四方兩兩牽制之勢,若非后來東突厥繼續(xù)強(qiáng)大,直接將西突厥給吞并了,只怕現(xiàn)在依舊是危而不戰(zhàn)的局面。 他是蕭豫的義子,排行第三,而那賀融,也人稱三郎,他們雖然素昧平生,卻似乎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聯(lián)系與緣分,這樣的緣分,怎能辜負(fù)? 蕭重大笑一聲:“來得好!” 手中將長槍挽出一個槍花,雙腿一夾馬腹,旋即以萬夫當(dāng)關(guān)之勢迎了上去。 城樓之上,一眾守城士兵于絕望中看見生機(jī),不由精神大振,哪怕原本已經(jīng)手腳俱軟,也都憑著那一口氣再提刀上前,殺幾個敵人才夠數(shù)。 嬴子瑜忙讓副將再湊出五千兵馬,前往南城支援陶暄。 “陶刺史那是文人骨頭,一言不合就要殉城的,你可得趕緊,免得他手上的劍快一步,一邊去還要一邊喊,說朝廷派安王來救我們了!” 但他還真料錯了,陶暄那把劍舉了好幾回,每次遞到肩膀上,卻都覺得劍有千斤重,死活下不了手。 若有旁人在此,看他的行為必然十足可笑,但陶暄自己卻并不覺得可笑,相反十分痛苦掙扎,直到他聽見有人高聲喊道:“朝廷派安王來救我們了!我們有救了!蕭豫賊子速速受死吧!” 陶暄茫然抬頭,心說該不會我耳朵出毛病了吧,還是嬴子瑜為了提振士氣,連這種謊言都憋出來了?可大家又不是傻的,若是發(fā)現(xiàn)沒有援軍,那有什么用? 顫巍巍之際,他就看見嬴子瑜的副將帶著人馬穿過街道朝這邊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