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jié)
宴會自然是為齊王接風(fēng)洗塵的,齊王從南邊過來,正好到念壇行宮面圣?;视H國戚、文武百官也要領(lǐng)著家眷參加宴會,共同賦詩品酒,一同慶祝齊王殿下歸來。 韓嫣和孟庭自然要去了。 而因著皇帝重視齊王抵京,便借著這一喜慶之事,提拔了不少大小官員。 翰林院內(nèi)就有變動。 比方說,自張乾倒臺后,與他交好的一些世家子弟有被牽連而退出翰林院的。翰林院由此空出了一些職位。 孟庭舉薦了汪庶吉士。 溫掌院立刻同意,向上申請將汪庶吉士升為正七品編修。 皇帝批準(zhǔn)了。 汪庶吉士也沒想到自己才進(jìn)翰林院不到兩個月,就成了編修。這個跳躍不小,他清楚這是因?yàn)樽约涸诿贤ケ粡埱热舜驂号艛D時力挺孟庭,如今才有孟庭為他美言。 而其他幾個那時候覺得孟庭沒出路便不再跟著孟庭做事的庶吉士,眼下悔得腸子都青了。 此次除了翰林院,各地的官員也有被提拔的。 其中就有劉氏的爹。 劉氏的爹之前也是時運(yùn)不好,做到臨淄縣令的位置后,連著三十多年都沒有升官。 原本已是不抱希望,不想這次皇帝調(diào)整各地官員時,恰逢青州知府和通判雙雙年邁辭官,而整個青州境內(nèi)各個縣城里政績最好的,就是劉氏的爹。 畢竟臨淄出了孟庭這個三元及第,這份功績是記在縣令頭上的,無人能敵。 皇帝于是將劉氏的爹直接提拔為青州知府。 劉知府年逾六十,霍然從正七品變成正四品,連升六級,簡直是罕見的大喜。 而韓嫣這次要忙的第二件突發(fā)事件,就和劉知府有關(guān)。 劉知府已經(jīng)六十歲了,他知道自己這輩子大約就只能止于知府,便把希望寄托在晚輩身上。 但奈何他的獨(dú)子,也就是劉氏的嫡兄,不是做學(xué)問的料。 家里男人指望不上,便只能指望女人。 好在他的獨(dú)子為他生了個溫柔貌美、知書達(dá)理的孫女,頗得劉知府喜歡。 以他孫女的相貌和才氣,劉知府覺得青州的兒郎配不上她。要是能把她嫁進(jìn)京城的官宦之家或者門閥就好了,她值得這樣的夫家,劉氏子孫也能因此得到提攜。 于是劉知府想到了他在京城的女兒和外孫。 以他外孫的廣闊前途,定能幫他孫女找個稱心如意的夫家吧? 劉知府是五天前接到升官的旨意和調(diào)任令的,他很快就寫信給劉氏,說要把孫女劉靜嫻送到孟府,讓孟府幫忙給劉靜嫻找個大家公子。 這邊劉氏剛接到信,那邊劉知府算著時間,就讓劉靜嫻出發(fā)了。 青州離京城不遠(yuǎn),馬車走得快一點(diǎn)的話,兩天就能到。 孟庭和韓嫣得知了此事,自然要為表妹到來做準(zhǔn)備。 算時間,差不多劉靜嫻到后過不了兩天,就是齊王的接風(fēng)宴。 韓嫣打算帶著劉靜嫻一起去。 接風(fēng)宴上的男賓里多得是未婚的,正好讓劉靜嫻先觀察觀察。反正皇家舉辦的宴會,不管是什么名目,私底下都會變成公子小姐們相看的宴會。 倒是韓嫣的表姐,豫城伯府的嫡女鄒蕊,在聽說了劉靜嫻要來孟府后,陷入了沉思。 鄒蕊沉思了好一會兒,肅了語調(diào)對韓嫣道:“大魏朝表兄妹成親之風(fēng)盛行,你怎知那劉靜嫻究竟是來找青年才俊,還是沖著孟大人來的?” 第68章 表妹 此時, 韓嫣和鄒蕊正坐在臨湖茶樓的二樓。 兩個喜歡吃喝看話本的小姐, 偶爾改變風(fēng)格,來茶樓靜靜心。 聽了鄒蕊的話, 韓嫣的目光微微怔了下。 其實(shí)鄒蕊所言, 韓嫣不是沒想過。 