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我被愛豆全家調(diào)戲了、七零俞貴妃馴夫日常[穿書]、歐皇訓(xùn)寵指南[星際]、愛豆和我,全網(wǎng)最火[娛樂圈]、重生八零學(xué)霸小神醫(yī)、冷酷戰(zhàn)神奪命仙妻、和薄少撒個嬌、九千歲家的小女兒、高智商大佬穿成豪門廢柴、親一口他的小可愛
劉徹如果沒有足夠的威望,對大漢天下沒有掌控力,五銖錢發(fā)出來就是找死!現(xiàn)在市面上最多的就是三銖錢,他敢發(fā)五銖錢,其他的鑄幣商就敢收,收了之后融成銅水,再發(fā)三銖錢! 如此周而復(fù)始,劉徹根本扛不?。∵@就是典型的劣幣驅(qū)逐良幣。 是因為劉徹這個皇帝的命令有用,五銖錢才能進入各地市場,與此同時配合禁止私人鑄幣成功,這才有了五銖錢的光明未來。 漢武帝時期鑄造的五銖錢有多成功呢,直到南北朝時,依舊在流行,百姓對五銖錢的認可程度遠超過當(dāng)時的朝代——這也是沒辦法了,魏晉南北朝,國家衰弱,一個王朝隨時都有可能結(jié)束,這種情況下鑄造的錢幣也往往是粗制濫造、含銅量不足的。這樣的錢,要民眾怎么信任呢? 劉徹這個時候要弄五銖錢,陳嫣舉雙手贊成。不過她在五銖錢這件事上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那就是增加金幣作為貨幣。 這個時候黃金本來就是貨幣,一般都是做成餅狀,一個是一斤(這時候的一斤,240克到250克之間),一斤黃金又稱一金,長期和銅錢保持萬錢一金的兌換比率。 陳嫣覺得一金和一錢之間這一萬倍的差距太大了,根本不方便流通,干脆就弄出金幣來——其實這也不是什么發(fā)明創(chuàng)造,這個時候的人也會打造重量輕一些的金器,當(dāng)作小額錢幣使用,陳嫣自家金匠每年都要打造不少,她經(jīng)常拿這個使用,常有流出去的。 劉徹這個天下最大的地主也是如此,他打造輕一些的金餅、金板、麟趾金…常用這些來賞賜人。 當(dāng)然,這在社會上并不是主流就是了。 既然可以靠鑄造銅錢賺錢了,為什么不在黃金身上也賺一些呢?大家平??拷痫灲灰椎臅r候也很多呢,這筆錢不賺嗎?陳嫣自己做商人的時候自然不希望國家賺這筆錢,但她現(xiàn)在站在國家的角度,想法又變了。 劉徹打開陳嫣拿來的匣子,匣子里面有三枚五銖錢,都是一水兒的金燦燦——不用懷疑,黃銅剛剛出爐的時候確實就是金燦燦的。再加上添加了一些別的金屬,實際上銅錢是以黃銅為主料的合金,特別試驗過,比起純黃銅就更加閃耀了。 銅錢外圓內(nèi)方,一面寫著‘大漢五銖’四個字,另一邊則是‘元狩通寶’四個字。 一開始的銅錢其實并不會寫上年號——正經(jīng)來說,年號這東西本來就是從劉徹開始的。不過既然錢幣設(shè)計和監(jiān)督鑄造的活兒由陳嫣來總攬了,她也就不介意往里面添加私貨了。反正在她的概念里,銅錢上面總要有‘某某通寶’的字樣,至于‘某某’,就是年號了。 劉徹果然對銅錢這么設(shè)計沒有什么意見,目光很快放到另一旁的金幣上。 金幣有兩種,一種是一兩重的,另一種是半兩重的。 大一些的金幣,正面是一些圖案,主體部分是比較線條化的‘龍’。陳嫣本來是想用人像的,后來發(fā)現(xiàn)這個加工難度有點兒大,干脆就放棄了。被面則是字,有‘一兩’字樣,同樣標(biāo)明了鑄造年號。 小一些的金幣,圖案是線條化之后的鳳凰…說實在的,陳嫣覺得這看不大出來是鳳凰,但工匠們已經(jīng)盡力了,她也不好說什么。錢幣反面同樣是字,有‘半兩’字樣和鑄造年號。 這兩枚錢幣同樣不是純金,而是摻了別的金屬,事實上,鑄幣賺的大頭也就是這一塊兒——陳嫣下手不算重,至少有九成黃金,添加的別的金屬只有一成。看起來下手很重,但真要論論世界各國歷朝歷代的鑄幣史,這又不算什么了。 