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热爱在线观看视频,国产成人福利资源在线,成年美女黄网色大观看全,狠狠色综合激情丁香五月,777奇米电影网99久久,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成人无码午夜成人无码免费视频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男配逆襲手冊[快穿]在線閱讀 - 第94節(jié)

第94節(jié)

    今天白天來了一堆客人,段家索性就直接擺起了宴席,現在客人走的差不多了,一家人就都在收拾殘局。

    正在撿著桌上碗筷的段母一抬眼就看見林先生了,連忙叫了一聲:“爹,林先生來了。”

    雖說之前帶著孩子去商量入學是段奶奶去的,但如外客上門還是個男人這種事,還是一直都默認讓家里最大的男人去迎接。

    段爺爺正搬著個小板凳坐在院子里寫字,在全家開始認字之后,段青恩就帶著家里的三個小堂弟和李寶君一起搬了外面的沙子,又弄了一些泥巴,硬是在自家硬邦邦的院子里做出了一個寫字用的沙盤。

    平時全家人誰空閑下來了,都可以拿著樹枝去上面寫字。

    這個沙盤還是挺受家里人歡迎的,畢竟段家雖然不像是以前那么窮了,但到底還是普通的農戶人家,根本承擔不起昂貴的紙張。

    現在有了沙盤可好了,誰想寫字了就在上面畫兩下,感覺學的差不多了再直接抹過去就行。

    段爺爺作為男人,是不參與這種收拾鍋碗瓢盆活動的,這都是段奶奶和段家兒媳婦的活,還有李寶君,雖然她人小小的,但也自覺的去收拾了。

    他不做事,又閑的沒事干,索性就坐在這在沙盤上比劃著練字。

    見林先生來了,段爺爺連忙起身迎了上來。

    “林先生,您來了,快快快坐下?!?/br>
    擺宴席的時候段家是叫段青恩去請過林先生的,只是林先生覺得人多就沒來,段爺爺剛剛還想著把之前特意留下來的菜叫段青恩送過去。

    若不是林先生,他家青恩現在也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鄉(xiāng)下孩子,哪里能有這樣大的造化。

    無論怎么樣,段家也要記住這個恩情。

    見段爺爺的態(tài)度一如既往地恭敬,甚至還比以前都要親熱,林先生心里也十分舒服。

    他的學生是沒有像是段青恩這樣有出息的,但之前他在學堂上學時,曾經有個同窗就是考中了童生,結果從那以后他父母就飄了起來,對著先生也沒有以前那般恭敬。

    之后雖然那同窗人認真上進,先生也還是忍受不了他父母那趾高氣揚的態(tài)度,將人趕出了學堂。

    林先生是很喜歡段青恩的,因此也有點擔心他家里態(tài)度會變化,不過現在見了段爺爺的態(tài)度,他又覺得自己是杞人憂天了。

    只看段家擺宴席也能想得到他,便該知道,段家不是那種起了東風便感覺自己長了翅膀的人。

    人家對他好,他自然也要對人家客氣。

    林先生對著段爺爺笑道:“青恩不在家嗎?”

    “真是不巧,院子里亂糟糟的,我們怕孩子們磕碰到什么,就讓青恩帶著他三個弟弟一同出去了?!?/br>
    段爺爺:“您是有什么事嗎?要不我讓人出去找找去?!?/br>
    “不用不用?!?/br>
    林先生連忙攔住了要起身的林爺爺,“您轉告他一聲就行了,是這樣,我有個同窗,手上有個去縣學的名額,他想要舉薦青恩,所以我來問問你們家意見?!?/br>
    “縣學?”

    段爺爺雖然讀了書,但也基本沒有關注過外界的事,聽了個新名詞有點懵,“這是,這是讀書的地方嗎?”

    “對,縣學是由知縣大人建起來的,一般縣里有名望的人家都能舉薦,每過三年,就會有新的名額下發(fā),一般都是為了像是青恩這樣,家不在縣里,念書又用功不錯的學子?!?/br>
    林先生耐心的跟段爺爺解釋了一下縣學具體是個什么章程。

    話說他們縣里在幾十年前有一位縣令家境不錯,到了這個地方見四處破落連一個學堂都沒有,索性就用了自己的錢,建造了縣學。

    之后他又招收了一些秀才舉人,正式開學。

    一開始,進縣學的都是一些家境不錯的學生,后來有一次,縣里一位窮人家孩子中了童生,想要繼續(xù)上進,卻苦于教導他的先生也只是一位童生,即使傾囊相授也不能讓他再進半步。

