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盡寒枝[古風(fēng)]_分節(jié)閱讀_142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你看見我的女主了么[穿書]、新時代,新地府、榮宗耀祖、穿書女配寵妻日常 完結(jié)+番外、超大牌助理[GL] 完結(jié)+番外、[快穿]男主每天都在打臉、所有人都認為我會死、一世江湖
好在對方雖然彪悍,畢竟只是草莽,雖形如環(huán)陣將他們圍困,使得卻不是長兵堅盾,顯然是蠻勇有余,不通戰(zhàn)術(shù),想要制服應(yīng)該不會太難。 玉青回頭試探地看了嘉斐一眼,見王爺輕輕點了點頭,知道得了準許,便再也按捺不住了,點足輕身躍上前去。 玉青的年紀在整個靖王府衛(wèi)里都算是小的,才二十出頭,性情也很是爽直純真,能做得這個右都尉且還能夠服眾,完全憑的是真本事。但玉青究竟有多大的本事,不真正交手是很難知道的。而他偏又生得白凈俊俏,乍看之下,完全是個玉面小郎君的模樣。對面似乎沒有想到在這種人數(shù)懸殊身陷重圍的情況之下,這么個年紀輕輕的后生竟然敢主動跳出來,都露出驚訝的表情,反而愣住了。 玉青上前一步,掃眼看了一圈,拍拍胸脯高聲喊道:“你們?nèi)硕?,我們?nèi)松伲远嗥凵偎悴坏糜⑿酆脻h。讓你們最能打的出來,咱們單挑?!?/br> 這邀戰(zhàn)在對方眼中看來難免顯得狂妄。那數(shù)十個匪人全都大笑起來,其中一個狀似頭目的叉腰昂著頭,拿下巴指著玉青,頗有許多輕蔑地嘲弄:“你今年才幾歲?這么著急送死?” 眾匪聞言又是一陣哄笑。 玉青大約早已習(xí)慣了這種被人輕看譏諷的場面,也不見如何惱怒,反而也眨眼笑了一下。 “試試看唄,搞不好是我送你們?nèi)ニ滥兀俊?/br> 他不輕不重吐出這么一句,話音未落已移形換影一般閃上那匪人頭目跟前,抬手輕輕一抹。 匪人頭目頓覺頸項刺痛,驚駭之下倒也反應(yīng)得及時,當即后退躲避,同時推手向玉青擊出一掌。 但玉青早已輕輕巧巧旋身撤回來了。 他手里抓著什么東西,舉起來吊在眼前,歪著腦袋看了一眼,大聲念出來:“張二……你這名字卻好記得很?!痹瓉硎且粔K名牌。 那張二見之大驚,下意識捂住自己的脖子,卻只摸了一手血,登時臉色便青了。 他原本以為這個俊俏的小后生是不自量力要偷襲他,誰知醉翁之意不在酒。這小子原本就是沖他的名牌來的,否則以方才那一擊之干脆利落,那樣靈巧的身手,他這會兒怕就不止是放一點血這么輕松,而是要人頭不保。 這個小后生看起來細皮嫩rou長得跟個娘們兒似的,沒想到真有兩下子,敢說要送他們?nèi)ニ啦⒉凰阏f大話。 但這名牌卻不該落在他人手中。 “你……把牌子還來!”張二自覺當眾丟了人,又是尷尬又是羞惱,不禁瞪住玉青大吼一聲。 “一塊名牌而已。你這么緊張作甚?”玉青被他吼得莫名,一臉無辜地又把那牌子舉起來看了一眼,“不過這牌子怎么看都有點眼熟,好像是朝廷發(fā)給軍戶正丁的軍牌啊……我看看,這還刻著字,臨安衛(wèi)——” 才剛念了三個字,玉青便閉嘴了。 這名牌,果然是軍牌,且正是臨安衛(wèi)發(fā)給屬下兵丁的軍牌。這張二竟是個在籍的軍人,難怪他如此緊張這塊牌子,想來是怕身份暴露。 但玉青是當真不知道。 他原本只是覺得這個匪人囂張可笑,想戲弄一下以為威懾,見對方脖子上掛著根繩以為必是貼身之物,便伸手取了,誰知道卻撞破這么個大秘密。 朝廷發(fā)給軍戶的軍牌是用來辨認兵丁身份的,倘若戰(zhàn)死,朝廷會以尸首上的軍牌為據(jù)撫恤其親族,而后依照軍禮,將軍牌與烈士遺骨一同下葬;倘若卸甲退伍,則應(yīng)該將軍牌交還。這張二既還掛著軍牌,又不在其衛(wèi)所服役,多半是個逃兵。 圣朝自開國以來一直以軍戶世襲之制募兵,然為躲避兵役而做逃兵者多不勝數(shù)。雖然逃兵是殺頭的重罪,一旦被發(fā)現(xiàn)了抓回去不但自己性命不保還要連累家人,但南北二疆戰(zhàn)亂不止,總有人甘愿冒險,也不肯上陣廝殺。 