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jié)
明明以后都不一定來,還把話說得冠冕堂皇的,哄著傷心不已的孩子們止住了哭泣,暗暗發(fā)誓回家以后就要纏著爸爸mama給他們報培訓班,好好練習。 “六一”都過了,暑假還遠嗎? 到了六月底,剛一考完試,小學生們就撒野狂歡了。 沒有孩子是不喜歡暑假的,不用上學,不用天天趴著寫作業(yè),不用考試,太快活了! 劇組里面,拍攝的電影工作正在進行。 這部電影,差不多算是翻拍的電影,片尾曲是《魯冰花》,講述的是一個孤兒院里小孤兒們的故事。 因為張小月他們都沒有經受過專業(yè)的演技指導,也沒啥背景關系,所以重要的童星角色自然是由電影廠的關系戶來演,他們都是孤兒院的背景孤兒而已。 咳咳,雖然出鏡可有可無。 但是,好歹也是上過了大屏幕的人不是! 就這,許多演出孤兒院的孤兒的孩子們還激動得不得了呢! 導演捏著劇本,把孩子們劃分成一群一群的安排角色,各自分工,都是個頭不大大小屁孩們,指望孩子們自己看劇本那就別拍什么電影了,回家睡覺做夢電影得獎發(fā)表得獎感言更實際些。 導演:“你們,還有你們,換好了衣服,把臉弄臟一些,哎,就和你們平常玩泥巴一樣弄得渾身是土,一臉的小泥猴樣就行了?!?/br> 孩子們一臉歡喜:“……” 導演是大好人!拍電影好簡單! 還讓他們像平時那樣玩泥巴,好好玩??! 張小月默默翻白眼,什么玩泥巴啊,真正的劇情是孤兒院就一個慈愛的老院長,一個人帶著一群孤兒們,非常艱難的維持著孤兒院。 弄成泥猴樣是凸顯出孤兒院的凄涼,孤兒們無人照顧,身上、臉上都臟兮兮的沒人打理,白發(fā)蒼蒼的老院長孤掌難鳴,把精力都重點用在燒飯和照顧最小的孩子們身上,大些的孩子們因為長期沒人照顧,渾身臟兮兮的。 導演:“李昂、張小宇、張小天趙子言你們演孤兒院大些的孩子,靠著你們單薄的小身板一邊撿破爛一邊護著弟弟meimei們?!?/br> 張小月在一旁瞪著大眼,拼命的憋著笑意。 親眼看見里光芒四射,帥不可擋的男主、男配們在年幼的時候一臉臟兮兮的給人當群演,表演撿破爛的,是什么感覺?。?/br> 張小月不停的在肚子里偷笑,她的腸子笑的都快打結啦。 導演:“你們要演出肚子很餓的感覺,小些的孩子要眼中含淚哭,委屈巴巴的叫喚肚子好餓,好渴,張小宇你性格溫和些,你負責演一個溫和的大哥哥,牽著小些的孩子們,輕聲的哄著不安、鬧騰的孩子?!?/br> 導演的眼光,真的是一針見血。 張小宇的特質不就是溫暖陽光的大哥哥形象嘛。 導演接著按照孩子們的性格安排道:“在撿破爛的過程中你們都因為又臟又可憐的模樣,被大院里的孩子們滿是囂張氣勢的嘲諷欺負,張小宇負責像個老母雞一樣護著弟弟meimei們,張小天負責演年紀不大不小,容易沖動的孩子,就跟個小牛犢子一樣,呲牙咧嘴,沖上去就是干?!?/br> 這劇情聽得張小月格外的心酸。 鼻子都忍不出的抽動了起來,忍著眼里的淚意。 雖然她也沒吃過多少的苦頭,但是她從小被鄉(xiāng)下的孩子們欺負的記憶,被年邁的姥姥含淚不舍的送走的境遇和這孤兒院的情景何其的相似,所不同的是她年邁的姥姥找著了地方把她送給比較靠譜的張建國,而白發(fā)蒼蒼的老院長身邊的孩子們太多了,沒法送,只能苦苦的熬著,期盼著能把孩子們給養(yǎng)大。 