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jié)
曉曉驚恐萬分,幼小的眼中滿是恐懼,希望她的母親能保護她,能抱著她。 可母親從來沒有這樣做過。 她管不住她的嘴,她總要爭一個是非,女兒從來不是重要的人,威脅不了她。 她薄薄的嘴唇中怨毒的話一句不少,該吐多少吐多少。 到了后面,曉曉從害怕到絕望到堅強到冷漠,最后終于變成了厭惡。 嚴格說來,曉曉爸媽的婚姻完全談不上所謂的幸福。 按照她媽的說法,這叫搭伙求財,曉曉的mama出自農村,為了能跳出農門,很是拼搏。 幾經蹉跎,好不容易考上師范,有了正經工作后,年齡也不小了。 有了二十九,在那個時代算得上老姑娘了,沒有多少資本挑選家世背景更好的男子。 只好嫁了工作尚可,家境貧困,長得不錯,一大堆負擔的爸爸。 而爸爸,因為家境貧困,只好娶了農村出生,工作不錯,大了他四歲的mama。 這種典型的搭伙求財的婚姻,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幸福。 相反,隨著曉曉的出生,變得更加狗血,一地雞毛。 據曉曉mama講,曉曉是一個意外,因為是二胎,在那個特殊年代是要被咔嚓掉的所在。 但因為mama自己分析,看反應估計又是一個大胖小子。 mama咬咬牙,本著兒子越多越好的精神。 跑到曉曉爸爸的老家躲了半年,硬生生讓爸爸少了一級工資,生了曉曉。 曉曉生下來,讓她大失所望,總覺得吃了虧,上了當,為個賠錢貨損失工資,實在不劃算。 最讓她不忿的是,在曉曉奶奶家坐月子時,受到了婆婆的輕視和慢待。 得了一身的月子病,她奈何不了曉曉的奶奶,就把氣都撒到了曉曉身上。 每當她有個頭疼腦熱,關節(jié)腰腿疼什么的毛病發(fā)作時,就破口大罵曉曉。 這個時候也是曉曉最難過的時候,因為這個原因,曉曉成了全家最被嫌棄的人。 小時候,她還不懂這個道理,小小的女孩,眼中閃動中天真的光。 總是努力擠出一絲笑容,怯怯地討好父母。 小心翼翼地說話,做事,生怕一個不小心,又惹得一頓怒罵,暴揍。 可隨著年齡的增大,曉曉終于明白,她改變不了任何事。 她遭受的一切待遇,受到的一切不公平都源于她是女孩,無論怎么做,父母對她的方式都不會改變。 記憶中發(fā)生的一幕幕,曉曉早就已經心死了。 記得曉曉上小學的時候,成績很好。 但父母卻從不在意,也從不為了曉曉送老師禮物。 曉曉她媽的口頭禪一向是:“打鐵全靠本身硬,你要學習不好,我送多少禮都沒用?!?/br> 所以曉曉成了班上唯一不送老師禮物的學生,相當不受待見。 三年級時,曉曉學校改制,因為原定的每個班人數太多,要從原來的學生中抽一部分學生出來,組成一個新班。 老師們動了心思,將班上成績最差的學生,最麻煩的學生紛紛往這個班扔。 按說曉曉的成績根本不會落入這樣的命運,可惜,在新班老師抗議后,學校采取了抽簽的辦法,決定去新班的學生人選。 曉曉原來班上被抽中的是班長,和曉曉的名字一字之差。 于是,從不送老師任何禮物的曉曉,成了頂替的對象,被發(fā)配到了新班。 她卻意外成為了新班里面的鳳頭,新的老師覺得小姑娘漂亮,成績不錯,口齒伶俐。 盡管沒有收過曉曉mama的任何好處,還是好好地培養(yǎng)了曉曉。 曉曉也爭氣,幫老師拿到了校演講比賽的第一名,讓老師揚眉吐氣了一把。 可惜,曉曉在這個班的幸福日子卻沒有持續(xù)多久。 她那個不穩(wěn)定的mama,有一天抽風,喝了點小酒,認為老師作業(yè)布置得太少,在家校冊上罵了老師。 這下捅了馬蜂窩,好強的老師覺得曉曉mama不知好歹,氣憤之余,將氣都撒到了曉曉身上。 此后的三年,曉曉經歷了童年最黑暗的時光。 她被發(fā)配到最后一排,每次開班會就是老師批斗的對象。 被同學孤立,被老師打壓,性格變得孤僻的同時,卻也堅強起來。 三年,她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成績從未掉下過前五,班主任老師帶的語文更每次都拿第一。 不得不說,那個時候的曉曉已經有了小強的潛質。 她從不多話,從不認輸,靠實力,靠堅持為自己找回自尊。 三年后,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縣城最好的初中。 可這樣的經歷,卻在曉曉心中流下了一個黑洞。 9歲的孩子提前早熟了,她敏感地發(fā)現,在她受到傷害,受到打壓時。 她的父母除了袖手旁觀,從未為她做過什么,爭取過什么。 她唯一能依靠的人只有自己,而她生活中所有的不開心的根源,居然是自己的父母。 曉曉漸漸長大,她變了很多,勇敢,堅強,從不表露內心的想法。 她甚至可以做到在初二時,她的母親當著她的面和同事聊天。 說道:“我就是討厭女兒,女兒有什么用?