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同風(fēng) 完結(jié)+番外_分節(jié)閱讀_75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之采花賊、炮灰與白月光[快穿gl]、小新郎、、影帝家養(yǎng)小嬌妻[重生]、深情眼、每次失憶都忘記老公是誰、六零媳婦發(fā)家致富[穿書]、惡毒女配不撩會死、世子養(yǎng)妹日常、我住隔壁我姓姜
她聽皇帝這般說,忍不住笑道“若我真是個妖精,陛下待我如何” 鐘離然似乎認(rèn)真想了想,笑著答道“你要是個妖精,朕就日日將你關(guān)在宸宮里,不許你去禍害別人。”她言罷,示意顧思源張嘴,又給她喂了一口飯。 顧思源細(xì)嚼慢咽,末了露出一個笑容,好一會才說道“那陛下的意思是,只讓我禍害你對嗎那監(jiān)天司的司命,是會來收拾我的吧?!?/br> 鐘離然十分配合,連忙應(yīng)道“哪里用得著監(jiān)天司的司命,朕會親自收拾你?!?/br> “怎么收拾”顧思源歪著腦袋,略有些期待地看著鐘離然。 鐘離然沒回答她,只喂了她一口,兇巴巴道“先吃你的飯吧” 兩人用了晚膳,一齊到了浴房沐浴,待洗漱完畢上了床,顧思源就知道皇帝是怎么收拾她的了。 起先是顧思源先鬧騰的,皇帝捧著書在床頭溫習(xí)之時,閑著無聊的顧思源趴在她肩頭戳來戳去。這么折騰了兩三下,皇帝也沒了心思看書,于是單手抓住了顧思源的手腕將她壓在身下,手就將她腰間輕撓。 顧思源困在皇帝身下,被她鬧得笑個不停。腰間傳來的癢令顧思源笑出了淚,她一邊掙扎一邊求饒“我錯了我錯了” 鐘離然使壞,抓著她的手往她頭頂上壓,整個人壓在她掙扎的身子上面,咯吱咯吱地?fù)纤?/br> 顧思源癢得到處躲,藏在她身下瑟瑟發(fā)抖,凄慘地懇求道“陛下陛下放過我吧” 鐘離然就問她,還敢不敢如此逾越了。顧思源眼角含淚,神情異常乖巧,應(yīng)了不敢。 見鐘離然又要動,沒骨氣的女人含淚求饒,直說好陛下,放了我吧,饒過小臣吧。 她笑得喘不過氣了,困在鐘離然身下嬌滴滴地說自己癢,像個惹人憐愛的豆蔻少女。 鐘離然壓在她身上,單手擒住她,一時之間有些失神。這樣的顧思源,哪里還像個比自己年長的jiejie,分明就是一個比自己還要年幼的小皇后。 許是這一刻,鐘離然忽然察覺了一些新婚的甜蜜之感,直讓她覺得她與顧思源不過大婚月余而已。 于是皇帝俯下身,壓在顧思源身上,輕聲問她“顧思源,還敢冒犯朕嗎” 顧思源以為她還要再來一次,連忙搖頭,瑟縮著身子乖乖道“不敢了陛下我保證沒有下次了?!?/br> 就算是這樣沒出息的模樣,鐘離然也萬分喜歡。于是她俯身,將吻落在顧思源的脖頸。 呼吸溫?zé)釣⒃诙叄瑺C得顧思源渾身泛紅。顧思源抓緊了身下的被單,與鐘離然裹著厚重的被子,沁出了汗。濕熱的空氣里,顧思源的腦袋被蒸得一片混沌,她抱著身上人的肩膀,昏昏沉沉地喊她陛下。 許是過了很久,混沌的腦袋閃過一道白光,顧思源的身體隨著極致的歡愉微顫。她好似飛上了云端,又輕飄飄地躺在了柔軟的云層上,跌入一個溫暖的懷抱里。 紊亂的呼吸逐漸平復(fù),濕漉漉的顧思源被皇帝抱著,迷迷糊糊聽她在耳邊說道“思思,叫麥麥。” 顧思源從善如流,喚她“麥麥” 她或許就不應(yīng)該是什么陛下,也不是什么中州王的嫡次女鐘離然,而只是她少年時光里,唯一牽掛的麥麥。 是她的麥麥。 第51章十一.1 十一 漫長的冬日過后,迎來了明媚的春天。不知為何,楚國今年的雨水格外豐沛。自驚蟄過后,暴雨連綿下了一月有余,未曾停歇。 雷云彌漫在皇宮上空,將白晝?nèi)镜门c夜一般沉。雷霆閃過,瓢潑大雨驟然而至,嘩啦啦地下個不停。顧思源點了一盞燈坐在窗邊,捏著一卷書看向了窗外。只見暗沉沉的廊外一片嬌花綻放,卻在殘酷的雨水下被拍打得支離破碎,落了一地殘花。 四周灰暗,唯有院中的花朵那一抹粉白如此鮮明,可卻還是倒在了濕漉漉的雨中,只余滿地狼藉。 這樣的下雨天,顧思源原本是很喜歡的。可夏汛還未至,全國各地就有這么大的降雨量,貫穿楚國大半?yún)^(qū)域的涼水與滄浪江盛不住那么多的雨水,致使入海處隱約有海水倒灌,某些地勢地的城池堤壩略微松動的情形。 盡管涼水兩岸等地每年為了迎接夏汛做了許多防洪措施,可面對如此強大的降雨量宛州等地皆有些束手無策。就在兩日前,眼見著宛州州府的涼水堤壩要撐不住被急流摧毀了,宛王鐘離越卻越過了刺史,下了一道泄洪指令。 開堤的口子在州府上游的一個偏遠(yuǎn)城鎮(zhèn),那里的人口不到十萬,與集聚了上百萬人的州府相比,如皓月旁的黯淡星輝,根本不值一提。 往年夏汛時,宛州此時也會下達(dá)泄洪的指令,但在此前都會先告知該地居民。自鐘離越前往封地后,處處與刺史的政令相悖。這次泄洪,尚未到州府堤壩的臨界點??赏鹜跆崆靶购?,致使來不及撤離的百姓被洪水淹沒,損失慘重。 刺史忍無可忍,連忙上奏告了宛王一狀。 皇帝近日都在為各地傳來的洪水消息擔(dān)憂,著急得嘴上起泡。結(jié)果宛王沒輕沒重地弄了這么一出,可沒把鐘離然氣死。宛州這么一鬧騰,朝廷又要撥款賑災(zāi),氣得皇帝給宛王發(fā)帖,讓他自己掏私庫補貼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