作者有話要說: 寫的急了,不夠精致,還請大家見諒哈!作者本身就是一個小萌新,文風不夠穩(wěn)固,再加上有點趕,狀態(tài)不是很穩(wěn),一直不想寫,就是怕寫坑了,現在也顧不上了,先寫了再說,有精力會修文的,如果大家不喜歡的話,也請大家不要放棄收藏,哪怕是這本不好,不看了,繼續(xù)收藏著,給小萌新作者一個成長的時間,謝謝支持!么么噠! 第26章 八十年代 導演:“李昂演孩子們中的智囊擔當,不管什么時候,都是沉默無語,都要像一個隱形人不起眼?!?/br> 導演給李昂講戲,重點描述了一下這個孤兒所要展現出來的特色:“每當孤兒院出事,眼中要深思,默默思考,為孤兒院出主意,還要不斷的替闖禍的孩子們善后,為年邁的院長發(fā)愁,為孤兒院的生計謀略……” 李昂沉默的點了點頭。 沉重的表情和沉默不語神態(tài)和角色完美契合。 導演看在眼里,神色愉悅,心中暗暗贊嘆,這孩子的理解適應力真強,真是一個好苗子。 張小月眨眨眼,再次替導演的眼光點贊。 不愧是響當當的大導演啊,這眼光就是厲害! 導演朝著站在一起的一群孩子們看了幾眼,眼神跳過幾個面孔,接著往下講:“趙子言飾演孤兒們中的社交擔當,出鏡的時候,要盡量展現出臉上陽光燦爛的笑容?!?/br> 大胡子導演眼睛直視著趙子言講戲道:“雖然孤兒院的孤兒可憐,可是一遭遇到不幸,就只會哭,雖然能讓人同情,但是天下可憐的人多去了,管也管不過來,看多了,就會讓人心漸漸的麻木?!?/br> “如果這個時候大屏幕上出現一個不管發(fā)生任何不幸,始終努力,始終相信美好,臉上永遠帶著燦爛的笑,始終不放棄希望的孩子,就會非常的吸引觀眾,觀眾的心就會為他而揪著,為他的努力加油,為他的遭遇到挫折之后仍然的堅持而心疼。” 大家都是孩子,孩子的內心也都有比較之心,一聽說這個角色討喜,大多數的孩子,臉上就顯現出特別渴望的神情,眼里全是躍躍欲試,一臉的迫切想演這個角色。 大劇組里的導演什么人沒見過,一看孩子們都是一臉渴望的模樣心里就明白了。 大胡子導演也沒為難這些孩子,都是小孩子,一聽說角色討喜,想露臉想表現不是正常嘛。 大胡子導演只管細細的叮囑趙子言:“雖然這個角色是從電影開始笑到結束,但正因為這個笑容貫穿了整個電影才會特別的難以演繹,同樣是笑,笑容要層次分明,表達的意思不一樣。” “對著孤兒院的同伴們展露出開心的笑、無奈的笑,無力的笑,自嘲的笑;對著欺負孤兒的外人,臉上則是嘲諷的笑容、蔑視的笑,一臉的假笑,皮笑rou不笑……” 圍觀的孩子們集體懵逼:“……” 不就是笑嗎?光是一個笑的導演就說了那么多,尤其是皮笑rou不笑!要怎樣笑??! 所有的孩子都在心里打退堂鼓了,剛才還特別的羨慕的想演,想要爭取一下,這回感覺紛紛縮著腦袋不吭聲了。 導演說了一大氣還沒說完呢:“不管天是否塌下,始終保持著臉上的笑容,要盡量讓臉上的笑容多元化,根據不同的環(huán)境臉上展露出不同含義的笑容,表演的時候,一定要非常非常用心的揣摩,不然一個沒演好就會顯得這個孤兒沒心沒肺,惹人厭。” 群演的孩子們:“……”好難哦! 