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節(jié)
這個不能長久的做下去,但是要換成別的有各種問題,就先適應了下來。 她租的地方跟吳勝海很近,他們還自然的有了生意往來,兩個人的生意沒有交叉,吳勝海多少也會給她一點方便。 在五月份的時候。國家正式把深圳那幾個試行的特區(qū)設立為經(jīng)濟特區(qū)。 準信下來的時候,蘇茴請了長假,南下去特區(qū)了。 她沒有空手下去,沒有做偽裝,用她自己的身份,買了一些暢銷的東西,首都有好幾間收音機廠子,她在這里買了一些收音機之類的物品,像這種東西不管到哪里都是暢銷的。 未免多出一些無謂的爭端,還特意給自己稍稍做了些偽裝,還是那個樣子,就是乍一眼看上去,不會太引人注意。 然后就大包小包的出發(fā)了,回家沒有看到mama的張衛(wèi)國他們兄弟傻眼了,去問文爺爺,然后更傻眼了。 文學傾也很無奈:“你mama說了她要請假一段時間去特區(qū)看看有沒有什么發(fā)展,我也勸了,還說等你們回來再說,她說,她主意已定,你們這么大了能照顧好自己,她想去拼搏,這是她給你們寫的信?!?/br> 對這點文學傾也只能搖頭,但是她這么大一個人了,執(zhí)意要去做什么事,不是他勸幾句就能勸得住的。 兄弟三個面面相覷。 只能打開信,看看mama說的是什么,信上寫的就是文學傾說的這些。 上面還說了,她到了深圳之后會給他們發(fā)電報確認平安的,每半個月發(fā)一次,讓他們放心。 文學傾看他們愁眉不展的樣子勸他們:“你們mama是個有主意的,而且以我對她的認識,心有成算,不是會因為一時沖動就去做什么的人,她現(xiàn)在南下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現(xiàn)在這個特區(qū)建設是國家規(guī)定很多人都去,你們mama不會有事的?!?/br> 兄弟幾個還能怎么辦? 只能接受現(xiàn)實,現(xiàn)在mama火車都上了,他們還能追上去讓她不要去嗎?到時候她就算被追回來了,只要她想去照樣還能走。 文學傾干咳了兩聲:“你們也不要太著急,你mama不是說了嗎?半個月就會給你們發(fā)電報,到時候看電報就知道她那邊情況怎么樣了,你們先顧好自己學習這頭吧,你們要是學習退步了,到時候你的mama估計還要說你們?!?/br> 三兄弟:“……” 等到張保國放假了,出來聽到這消息也是無言。 不過他對mama的信心也很足。 他只擔心一點,要是有人欺負mama一個女的那就不好了。 mama的力氣大,但是以多欺少,mama還是要吃虧。 也是五月,鄧大大對包產(chǎn)到戶給予明確肯定,有力地推動了以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nèi)容的農(nóng)村改革。 消息傳出,張成業(yè)那邊立刻開啟了改革。 成為了他們那片地方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周圍的村子一時之間沒有改變,等著他們的成果,到時候再看要不要跟上。 …… 蘇茴一路上做了不少事,她要給自己之后的創(chuàng)業(yè)積累明面上的資本。 一路上,她會到其他的城市下車,把自己的東西出一些,再收回一些,也去了一趟上海,這時候上海的貨物很全,很多東西都是全國聞名。 比如說手表,電視機等等。 電視機這種大件她沒有收,太大個了不好拿,她多拿了一些手表。 手表的價值在那里,又小巧,拿個小包就能裝很多。 自一九七九年深圳試點以來,深圳每一天的變化都讓人吃驚。 