話本子看得多了,里頭什么浮夸離奇的劇情都有,表兄表妹這種算是很常見的, 不難想到。 是以, 她在聽聞劉靜嫻要來孟府時, 也猜測劉靜嫻莫不是沖孟庭而來。 但很快韓嫣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孟庭和我說了些劉靜嫻的喜好, 讓我稍微準(zhǔn)備下,我就順口問了他和劉靜嫻關(guān)系如何。” 韓嫣告訴鄒蕊“孟庭說, 他和劉靜嫻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妹感情不錯。所以我覺得劉靜嫻不喜歡孟庭,不然的話她完全可以在孟庭進(jìn)京前就下手, 哪還有后頭孟庭和江平伯府定親的事再說,她要真對孟庭有意思, 這一年間也不說給孟庭寫封信。連我嫁給孟庭, 她都沒反應(yīng), 這看著就不像是喜歡的樣子?!?/br> 鄒蕊端起茶杯, 小口啜茶。微苦澀的茶水在唇齒間漫開,余香綿長。 鄒蕊道“你這么說也有道理。不過, 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韓嫣也端起茶杯喝茶, 并聽鄒蕊繼續(xù)說下去。 鄒蕊說道“不論如何, 孟大人的前程是有目共睹的。先不說劉靜嫻喜歡誰,就說她若是在京城始終沒找到合適的貴公子,那也是有可能把主意打到孟大人頭上的。” 韓嫣不以為然的蕩了蕩眼波,道“她打誰的主意是她的事,能不能得逞可不是她說了算的。我是孟庭的正妻,難不成她堂堂知府的孫女,還要給自家表哥做妾” 鄒蕊本想說沒準(zhǔn)人家看你是個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會想辦法先離間你們夫妻,讓你自己走,然后人家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做孟大人的繼室了。 但轉(zhuǎn)念一想,劉靜嫻人都還沒來,自己就先在韓嫣面前把人家設(shè)想得那么陰暗惡毒,這樣實(shí)在不好。 鄒蕊自詡為磊落人,磊落人怎能有這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行徑呢 鄒蕊權(quán)衡了下,決定不再說這個話題了,她道“大概是我把人家想得太不堪了,說不定劉靜嫻是個不錯的人。是我多嘴,在這里向你賠罪?!?/br> 韓嫣不在意的笑道“表姐別見外嘛?!?/br> 鄒蕊會說這些話,韓嫣不意外。 鄒蕊身為豫城伯府的嫡女,打小見過不少齷齪陰司,故揣測人時難免會往惡意的地方想。 而且,鄒蕊一貫是韓嫣的知心好jiejie,總是設(shè)身處地的為韓嫣著想。鄒蕊這番話也是為韓嫣好,韓嫣自然領(lǐng)受鄒蕊的好意。 劉靜嫻是在兩天后的傍晚到的。 那會兒天將黃昏,頭頂?shù)募t色云霞像是鋪開了艷麗的織錦,蜿蜒到地平線去。 整個京城沐浴在橘紅色的余暉中,遠(yuǎn)處皇宮的琉璃瓦璨璨生輝。 孟庭已經(jīng)放衙回來了,換了家居的常服。他領(lǐng)著韓嫣和孟晶清到府門口,迎接劉靜嫻。 劉靜嫻輕提裙角,踩著墊腳凳,走下馬車。 從她下馬車的動作和邁步的幅度來看,是個深受閨秀禮儀熏陶的。 有昏黃的夕陽落在她身上,暮色四合中,劉靜嫻姣好的相貌被暮色籠罩了層柔和的珠光。 她身量勻稱,衣飾清麗而不失雅致。她的目光先落在孟庭和孟晶清臉上時,唇角不由帶起一絲很是溫婉的笑容。 隨即她移動視線,和韓嫣目光交接。