導演還在說:“笑的時候,笑容不能太淺,孤兒么太多,笑容太淺不明顯,觀眾注意不到你;笑容也不能太夸張,太夸張的話,觀眾看到是看到你了,但對你的感覺就會變成,這個孤兒是個大傻子嗎?” “別的孩子都快哭死了,他還在笑,腦子沒問題,會顯得特別的違和?!?/br> 趙子言認真的聽,既不露怯,也不慌張,眉眼一彎,笑容燦爛。 導演心里一喜,臉上矜持的點點頭,這跟圈子里沾邊的家庭環(huán)境熏陶出來的孩子,就是懂事,不但能很快的理解導演要求表達的意思,還能很好的演繹,真不錯。 說了一圈,導演的目光轉到了張小月的身上。 電影里主要的孩子的角色,討喜的戲份都被電影廠內部關系戶給拿下了,剩下沒人要的,不討喜的部分才由社會上招群眾演員來演。 導演瞅了瞅張小月,覺得給小姑娘的這個角色不好講解啊,說白了,就是一個刺頭,角色非常的不討喜,惹人厭,演出之后很容易被罵。 所以哪怕這個角色也算是微微的小重要,但是因為表演費力不討好,電影廠的關系戶都看不上,怕壞了自家孩子善良美好的形象,敗壞了屏幕形象,影響以后的發(fā)展,這才有了空缺從外面招小演員。 導演:“張小月,你的戲份有點重,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臉部表演,一個演不好,你以后走在馬路上都會被人罵!” 張小月:“……”gt_lt 導演你找我拍電影前你不是這么說的啊,什么意思!難不成我又是當一個惹人厭被人丟棄的小包袱! 導演給群演小演員第一份的劇本是遞給張小月的,其他的孩子們都是群演,幾乎沒有臺詞,所以不需要給劇本,戲份不多講解一下就行了,最多給一張紙片,把個人的幾句臺詞背熟即可。 而張小月的這個孤兒的角色,算是一個配角了,劇本里有描述,所以她得到了看幾眼劇本的機會。 可張小月一點也不想要這份殊榮。 不遠的地方,還有好幾個小姑娘被大人圍繞著說戲,看這些小姑娘和周圍工作人員有說有笑的打招呼的模樣,再加上非常熟悉的口吻叔叔阿姨的打招呼,身旁帶著孩子的大人笑瞇瞇的和工作人員親昵交流,開玩笑似的口氣,不時的打招呼,多照顧照顧我家的孩子?。?/br> 張小月有點不想演了,眨巴眨巴眼睛。 張小月又不是真正的孩子,這種情況她看一眼,心里就有數了,可這個圈子她哪怕是兩眼一抹黑,也知道即使是一個惡毒的角色,對于大導演大制作的劇組而言,多的是人想演! 人家好歹是著名的大導演,她張小月算什么! 哪怕她心里不樂意,人家導演也是好意,算是喜歡她,看得起她,她不能沒良心,心里不喜歡就甩臉子給人看。 微微的調整了一下心態(tài),張小月迅速的恢復正常神色,很乖巧的睜著大眼睛伸出雙手接過大胡子導演遞給她的劇本,恭敬有禮的感謝:“謝謝大胡子導演叔叔?!?/br> 大胡子導演摸了摸自己滿臉大胡子笑出一臉黑菊花。 小姑娘小小的,模樣特別的可愛,烏溜溜的大眼十分靈動,他一看就喜歡,尤其是他看了小姑娘的舞臺表演的張力,不但特別的有渲染力,還情緒多變臉上的表情也能跟得上。 學校的校長說了,這孩子家學淵源,姥姥是刀馬旦出身,姥爺的一手花槍出神入化,這可是妥妥的演藝屆圈子里的苗子啊,據說戲曲出身的孩子從小的練功特別的苦,也特別的扎實,‘六一’兒童節(jié)那天看了小姑娘的腰板功夫,就知道這小姑娘沒少下苦功夫。 