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節(jié)
她知道這事兒不占理,也料到衛(wèi)鶯那邊在得知了后定會借機生事,只是她著實沒料到這衛(wèi)鶯會這么狠!讓她到流云院外跪兩個時辰!這分明是要給她丟盡了人,要是今天這一跪,往日這些丫頭下人心里還會怎么看她? “安夏姑娘。。。’’梁五深吸一口氣,剛要開口,安夏已經抬了手。 “請吧,梁姨娘,夫人說了,念在姨娘你是初犯,已經是小懲大戒了,還請姨娘不要讓奴婢們難做。’’ 在安夏身后,兩位身強力壯的婆子跟著說道:“梁姨娘,請吧?!?/br> 梁五怎么可能愿意,她偷偷寫信給姜景本是為了告狀,順道在他心底埋根兒刺,讓他跟衛(wèi)鶯漸漸離心,哪知道這信是送了過去,但表哥卻回了信來責罵她,還說讓她有甚事都找衛(wèi)鶯,把梁五氣得不輕。 她要真事事聽衛(wèi)鶯的話,還有什么出頭之日? 這一跪,她萬萬不能跪下去,梁五低眉順眼的往前走,看似溫順好像認了命,但眼角余光卻朝著屋內的一個丫頭使了使眼色,頓時,候在外間的小丫頭不惹人主意的出了流云院。 見狀,梁五這才松了口氣。 她也是沒法子了,如今這府上還能救得了她的也只有姑姑了。 老太太被關了緊閉,主院早就關了,只有幾名丫頭貼身伺候老太太罷了,平常也鮮少有人來,這會兒卻見一個丫頭提著裙擺闖了進來,說要見老太太。 梁嬤嬤從房里出來,一見是流云院中的人,忙把人招了進去:“這是怎么了,你不在流云院好生伺候表姑娘?!?/br> 正巧到了老太太跟前兒,小丫頭撲騰跪著就說:“老夫人,你快想法子救救姨娘吧,夫人要罰姨娘在流云院里跪兩個時辰?!?/br> 內宅婦人本就身子較弱,這種天兒,又跪上兩個時辰,只怕下來姨娘就要大病一場了。 梁氏性子本就不好,這會兒一聽頓時大怒:“反了天了,小五她都敢罰!’’她指了指梁嬤嬤,“去,你去看看,看看那衛(wèi)氏到底要做何?我看她是沒把我這個婆母放在眼里,小五一向孝順,她連這都看不慣!’’ 梁嬤嬤便跟著小丫頭急匆匆去了流云院。 她們到時,安夏正帶著婆子請梁五跪下,她這會兒臉色也有些不耐,“姨娘還是領了這頓罰吧,念姨娘初犯的份上夫人已經酌情減了懲罰,姨娘若是再不肯領,奴婢只好讓人請姨娘領了?!?/br> 看在梁五到底是主子的份上,她一路好言好語,也沒有口出惡言,不料這梁姨娘看著表面兒老實,結果一個勁兒的跟她打擂臺呢,扭到現在還磨磨蹭蹭的,要是被秋葵幾個知道了,還不得笑話她了。 她使了使眼色,身后兩個婆子上前便抓了梁五的胳膊,正要踢,梁嬤嬤疾步趕了過來,身后跟著流云院的丫頭,“住手!’’ 梁五眼一亮。 兩個婆子一頓,看向安夏,只見她在梁嬤嬤身后的丫頭身上看了眼,了然笑笑,卻是冷哼一聲:“還不快些請梁姨娘領罰?夫人仁慈,見著這正午兒的天兒微晴,已經給足了梁姨娘面子了,若是梁姨娘要拖著,奴婢也能奉陪,不若就等夜深了姨娘再領罰也可以。’’ 梁五尚還沒來得及欣喜,便被這話弄得一僵。 