她眸中似有瞬間的驚艷,須臾又恢復(fù)得溫婉如水,怡然露笑。 這會兒孟晶清已經(jīng)率先走了過來“靜嫻表姐?!?/br> “晶清?!眲㈧o嫻面露笑容,一年未見,她的笑容顯得格外真誠。 孟庭和韓嫣也上前來,迎上劉靜嫻。 劉靜嫻步子裊裊,按著禮儀行了規(guī)矩的禮節(jié)“表哥、表嫂,靜嫻遠(yuǎn)道而來,免不得要叨擾一段時日,還望表哥和表嫂能不嫌我礙事?!?/br> 孟庭眼里含笑望著劉靜嫻,溫聲說“你不必拘束,且安心住下,需要什么就同管家說?!?/br> 劉靜嫻柔順的答好。 孟庭又打量了番劉靜嫻,說“一年多不見,你長高了?!?/br> 劉靜嫻星眸中蘊(yùn)出笑意“是啊,我的確長高了。倒是表哥你和從前在青州的時候相比,也多了些不同?!?/br> 韓嫣心道,孟庭和從前相比當(dāng)然不同咯。做了官,風(fēng)光了,見得世面多了,氣質(zhì)積淀上自然會有改變。再說她可是專門給孟庭搭配了衣飾呢,孟庭在她的修飾下變得更加養(yǎng)眼有氣質(zhì)。 劉靜嫻又專程向韓嫣問了好“表嫂,靜嫻有禮?!?/br> 韓嫣回了個平輩間的禮節(jié),笑容明艷“靜嫻這一路舟車勞頓,今晚好好休息。以后有什么事或是遇到什么問題,都可以找我的。我叫韓嫣,你也可以直接喊我的名字。” 劉靜嫻忙道“靜嫻不敢?!彼趤砭┏乔熬拖却蚵犨^了,知道她這位表嫂是個潑辣不怕事的。且表嫂的爹還是善金局將作監(jiān),比她祖父的官職還要高。劉靜嫻哪敢直呼韓嫣姓名。 劉靜嫻看起來表現(xiàn)得挺自然,但她面對韓嫣時內(nèi)心的謹(jǐn)小慎微,還是被孟庭察覺到了。 孟庭沒說什么。 他招呼幾人回府去,先帶劉靜嫻拜見孟祥和劉氏。 孟府的下人們則去幫忙歸置劉靜嫻的行李。 劉靜嫻此來,只帶了一名貼身丫鬟,名喚采葛。孟庭使了個家丁帶采葛去客房,那客房和一旁的耳房就是孟府給劉靜嫻主仆安排的住處。 孟庭先把劉靜嫻帶到了孟祥和劉氏那里。 劉靜嫻規(guī)規(guī)矩矩的給孟祥和劉氏行禮,溫婉道“靜嫻給姑父、姑母請安?!?/br> 孟祥和劉氏都不是擺架子的人,自然趕緊叫劉靜嫻免禮了。 劉氏拉著劉靜嫻的手,對她說“靜嫻既然來了這里,千萬不要拘束。對了靜嫻,你祖父祖母和爹娘身體都還好吧” 劉靜嫻道“勞您的掛懷,一切都好。祖父和祖母還有父親,都常和靜嫻念叨您?!?/br> 這話雖說聽著客套,但也不是假話。 劉氏雖然是劉知府的庶女,但劉知府沒有嫡女,庶女自然要分得不少寵愛。除了早些年劉知府偏寵一個從青樓贖出來的妾室,寵得那妾室不知斤兩,欺辱了劉氏母女外,后面那妾室被劉夫人發(fā)賣了,劉氏也就沒再受什么欺負(fù)。 且劉氏的姨娘原本就是劉夫人的陪嫁丫鬟,是劉夫人的心腹,劉夫人自己沒有女兒,對劉氏也就格外上心些。 劉氏的姨娘去世的早,后面劉氏的教育和婚事,都是劉夫人一手cao辦。 如今劉夫人將孫女劉靜嫻送到劉氏這兒,劉氏也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愿意幫劉靜嫻找個好婆家。 聽劉靜嫻說了家人一切安好,劉氏心中欣慰。 晚飯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的。 賓主盡歡,和樂融融。 唯一不大和諧的就是,韓嫣得面對一桌子青州口味的菜。這對她這個吃京城菜色長大的人來說,委實(shí)有點(diǎn)不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