現(xiàn)在它正式成為了一個經(jīng)濟特區(qū),到處都能夠看到施工的工人,還有來去匆匆,大包小包的商人。 這里對外引資,有港人、灣人,還有金發(fā)碧眼的外國人。 這里到處都是生機勃勃,也到處都是商機,來到這里只要雙手勤快,就餓不死。 這里一間又一間的工廠建立了起來,養(yǎng)活了許多各種原因鼓起勇氣來陌生地方討生活的人。 天南海北,哪里的口音都能聽到。 在這個充滿了火熱的地方,揮灑自己的汗水,為這個城市的建設,添磚加瓦。 蘇茴在這里逛了幾圈,大概把這里的區(qū)域弄清楚了,知道哪一塊地方有服裝廠,哪一塊地方有電子廠,現(xiàn)在這里這兩種最暢銷。 這里的服裝廠成品都是仿制的,仿制香港和外國,尤其是港片上的那些打扮,蘇茴看到了那些人搶貨的場景,真的是用搶的,不小心鉤到手鮮血淋漓,都沒有空去管。 電子廠那邊更多的就是手表之類的小物件,不過相比起衣服,這個拿貨要更貴一些。 收音機、電視機也有,不過現(xiàn)在產(chǎn)量還不多,相比較起來沒那么壯觀。 蘇茴轉(zhuǎn)了兩圈之后,把目光放到了服裝上。 相比起電子產(chǎn)品,服裝這行業(yè)就好入門多了。 她也跟著去搶貨,搶了貨之后,快速的上了火車。 六七塊錢一件的上衣,到了別的城市一擺出來,很容易就能賣到二三十一件。 這是暴利。 蘇茴一趟帶的多,夏裝本來就不占地方,她選的款式又好,一次就能掙幾千。 這時候工人工資一個月才幾十。 就算本錢不夠,一次只能幾十上百件,不像她一來就幾個麻袋,收獲也足夠驚人了。 她有芥子空間,這個是帶貨的利器,但是它不適合放到臺面上來,芥子空間的存在,對這個世界太逆天了,她老老實實的擺了一陣的地攤。 勤快,不怕累,眼光好,有小偷小摸的她直接拿出了棍子,很快就賺到了一筆不小的啟動基金。 因為她拿貨拿得足夠頻繁,量大,她經(jīng)常去的那幾間店的店主都認住她了,主動說她要拿什么可以提前跟他們商量,他們可以單獨準備好。 蘇茴也問了他們的進貨渠道,他們有些警惕,不愿意告訴她,這個正常,但是真有心打聽很快就能知道了。 他們是分別從幾間廠子進貨的,哪個熱銷就進哪個,再根據(jù)反饋再去拿別的熱銷款。 她這個暴利,他們也不遑多讓。 積累了一筆錢之后,蘇茴直接去服裝廠那邊了,用她這陣子賺到的錢,下了一筆大訂單。 廠里對幾件十來件的小客戶是不管的,但拿的量多了的話,他們也會接。 這間廠子是蘇茴特意觀察過的,他們家的質(zhì)量還行,款式就是香港那邊的,規(guī)模不是很大,所以對散戶會比較友好一些。 來跟她接頭的是這間廠的管理,潘佳業(yè)。 看到蘇茴之后,他也有些驚訝,不過現(xiàn)在也不是沒有女的出來討生活。 他們服裝廠,百分之八十的都是女性。 她拿的量多,來回幾次,他們就熟悉起來了,碰頭除了說貨的事情,對方也會說一些自己的事。 這個廠是分廠,之前已經(jīng)開了一個了,不過因為銷量好,生產(chǎn)線趕不急,就又開了一個,那邊有單子趕不及了,可以一起趕,不過因為香港老板那邊人事變動,那邊廠子新加了機器,所以這邊就有些尷尬了,那邊的人也不樂意這邊的來搶生意了,這地位一下子就變了。 當蘇茴有意接近一個人的時候,對方很難不對她心生好感,雖然她是個女的,但這年紀了,大家都是有妻有子,能說的上來的,男女性別沒那么重要。 他也抱怨了一些,香港人其實不是很信任他們大陸人,他之前幫著做了那么多活,他是本地的,在這一片熟,從第一間廠投資建立,忙上忙下,不知道干了多少事,結(jié)果,香港那邊老板的兒子一來他就得讓位了,到了這個廠子來。 現(xiàn)在還隱隱的被排擠,這個廠子的機器不如那一邊,工人也全都是新招的生手,客戶還要自己找。