梁嬤嬤已經到了跟前兒了:“安夏姑娘可真真兒是好大的威風啊,主子跟前兒還敢耀武揚威的耍嘴皮子,老奴在府上這么多年還是頭一回見,你們還不快些把人放了!’’ 最后一句是對兩婆子說的,但那兩婆子都是衛(wèi)鶯正院的人,哪里會聽梁嬤嬤的話。 這老貨,還以為是老太太當家呢,以為誰都要給她幾分面子的? 是以,在梁嬤嬤的怒吼中,兩婆子腳下一踢,梁五頓時身子朝前傾,跪了下去,“撲騰’’一聲兒,梁五只覺得氣血上涌,眼眶都紅了,“你們竟敢,你們竟敢!’’ 這是梁五生平頭一回受這么大辱!哪怕是以往跟田姨娘爭辯,她心里頭也帶著一股子高高在上的,自覺很是優(yōu)越,反正兩人都是半斤八兩的,誰也贏不了誰,但她背后有老太太這么一座靠山,真比起來反倒比田姨娘占優(yōu)勢,但現在,她竟然被兩個婆子給摁著跪下,眾目睽睽的,梁五心頭是恨毒了衛(wèi)鶯。 梁嬤嬤也氣得胸脯直抖:“反了反了,快來人,把這兩個狗東西給我押起來。’’ 走動的丫頭下人們頓時魚驚鳥散。 安夏勾了勾唇,交代兩個婆子:“你們在這里守著,等兩個時辰后放姨娘離開。’’ “安夏姑娘你就放心吧。’’兩婆子倒是高興,這活計輕松,她們早就看過了,待會兒就躲在一邊兒廊下坐著,還能趁機嗑上點瓜子兒嘮嘮嗑,反正有她們在這兒守著,這梁姨娘還能跑了不成。 都沒把梁嬤嬤放在眼里,把梁嬤嬤氣得不輕,安夏走到她身旁,路過時小聲兒說了句:“嬤嬤難道沒聽過一句話,叫人走茶涼?’’ 還想發(fā)脾氣的梁嬤嬤頓時怔住了。 再想著方才那魚驚鳥散的丫頭下人們,梁嬤嬤哪里還有不明白的?她面色復雜,可不就是人走茶涼嗎? “嬤嬤?!何蹇此?,臉上還帶了些期盼。 梁嬤嬤哪有法子,只得看著她嘆道:“表小姐,還望你萬事忍耐啊?!咸霾粊恚缃襁@府上是大夫人當家,她就是老太太身邊的嬤嬤,大夫人不給面兒那也沒用。 “嬤嬤!’’ 梁嬤嬤又看了她一眼,只吩咐流云院的丫頭們好生照料著,返回了主院里。 梁五看著她走遠,又恨又氣。 安夏剛回了正院,秋葵從里邊走了出來,叉著腰:“喲,還知道回來啊,你要是再不回來,夫人可就出門了,這說好了要去衛(wèi)家給那大姑娘添妝,明兒還得送她出門呢?!?/br> 第97章 攔人 衛(wèi)玉淑在京城出嫁,老家的親朋們是趕不過來的,只衛(wèi)家的老爺子讓衛(wèi)成寫了封信回去跟家里的親戚們說這事兒,就是想讓人看看,家里除了老二這個在京城當官的,她衛(wèi)家其他兩房也是不差的,她大孫女可是嫁到了大戶人家,還是伯府呢。 衛(wèi)鶯出門的時候還帶了葫蘆一起,把人裹得厚實暖和,只露出一張白白胖胖的小臉,一出門,那雙圓滾滾的眼睛就到處看,虧得王婆子力氣大,葫蘆在她懷里怎么扭來扭去的,抱著人的手都穩(wěn)得很,換了衛(wèi)鶯,只怕母子兩個都要摔個屁股墩兒的。 小葫蘆出門兒的次數一只手都能數得出來,看見甚么都新鮮,到被王婆子給送上了馬車,在衛(wèi)鶯懷里一個勁兒的拱著身子鬧著她,跟她說話,衛(wèi)鶯聽他那含糊不清的小奶音,臉色滿是柔和,在他柔軟的發(fā)頂上摸了摸,同他說:“葫蘆還記得外祖母嗎?’’ 