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掌權(quán)
書迷正在閱讀:凌天神帝、王爺,你家仙草又溜了[穿書]、道君寵崽日記 完結(jié)+番外、櫻花落盡念離別、重生空間:醫(yī)女無雙、浮誅記之一品鬼后、帝少,輕點撩!、洛雁胡不歸、超神學(xué)院之黎明曙光、無雙鬼才召喚系統(tǒng)
辰時三刻,將亮未亮。 自從皇帝病后,大臣們再也沒有來過太和殿。此次,太子突然傳召,六部尚書豈敢不從,一得了消息, 顧不得旁的,忙進了宮。 見大臣們都來了,周元寧才進了太和殿。 眼下皇帝病重,是太子監(jiān)國。見是周元寧,大臣們不敢怠慢,紛紛上前行禮問安。 周元寧淺笑道, “諸位大人無需這般客氣。說起來,孤傳各位進宮,也是有事相商?!?/br> “微臣不敢?!?/br> 周元寧長嘆一聲, “說起來,北狄一事,孤應(yīng)該早些同諸位商量。只是,父皇病得突然,這些日子,一直不見好轉(zhuǎn)。孤又年輕,這等大事,實在不敢拿主意。本想著,穆王叔就在北疆,也能抵擋些,誰曾想,王叔奪下的十城,又都被如羅奕收回去?!?/br> 新提拔的兵部尚書花遐是周元寧的心腹,自然是他先表態(tài),“殿下雖然年少,可您早就參與朝事,滿朝文武誰不稱贊。陛下病重, 自然是殿下做主。” 周元寧搖手道, “花大人,孤知道自己的本事,諸位皆是大周肱骨之臣,孤還是想聽聽諸位的意見?!?/br> 禮部尚書姜思達問道,“微臣斗膽,敢問一句,殿下是戰(zhàn)是和?” 周元寧苦笑道,“若和,如羅奕已經(jīng)打到了北疆,怕不會同意。若戰(zhàn),勞命傷財。唉,都難啊?!?/br> 吏部尚書方由政道,“殿下,北疆節(jié)節(jié)敗退,不易迎戰(zhàn),還是和為上策?!?/br> 花遐不贊成方由政的觀點,“如何能和?方大人, 你不是不知道, 北狄送來的國書上是怎么寫的。他們痛罵大周背信棄義,以聯(lián)姻為誘餌,實則是讓穆王去搶奪土地。如此情形,還要言和?” 方由政自詡出生四王八公,看起不起寒門出身的花遐,“花大人,一月前,你還是工部郎中,幸得殿下看中,才升為兵部尚書。我知道,你想在殿下面前表現(xiàn),也不用這樣想戰(zhàn)?!?/br> 出兵打戰(zhàn),不是小事。大動干戈,不僅僅要人,更要錢。 戶部尚書贊同方由政的觀點,“是啊,殿下,去年江南水患,國庫本就不充裕,此時打起來,國庫更難以支撐。殿下,您要為大局考慮?!?/br> 周元寧道,“議和是好,傷亡最小,不知朝中誰有這個膽量,敢往北狄走一趟?” 四下無人敢應(yīng)。周元寧看向方由政,“方大人,孤記得,北疆那塊你也待過,不如大人去一趟吧。” 方由政愣住了,漲紅了臉,“微臣,微臣年老,不能擔(dān)此重任?!?/br> 方由政比誰都清楚,北狄乃蠻荒之地,百姓不受教化。這次,本就師出無名,誰敢攬此責(zé)任。弄不好,不僅僅耽擱大事,自己的性命都要交待在那里。 周元寧道,“方大人,可有良策?” 方由政道,“微臣想,禮部人才濟濟,定能選出合適的人選?!?/br> 姜思達道,“方大人,你別欺負禮部。禮部侍郎侍中年紀都大了,過兩年就要致仕,總不能讓他們?nèi)ァ!?/br> 姜思達像是想起什么,“你不會想讓我去吧?” 姜思達是禮部尚書,負責(zé)祭祀一事,輕易不能離京。方由政知道,忙道,“不不不,姜大人你誤會了。我想著,禮部負責(zé)和外國之往來事,總能挑一個好的?!?/br> 姜思達道,“方大人,這件事,不管是禮部,還是鴻臚寺,都不會答應(yīng)?!?/br> 方由政咬著牙,“難道,姜大人也想戰(zhàn)?” 姜思達沒有理會方由政,“諸位,不能議和?!?/br> 此話一出,四座皆驚。 “姜大人何出此言?” 姜思達道,“殿下,大周與北狄勢如水火,如何能和?唯有一戰(zhàn),才能保大周平安?!?/br> “大周和北狄是有摩擦,可北疆也是有安穩(wěn)的時候的。什么叫勢如水火,怎么就不行了?” 姜思達接下來的話,就像一道晴天霹靂,打在在場所有人的心上。 “若要和,穆王就要死。” “什么意思?” 姜思達道,“諸位想想,此戰(zhàn)的起因,是什么?是穆王。穆王私自起兵,攻打北狄,北狄這才反擊。若要議和,北狄如何會放過穆王,怕是要了穆王的命才會罷休?!?/br> 此話一出,誰還敢再談議和?穆王是皇室宗親,沒有人敢讓穆王放到如此險境。 周元寧道,“皇叔糊涂啊,走了這一步棋。議和是沒了指望,看來,只能戰(zhàn)了。” 花遐道,“殿下,既然要戰(zhàn),就要早做準備?!?/br> 周元寧道,“說來聽聽?!?/br> 花遐道,“北疆苦寒,若要戰(zhàn),那些糧草、武器、御寒衣物的,都要盡快運往北疆。” 周元寧不住點頭,“不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說得對?;ù笕?,這件事是你提的,你就和工部、戶部幾位大人商議,早些送去北疆?!?/br> 花遐道,“微臣還有一事,還請殿下定奪?!?/br> 周元寧道,“還有什么事?” 花遐道,“穆王雖攻下十城,可面對如羅奕還是節(jié)節(jié)敗退。還請殿下另尋良將?!?/br> 周元寧道,“一時半刻的,孤也想不到,諸位可有好人選?” 誰去領(lǐng)兵,誰就能掌握穆王的人馬。這等好事,在場的誰不想為自己家族爭取。一時間,太和殿內(nèi)人聲鼎沸,幾個大臣險些要動起手來。 周元寧聽得腦袋都痛了,大聲道,“行了,都是有臉有面的人物,為了一個將軍,成何體統(tǒng)?” 大臣們這才噤了聲。 周元寧道,“聽下來,你們推薦的都不錯,不是青年才俊,就是軍功赫赫,哪一個都不錯?!?/br> 花遐道,“殿下有看中的人嗎?” 周元寧道,“只是戰(zhàn)事一觸即發(fā),最近的也要一段時間。對了,北疆不是有王將軍嗎?也別讓別人去了,就讓他去吧?!?/br> 李思海死后,王家重新安排了自家人接任將軍一職。 王家也是四王八公一脈,周元寧的話,在場的幾乎都能接受。除了楚家。 楚博達卸任后,楚家又安排了一位進了戶部。王家是一字王,楚家是二字,兩家一向不和。這等好事,楚家豈能便宜王家? “殿下要慎重,王家在北疆已經(jīng)如日中天,再讓王將軍領(lǐng)兵,微臣怕王家會有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