賠錢貨。”時。 她目無表情,轉身離去,那個時候,她的話已經不能再傷害她了。 她不會再像小時候一樣受到傷害,悄悄躲在被窩里哭泣。 這樣的事情幾乎每天都在發(fā)生,她已經沒有眼淚再浪費了。 她變成了母親口中的白眼狼,從不和她母親啰嗦,難得說句話,也都是冷冷淡淡。 傷害太多,母女之間早就有了深深的鴻溝,再難跨越。 ------題外話------ 開新書了,本書勵志系,某些情節(jié)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請勿人rou,敏懿一向認為,幸福無關出身,只關系自己的選擇,有的人哪怕一手爛牌,也能靠努力活出美麗人生 第二章 砸了家里的門 曉曉不說話,不代表她不明白,不清楚。15歲的花季少女,有了超出大多數同齡人的成熟和敏感。 她在門口徘徊很久,是因為兩天前,她的母親已經和她旁敲側擊過,讓她放棄中考的機會,去讀父親單位的技校,成為和他父親一樣的鐵路工人。 據她母親描述,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到的鐵飯碗,女孩子要讀這么多書干嘛?又費錢,又花時間,還不找份工作出來嫁人? 嫁人?曉曉心中冷笑,嫁給父親一樣的男人嗎?曉曉不是傻瓜,她讀的書,了解的知識,已經讓只有中專畢業(yè)的母親忽悠不了她了。 她知道唯一改變自己命運的辦法,就是通過讀書考出去,離開這個讓她厭惡不已的家。 這是她的底線,也是她最在意的。他們罵她,打她,忽視她,她都可以忍,因為她很早就不在乎了。 可要剝奪她唯一的改變命運的機會,她不會妥協,也不會屈從。 她老早知道家里的條件,供她和哥哥上大學沒有問題。 經濟上沒有問題,他們唯一不讓她讀書的理由只有一個,因為她是女兒,不值得為她花錢。 這種事情落到很多女孩身上都會變成悲劇,女孩本來就應該柔弱,聽話,父母養(yǎng)你一場不容易,自然父母說什么,聽什么。 放棄一個上大學的機會,讓父母開心,是那個時候很多人認同的價值觀。 可曉曉不是大多數女孩中的一員,她冷臉把mama的提議擋了過去,只有一句話,我要考高中,上大學。 自那天后,父母再沒有和曉曉說過話,曉曉在家變成了一個透明人??蓵詴圆⒉辉谝?,他們對她的冷淡已經影響不了她了,多年的情感漠視早就讓她的心練得強大無比,她想要的,不會為任何人改變。 終于,曉曉徘徊了十多分鐘后,嘆了口氣,她始終要回家,就算他們的臉再難看,她也要面對。她輕輕推開門,像一道幽靈,漂了進去,盡量不想引起任何人注意。 回來晚了,家里已經吃過飯了,沒人為她留飯,曉曉不介意,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她自己摸索著走進廚房,將齊肩的秀發(fā)挽了挽,敲了兩個雞蛋,給自己炒了碗蛋炒飯。 她初三了,要給自己補充點營養(yǎng),她洗了兩片青菜炒進飯中,收拾好后準備朝自己的房間中走去。 卻迎面撞上從臥室出來的mama,mama看了她一眼,神情有些冷淡,點點頭說:“回來了!” 曉曉目無表情,連話都懶得說,略微點了下頭,意思一下,就頭也不會地朝自己的房間走去。 mama張玉蘭大怒,她這是什么態(tài)度?這個女兒讓她越來越厭惡,成天不說幾句話,一直就是這么不冷不淡的,相比兒子,簡直就是個另類。 兒子每天倒是對自己噓寒問暖,跟上跟下,又懂事又乖巧。唯獨這個女兒,一直死僵僵的,她那個表情,好像全家都欠她的。 又不少她吃,有不少她喝,她還要怎樣?在農村,她這個年齡早就出去打工賺錢了。 玉蘭想到自己弟弟家的三個女兒,比她還小一點?,F在去了廣州打工,每個月給農村的弟弟賺錢養(yǎng)小兒子。 就覺得很不平衡,最氣憤的是,曉曉爸爸已經幫她找了這么好的鐵飯碗,她還不肯去,自己上輩子造了什么孽,養(yǎng)到這種不爭氣的孩子。 玉蘭越想越氣,她本就性格要強,在家里從來說一不二?,F在看到剛剛長大的15歲女兒居然剛公然挑戰(zhàn)她的權威,越發(fā)怒火中燒。 脾氣上來,決定牛不喝水強按頭,曉曉爸爸今天已經把技校的報名表拿回來了,她今天不肯也要肯。 怎么樣也要讓她報了,我就不信我這當媽的還擰不過一個15歲的小妞。 她冷冷喊道:“回來!我和你爸有事和你說?!?/br> 曉曉的腳步頓了一下,心里咯噔一下,還是那個事嗎? 她心中冷笑一聲:果然,媽的性格沒那么容易妥協,該來的還是要來。既然躲不過,就看她到底想怎樣吧! 她回過頭,看了一眼玉蘭,輕輕說道:“好!等我放一下書包。” 她迅速進了自己的房間,放下書包。 輕輕用手撫摸了一下已經用了兩年,顯得有些舊的書包。拿定主意,轉身出去,到了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