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護國安邦的心。 玉青少年時便入了錦衣衛(wèi),一向崇敬鐵骨錚錚的英雄好漢,最瞧不起這些做逃兵的,見此情狀,頓時也臉色不善起來,皺眉冷冷質(zhì)問:“張二,你既然身為軍人,為什么不去為國效力,卻在這里做賊?” “關(guān)你屁事!”張二臉已漲得通紅,卻不肯回答,只憤憤啐了一口,瞪著玉青怒罵,“你不是要單挑嗎?小兔崽子,張爺今天成全你!”他一步上前,甩開左右就要和玉青動手,又還嚷嚷著不許其他人助戰(zhàn)云云。 這人無論武功還是機敏,都絕不可能是玉青的對手,只是紅了眼賭著這一口狠氣罷了。 雖然玉青這小子也著實惱人得很,如此當眾揭短,半點面子也不給留,豈非討打。 嘉斐看了半晌“熱鬧”,與甄賢對視一眼,有些哭笑不得。 他不是怪玉青冒失莽撞,只不過眼前這種情形若換了童前,大概不會鬧得這么啼笑皆非。 若真只是為逃避兵役,大可以把軍牌扔了,免得落人口實。那張二卻仍將軍牌掛在胸前,恐怕其中別有隱情。玉青想當然就如此言語,其實有些自以為是,并不太妥當。 可事已至此,他總不能給自己的屬下拆臺澆冷水。 “玉青,點到為止就好,不要傷他性命。” 嘉斐只得在心里苦笑,沉聲開口。 靖王殿下是真怕玉青管不住手欠就把人弄死了,是以才有這么一句叮囑,一來是要保人命,而來其實也是示好。 然再好的心意,落在如今的張二耳中,也已與羞辱無異。那張二早已理智全無,氣得大叫一聲,就舉刀向玉青撲過去。 第81章 二十八、龍與虎(4) 玉青是久經(jīng)戰(zhàn)陣的勇武之士,對付一個落草為寇的逃兵原本沒打算出刃。 但張二卻出乎意料地兇悍難纏,就算落盡下風(fēng)也不斷怒吼著沖上來,完全是不死不休的蠻勁。且這張二又生得孔武有力,虎背熊腰一身肌rou,直比玉青高壯出整整一個頭來。蠻力相較,玉青討不到半點便宜。 如是糾纏得久了,玉青到底年輕,難免有些心浮氣躁,便“鏘”得抽出佩刀,想要速戰(zhàn)速決。 不料這一出刀,卻險些出了大事。 那張二眼尖一瞥,見了他的刀竟大驚呼呵一聲:“……繡春刀!錦衣衛(wèi)?!” 錦衣衛(wèi)的繡春刀,一人一刀,專人專鑄,刀在人在,刀折人死,象征著無上的恩榮。因為是天子親衛(wèi),錦衣衛(wèi)輕易是不能殺的,倘若犯罪伏法,便由皇帝親自下詔,折其佩刀,命其自裁。是為“折刃”之刑。 莊閔郡王沒時,陳世欽借機發(fā)難傾軋錦衣衛(wèi)爭權(quán),便是矯詔要逼迫包括時任錦衣衛(wèi)經(jīng)歷沈淳在內(nèi)的一眾錦衣衛(wèi)折刃自裁。 當時靖王嘉斐身在皇陵守孝,聞訊輾轉(zhuǎn)陳情御前,拆穿了陳世欽瞞上欺下的謀劃,以為早夭的五皇子積福不宜大作殺孽為由,保下了這數(shù)十條人命。 但陳世欽與錦衣衛(wèi)爭斗已久,深恨沈淳剛直,欲要再往御前詭辯。沈經(jīng)歷為保下屬兄弟,甘愿舍命,在皇帝面前自折佩刀,壯烈而死?;实凵罡衅淞x,雖然明面上順了陳世欽之意將鎮(zhèn)撫司歸于司禮監(jiān)掌管,卻又秘密將沈淳麾下那三十名錦衣衛(wèi)一并發(fā)配去了皇陵,名為懲戒,實則是護衛(wèi)在皇陵守孝的二皇子。三年以后,這些個從前的錦衣衛(wèi)便隨著二殿下歸朝封王成了靖王府的王府衛(wèi)。 是以其他諸王府上皆只有王府儀衛(wèi),只靖王嘉斐府上有這圣朝開元以來獨一無二的手執(zhí)繡春刀的親衛(wèi)軍 皇帝陛下的圣意,是要給自己的兒子留下可用的忠勇之人。然而即便沒有圣意,沈經(jīng)歷的血仇,靖王殿下的救命之恩,也足夠讓這些死里逃生的義士誓死追隨。 然而自從入了靖王府,這幾十把繡春刀便封存了。錦衣衛(wèi)是皇帝的親衛(wèi),自然不能隨侍于王府。在北鎮(zhèn)撫司的卷冊里,他們這些人都是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