    這位先生也不想耽誤了自己的弟子,于是求到了縣令那里,問能不能讓他的學生也進去念書,念書的費用就記賬,然后慢慢還。

    這位縣令本來就是個不差錢的,聽了之后于心不忍,索性就自掏腰包讓這個學生進學,還讓人制作了舉薦牌分散給縣學里的先生們,讓他們舉薦一些念不起書卻很有天賦的學子來。

    之后這位縣令得了個好名聲,很快就升官走了。

    后來的縣令雖然沒那么有錢,但也不可能前頭定下的規(guī)矩后面他來打破,索性就還是學費照樣收著,但有舉薦名額的人可以不花錢進縣學。

    之后,舉薦名額就漸漸成了一些有名望的人獨有。

    而他們也都只會舉薦一些有才名但家中卻條件一般的學生進縣學。

    段青恩就十分符合這個舉薦條件。

    林先生是仔仔細細認認真真的將縣學給說清楚了,怕段爺爺不答應,他又補充道:“青恩聰慧,我卻只是一個秀才,短期教導倒是還好,可若是他想要更進一步,還是進縣學為好?!?/br>
    段爺爺也明白這個道理,只是比起前程,他更加擔憂孫子會受欺負,遲疑了幾秒,還是開了口:“先生你的意思我是明白的,可你方才說的,那縣學不靠著舉薦名額進去的讀書人,是否都是花了銀兩的?他們家中定然富庶,若是青恩去了,他年紀小,家中又無甚銀兩……”

    潛在臺詞,就是怕自己孫子會在學校被人欺負了。

    林先生明白。

    他雖然只有一個女兒,可這拳拳愛子之心他還是明白的,也就十分耐心的道:“縣學中如青恩這般的學子也有不少,就算是青恩年紀小,方才我同窗已去信,道他可以讓青恩與他的兒子一道住,兩人年歲差的不大,有人帶著,青恩在學校也熟悉些?!?/br>
    “更何況他并不如其他七歲小童一般,是個頂頂聰明的,若是有什么不妥,他也會提前看出來?!?/br>
    這一點上林先生是十分自信的。

    十歲以下,比他弟子還聰明的他還真是沒見過。

    林先生說完這件事就告辭了。

    天黑下來的時候,段青恩帶著三個堂弟回來了。

    一回來,段爺爺就拉著他告訴了他這件事。

    他聽了個大概就大略明白怎么回事了。

    大致換算一下的話,意思就是:

    這是個好學校,不收錢,教育質量還好,段爺爺肯定是想要讓他念的,畢竟念了好學校才會有更好的老師教導,有更好的老師教導才能讓他一直往上考,而且同窗也都是正兒八經的讀書人,對他的人脈十分有好處。

    但是呢,段爺爺還是很猶豫,因為這個學校是寄宿的,他不放心段青恩這么小就去住學校,還有就是這個學校分為兩類人,一類人是有錢學生,一類人是沒錢學生,他怕段青恩進了學校受排擠,還有就是因為年紀小沒人帶他玩。

    于是,這么想著,段爺爺就為難住了。

    又想要讓孫子過去,又怕孫子真的過去了受欺負。

    段青恩倒是覺得沒什么。

    讀書人都講究臉面,就算是真的心里恨得恨不得沖上去咬死對方,面上也要和和氣氣的,頂多罵一兩句酸詩,就算是罵,那也肯定是不會明著罵,而是拐著彎的來,若是學問稍微差一點的,腦子稍微笨一點的,也許被罵了都不知道自己被罵了。

