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家人團聚
書迷正在閱讀:[原神同人] 風神的寵兒、[原神] 魈上仙朝你扔來一把鳥槍、[綜原神] 四神婚史、[原神] 蒙德退休生活、沙雕學霸系統(tǒng)[重生]、在無限游戲直播成神、良田美井、[綜原神] 鶴運速遞,啥都能寄、他如此愛笑、學霸的女票又抓妖了
張昌宗從宮里出來,直接驅(qū)馬回家,家里就老娘和鄭太太在,這倆老太太每天就圍著他打轉(zhuǎn),他出去這么多天,不知會怎么掛念他呢,得趕緊回去,讓倆老太太稀罕一下。 張家自三年前就實際意義上的分了家,當然,對外依然是一家人,沒有分戶,共同進退,分的只是經(jīng)濟。 張昌宗書坊經(jīng)營的不錯,上交一半,留手里一半,基本用不到什么錢,攢了些后,與薛崇秀一起游說太平公主,合伙在長安、洛陽、揚州三地開貨棧,張家不止脫貧,還踏上了富豪的行列,然后,分紅的第一年,張昌宗給老娘拖回去一馬車的銅錢!韋氏和當家的大嫂都快被嚇傻了,從來沒見過那么多錢! 等張昌宗說清楚,知曉那是他的分紅后,兩人開始興奮了,偷偷摸摸地買了不少地,長安附近的,洛陽附近的都有,還有房子,長安城里的,洛陽城里的??傻鹊诙?,張昌宗搬回更多的錢的時候,大嫂劉氏回過味兒來,主動向韋氏提出讓幾兄弟把經(jīng)濟賬分開,各房立各房的。 大嫂劉氏不愧是韋氏選的宗婦,沒什么大的見識,但是,有原則,持家公正。張氏多子,人口眾多,除了最小的六郎張昌宗,五郎張易之也在滿十六后娶了媳婦兒,為兄弟間長久的和睦計,韋氏猶豫了幾天,終是同意的劉氏的提議,請了張梁和張魯來見證,分家不分戶。 張昌期是長子,要繼承宗廟的,自然是按照時下的習俗,繼承了大半家產(chǎn)。長安原先的院子便給了他。 張昌宗自己能掙錢,除了意思意思的要了個莊子,別的家產(chǎn)都沒要,自己另外攢錢買房買地,別的全給了二哥、四哥和五哥。 韋氏在幼子張昌宗成家之前,她還得跟著張昌宗幫著cao持家事,總不能讓鄭氏來cao持。等張昌宗成家后,韋氏再歸由張昌期奉養(yǎng),可謂皆大歡喜。 張氏子弟在常年一百二十遍背書大法的摧殘下,個個身體倍棒不說,讀書也讀得不錯,唯一的遺憾是,大多沒什么作詩的天分,寫出來的詩大多差強人意。然科舉重詩賦,無奈之下只好走了明經(jīng)科的路子,倒是十個里能得中的竟然有七八個,剩下的兩三個都是拎著棍子在屁股后面追也讀不進去書的,那也就沒辦法了。 這么多年,在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有意照拂下,張家子弟們混地還不錯,最精明的張昌儀謀了個外州的缺,跑南方做刺史去了,算是張氏家族除張梁外,品級最高的人,當然,那也是在張昌宗沒做羽林衛(wèi)大將軍之前的事兒。 張梁從吏部調(diào)到了工部,榮升侍郎,邁入實權(quán)官員的行列。張魯去了衛(wèi)尉寺,少卿之一;張洛依舊在渭南鎮(zhèn)著;張昌期接了長安縣的縣令一職,留守長安,張同休去了光祿寺,任主簿;張易之剛成了親,在準備科舉出仕。 文字輩的,全被張昌宗扔出去外放縣令,凡是出仕的,都被張昌宗扔出去做縣令去了,全從基層做起,積累經(jīng)驗,免得留在京里徒然虛耗時光,小孩子就是要摔打才能成才,留在京里過安逸生活是無法成長。 雖說都是為了各自的前程,但一大家子也因此分散各地,難得團聚一次。平日里,張昌宗在哪里,韋氏便跟著去哪里。這一次,韋氏榮升誥命夫人,接了封賞的圣旨,韋氏便使人給張昌宗去了信,說是想借機把子女們都叫來聚一聚。張昌宗自然是沒有不同意的,特意讓母親使人去把三姐也請回來。 當年,三姐嫁人后,便隨著姐夫去外地赴任,這么多年,也沒回來過。韋氏年紀大了,雖然沒說,但張昌宗也看得出她心里掛記唯一的女兒,希望這次三姐能回來。