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決斗
沈澤躲得好好的,忽然被蘭斯洛特叫破,不禁暗罵他多事。 大搬運術(shù)很難招架,一不小心就會中招。對付徐牟林要么速戰(zhàn)速決,要么遠遠躲開。 現(xiàn)在這樣近距離對峙,實在讓人頭疼。然而沒別的辦法,只能硬頭皮頂一頂。 “亨德里克先生,那個小娘娘腔說的啥,我的布立吞語很生疏,請問什么叫jian細?”沈澤怪腔怪調(diào)重復了一遍布立吞語的單詞“jian細”。 亨德里克信以為真,解釋道:“jian細是收集情報的人。比如兩個領(lǐng)地打仗,需要了解敵方的軍隊數(shù)量、糧食供應(yīng)、城堡的薄弱點等等,派人去偵察,就叫做‘jian細’。” “這樣啊,”沈澤點點頭,故作天真地疑問,“收集情報,理應(yīng)熟悉當?shù)氐那闆r,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我們是異鄉(xiāng)人,走到哪里都顯眼,對坎巴拉的風俗人情一無所知,連話都說不利索,怎能當jian細?” 亨德里克哈哈大笑:“亞瑟胡亂栽贓,你不要在意,沒人相信萬里外的秦尼斯坦人會認識撒克遜野蠻人?!?/br> “原來小娘娘腔喜歡栽贓陷害別人,那么,他對這位可敬紳士的指責多半也是謊言。” 沈澤沖羅姆斯友好地微笑,羅姆斯心喜,馬上湊趣配合:“走幾萬里路專程到不列顛島為撒克遜人刺探情報,這種荒謬事只有蠢豬講得出口?!?/br> 雖然庫塞爾騎士剛同沈澤爭吵,但此刻亞瑟才是最大敵人,他們跟著嘻嘻哈哈,冷嘲熱諷。.. 徐牟林氣得七竅生煙,特別是沈澤一口一個“小娘娘腔”,戳中痛點。這叫話說不利索?你小子嘴皮子比誰都利索! 徐牟林知道沈澤擅長嘴炮,繼續(xù)糾纏下去占不了便宜,越扯離正事越遠。當務(wù)之急是捉住羅姆斯,防止他到部落大會上砸場子。 “如果你們一定要推舉東方人做公證,無所謂,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徒勞,我將讓各位見識真正的騎士技藝?!?/br> 徐牟林挺起瘦小的身軀,在大號全身板甲掩護下,倒有幾分雄壯的氣勢。 蘭斯洛特微一欠身:“愿意領(lǐng)教將埃阿斯王打落塵埃的勇士的風采?!?/br> 這時代還沒有后世騎士決斗的繁文縟節(jié),雙方各自歸隊,在扈從幫助下做好馬槍決斗的準備工作,然后一東一西,隔兩百米駐馬站立。 坎巴拉士兵和杰蘭特士兵沿線散開,高舉火把,照亮決斗場地。 深夜的斯諾多尼亞平原上,一輪孤月高懸,遠處躲藏于無邊的黑暗和寂靜中,近處人歡馬嘶,一場惡斗將開始。 沈澤手提杰蘭特交給的短劍,催馬來到中線外端,高聲呼喊。 “兩位準備好了嗎?” 他舉起短劍,在半空停留片刻,用力向下劈。 兩名騎士出動,速度由小跑到奔馳,直至風馳電掣的極限。 亞瑟王時代馬鐙尚未傳入不列顛島,騎士在馬上受撞擊很容易墜落,所以技戰(zhàn)術(shù)與中世紀鼎盛時期有區(qū)別。盾牌只用于短兵相接,長矛沖鋒時棄置,騎士主要靠嫻熟的馭馬技巧躲避和攻擊對手。 蘭斯洛特左手控制韁繩,右胳膊斜向上舉,反手持矛,全身放松,以便擊中敵人的一剎那及時撒手,避免反沖之力。 