不是純金除了能賺錢,還有另外兩個作用,一個是增加金幣的硬度,純金實在是太軟了,一不小心就會變形。另一個就是防偽,如果有人私下鑄造金幣,首先要面對的不是模范的問題,而是不清楚原材料的配比。 當(dāng)然了,這個配比只要仔細摸索,最后總能得出個八九不離十的,這個防偽手段只能說是聊勝于無。 真正的防偽手段,還是得看劉徹——就和銅錢不許私人鑄造一樣,金幣同樣不許私人鑄造,而且只會抓的更嚴! 金幣上陳嫣用了一點兒簡單的鋸齒,這是防止有人刮掉邊緣一圈的金子,只不過受限于工藝,鋸齒不能做的很精細。 要陳嫣來說,真正防刮金子,還是要靠各自小心,收到金幣的時候記得要稱重。考慮到小本生意根本不會用到金幣,凡是用到金幣的生意估計也不會吝嗇到不準備一個天平來稱量。 劉徹對于金幣的設(shè)計還是滿意的,只是有一點不太甘心。 “既然有金幣,為何不能用銀幣?”劉徹還是不死心?。?/br> 之前府庫里有那么多白銀,他一直想要通過這些白銀賺一筆。如果將這些白銀包裝成貨幣,這件事就再簡單不過了。然而陳嫣反對這個,最終他的‘白金’計劃也中道崩殂。 通過陳嫣的解釋,他也明白了‘白金’的致命缺陷,但現(xiàn)在是造‘銀幣’啊!就不會出現(xiàn)白金那種情況了吧? 確實,白金作為銀錫合金,幣值和實際價值差的太遠了,人們是不會接受的。就算接受了,就要面對假幣的威脅——這里面利潤太高,原材料又相對易得,即使面對風(fēng)險,想發(fā)財?shù)娜艘琅f會以身試法。 現(xiàn)在造銀幣,至少這方面的問題就沒有了。 “陛下…”陳嫣只能解釋:“民間始終對白銀成為‘錢’有疑慮,如今已有金幣,銀幣便可從長計議?!?/br> 說實話,這個時候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差價并不明顯,大概就是三四倍的兌換比例吧。要等到白銀發(fā)現(xiàn)的越來越多,兌換比例才會逐漸變化。這個時候陳嫣是真沒覺得有了金幣再弄銀幣的必要…當(dāng)然,黃金不夠用的時候可以開啟金銀貨幣并行。 “當(dāng)然,更重要的是,如今手中有銀礦的人太多了!”陳嫣圖窮見匕。 陳嫣本質(zhì)上并不反對白銀成為貨幣,按照經(jīng)濟發(fā)展的速度,國家遲早會面對銅錢不足、黃金不足的情況,這件事已經(jīng)被歷史證明了!既然如此,讓白銀也成為貨幣,增加貨幣供應(yīng)量,這對經(jīng)濟是有好處的。 她只是不喜歡在條件不足的時候讓白銀成為貨幣。 “陛下,如今銀礦和其他諸礦并無分別,若是此時以銀為‘錢’,那時白銀必定會走紅,那銀礦該如何?若是放著不管,鑄幣的白銀怎么來?靠著府庫中所存,是經(jīng)不起鑄幣消耗的。而且朝廷以銀為錢,也不是給這些白銀礦主賺錢!” “可若是強行收歸朝廷,到時候又是一場風(fēng)波!” “先逐步收回銀礦,再商議此事吧!” 第402章 思文(6) “何人車馬?”眼見得天都快黑了, 上林苑前卻來了一隊龐大車馬, 上林苑這邊的宮人有些摸不準。 車隊領(lǐng)頭出來一人, 沉聲道:“永安侯車駕, 難道看不出來么?” 問話的宮人一驚,連忙拱手施禮:“恕罪恕罪!天色不好, 一時沒有看出來!” 這倒不是借口, 這個時候沒有飲食健康可言, 很多時候普通老百姓只能有什么吃什么, 所以都有一些典型疾病。比如距離海邊遙遠的村子容易有大脖子病…夜盲的人口多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上林苑的宮人說是宮人,有一些日子也清貧, 夜盲也不算什么。 雖然‘永安侯’的名頭足夠唬人了,但該查的還是要查,不然一句話就混過去了,上林苑這邊豈不是亂了套了——上林苑好歹是皇室離宮,怎么可能隨便人出入!平常還寬松一些,如今天子居于此, 就更得小心謹慎了。 