葫蘆聽到問,小身子扭了扭,眨巴著眼:“祖、祖母?!?/br> 他跟著念,眼里還滿是不解。 上回葫蘆見到徐氏還是他滿周歲的時候,這又過了好幾月了,他哪里還記得住的。 衛(wèi)鶯也沒指著他能記住,只抱著人輕聲說道:“咱們今兒去外祖母家,葫蘆長得這么可愛,你外祖?zhèn)円娏四憧隙ê芟矚g的。’’ 小葫蘆雖然聽不懂她的話,但他聽多了可愛,乖這種詞,知道是在夸他,頓時高興起來,應和似的點點頭。 小葫蘆,乖。 這小模樣可愛得讓衛(wèi)鶯心里一陣柔軟,把人摟進懷里好一陣兒親香。 到了衛(wèi)家,來添妝的人果然沒幾個。 來的都是平日里跟衛(wèi)家有走動的人家,聽說衛(wèi)家的侄女在衛(wèi)家出嫁,倒也派人上門送了份禮。 說來這魯家的二公子也是個名人了。 他年紀一大把了,連膝下兩個兒女都要嫁人了還想著娶個黃花大閨女進門,那魯家的老太太心疼這位二爺,話里話外的也一個勁兒的夸他們這位二公子,京城有底兒的人家誰不暗地里笑話這母子兩個癩□□吃天鵝rou。 普通人家他們還看不上,可哪家的官宦女兒會嫁到這種人家中?人還不如往高了嫁給自家添個助力的,畢竟這二公子除了是魯家的伯府公子外,身上一官半職都沒有,嫁過來一點益處都沒有。 前幾日會考期間,人人都把目光落到那貢院里頭,放在這滿舉人老爺身上,誰還關心魯二的,直到前兩日婚事傳開,魯家張羅起紅綢喜面兒的才頓時引了滿京城的目光,議論著也不知道哪個沒長眼的真把自個兒閨女往火坑推的,這一打聽,跟摸瓜似的最后摸到了衛(wèi)家身上。 吳氏把人先往自個兒房里領了領,臉上還帶著些憤憤然:“也不知道是哪個長嘴婆子在外頭說我們家坑侄女,說咱們?yōu)榱烁敿掖钌详P系連這種事兒都干得出來,呸,也不想想他魯家除了有兩個銀錢,還有甚么值當我們巴結的?’’ 這些傳聞都是前些日子了,魯二的婚事一傳出來,在京城滿府都是嘩然,有些好事的早就看不慣衛(wèi)成入了吏部,這不,便在外頭傳起了小話,吳氏現在想來還氣憤不已,她膝下可是有女兒的,要是衛(wèi)家被傳成了賣女求榮的,她家女兒以后咋辦?是以,在小話一傳出來時吳氏便坐不住了特意挑了個眾位夫人在的時候,把這來龍去脈的說了個清楚,倒也沒說別的,只說這隔房侄女的婚事那是人親爹親娘做的主,上頭還有老爺子老太太過問,他們從頭到尾只在定了后搭了把手,讓侄女從衛(wèi)家出嫁,好歹是一家人,總不能把侄女給攆回老家,讓人從老家出嫁吧,他們可做不出這等事來。 直讓人說衛(wèi)家大義,那些小話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衛(wèi)鶯有兩分愧疚,說來這魯二還是她介紹給衛(wèi)玉淑的,這才牽扯到了衛(wèi)家身上,險些讓娘家受到牽連,吳氏在說了后心里就開始打鼓了,忙同她道:“瞧嫂子這嘴,meimei可別放在心上,你做的事兒我們都知道,那都是為了家里好的?!?/br> “我知道的嫂子?!?