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書迷正在閱讀:身為主角他們怎么比我還窮、與豪門二世祖的婚后日常[重生]、嫁給渣攻的殺馬特爹后、兇神醫(yī)生[快穿]、全世界都以為我死了、每天都在作死邊緣試探、重生成O后嫁給帝國元帥、反派他美顏盛世[快穿]、大佬就愛我[快穿]、撞臉反派boss以后[西幻]
老師?哪個老師? 葉昭訝異,震驚得說不出話。 孟滿繼續(xù)道:“逃課整一個學期,平時分給你10分。” 葉昭終于忍不?。骸芭P槽……” 他腦子好像轉(zhuǎn)不動了,小心翼翼地問:“孟教授,是、是您么?” 孟滿輕咳一聲,爽快地笑起來:“看來你還是沒想起全部,也難怪。這要怪我功力不足。” 葉昭一頭霧水:“什么功力不足?” 孟滿正色道:“上輩子的事,你已記起十成有九了吧。” 葉昭一凜,收起迷茫,也正色望向?qū)Ψ健?/br> 孟滿道:“葉昭,葉綬之。師出名門,天賦卓絕,四十不到便揚名一方,著書立說,成為一代名醫(yī)?!?/br> 葉昭心想,怎么上起課了。 孟滿繼續(xù)說:“二十四歲因一樁誤治案和恩師決裂,離開師門自立門戶。而師父薛白也因此身敗名裂,年僅三十三歲便病逝?!泵蠞M正視他的雙眼,“這些,你都記起來了吧。” 葉昭點頭。 “那你可曾后悔過?” “后悔……什么?” “當年逼得薛白身敗名裂,在那之后你可曾后悔過?” 葉昭深吸氣。說不后悔是不可能的,怎么會不后悔。他依然記得夢中薛白死時的場景,撕心裂肺的痛苦,不可挽救的絕望,以及無法磨滅的絕望。伴隨他接下來數(shù)十年的漫長生命,直到最后。 他后悔,可所有的無法挽回皆是由他一人所做。在得知親人慘死的真相時,恨意與怨憤一同噴涌,沖滅他的理智,連同多年來對于師門的不滿與失望。 他恨薛白,固執(zhí)己見地認為是薛白刻意隱瞞他的身世。他還是殺死他親人的劊子手,無論是有意還是無心。 他知道薛白不待見他,失落與恨意在心底滋生,只肖一丁點火星,便可點燃整片恨意之原。 那時的他是那樣偏執(zhí)而陰鷙,生長在貧民窟,在那片充斥著罪惡與污糟的土地上,見證著掙扎,伴隨著黑暗長大。遇到薛白,是他十數(shù)年人生中唯一一絲亮星。 可他卻帶著猜疑與不信任靠近薛白,用打量的雙眼審視善意的內(nèi)心。 薛白的嚴厲苛責,被他看作是厭惡;所有的訓誡成了恨意累積的稻草。薛白會夸贊傅懷聰慧,廖山博愛,陸予勤樸,卻鮮少褒獎他。 他仿佛薛氏門下最無能的弟子,和師兄弟的關系也惡劣到極點。他想,他是多么令人厭棄,況且他本也就是薛白撿回來的一條棄犬。 當恨意填滿胸腔時,心里就再也容不下別的。 所以當知曉身世與真相時,前所未有的怒意徹底沖昏了他的頭腦。于是在萬眾注視下,他揭穿了那樁誤治案,揭開薛白塵封多年的傷疤,讓他清高的師父的罪行公之于眾,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戰(zhàn)栗。 可興奮過后,是無盡的空虛。 他好恨啊,恨那個心軟的自己,恨他在最后還要去見他最后一面,恨他在薛白死后又撕心裂肺聲淚俱下。 可他又……止不住地懊悔與煎熬。因為薛白死后,他在這世上終于徹底孤立無援。沒有人知道他來時的路,更無人關心他去向何方。 也正是在此時,他才覺察出自己心中不知何時萌生的隱秘的感情。 可是一切都晚了。 葉昭輕聲道:“后悔過?!?/br> 孟滿也跟著嘆氣道:“你不記得的是,上一世他死后,你曾找到我。” 葉昭忙問:“然、然后呢?” 兩世的重逢,前世今生,前因后果,他不信這些是所謂天賜的幸運。 孟滿道:“你問我,有什么辦法可以救回他。命數(shù)使然,這本是逆天而行,和我所修之道相違??蓮脑从谖矣芯让?,我不能坐視不理。” 葉昭沒說話,靜靜等待著下文。他知道,一定成功了,才有了這一世的相遇相逢。 孟滿道:“用你數(shù)十年的壽數(shù),換他重生。” “聽起來難以置信是么。”他頓了頓,“而你答應了。你們醫(yī)道講氣血津液精,我道行有限,取精化氣,逆天改命,也賠上了剩下數(shù)十年要修的道行。而你的壽命便也終止在五十八,臨終前手里唯一拿著的便是那本書?!蹦潜居≈叭~綬之”印章的《紅爐玉鑰》。 葉昭問:“那我原本可以活多久?” 孟滿道:“九十八。” 葉昭:“……” 接著,葉昭無法控制地重生在了未來的那個世界。孟滿隨同來到,冥冥之中引導他找到那本書,為了將他帶回過去,那本書成為唯一能喚醒記憶的紐帶。 沉默良久,葉昭問他:“師父知道么?上一世的事,師父……還記得么?” “這就是我今夜來找你的目的所在。”孟滿拂塵輕掃,“你希望他記起么?!?/br> 他不敢想象薛白知道真相后會是何種反應,他擔不起這樣的結(jié)果。 自私地想,他希望他永遠不知道。 可這樣對薛白來說是公平的么。他真的愿意接受這樣的過往與記憶么。 他不知道。 作者有話要說: 寫到這里其實我也不知道有沒有表達清楚,就是上一世的葉昭做的事是確確實實發(fā)生過,也確確實實傷害到了師父。而這一世之所以會產(chǎn)生完全不同的結(jié)局,是和兩世葉昭長大生活的環(huán)境有關。兩世是一個人,但也不是一個人,他們性格截然不同,所以這一世葉昭選擇了相信師父,才變成了現(xiàn)在這個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