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謝相 完結+番外_分節(jié)閱讀_270
此時距正旦,已只余半月。 一時間宮廷朝堂,無一人清閑。自未央宮至鞏侯府這一段路途,時時都有官員、宮衛(wèi)與宦官往來,押送著天子的聘禮。 黃金二萬斤,為錢二萬萬,還有無數(shù)璧、乘馬、束帛、漆器,這些財物由人馬押送,源源不斷地送往鞏侯府,直送了半個月,都未送完。 禮官們?nèi)雽m,教導皇帝大婚禮儀。劉藻學得極為認真,還主動要求演練,生怕嘉禮出錯。 數(shù)百名繡娘趕制吉服,連日連夜不曾合眼,宮廷內(nèi)外,都要裝飾,皇帝又突發(fā)奇想,令人自鞏侯府至舉行嘉禮的大殿,這一路都鋪設紅綢,要讓皇后踏著紅綢入宮,以示吉慶纏綿,帝后恩愛不離之意。 從鞏侯府到大殿,少說也有三十里地,哪有這么多的紅綢,將京師掏空了,都尋不出這么多紅綢來。于是大臣們又快馬往各地尋找,一個個都愁白了頭。 有些官員甚至后悔起來,早知陛下這么能鬧騰,上一回就答應她了,那時離正旦還有四個月,他們還能慢慢準備,不至于半月之間跑斷腿。 劉藻仍覺不夠,下詔大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免河內(nèi)、漁陽、上黨、山陽等三十七郡百姓一年賦稅。以示與民同樂。 總之皇帝所為,使得這場婚事成了有漢以來最為奢靡喜慶的一場大婚,京師百姓原先對皇帝娶后頗為有微詞,漸漸地也融入熱鬧華景之中,期待起來。 但越接近正旦,劉藻便越是焦躁。謝相出宮備嫁去了,她獨枕難眠十余日,竟越發(fā)想念起謝相來。 可禮官不讓她見謝相。劉藻忍耐了好幾日,日益思念成河。 椒房殿總算要迎來主人,劉藻親自去看了好幾遍,連門上掛的燈籠她都仔細看了,嫌掛得不夠端正,命人取了梯子來,爬上去親自重掛了一遍。 殿內(nèi)的每一件器物都是她挑選的,連被褥、妝奩她都過問了。這日距正旦只余三日,她望眼欲穿,靜不下心來做事,又跑去椒房殿看,這回連殿中的地板,她都親自擦了一遍。 想到謝相將來要在此地生活,與她白頭偕老,劉藻心潮guntang,一個激動,把矮幾、櫥柜、妝臺、床榻都仔仔細細地擦了一遍。 宮人們已受不住她了,起初還會大驚失色地跪地勸阻,稱這不是陛下能做的活計。而今已能面不改色地指點她什么樣的材質(zhì)用什么養(yǎng)的布料擦拭,方能不傷木器。 劉藻挨得好生辛苦,又挨過一日,距正旦只余兩日時,她終于忍耐不住,她非要見謝相不可。 可禮官說了,大婚之前,新人見面,是為不吉。就是這句不吉,攔了她這么多日。 劉藻想吉不吉不是禮官說了算,是上天的旨意。她跑去神明臺,令方相氏為她問一問諸神,今日能見謝相否? 方相氏替她卜了一卦,卦象稱,陛下酉時離宮,子時前歸,則吉。 劉藻見天色不早,酉時將至,慌忙去了。 方相氏見她急忙離去的背影,笑著搖了搖頭。當年陛下要他卜謝相之壽,卜得結果竟是天機,不能窺測。那時他怎么都想不通,為何丞相之壽,竟成了天機。 直至陛下要立后,方知究竟。 這世間唯二不能卜的,便是帝后。 劉藻特換了身玄衣,只攜了三五名侍從,掐著時辰,酉時一到,她方離宮。因不好叫人知曉,她棄馬從車,悄悄地行至謝相府外。又恐驚動仆婢,也不敢叩門,竟尋了一處圍墻翻了進去。 那幾名侍從看得都快嚇死了,可陛下說了,要避人耳目,他們只能在圍墻下急得團團轉(zhuǎn),而不敢發(fā)出一絲聲響。 多虧劉藻喜好騎射,又時常蹴鞠為樂,身手頗為敏捷,自高墻上躍下來,也未傷到哪里。 這府邸她熟得很,小心翼翼地尋著小徑走,避過巡邏的甲士、仆婢,直往謝漪房中去。 夜幕已降,她衣玄,可藏匿于夜色中,又在草木間四處躲避,竟未叫人察覺??傻搅酥x漪院中,劉藻還是敏感地覺出一絲不對頭。這一路來,遇上的人,未免少了些。 但她未及深想,便潛入了謝漪院中。 窗上可見人影,在燈下做著針線。 劉藻一路來唯恐叫人發(fā)覺的驚怕瞬間消失,盯著窗上那人影,心跳得飛快,謝相是在繡嫁衣嗎? 作者有話要說:萌萌對謝相的針線能力,一無所知。 第139章 數(shù)九寒冬里,劉藻一路趕來,臉凍得通紅。 她看著窗上謝漪的影子,一心想見她的沖動倏爾之間歸為平靜。只是就這樣隔著窗紙,看到謝漪的影子,劉藻都覺得很滿足。 庭中有梅花,暗香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