寄人籬下的日子不好過,臉色看多了,心智自然就早熟,這小姑娘個頭不顯,估計跟心思太重了有關系,慧極必傷。 群演的戲份都簡單,如果不是面前這群群演的小演員們都是年歲不大的小孩子們,家里也不是電影廠的關系戶沒人教,導演也不需要自己親自上陣給孩子們說戲。 給了小月亮劇本之后,大胡子導演慈愛大叔叔模樣聲音溫和的讓張小月到一旁坐在背臺詞。 導演:“張小月,你先把第一回合的臺詞背一背,臺詞不多,主要是體會一下角色里孩子的心態(tài)和表情,用力的表演出來就行了?!?/br> 張小月仰著小臉看著大胡子導演,聽話的點點頭。 脫離大部隊,張小月邁著小短腿一個人走到一個無人的角落,靠著墻邊開始翻看劇本。 劇本里的故事,是從一個模樣特別漂亮的母親丟棄一個幼小的孩子開始的。 張小月所演繹的那個角色就是被漂亮母親丟棄在孤兒院的幼小孩子,她就像是一個引子,引導著觀眾去看向孤兒院,漂亮又沒有道德心的母親丟了孩子,轉身就走。 幼小的孩子緊緊的攥著拳頭看著母親離去的背影,哇哇的哭,知道母親不要她,孩子倔強至極的沒有強求的追著母親的背景。 可是眼里對母親的眷戀、不舍,神色的茫然、恐懼,還有懵懂的對命運的不甘心,都在小演員的表情中,哭泣中表達了出來。 這一個場景特別的重要,如果能演好了,小姑娘以后再孤兒院的刺頭模樣,也可以被理解為倔強,如果演繹的不好,小姑娘以后在孤兒院里的刺頭模樣就會被人煩厭,覺得這孩子討厭,不聽話,不乖,竟干些不懂事的事,會覺得她的性格扭曲陰暗,非常的討厭她,活脫脫的就是襯托善良的典型反派角色。 張小月:“……” 她這是又干上了老本行,又演上了惡毒女的角色了!gt_lt 感覺她身上惡毒女配的光環(huán)太強大,就連演一個電影里的孩子,都是長歪的惡毒女配童年標配! 事實上這么年幼的孩子如何能演繹的好這么深奧分明的層次,所以不管是導演還是制片人都沒指望這個角色被小演員給演好,反正就是一個引子,一個開場的作用,引導著觀眾的視線看向孤兒院,從而一點一點的感受孤兒院的孤苦無依,和掙扎生存的無奈和艱難心酸苦澀。 “張小月,你怎么一個人躲在這里?!睆埫利愓驹诓贿h的地方朝著她喊。 張美麗再不靠譜,也是幾個孩子的家長,是孩子們的監(jiān)護人。 剛剛張美麗也是看見張小月小小的身影獨自走到墻角邊上,心里有點不放心,就跟著走了過來,不管怎么說孩子也是她親生的。 四下張望了望張美麗,有點不上臺面,一身的小家子氣瑟縮了一下,鄉(xiāng)下人的土里土氣滿身都是。 張小月將后背倚靠在墻壁上,眼神看向她媽若有所思,垂眼又看了下手里的劇本,頓時覺得劇本里那個丟棄的幼兒的漂亮母親,和張美麗重合在了一起。 完全是本色出演,簡直就是張美麗本人嘛! 轉念一想,輕笑,不管是也好,影視劇也好,張美麗這種漂亮的拋夫棄子的女人,也算是典型的代表人物類型了,遇到這種漂亮無腦的角色,張美麗直接上,演技都用不上,戲精本體。 好歹是在外面,人多嘴雜,張小月也沒打算把家丑宣言出去,很給張美麗面子,像個乖乖女一樣,模樣乖巧的叫了一聲媽。 張美麗一下子就眼神詫異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