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田]醫(yī)刀在手_分節(jié)閱讀_267
書迷正在閱讀:理性討論,誰哥最傻[綜英美]、聽說全網(wǎng)在等我出道、寵夫科舉路 完結(jié)+番外、氣運之子[快穿]、許你十個愿望(骨科)、寵爹 完結(jié)+番外、重生后和渣攻的白月光HE了、影帝的對象毛絨絨[重生]、噩夢執(zhí)行官、掌溫之獵心
第125章柳尚書請辭 待早朝一散,長樂長公主便進了宮。 見到楚文帝她忍不住道“臣妹這心一直慌到現(xiàn)在,頭臀顛倒自古以來就沒有活下來的,姑母聽到產(chǎn)婆這么說時,人都厥了過去,臣妹又是掐人中又是喂藥才將姑母喚醒過來,唉,如若新城真沒了,姑母必定也就一同去了?!?/br> 寧國大長公主年入古稀,本就受不得驚嚇,楚文帝聽了心中擔(dān)憂,便問“那現(xiàn)在如何,母子可平安” 長樂長公主連連點頭,“幸虧了陸大夫,他直接給新城剖腹取子,臣妹離開的時候,新城已經(jīng)睡下了,母子平安。”說到這里,她感慨道,“真是不能想象,還有這樣的法子,以后婦人難產(chǎn)倒也不怕生不下來了?!?/br> “陸大夫,是宋衡府里的陸瑾” 長樂笑著說是,想到最近風(fēng)風(fēng)揚揚的議論,她忍不住給陸瑾說好話,“皇兄,世間女子多為不易,如昨日新城情形,皇上,若是此事發(fā)生在平陽身上,我易會如姑母一般,什么男女大防,什么貞cao貞潔,都沒有平陽的性命來得重要若是裴家小五有異議,這親不結(jié)也罷,我嬌養(yǎng)在手里十六載的女兒,只要能活著,怎么樣都行” 長樂是皇帝的嫡親meimei,兄妹倆的感情極好,長樂道“皇兄,您想想先皇還在的時候,誠王一系如何打壓我們,若不是姑母護著,在貴妃打壓下,我們兄妹如何能活到今日。況且姑父為您擋箭而死,表哥表嫂更是為您盡忠而亡,姑母如今什么都沒有了,只有新城。陸瑾救了新城,就是救了她的命,這個恩情,我們兄妹應(yīng)當(dāng)還的?!?/br> 長樂的話讓皇帝為之動容,他說“朕知道了,陸瑾救新城母子有功,朕會好好賞的。你多去姑母那里看看,必不能讓新城有事。待孩子滿月,新城康復(fù)后,朕再好好嘉賞陸瑾?!?/br> 長樂達到了目的,微笑著謝恩告退。 “陸瑾,又是他?!贝L樂離開,楚文帝失笑著搖頭道,“阿衡今日也是為了他,連條活路都不肯給,朕還從未見到他如此銳利逼人過。” 應(yīng)公公笑呵呵道“國舅爺就這么一個心尖尖上的人,能不使勁護著嗎況且陸大夫本就沒做錯什么,孫大人得理不饒人就讓國舅爺惱了?!?/br> 楚文帝頷首著舉著茶喝,末了又說了一句,“就是太任性了些。” 應(yīng)公公心里兜轉(zhuǎn)了一圈,小心瞧著楚文帝一眼,見其只是隨口一說,便放了心,應(yīng)和道“國舅爺行事雖任性,幸好不枉為,瞧今日都是有理有據(jù),皆依照著律例禮法來,挑不出錯?!?/br> “你這老貨,平日里鋸嘴葫蘆一樣,今日倒是肯為他說話?!背牡坌αR道。 應(yīng)公公大喊冤枉,“國舅爺從小是您看著長大,任性也是您寵出來的,可無需老奴說好話呀” 這話說得實在,楚文帝覺得有道理,便笑著點頭。 這時太監(jiān)來報,說太子來了。 楚文帝思索了片刻,大致清楚為了什么來的,便讓太子進來,還吩咐升起暖爐。 太子聳搭著肩,神色看起來有些狼狽,他一邊咳一邊走進泰和殿,還不等行禮便讓楚文帝叫到了身邊坐下,楚文帝一副了然的模樣說“東宮待不下去了” 太子無力地點頭,“嗯,太子妃一直哭著給岳父求情,讓兒臣實在頭疼,想想還是來您這里清凈?!?/br> 說話間,熱茶已經(jīng)送到了太子手上,膝上又搭了毯子。 太子妃這么做,便說明葉梅香背后的確有柳世峰的手腳,調(diào)查的人都還沒回來,可結(jié)果卻已經(jīng)一目了然。 楚文帝有些后悔給太子一個這樣的岳家,不過事已至此,后悔無用,他只是問太子“你待如何” 太子一邊喝茶一邊回道“讓岳父致仕吧,他與舅舅意見相左倒是無妨,可牽扯到無辜之人身上,卻是不妥。” 能這么想,楚文帝便不再多說什么,太子在大是大非面前還算妥當(dāng)。 “行,朕就給你一個體面,讓他自己乞吧。文麒,你去勸吧,別太難看?!?/br> 太子有些為難,不過看楚文帝態(tài)度堅決,于是無奈地點頭。 東宮之中 柳尚書聽了太子的勸詞,沉默了半晌道“太子若是一意孤行,臣也只能照辦,可是您要知道,太子妃才是您最親近之人,臣是她的父親,必定擁戴您啊” 太子說“岳父一片苦心,孤明白,只是您所做的事孤實在不贊同,朝堂之上立場不同本就尋常,可若是為了拉對方下馬不惜一切手段卻太過了?!?/br> 柳尚書心中雖對太子的婦人之仁嗤之以鼻,可如今也不得不低頭道“這的確是老臣偏頗,只是殿下要知道現(xiàn)在有皇上壓制,哪怕宋衡兵權(quán)在握他也不敢亂來??扇羰悄鷺s登大寶,憑您這溫和性子,今后還有誰能牽制住他” 這太子不禁汗顏,“這為時尚早,舅舅并無逾矩之舉。” 柳尚書不贊同道“皇上日漸年邁,日子是能數(shù)的,怎會為時尚早呢” 太子沒有說話。 柳尚書眼神郁郁,最終嘆氣道“您開口,老臣即使再不愿,也會看在您的面子上乞離,只是您且記得,待日后龍椅坐下,便須盡早收回宋衡兵權(quán),方能安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