/br> 衛(wèi)鶯跟吳氏這個嫂子一貫處得不錯,她這個大姑子也不難伺候,吳氏在她跟前兒也用不著小心翼翼的,說開了后,吳氏轉向她懷里的小娃,頓時眼一亮,伸手要接:“這是葫蘆吧,上回見了我就喜歡得不得了,長得可真好,盡挑你和妹夫的長處長了,這要是我家的該多好,來葫蘆,讓舅母抱抱。’’ 她伸著手,滿臉微笑,卻見葫蘆小身子轉得飛快,兩只小手緊緊摟著他娘的脖子,拱著個小屁股對著吳氏。 他頭回來衛(wèi)家,一進這家門,見不是熟悉慣了的姜家,就不肯要王婆子抱了,非要賴在衛(wèi)鶯懷里不肯下地,衛(wèi)鶯在他小屁股上拍了拍,跟吳氏笑道:“頭回來,害羞呢。’’ “喲,咱們小葫蘆不是姜家一霸么?’’吳氏了然笑笑,還打趣小葫蘆。 往日里,這小子在正院里前呼后擁的,下到姜家所有人都要給他薄面兒,有時候便露出幾分霸道性子,尤其是他自個兒的東西看得特別緊,誰都不能碰,衛(wèi)鶯生怕他又像上被子一樣被人捧著寵著走錯了路,最后落得悲慘的下場,便有意識的開始約束兩分,不讓人在萬事都讓著,好生生跟他講道理,等再大幾歲給啟了蒙,懂了事知了禮,她也能放幾分心。 上輩子葫蘆也是讀了書的,只是她忙著姜家的大小事抽不出空管,其他人巴不得把人高高捧著,最后如愿把人給養(yǎng)成了個紈绔,大字都認不得幾個,何況那些道理了,那教他讀書的夫子倒是說過兩回,后來見管不住人,所幸也不管了,姜家這份活計清閑銀兩又給得足,隨便教兩下就有銀子進賬,自是樂得清閑。 “跟舅母說,你說咱們葫蘆可不是姜家一霸,是個好孩子呢?!l(wèi)鶯哄著人,又朝吳氏努努嘴:“那邊怎么樣了?’’她說的是那衛(wèi)玉淑。 吳氏撇撇嘴:“好得很呢,還跟著母親身邊的嬤嬤學了兩天的規(guī)矩,笑死個人了,她還真以為那禮儀規(guī)矩簡單得很,我都沒眼看,這不是今兒添妝呢,昨兒大伯母就急哄哄的說了,讓我們別折騰其他的了,直接給銀子就是?!?/br> 哪有問著讓人添妝,還指著一樣東西問他們要的。 衛(wèi)鶯問:“給了?’’ “不給還能怎辦?話都說到這兒了,又說衛(wèi)玉淑嫁到京城,這陪嫁銀子還在老家呢,只能讓我們給添妝湊湊,她衛(wèi)玉淑上京不就是為了嫁人嗎,明知道要嫁人還不給早早把銀子帶著,這到點了要我們出銀子?’’ 說起衛(wèi)玉淑和那大房干的事,吳氏就是一肚子火,只她跟徐氏一樣,都是軟和性子,被欺負了也只能讓肚子里咽的,她倒是想跟那黃姨娘母女兩個似的沒臉沒皮的,但哪里干得出來? “meimei你給準備的甚?’’ 衛(wèi)鶯就讓安夏把她準備的添妝給吳氏看。 “這、這恐怕……’’吳氏盯著安夏手心那一個銀鐲子,震驚的啞口無言的。 這添妝一去,只怕又要惹得大房不滿了。 不過說起來,比起衛(wèi)蘭來,大姑子這禮還是重了幾分的,那衛(wèi)蘭直接給添了一方秀帕,也不知道是從哪個丫頭那兒拿的,一添上去,衛(wèi)玉淑當場就黑了臉,跟她吵了一架。 衛(wèi)家女和田家女的事一弄清楚,衛(wèi)可那邊倒也沒不認了,只寫了封信問她的意思,衛(wèi)可倒也直接,在衛(wèi)玉淑嫁人前還寄了份禮來,也算是表明了立場。 