徐牟林的姿勢如出一轍,反手握矛,金屬矛尖略向下傾斜。 在盎格斯福德戰(zhàn)場上唐霜也是這樣持矛,事后她對沈澤解釋過正反手的優(yōu)劣。 正手持矛cao控方便,不僅可以刺,當雙方橫距較遠時還可以掃,戰(zhàn)術(shù)靈活。反手持矛力量大,但不能橫掃,否則矛桿遇阻反彈到自己身上。 因為騎士互相沖刺的位置是左手靠左手,持矛的右手在外側(cè),向內(nèi)扎。有的影視劇中騎士直線對沖,或拿長槍的胳膊在內(nèi)側(cè),是錯誤的。 “對自己有信心的騎手都是反手握矛。”唐霜輕描淡寫、卻又有一絲驕傲地說道。 當時沈澤缺少切身體會,這次執(zhí)行任務(wù)前,所有隊員接受了適應(yīng)亞瑟王時代的特訓,馬槍對決為其中一項。經(jīng)一番苦練,沈澤掌握全盤技巧,深感唐霜說的對。只要馬術(shù)足夠好,不會給敵人拉開距離的機會。 兩匹馬越來越近,夜色中,騎士互相看清楚身形。 蘭斯洛特斜舉長矛,遙遙鎖定亞瑟的胸膛;徐牟林矮小,矛尖的位置稍低,對準蘭斯洛特的腹部。 十米,九米,八米…… 忽然間,蘭斯洛特抖韁繩腳后跟磕馬腹,駿馬竟然在高速疾馳中硬生生變向,往斜外側(cè)沖出去,拉大兩人之間的橫間距。徐牟林的長矛夠不著蘭斯洛特,蘭斯洛特的長矛也刺不中徐牟林。 數(shù)米的距離轉(zhuǎn)瞬即過,兩匹馬交錯并行,這個回合貌似走空,雙方失去出手的機會,只能圈馬再戰(zhàn)。 便在此際,蘭斯洛特以迅雷之勢,左手抓過右手的長矛,反臂橫掃徐牟林的脖頸。 這一變招突如其來,似電光火石,擋無可擋避無可避。并且準頭奇佳,矛桿直砸脖子,那是上半身最薄弱的地方,雖然有盔甲保護,但大力撞擊下徐牟林鐵定坐不穩(wěn)掉落馬。 然而,當長矛距離徐牟林的后頸二十公分時,觸碰到一道電磁屏障。電流瞬息傳入,強度之大使木質(zhì)矛桿成為導體。蘭斯洛特猝不及防,被電磁力反震,胳膊脫臼,身體脫離馬背向前凌空飛出。 短短幾秒鐘,戰(zhàn)局一波三折。 先是蘭斯洛特意外變線,使人以為沖鋒失效,緊接著他發(fā)揮神來之筆,以不可思議的方式換手武器,給與徐牟林致命打擊。 這展現(xiàn)出蘭斯洛特的精湛技藝,馬術(shù)和自身的靈敏、速度、力量融為一體,達到巔峰,完勝徐牟林。 毫不夸張地說,在馬槍對決項目上蘭斯洛特就是當世第一,沒人能抗衡。 沈澤、唐霜、薩繆爾、宋魚也不行,換他們上場,同樣敵不過蘭斯洛特,除非施展異能。 可惜,蘭斯洛特遇上魔術(shù)般的力量。 眾人隔得遠,分不清真相,只道是亞瑟的身體周圍有一個無形防御罩,將蘭斯洛特反彈出去,而自身不吃反作用力,在馬上穩(wěn)當當坐著絲毫不搖晃。 庫塞爾、杰蘭特等騎士目瞪口呆,懷疑自己的眼睛,他們驀然想起,難道亞瑟擊敗埃阿斯的故事是真的? 布立吞人中傳言,亞瑟在拉洛德城堡下與“巖石巨人”埃阿斯步戰(zhàn)對決,當埃阿斯舉長柄斧砍下時,亞瑟赤手接住斧刃,一劍刺穿埃阿斯的左眼。 這說法過于玄乎,愚民們津津樂道,騎士們大都不信,認為亞瑟派人在民間散布謠言,為自己造聲勢。 可如今,蘭斯洛特的矛桿打在亞瑟脖子上無半點兒傷害,和空手接斧頭的效果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