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時玉又將手里的信看了一遍,想起之前那幾封,不由感慨起了人性的善變。 他們剛顯露身份的時候,教廷支持貴族警惕提防,結(jié)果現(xiàn)在病理說一出來,換成教廷慌亂警惕,貴族支持。 這個偏西方的世界,大家對利益的態(tài)度表現(xiàn)的驚人直白。 說起來,一開始教廷支持他們,很大一部分是為了合理化他們千百年來無法與神溝通的問題。 “如果他真的得了不治之癥呢?”他問,“我們的計劃需不需要改一改?人家可是把小王子送來了?!?/br> 不是雷奧尼斯這種大公王子,是真正的帝國王子。 據(jù)他所知,這位蜜金大帝目前有四個孩子,除了黛麗德公主,還有三位王子,三位王子的母親各不相同。 這里面的故事曲折可以譜寫出一部歌劇。 這個世界在婚戀繼承方面和時玉了解的中世紀差不多,全國從上到下,絕對的一夫一妻無妾制。 即使是國王,也只能同時娶一個伴侶。 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能名正言順納妾,私下卻可以擁有無數(shù)情婦。 情婦的身份不限,只要雙方愿意就可以,貴族之間互相偷情簡直再正常不過。 而且在這方面出乎意料的男女平等,男人可以找情婦,女人也可以找情夫,沒有人會說什么,大家心照不宣。 甚至可以當成一段被人艷羨的談資。 譬如時玉就看到過一段關(guān)于上一任蜜金國王后的記載,說有一位伯爵來王城面見大帝,結(jié)果對王后一見鐘情,連續(xù)半個月在城堡外拿著玫瑰朝著王后的窗戶高唱情歌。 消息傳出去,大家紛紛驚呼浪漫——至少筆者是這么記載的。 甚至連國王也沒有怪罪,還邀請這位伯爵參加了舞會,讓他和王后見了一面。 時玉看到這不禁對上任國王的心胸肅然起敬。 簡直比大海還要寬廣。 這要放在華夏古代,敢向皇后求愛,分分鐘拉出去砍了滅族。 不過這樣看似荒誕的故事,卻體現(xiàn)了這個世界主流的婚戀觀。 但情婦是一回事,私生子又是另外一回事。 沒有名正言順的妾室,自然也就沒有庶子一說,私生子是不被承認的,尤其越是地位高貴的貴族,越要保證血統(tǒng)的純正,一般來說私生子不會有出生的機會。 即使有漏網(wǎng)之魚或者別有用心生下來,也別指望能被貴族留下養(yǎng)大。 基本上私自生下來的孩子,要么被溺死要么被扔掉。 就算有些貴族心善,愿意讓孩子留在城堡或者莊園里,也只能作為仆從,而不是主人,甚至很多時候他們服侍的就是自己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 在這種環(huán)境下,現(xiàn)任蜜金王室出現(xiàn)三個同父異母的王子,算得上十分荒誕了。 蜜金大帝十八歲成年娶妻,即現(xiàn)任王后。 兩人結(jié)婚不久便有了第一個孩子,黛麗德公主,但王后在生產(chǎn)時不順,導(dǎo)致接下來連續(xù)五年都沒有懷孕。 恰好這個時候蜜金大帝意外倒下。 這個世界雖說在某些方面男女平等,但追根究底仍舊是男權(quán)社會,繼承權(quán)以男性優(yōu)先,而且明確規(guī)定,如果貴族臨死只有女兒,可以讓侄子或者遠房男性親戚繼承,女兒只能拿到部分金錢。 尤其王座,更加嚴苛,必須傳給王子而非公主。 所以黛麗德公主并不具有王位繼承權(quán)。 于是在王后不能生育,國王又陷入虛弱的情況下,教廷同意了王后的借腹提議。 王后挑選了自己的侍女,而且為了保險,一次選了三位。 最終有兩位懷孕,前后腳生下了兩位王子。 侍女被處死,兩位王子交給王后撫養(yǎng),本來事情到此為止,甚至外界并不知曉這兩位被算成雙胞胎的王子并非王后所生。 誰知道過了幾年,王后再次有了身孕,而且生下了一個王子。 也就是即將跟隨黛麗德公主前來的喬伊斯王子。 王后有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前面兩位養(yǎng)子自然就不重要了,兩人的身份隨之大白天下,但因為已經(jīng)被承認,并沒有削去王子的頭銜,依舊留在城堡里。 時玉當時聽完這段只有一個想法,如果將王后放到甄嬛傳里,估計活不過一集。 政治就不說了,連宮斗都宮斗的這么清新脫俗。 以他陪著老媽刷了N遍甄嬛傳的經(jīng)驗,要么瞞著兩個養(yǎng)子,從小洗腦拉攏,讓他們輔佐弟弟,要么一不做二不休,制造事故早點鏟草除根。 王后前后態(tài)度轉(zhuǎn)變這么大,難道就不怕那兩個王子心理扭曲報復(fù)嗎? 如果小王子沒能順利長大,繼承權(quán)還不是從這兩人里選? 國王就看著讓王后鬧一點都不管? 上位者的想法時玉搞不懂,不過既然人家將小王子送上了門,他們要不要干脆大膽一點,洗腦小王子? 霍辭略一沉思:“改成四國計劃?” 想的是放棄三國計劃只專注小王子的時玉:“……” 若無其事點頭:“沒錯。” 霍辭將搓好的陶土又摁下去,開始新一輪塑形:“這位大帝將兒子送過來,恐怕也是打著這個主意?!?/br> “如果我們看出他是什么病,能治好他,皆大歡喜,如果看不出來,或者即使看出來也治不好,他得給小王子找一個庇護,神使是最好的人選,神使承認的繼承人,誰敢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