要衛(wèi)鶯說,以她跟衛(wèi)蘭的關系,她反倒對衛(wèi)可有好感。 最主要的是,衛(wèi)可擰得清。 在吳氏房里坐了會兒,衛(wèi)鶯便抱著人,帶著丫頭婆子去了衛(wèi)玉淑如今住的院子,離她在衛(wèi)家的院子鶯歌院不遠,衛(wèi)玉淑當初倒是想占了她的院子,但徐氏始終沒應,加上后邊發(fā)生的事,這事兒也就不了了之了。 衛(wèi)玉淑房里只有衛(wèi)家兩個姑奶奶跟衛(wèi)三嬸兒一干子女眷在陪著說話,沒見衛(wèi)大嫂,衛(wèi)鶯一進門,便見幾個人把衛(wèi)玉淑圍著,臉上都帶著些討好,在衛(wèi)玉淑跟前兒恭維著,衛(wèi)三嬸兒還叫衛(wèi)玉淑以后千萬別忘了三房的堂妹們,以后也給找個大戶人家云云,兩個姑奶奶也是,口口聲聲說著她們這些表姐表妹們關系多好著。 衛(wèi)玉淑被簇擁著,臉上得意得很。 “還真是熱鬧呢。’’ 一見衛(wèi)鶯進門,衛(wèi)玉淑拋給她一個得意的目光,雙手交握在胸前,清了聲兒嗓子,還不忘端著架子說:“meimei來了,快坐?!?/br> 有衛(wèi)玉淑的地兒衛(wèi)鶯可沒打算多待,抿唇笑了笑,招了安夏上前,“不了,明兒是堂姐的好日子,meimei也過來給添個妝,還望堂姐別嫌棄?!?/br> 衛(wèi)玉淑以為她送銀票來,哪里會嫌棄的,“meimei送什么當jiejie的都喜……’’ 見了被放進添妝籠的一只銀鐲,衛(wèi)玉淑臉兒都變了。 “衛(wèi)鶯你什么意思?!’’一個銀鐲子,她打發(fā)要飯的呢,她可是嫁到大戶人家,良安伯府的! 衛(wèi)鶯一點沒意外,不咸不淡的說:“正所謂禮輕情意重,堂姐方才不是還說送什么你都歡喜的嗎?’’ 當初她嫁到姜家,衛(wèi)大嫂等人添妝只添了個銀釵,還是渡銀,在她跟前兒哭窮,說甚大房沒銀錢,添不出好禮,也不想想衛(wèi)家老家兩個鋪子,賣的貨物都是從她外祖徐家進的,一年到頭不說上千倆,幾百倆銀子也是要掙的,還有她娘徐氏三五不時給的孝敬錢,莫說一只銀釵,便是金釵也送得起,當年她忍了這口氣,只覺得一家人不應該計較這么多,卻沒想過,正因為她不計較這么多,才讓人越來越放肆,都欺負到頭上來了。 衛(wèi)玉淑一噎。 她那分明是說的客套話! 但話都說出口了,她還能反悔不成?只得在心里憋著氣兒,衛(wèi)家大姑奶奶見狀,滿臉不贊成的看向衛(wèi)鶯:“鶯姐兒,這就是你不對了,自家堂姐成親這等大事,你家又是出了名兒的富戶,還在意這三瓜兩棗不成?你看看我們這當長輩送的,連你堂妹還小呢,都拿錢買了一個金鎖添妝,你還能比不得你堂妹不成?’’ “就是,鶯姐兒聽話。’’ 幾人挨著勸,一副大義的模樣,衛(wèi)鶯沒甚表情,往那妝籠里一瞧,點點頭:“姑姑和三嬸兒確實疼愛堂姐,這全是金燦燦的?!r得衛(wèi)鶯那支銀鐲子就格外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