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謝相 完結+番外_分節(jié)閱讀_187
第一批出頭的,固然有膽識,卻皆浮躁不堪,所獻之策亦是紙上談兵,無可用之處,不是她要等的人。 眾人等了數(shù)日,未得回應,便知良策未入君王之眼,這一來便嚇退了一批人。 接下去兩月,劉藻又先后得了一批人,這些人有如先番,寫策獻上的,也有皇帝召來談笑時,趁機將志向嵌入笑語中的,還有假作偶遇,口吐驚世之語,要引起君王注意的。 劉藻暗自記了幾個名字,卻也不急,繼續(xù)察看,便讓她發(fā)現(xiàn)了一人。 這回入京的,共有三百余人,三百余人間,女子不足十人。她發(fā)現(xiàn)的便是這不足十人中的一人。 這世道,雖女子可為官,可承家業(yè),但真正能出頭的,并不多。據(jù)劉藻所知,越是窮苦人家,女子的地位便越低,稍富裕的人家,也更愿將余錢用在兒郎身上,女兒說到底是要嫁出去的。唯有家財萬貫的商賈,封地千里的公卿諸侯,方會在女兒身上留些心思。 因此,這回被選入京的女子,有二人是劉氏宗親,有五人出身郡望著姓,僅有一人衣著寒酸。 她發(fā)現(xiàn)的便是這寒酸之人。這人姓韓,名平,年歲在三十上下,自入京來,不曾與皇帝說一句話。 身處貧寒而奮發(fā),得見君王卻不語,此人必有大志向。 劉藻將這人的名字說給了謝漪聽。 她贊不絕口之人,謝漪自然好奇。 這日劉藻要在宮中蹴鞠為樂,因來了這許多俊才,她便令他們擇出擅蹴鞠者,又從宮衛(wèi)中選出一隊,令這二隊比一比,得勝者自有厚賜。 此事她一月前便分派下去,漢家好蹴鞠,會蹴鞠的男子女子都不在少數(shù),聞皇帝詔令,不論俊才,還是宮衛(wèi)皆是躍躍欲試。 如此選人練習,聲勢浩大,過了一月,竟是京中無人不知,公卿之中也有好蹴鞠者,前來觀賽,將一個寬闊的鞠場站得滿滿當當。 劉藻是與謝漪一同來的,二人同乘一車,談笑風生,看上去君臣和樂,毫無間隙。 待下車,劉藻先下,謝漪后下。李琳站在人群中,看到皇帝站定后,回了下身,朝向謝相,袖子抬了一下,又轉(zhuǎn)回身,等著謝相到她身邊,方與行禮的眾人道了免禮。 旁人不知,李琳卻看出來了,陛下回身,必是欲攙扶丞相下車,只是才一抬袖,卻想起這是在人前,只好收斂。由此可見,她們私下相處,陛下待丞相,必然極為體貼。 第97章 蹴鞠一事,質(zhì)樸豪邁,且激蕩人心,很合使人脾性。這一場賽事,因是皇帝主持,故而又添了看頭。觀賽之人眾多,滿朝大臣來了十之八九,在京王侯子弟亦乘興而來。 鞠場之上,人頭攢動,笑聲此起彼伏。待皇帝駕臨,方才各自規(guī)束,以免驚擾駕前。劉藻攜謝漪同往觀臺。觀臺是一二層小樓,上置幾榻酒饌。 皇帝一到,賽事即可開始。 謝漪與劉藻同坐閣上。 她們相處多在私下,人前皆是維持著君臣之道,少有如此靠近的時候。劉藻觀賽,十分入迷,她對蹴鞠極為喜愛,近日還在想,能否將蹴鞠之中的戰(zhàn)術,延用至行伍中,且已選出一支羽林,在上林苑中練習。 謝漪倒是不大著迷,于她而言,蹴鞠太過鬧騰,只是劉藻喜歡,她也愿陪她來看。 場上對抗激烈,宮衛(wèi)出身行伍,俱是體格壯碩的兒郎,俊才那一方勝在技巧,身姿輕盈,躲閃靈巧,起先宮衛(wèi)處于弱勢,后漸適應,雙方打得難分勝負。劉藻聚精會神地注視場上,見宮衛(wèi)率先進了一球,險些歡呼出聲,拍了下腿,笑意燦爛。 謝漪見她如此歡喜,也跟著笑了笑。 接下去自是更為激烈,有皇帝看著,且俊才入京本就為求官而來,自然欲在駕前出彩,在場上拼了命地呼喊,攔截,搶球。 戰(zhàn)況激奮精彩,眾人鴉雀無聲,只顧著觀賽,劉藻置于膝上的手都握成了拳,目光緊隨著場上奔跑諸人轉(zhuǎn)動。 忽然來了一陣清風,劉藻眼睛還看著鞠場,手卻下意識地往邊上伸,欲握住謝漪的手,試探她冷不冷。 不想方觸上謝漪的手背,她就立即縮了回去。劉藻一驚,回頭看謝漪,見謝漪目色淡淡,這才醒過神,發(fā)覺四下都是人。她朝謝漪尷尬一笑,收回手,繼續(xù)注視場上。 謝漪面無表情地轉(zhuǎn)頭,也將視線回轉(zhuǎn)至場上,過了片刻,她極淡地彎了下唇角,笑意甚暖。 李琳時時關注著這邊,這一幕自是又讓她看到了。若是常人,必不會留意到如此細微之處,且縱然看到,也想不到太多。偏生她是知道的,自然處處都讓她瞧出曖昧來。 李琳原想獨占寵愛,但見這一幕,又覺臺上二人,仿佛親密無間,難分難舍。她天子三宮六院是常事,陛下縱然有所愛,再添一人也無不可。 謝漪是陪劉藻來的,她看了會兒蹴鞠,又留意起四下眾人。大臣們是熟的,余下生面孔便多半是入京的才俊。謝漪一眼就看到了韓平。 韓平穿了一身褐色的曲裾,衣上樸實無紋飾,發(fā)上僅一木簪,腰間也無佩飾,可見囊中羞澀。但她卻極為顯眼。一身氣質(zhì),猶如她身上那件洗得發(fā)白的衣服一般,風霜質(zhì)樸,溫潤無爭。 無爭之人,哪里會出現(xiàn)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