查驗了證明身份的文書, 又見到了幾個確實眼熟的宦官, 這邊的宮人才忙不迭地放人進去,看著人馬往東邊去。 看著人馬漸漸消失在眼前,有人忍不住議論:“不夜翁主的車駕怎么此時來了?怕是趕在關(guān)城門最后一會兒出來的!” 有人在剛剛檢查車隊的時候和車隊的人交換了情報, 低聲道:“天子急詔, 別說是黃昏了, 就是夜里又如何?守城的軍士怕是也得開城門!” “天子急詔?”聽話的宦官張大了嘴, 顯然驚異非常。 “有什么可奇怪的!天子一向偏愛不夜翁主,如今不夜翁主找來疾醫(yī)治愈天子,天子更離不得不夜翁主了!”說話的人語氣里有一些感慨。 前些日子劉徹生病,原本沒怎么放心上,以為是換季時的小病。這個時候的人面對疾病大多沒有什么好辦法,只能聽天由命,但在和身上寄生的病毒長期‘相處’中,很多時候已經(jīng)有了‘默契’,很多疾病確實沒有藥,但靠著人本身的免疫力,也不用擔(dān)心。 卻沒有想到,這次的小病卻沒有痊愈的意思,而是一直纏纏綿綿。直到劉徹一次來上林苑狩獵,于延壽宮歇息的時候總爆發(fā),一下不可收拾了起來。病情嚴重到什么程度…嚴重到宮中疾醫(yī)都束手無策。 陳嫣就是這個時候讓自己身邊的疾醫(yī)去給劉徹看病的。 其實這個時候她最好是什么都不做…治好了固然是大功一件,可要是沒有治好呢?她本就是不相干的人,這個時候偏要出這個頭,說不定就會有什么禍事?lián)湓谒砩狭耍?/br> 但在這件事上陳嫣幾乎是沒有猶豫,她并不像其他人那樣有許多顧慮!就算真的有個萬一,又會有什么禍事呢?總不能因為治病不力把她給殺了吧?以她的身份,是不會有這樣的事的。 除死生之外無大事,大不了她在大漢的土地上呆不了了,收拾收拾東西去蓬萊島,總有她的日子過——自從有了這條退路,她很多時候行事越發(fā)隨性了。 當(dāng)然,她之所以會有這個舉動也是因為這值得一試。 她身邊的疾醫(yī)單單從醫(yī)術(shù)上來說并不會比皇宮里的更出色,不過在她的啟發(fā)下這些人弄出了不少特效藥——上輩子養(yǎng)育陳嫣長大的祖父是老中醫(yī),不算醫(yī)術(shù)出眾,但相比起這個時代的醫(yī)生,多了兩千年的積累。 陳嫣并沒有學(xué)過中醫(yī),但她少時在祖父的教導(dǎo)下學(xué)毛筆字,練字抄錄的就是各種醫(yī)書藥方。不敢說都能背誦,一些經(jīng)典的藥方卻是大概記得的。如今有財力,也有人才,得了空閑就和這些疾醫(yī)商討,把一些應(yīng)用范圍大、效果好的經(jīng)典藥方慢慢試了一些出來。 另外,陳嫣也積極研究新藥,像是青霉素之類的,她原本不敢想,她最多就是嘗試著搞點水楊酸——聽起來很高端,其實就是從柳樹皮上提取汁液,想辦法得到相對有效的成分。 她對此沒有什么太好的想法,只能讓下面的人想辦法去試。 其實古代醫(yī)術(shù)也有提到柳樹皮的妙用,不過有效成分含量太低,到底有沒有效果,是類似于抽卡的玄學(xué)。陳嫣讓人從柳樹皮上想辦法,對于手下的疾醫(yī)來說,也不算離經(jīng)叛道。 成果么,不敢說有多好,但至少比之前強!如今這種提取藥都變成一種特效藥了。 不過這種藥如今只在青徐之地流傳,那邊是陳嫣的大本營,她手下的疾醫(yī)教導(dǎo)學(xué)生、傳授藥方,自然先擴散到那邊。至于長安這邊,更進一步地說,宮中,那肯定是要滯后的。特別是宮中,給宮中貴人用的藥,能不小心么!所以在用藥上,集中了天下最好的醫(yī)療資源的宮中反而要比某些地方滯后一段時間。 不過這也不奇怪,宮廷生活對于同時代的普通人來說是個秘密,但對于資訊隨處可見的后世卻不是。大家通過各種史料,文物考古,抽絲剝繭地研究宮廷生活。特別是最后一個朝代清朝,找到的信息最多! 清朝時的宮廷,主子們生病了怎么料理?