    這就跟為什么歷史上永遠都是武將被皇帝忌諱一個道理。

    武將手里頭有兵權,自己又殺過人,有血性,要是他們真的有想法,肯定直接就提著刀上了。

    有權勢滔天的武將在身側,皇帝那是睡都睡不著的。

    但是文官就不一樣了。

    文官那都是講究君子動口不動手,就算是氣的不行,他們也不會上手,而是直接用著各種文縐縐的詩句開罵。

    要是有罵不過人家的,他也不會想著老子說不過你還能打不過你嗎?而是會被罵的吐血。

    縱觀前面的王朝,文人之間吵架,吵著吵著突然吐血倒了一個的也不是沒發(fā)生過的事。

    就算是真的有文官權勢大,皇帝看他不順眼直接就能把人拖出去砍了,畢竟自古以來文人相輕,文官拉幫結派的有,還真是沒人能真的組成一個大團體。

    都是一個一個小團體,你看我不順眼,我瞅你欠罵,皇帝只要坐在龍椅上,就能看著底下的文官內斗。

    越是內斗的厲害,他越高興,畢竟底下人斗起來了,就都指望著他這個皇帝做主了,總比和和氣氣的一致沖著他這個皇帝來得好。

    綜上所述,文人之間,那還真不會撕下臉皮做段爺爺擔心的一系列事。

    他安慰了段爺爺,就答應下來去縣學。

    段青恩一答應下來,整個段家又開始忙碌了。

    縣學,包住宿,包吃飯,但也還是需要帶一些行禮衣物過去的,尤其是段奶奶與段母,簡直恨不得把段青恩從出生到現在所有的東西都給帶上。

    兩人最近婆媳關系是越發(fā)和諧了,就好比現在,一邊收拾一邊嘆息,段奶奶間或的埋怨幾聲,責怪丈夫怎么能把段青恩這么小的孩子送去縣里一個人住著。

    段母倒是不敢跟著一起埋怨公公,悶頭收拾東西,只是這心里也十分的舍不得。

    能舍得嗎?這么小的孩子呢。

    就算是在古代,段青恩也只是童子而已。

    更何況他還是段父段母唯一的孩子,不夸張的說,那就是他心尖尖上的rou,更加放心不下了。

    她們收拾的時候,段青恩也在一邊收拾,只不過是收拾他的讀書用品。

    收拾完了,段母又是一聲嘆息:“你一個人去了縣里,一個月都難得回來一次,胖了瘦了我們也不知曉,想要吃好吃的東西娘也不能給你做,如此吃苦,怎么還非要過去?!?/br>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br>
    段青恩將自己謄抄的書放進包袱里,對著段母道:“兩個月也不算是太長,這舉薦也是先生的同窗好心才要給兒子,不少人爭搶破了腦袋還想要呢,若是我不,那才叫苦?!?/br>
    段母是不明白這些事的,但也正是因為不明白,她一向不插手,見段青恩這樣說,她也就不期盼著兒子能夠留下來了,一邊將包袱收的緊緊的,一邊道:“這兩個月你在縣學若是受到什么委屈了,可千萬不要一個人硬扛著?!?/br>
    “娘,您安心吧,我又不是傻的,還能眼睜睜看著別人欺負我不成?”

    段青恩笑著安撫:“倒是在我走的這段時間,娘您與爹莫要松懈了看書,我已經將之前默背下來的常見字三百個留了下來,你們時不時的就要看看,若是有什么地方不懂得,就去問君君?!?/br>
    “好。”

    段母答應下來,也想起了李寶君:“君君是我們家除了你之外念書最厲害的,等到你走了,也不知還有誰能教的了她?!?/br>
    對這個兒媳婦,段母反而是家中最滿意的一個。

    之前段爺爺段奶奶還因為一些富戶想要將女兒/孫女嫁給段青恩而猶豫過,只有段母一如既往地堅定。

    她的想法簡單又單純。

    她只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若是兒子真的娶回來一個大家千金,那她這個當婆婆的可要怎么相處。

    之前村里也不是沒有發(fā)生過兒媳婦不孝順的事,說是那家人的兒媳婦仗著自家比較有錢,就攔著相公不讓他奉養(yǎng)親娘。

    后來那老太太也許是心涼了,直接告上了官府。

    兒子兒媳婦都以不孝罪名入獄。

    這件事出了之后段母才知道,原來不孝順的兒媳婦雖然不多,但也有幾個的,這些兒媳婦的相公大部分都是家中獨生子,父母都指望著他一個人,而按照本朝律法,若是公婆告兒媳婦不孝順,那兒子也要一并受罰。

    一些老人心疼自己的兒子,就算是受了苦也強撐著不去告狀,這也更加讓他們的兒媳婦變本加厲。

    段母也就是那么一聽,當時覺得駭人聽聞,畢竟在她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歷中,兒媳婦對上婆婆當然應該孝順了。

    從那以后,她就開始憂慮起了兒子將來。

    畢竟他們只有段青恩這么一個孩子,自然是緊著他的,光是現在試想一下,若是他們真的有了個不孝順的兒媳婦,段母是肯定不能因為這個兒媳婦而去官府告狀的。

    就算是吃再多苦,她也不會害自己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