雖然說現(xiàn)在不愁賣,但是穩(wěn)定又量大的客戶誰不喜歡? 他累死累活賺了那么多錢,拿的還是死工資,雖然這份工資對于之前只敢偷偷摸摸做點小生意的人來說是個天文數(shù)字了,但是對比一下他給他們掙的錢,零頭都不到。 他都羨慕蘇茴了。 自己說干就干,能掙多少,他多少心里有個數(shù)。 蘇茴也說了一些自己的事,在知道她之前是正式工,請長假來南下的時候也佩服她的魄力,他是臨時工,轉(zhuǎn)正無望,索性辭了。 再聽到她四個兒子的時候,更是肅然起敬。 這姐們厲害啊。 怪不得孤身一人就敢南下干這行。 蘇茴對他的印象也不錯,做事果斷,有見識,管理上是一把好手,人品目前也沒發(fā)現(xiàn)什么瑕疵。 兩個人的關系熟絡了起來,蘇茴提前說好要哪幾款,對方會直接把她要的東西送上火車。 這下子就方便了,不用把時間浪費到車上,看了下自己這陣子賺的錢,差不多了,想問問他有沒有門路,買的到淘汰的舊機器的時候,機遇就這么撞上門。 潘佳業(yè)很興奮:“老板那邊出意外了,他的大兒子來了這邊看生意,不過他是個不學無術的,惹了禍,資金周轉(zhuǎn)不急,老板想要把這個廠子賣掉,你有沒有意思?” 蘇茴:“你仔細說清楚?!碧K茴當然有意思,這是瞌睡來了就遞枕頭啊。 潘佳業(yè)的意思是兩人平分,他手里拿不出那么多現(xiàn)錢來,但是以他的身份,可以把價格壓到最低,而且他本身就是這間廠的管理,可以把庫房的貨處理一下,這樣的話他們就差不多了。 對半分蘇茴沒意見,但是:“之后的職責怎么分?這要說清楚?!?/br> 看到她沒有一口回絕,潘佳業(yè)眼神一亮,看來有門道。 “我還是廠長,管生產(chǎn),銷售這方面你在行,你負責。” “我有一個朋友,他是設計的,正好有意思離開原來那廠子?!?/br> “他是大陸偷渡過去香港的,這些衣服爆款他設計過好幾樣,不過之前有人占了他的名頭,他是忍無可忍了,到時候他來了,管設計這方面,我們根據(jù)相應的銷售額給提成,這樣,款式這方面就解決了?!?/br> “到時候財務這個我們兩個人都過手,涉及到錢的方面我們兩個一起簽名,這樣誰也放心?!?/br> 蘇茴點頭。 現(xiàn)在廠子里都是潘佳業(yè)的人,要是她合伙了,財務這塊肯定要有自己人,其他方面自己肯定也要有人注意動向。 “我有些積蓄,不過這也是傾盡所有了。” 他咬牙:“我們一定要成功?!?/br> 蘇茴點頭:“對,名字也要換了,我們自己建立一個品牌,還有注冊公司和商標……” 事情很順利,對于廠子里的人來說,沒什么變化,就是老板換了,廠長變成了老板之一,新多了一個女老板。 廠長是熟悉的,這個新的女老板也不是個吃素的,自己招了幾個人,安插到了各個部門,沒多久就指出了一些缺點,還有誰誰干活懈怠馬虎。 讓人無法小瞧。 在廠里待了一段時間,讓大家意識到上面人換了,蘇茴的中心才轉(zhuǎn)移到了對外銷售。 這個她熟,她之前是從下游,現(xiàn)在變成了上游,認識的人還在,出貨很順利。 她還趁機偷師了,周海的設計是專門學過的,有模有樣,蘇茴也知道一些后世的款式,但是要做出來,不是知道就可以的,生產(chǎn)跟穿是兩碼事,而且時代不一樣,審美愛好也不一樣。 潘佳業(yè)是生產(chǎn)的老手了,供貨沒問題,對于一些大賣的款式,蘇茴要提高產(chǎn)量,他還有些擔心吃不下,不過生產(chǎn)出來了之后,看著被清理得干干凈凈的庫房,他忍不住高興的想要慶祝。 她就出去了兩次,就把這些貨出干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