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先凈餓兩天。而且真的到了不得不用藥的時候,宮中御醫(yī)用藥也是非常謹慎的,所謂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說的就是他們了。 在宮廷這種地方,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如果不是極有上進心,想要冒險搏富貴的,一般都不會出頭。 清朝如此,漢代雖是久遠的多的王朝,人的心態(tài)卻是不會變的。 新出來的藥物,沒有人會貿(mào)然引進宮廷。這件事要是做好了,固然有功,但要是出了什么差錯呢?不僅自己小命不保,說不定還要連累身邊家人。 水楊酸算是成功了一半,然后她就膽大包天想到要搞青霉素了。 說實在的,她自己都覺得這是異想天開!青霉素這玩意兒是近代化學(xué)、近代醫(yī)學(xué)上的產(chǎn)物,在這么個公元前的時代想要弄出來,近乎于做夢!但最后她還是推進了這個項目…人生在世總要有些追求的,做了失敗了并不算什么,誰都有失敗的時候??梢且婚_始就覺得必定會失敗,就連嘗試也不做,那未免太沒用了。 關(guān)于青霉素,她并不是學(xué)醫(yī)的,一點兒相關(guān)知識都沒有!她的全部靈感來自于一部日劇《仁醫(yī)》。其中的男主角是在近代日本弄青霉素,電視劇沒有那么扯的地方在于,青霉素沒有完全成功——那種培養(yǎng)條件,真的弄出成熟的青霉素,那才奇怪呢! 不過即使是那種沒那么大效果的青霉素,陳嫣也非常滿意了!這個時代的人也沒用過抗生素,即便青霉素單位不夠,效果也應(yīng)該不錯。 當(dāng)初她很喜歡這部電視劇,這大概是日劇的一個特色了,明明是一個穿越題材,主人公只要開大就好了,他們卻能整的特別燃!個人在時代面前的思索和掙扎始終貫穿始終。后來這部日劇還拍過韓版,陳嫣因為喜歡,還去看了。 陳嫣只看了開頭幾集,唯一的感覺是,男主角真好看!不愧是《藍色生死戀》時期就喜歡的男明星。女主角也很美…男二號,雖然她不太吃這種顏,但不得不承認,這位也是出了名的花美男。 但原劇的那種熱血卻是一點兒都沒有了。 因為喜歡,日版的《仁醫(yī)》陳嫣看了好幾遍,所以對男主人公制取青霉素的流程有著相當(dāng)深刻的印象。電視劇里主人公依托于當(dāng)時的條件,一切從簡,制取出來的青霉素效果不夠好。但在陳嫣這里,她反而很慶幸當(dāng)時的條件不太好! 因為主人公真的模擬出了很好的條件,她現(xiàn)在反而會沒法去模仿。 雖然近代日本比現(xiàn)在的大漢晚了一千多年,但電視劇里做的那些準備,現(xiàn)在也可以做。這最大的好處就是陳嫣不用修改流程了,要知道她本來就不了解這些,根本沒有能力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修改人家的方案! 這樣弄出來的成品,一開始真沒什么效果,是大家一起慢慢改進制取工藝,這才有了起色。 到現(xiàn)在,這種非常原始的青霉素算是接近成功了。不過還沒有向外推廣…一方面工藝還不成熟,另一方面,制取難度是真的很大,注定很長時間都不能成為普及藥物了。 手上擁有這些藥的陳嫣,相比起其他人,確實更有可能治好劉徹——陳嫣并不覺得劉徹是得了什么絕癥,歷史上的漢武帝可是好好活到了老!就算蝴蝶效應(yīng)之下,他得病了,應(yīng)該也是一些外傷、傳染病之類的。 而這些病,恰恰好,她的藥物都有奇效。 當(dāng)然了,依舊有可能失敗,這個世界上就沒有萬全的事。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她并不覺得她應(yīng)該為這么點兒風(fēng)險就止步不前。 