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強的炮灰在古代教書_分節(jié)閱讀_355
書迷正在閱讀:病態(tài)溫床、男友是我強睡來的(1V1 H)、初春微醺(1V1 H)、娶個邪祟當老婆、心頭好(作者:總攻大人)、笨蛋夫妻、風雪不歸人、頂配替身、學習強國娛樂圈、修仙不如開網(wǎng)店
熟悉的聲音傳散開,眾長安軍怔楞不已,還以為自己延伸出錯了。有長久居住長安的,認得許珍面容,低聲和周邊人說道:“這、這似乎是當年救災的許尚書?!?/br> “許尚書?她怎么會在這里?” “許尚書是誰?!” “是那龍門論戰(zhàn)、黑水逼退胡人的許阿珍!據(jù)說還是嶺南和淮南幾名小霸主的教書先生……” 竊竊私語的聲音不斷傳開。 許珍沒有理會,她只想快點完成系統(tǒng)要求的主線任務,然后去找小叫花。 她讓人備馬。 可就在這時,戰(zhàn)火又起。 遠處李三郎大軍毫無預兆的敲響戰(zhàn)鼓,咚咚咚的聲聲震入人心。 許珍抬眼看去,看見遠處李三郎攜帶大軍浩然而至。 古拔公主撥動念珠并不說話。 許珍看了一眼身后滄瀾江山,也不曾言語,長安大軍抹去臉上塵土,擦去身上血跡,手持武器站起身來,準備迎戰(zhàn)。 許珍低聲說道:“不用起來了,這場戰(zhàn)爭,已經(jīng)結(jié)束?!?/br> 她的聲音太輕,太小。幾乎沒有人聽到她說的這句話,因為沒有人能猜到,這場李家尚未呈現(xiàn)劣勢的局,李家竟會主動撤兵。 對面李家大軍,在這片波瀾起伏的沿江官道上,舉起白旗,示意撤退。 白旗在空中飄然。 李三郎高聲喊:“先生!感謝你昔日教誨,今日你要干大事,我就以十萬大軍撤離長安,作為對你的餞別禮!” 許珍聞言露出欣慰笑容。 她來不及道謝,直接在眾軍的震驚和怔楞之中,拉著古拔公主上馬,朝長安城墻行駛而去。 長安大軍連忙收拾東西緊隨其后。 官道一戰(zhàn),許珍再度成名,雖然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怎么冒出來的,也不知道她為何會幫寵妃干事。 但這并不影響她以三萬軍馬喝退李家大軍,還有,被淮南李三郎,尊稱先生的事情。 長安城墻已經(jīng)長出嫩綠柳枝,斜風細雨中,許珍和古拔公主站上城墻,大軍擊鼓引來眾多長安居民,以及城外流民。 人群擁擠,大多都抬頭仰望許珍。 許珍低頭望向眾人,還沒說出口,眼眶已經(jīng)發(fā)燙,喉嚨哽咽,這種激動來源于她馬上就能得到解藥。 許珍壓抑住自己內(nèi)心的亢奮。 待人更多了點,天更亮了點。 她看了眼湛藍天空,低頭看眾人,抬高聲音緩緩說道:“將門荀家,是無辜的?!?/br> 這句話說完后,她讓古拔公主上來承認自己當年的錯誤,古拔公主沒有否認,全部交代,最后還說了句—— “先帝他,同樣有罪?!惫虐喂髀曇魷嫔#抗馄胶?,“若是建立新朝,必定要選個,好皇帝啊。” …… 明明是簡短的幾句話,卻如同洶涌江海一樣將寬廣天地淹沒。 在長安,荀家這兩個字已經(jīng)離眾人有些遙遠了,很多年輕人并不知道荀家。 有小童縮在阿父懷中,小聲問道:“荀家是什么?” “荀家……”他們的阿父阿母剛開了口,已經(jīng)有淚水滴落。 在長安,有多少年長者不認得荀家。 有多少人敢說一句,自己沒有受荀家的保護,又有多少人敢說自己,在荀家落難之際,想過幫助荀家,而非落井下石。 在得知荀家通敵叛國的時候,他們選擇了沉默,現(xiàn)在國亂了,民不聊生,他們懷念過荀家,可如今又有人告訴她們,荀家,沒有通敵,是被冤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