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謝相 完結+番外_分節(jié)閱讀_182
謝漪離開皇帝,方想起,她原是要勸陛下人前收斂的,可不知怎么竟忘了,還縱容她在光天化日下一回回動手輕薄。 謝漪無奈,想著下回,一定要穩(wěn)重些,不能再由著陛下胡來了。 第94章 因自省太過粘著謝漪,耽誤了她的事,劉藻便稍微克制了些,不求每日相見,但每兩日必得有一見,且不見的那一日,她總要接著種種由頭,送一道手書去,有時訴說思念,有時只說這一日做了什么。 謝漪每道必回,但多是勸她勤于政務,休思其他。 正旦過后七日假,二人兩日在殿中廝混,兩日外出游玩,去的也是京郊不遠之地。但有情人相伴,最好的景致便是眼前人,京郊風光如何,反倒不是要緊了。 短短七日,過得飛快,待到初八開衙奏事,大臣們發(fā)覺,陛下似乎無心政事。從前奏疏送入宣室殿,當日必有回音,偶爾耽擱,也絕遲不過第二日。但這一陣子,陛下卻是屢屢拖延,大臣覲見稟事,她也稱不上上心。 宣室殿的簡牘堆了半屋子,接連數(shù)日,不見批閱完了往外送的,只有外頭不斷有奏本往殿中呈送。如此一來,半屋子簡牘不過五日便增多到一屋子。 天子怠惰,可非幸事,大臣們觀察一月,都不見皇帝改好,有忠貞之士不免大為憂心,相約去尋丞相,丞相有匡正社稷之責,此事還得她去勸。 “年少之人,心性不定,若不及時扳正,由著陛下任性頑劣,恐將貽誤社稷?!?/br> 謝漪也知一月來皇帝不太對頭,她見面時常有規(guī)勸,陛下卻不能納諫,依舊我行我素。謝漪心中正有氣,但聽人訴說陛下頑劣,她頓生不悅,道:“身心有倦,一時怠慢,也是人之常情,諸君便從無懈怠之時?口出夸大之詞,有毀謗天子之嫌?!?/br> 眾臣見她動怒,也不敢多語,只唯唯而已:“丞相所言甚是,下官等也只關心主上,絕無毀謗之意?!?/br> 說罷便連忙退去,不再提此事。 謝漪卻是越想越氣,入宮去見劉藻。 劉藻正雙目輕合,手中把玩著一個玉如意,漫不經(jīng)心地聽聽李琳念奏疏,乍聞丞相求見,面上便有喜意。 李琳悄悄瞅了一眼,瞥見她眼中的笑意,心下便有些不是滋味。這兩日陛下一直都不怎么有精神,連奏疏都不愿看,召她來念給她聽,她以為陛下精神困倦,故懨懨不樂,不想丞相來見,她便容光煥發(fā),不見半點萎靡之色。 劉藻忙坐起身,將如意放到一旁,開口宣召。 謝漪入殿,先行大禮。 劉藻喜道:“謝相免禮,快坐。” 謝漪卻徑直跪下了,伏身長拜,道:“臣今日為諫主上勤政而來?!?/br> 她這一跪,殿中氛圍都不對了,眾宮人斂聲屏氣,劉藻起身,面上有惶恐。李琳見此,也不好坐著,將手中的竹簡放下,斂袖而立。 劉藻早忘了殿中還有一個李琳,她繞過御案,三兩步跨到謝漪身前,彎身扶她,口中急道:“有什么話,卿家起身再說,不要跪著。” 謝漪不肯起:“請陛下允臣說完?!?/br> 劉藻便顯出束手無策之態(tài),扎著手直起身,臉上似乎有些下不來臺,訥訥道:“那卿說?!?/br> 謝漪便說了:“陛下荒誕一月有余,不閱奏本,不見大臣,專精于蹴鞠取樂,嬉玩笑鬧,全無人君之態(tài)。臣下憂心社稷,常有勸諫,陛下皆充耳不聞,依舊我行我素。不納諫是為無道,嬉戲?qū)m闈乃為昏君之兆,思及漢室宗廟,天下蒼生,陛下仍不思悔改嗎?” 這番話說得辭氣嚴厲,甚為無禮。劉藻面上紅一陣白一陣,明顯下不來臺。謝漪還在地上跪著,仿佛皇帝不說悔改,她便絕不起身。 李琳看得驚怕不已,在角落里站著,一時看謝漪,一時又瞧皇帝,唯恐丞相觸怒陛下,遭君王厭棄。帝相不合,非吉兆,朝中恐有動蕩。 然擔憂同時,又隱隱含盼,倘若陛下當真厭棄了丞相,她興許就有希望趁虛而入了。 如此搖擺,一時間,她倒比大殿正中的二人更為焦急忐忑。 劉藻見謝漪長跪,不免心疼,她踟躕半晌,干脆直接將她從地上拖起來,氣急敗壞道:“別跪了,都聽你的?!?/br> 她騎射挽弓練出的力氣,謝漪哪里是她的對手,還不及掙扎,就被一把拉起來了,又聽她的話語,極為敷衍,當下更生氣了,冷下面容道:“陛下可是覺得臣多事?” 劉藻也不高興,勉強克制了怒意,道:“丞相以天下為重,朕顏羞愧,豈有不滿?” 還是敷衍。謝漪看了看她,見她神色間壓抑怒意,眼底還有一抹不易察覺的小委屈,便要心軟,她見不得劉藻委屈。但想到大事為重,她又克制了,以冰冷的語氣說道:“陛下且說說,今后當如何?” 先說她是昏君,又逼著要她承諾,劉藻郁郁地望著謝漪,謝漪則不退讓,無分毫愧色地與她對視。 最終還是劉藻敗下陣來,她正要開口保證,余光忽瞥見角落里還站了個人。她驚訝道:“你怎么還在?” 李琳窘迫,不知如何言說,只得彎身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