疾醫(yī)為天子診病,然后確定為一種傳染病,現(xiàn)在炎癥已經(jīng)比較嚴重了。好消息是劉徹身體好,人也正處在壯年,扛過去的機會比較大…但扛不過去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這種所謂的‘致死率’是一個百分比幾率,但落在個人身上,就是百分百,這個時候強調(diào)幾率是沒有意義的事。 既然是這個病癥,那就用原始版的青霉素就可以。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宮中那么多疾醫(yī)都束手無策的病癥,以一種快到超出他們想象的速度痊愈了!陳嫣身邊的疾醫(yī)早知道這種藥物的厲害,每次見的時候還是會覺得驚異,更別說從來沒見識過的宮中疾醫(yī)了! 要知道古人總結(jié)過治病的一些現(xiàn)象,比如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就是說得病是很突然的一件事,但養(yǎng)病的過程卻很慢,像是抽絲剝繭一樣。 這樣治好病,所謂‘藥到病除’,其實是非常少見的。 類似的病癥,很多疾醫(yī)都嘗試醫(yī)治過,有醫(yī)好的,也有醫(yī)治失敗的。但不管是哪樣,病人都會纏綿病榻良久!這種病癥對應(yīng)的病菌,在這個時代很多時候就是靠免疫力扛,所謂的藥物很多時候是讓人更有元氣和病菌對抗,又或者有鎮(zhèn)定的效果! 哪里像青霉素這么猛,都是直接對病菌下手的! 如此表現(xiàn),也算是推廣了一波青霉素。只不過這個推廣沒什么意義,現(xiàn)在青霉素很難擴大產(chǎn)量,本來就不愁用不完。當(dāng)然,往好處想,現(xiàn)在制取這么困難,不代表未來沒有技術(shù)進步的時候,到時候產(chǎn)量只要稍微擴大一點點,如今打響的牌子就算是用上了。 長安的貴族們,都聽說了,陳嫣手下的疾醫(yī)有一種奇藥,治療發(fā)熱、炎癥有奇效!先是紛紛來求藥,家里真的有病人等著用藥的,陳嫣當(dāng)然不會吝嗇,但想要存一些藥物以備不時之需的,陳嫣都沒有搭理。 這種人要是搭理了,這就沒完沒了了!誰不想留一些保命的東西,越多越好?但她手上的青霉素也有限,就算一直有讓人不停制取,合格率也一直不高。誰要都給,她也做不到?。?/br> 這些藥物用在了急用的人身上,人們驚訝的發(fā)現(xiàn),效果好的不得了! 這里所謂的效果好,主要有兩個指標(biāo),一個是體現(xiàn)在個人身上,大多數(shù)都好的很快。另一個則是這個藥物不論什么人,基本上都有效!這個就太厲害了! 中藥和西藥有一個很大的不同,西藥,特別是二十世紀取得飛躍式發(fā)展之后的西藥經(jīng)常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普適性。確定是同一種病癥之后,開這種藥就可以了。中藥則需要應(yīng)對不同體質(zhì)、不同氣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有些病癥看起來一樣,實際上不是相同病癥的還好想一些,有些人確實是相同的病癥,用藥治病上還是天差地別! 這很大程度上使得中醫(yī)成為一門嚴重依賴經(jīng)驗的學(xué)科,一個真正厲害的中醫(yī)很神,但這樣的中醫(yī)實在是太難得了。 這個時候,這種原始的青霉素展現(xiàn)出來的特質(zhì)足夠讓人驚嘆了…因為它看起來和傳統(tǒng)藥物的表現(xiàn)完全不同。對很多病、任何人都有效(除開某些確定過敏的人)!這樣的表現(xiàn),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