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攝政王
“我要當攝政王”小天兒一聽張大嘴,半天才合住,忽而一喜,“我正愁給娘一個名份,看來這攝政王是最好不過” “你別高興太早,就你父皇那幫愚蠢的手下不見得能答應” “有什么不能答應的,您是我的養(yǎng)母,對我對皇家有恩,如果能幫著我父皇解決這個大問題,對國家社稷更是有功,這個攝政王,那必須是娘您的” “歷史上可從沒有女攝政王的,他們怎么會讓一個女人壓他們一頭” “那就打的他們認,不認就打” “你還是明日跟你父皇他們商議一下吧” “娘不是常說,不服就打的他們服,有時候治理江山也需要鐵血手腕么?” “話是這樣說,你有軍隊么?背后有勢力么?” “我有娘親你” 云妮只笑不語,摸著小天兒的頭“是啊,你有娘親我” 只要她還在,沒人敢動他,這個娘可不是紙糊的。 別說凡人了,就是特么神仙來了,她說翻臉就翻臉,誰怕誰,就特么灰飛煙滅,身歸混沌她也能活過來。 果不其然,這事他跟皇上一提,皇上的眉頭就皺起來。 要說封個郡主,公主還行,可是這攝政王就沒有女人當過,他也知道太子的義母是個有本事的人,可是女人不能干政,自古以來就沒有過。 可是這國庫空,糧食沒,藥材缺,實在籌不起來,等疫病一漫延到時成片成片人死去,那他還當什么皇帝,成了空架了,哎。 他倒是免強能答應,只是群臣肯定反對,這些人要是跟他唱反調,到時,他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不過提一提還是可以的,早朝他帶著小天兒,議完該議的事后,才把這事說出來,當時就炸開鍋了。 “什么,皇上,您是不是跟臣開玩笑?太子的義母當攝政王?” 一位白須飄然的老者,看就威望甚高,他這一說,好多人跟著附合,小天挺著胸脯,向下面冷冷的問道 “張閣老,請問您今年高壽?” “回殿下,六十有八” “真是高壽,就是不知這么多年為百姓捐了多少錢財?多少糧食?多少藥材?” 被一下問住的張閣老面紅耳赤,他惱羞成怒,“自古以來就沒有女子從政” “沒有女子從政?本太子可是知道三百二十年前,我朝出過一位巾幗女英雄,她領兵排陣,殺的敵人丟盔卸甲,被封女將軍” “可是她怎么能跟先人比,靠出一些錢財就想當攝政王” “是嗎,那么再問問閣老,當被刺來滅殺于我,可是你從他們手里救下我?” “臣不知道,要是知道,就是拼了命也要救下殿下” “就當你不知道,可是當朝許多人為難父皇,您是忠臣,為何不拼了命救我父皇,任他們如此猖狂” “臣能力有限” “你也知道你能力有限,可是這些你做不到的,我養(yǎng)母都做到了,天下興亡,匹夫有則,女人也是這天下人中的一員,她們生孩子,繁育后代,勤儉持家不比男人做的少,難道不應該值得人尊敬,怎么到了閣老這里,就這樣瞧不起女人?“ 張閣老被一十歲的男孩兒說的羞愧的低下了頭,再也不反駁什么,可是卻也沒同意,只是不哼聲了而已,整個大殿鴉雀無聲,無聲抗議起來。 卻聽得江御天,不緊不慢的又說起來,”別怪我多嘴,想必京城的風云大家也知道一二,說句明話,那是我養(yǎng)母為我肅清了所有的路,有本事的話,你們就這樣折騰,你以為她希罕這個攝政王?啊呸,她是不想便宜了你們,便宜了龍耀帝國,憑她的本事,這個皇位都不希罕,只不過這樣做,看看她付出的比你們多的多的東西,你們會把她放在什么位置上“ 小天掃了眾人一眼,接著說”她能殺別人,也能殺你們,四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多的是,要不是看在我的面子上,你們以為你們是什么,不過是一個臣子,天下是我們龍家的“ 說完不再多說,沖皇上行了一個禮,從后面下去,直接回了東宮,留下一群人傻眼了,赤裸裸的威脅呀。 京城發(fā)生的事,他們又不是瞎子,只是不確定到底何人所做,如今一聽,誰的背后都是一身冷汗,媽呀,誰不要命跟那個殺人惡魔做對,一死就是全家,滿門被滅。 有些死腦筋的人,就是再死心眼,也知道活著比死了好,自己死沒關系,如果連累家人,再就不值了。 張閣老頭上直冒汗,他的家里可是幾百口人,幾世同堂,家族很大,如果真要是這樣,這可是幾百口人命,傷不起呀,只好咬咬牙 ”也罷,皇上,即然太子殿下的養(yǎng)母真心為朝廷好,那我們也認了,想必當初救太子,又有撫育之恩,以后不會對太子和皇上造成不利的事,攝政王一職,我們沒意見,只要讓受災的地方,早日得到救濟就好“ 皇上剛才也被龍御天的口才折服,本來有些不愿意,現在也變成了心甘情愿,沒有比攝政王一職更適合他的養(yǎng)母了,有她在,或許將來自己的皇兒可以坐的更穩(wěn)。 今天這些話,是龍御天想一晚上想出來的,他必須要說服這些老頑固們,有了攝政王職,將來養(yǎng)母才會留下牽掛和責任,才不會徹底離開他,他也更安全一些。 很快圣旨就下到了江府,因為云妮并不在江府,所以圣旨只是象征性的宣讀了一下,從此以后,江云妮就是龍耀帝國名正言順的女攝政王。 她去干什么了?自然在空間里,忙著種小麥,種大米,因為時間差,幾乎幾天就可以收割一批,原有一些存貨,都被倒騰出來。 徹底把空間的倉庫給清理了一下,小天兒在收到養(yǎng)母的消息后,趕緊稟明父皇,派著官兵去江府拉糧食,這才有江府大門大開,日夜不停的從里面往處送東西。 并有管家和帳房記帳,糧食共拉了一百零五車,每車五百斤,就是五萬多斤的面粉和大米,藥材五十車,各種藥材每樣百余斤,銀子二百箱,每箱五千兩,這才是第一批救濟款。 同時云妮放出了話,誰貪污殺誰,不但殺貪污之人,連他的家人也不會放過,玩就玩狠的。 剎時那時有這個想法的被打入了地獄,誰敢啊,為了一點銀子,冒著全家被殺的危險,除非傻子白癡。 等香凌把所有的鋪子轉手賣掉回來,云妮這邊已出了第三批救濟的款項,不但如此,今天好象就是一個災年,南方水,北方雪,這救濟就沒停過, 救完南方,救北方,歷時一個月,京城每天都會有好多馬車,拉著不同的貨物,運往各災區(qū)。 前前后后,攝政王府共捐款達一億兩的銀子,五十萬斤的糧食,藥材幾萬斤,同時還有棉衣棉被也被運往災區(qū),因為她的及時救助,死亡人數減到了最低數。 除了一些歲數極大,身材極弱,年歲極幼的沒抗過去,其它的一切順利,把受災程度減到了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