說實在的,張昌宗已經(jīng)不記得他那便宜三姐長啥樣了。 把馬甩給門房,張昌宗徑直往后院去,人還沒到呢,聲音就先進去了:“阿娘,鄭太太,六郎回來了!您二位有沒有想我???” 笑嘻嘻地進去,偌大的堂屋里,首位坐著韋氏,鄭太太并沒有在,韋氏旁邊有個婦人,正笑吟吟地望著他。 張昌宗眼睛一亮,立即就跳過去:“大嫂!您哪天到的?來幾天了?好久不見,您有沒有想小弟???” 大嫂劉氏幾乎把他當兒子一般養(yǎng)大,所有嫂嫂里,張昌宗與大嫂的情份最是深厚,見了她是真的歡喜,打心眼兒里高興。 劉氏“噗嗤”一笑,扶起行禮的張昌宗,笑道:“怎地不是說你想我了,而是問我有沒有想你?可見這嘴甜喜歡討口頭便宜的性子還是未改?!?/br> 張昌宗笑嘻嘻地道:“當然不能變,變了阿嫂豈不是會不習慣?如今這樣,阿嫂看了說不定會親切些,一如過去那般疼小弟。” “你呀!” 腦門上被點了一下,劉氏滿目慈愛的打量他,表情欣慰:“長高了,也長壯了,難怪是做大將軍的人了,你打小阿嫂便知道你會出息,如今可不是出息了!真好!” 看她是真的為他高興,張昌宗心里也暖暖地。當下也不管別的,直接喊人搬了個小坐榻來,坐到母親和大嫂的腿邊,仰頭問道:“二嫂隨著二哥在外地,肯定回不來。四嫂和五嫂呢?來了嗎?還有三姐呢?可來信說何時會到?” 見堂屋里就韋氏和劉氏,不由問道。韋氏笑看著兩人說話敘舊,只一雙眼細細地打量著歸家的兒子,見他一切安好,方才沒多說,只是笑道:“你四嫂和五嫂今晨剛到,為娘讓她們先去安頓,你三姐估摸著明天到,快了。你呢?看著倒是瘦了些?!?/br> 張昌宗摸摸臉,有些一言難盡,明明覺得自己身上的肌rou都更壯實了些,他娘還是覺得他瘦,有一種瘦叫mama覺得你瘦。 捂臉.jpg 哄著老娘和許久不見的大嫂說了一會兒話,然后從韋氏處出來,轉(zhuǎn)到鄭氏處—— “鄭太太!” 鄭氏正低頭擺弄花草,聞言抬頭看了他一眼,臉上掛著淡雅的笑:“回來了?看你這活蹦亂跳的樣子,看來我也不用問你是否安好了?!?/br> 張昌宗笑著擺手道:“太太不用問這個,您只需要問我在外面有沒有想您就成,順便也可以說說您在家有沒有想弟子我,不矛盾的?!?/br> “厚臉皮!” “我摸過了,不厚!” 鄭氏嗔了一句,面上的笑容又深了兩分,就著侍女端來的水凈了手,任由他扶著胳膊,一起回屋?;貋砭秃茫綍r在家嫌他鬧騰,他若是不在,這家里安靜地有些空蕩,還是回來好。 張昌宗低頭打量老太太,她年紀比韋氏還小幾歲,只是往年在掖庭宮受過苦,看著更老相些,頭發(fā)全白了,身體也不如韋氏。 張昌宗每次外出都掛心著,這次回來,眼見著老太太又瘦了些,不過精神頭倒是還好,問了一句:“太太,您是不是又吃不下飯了?要乖乖吃飯啊,不然,等我娶了媳婦兒,有了孩子,誰幫我教孩子?” 鄭氏失笑,白他一眼:“說你是厚臉皮還不承認,誰家未成婚的小郎君說起娶妻生子會如你般連臉都不紅一下的?” 張昌宗理直氣壯:“我這叫憧憬美好未來,既然是心里想的,為何要臉紅?那不是矯情嗎?” “胡說!” 鄭氏就著他的攙扶坐下,拍拍他胳膊道:“我這里你不用cao心,我會照顧好自己,這幾日你家里來人多,難得聚一聚,多陪陪她們,知道嗎?” “嗯,知道!太太放心吧,弟子心里有數(shù),對了,我?guī)Я诵r果回來,讓阿喜給太太做成水果撈可好?這個酸酸甜甜的吃了開胃。” 一副獻寶的語氣。鄭氏又是一笑,頷首:“可?!?/br> “我的心意,太太可要多吃些?!?/br> “知道了,你這啰嗦的孩子,快去吧,先把家人安頓好再說?!?/br> 鄭氏催促著,張昌宗才不管,又纏著她說了一會兒話,哄得老太太笑得合不攏嘴,才轉(zhuǎn)身出來回自己院子,洗漱一番后出來,迎面遇上一個高挑修長,形容俊美的少年,那少年見了他立即就是一笑:“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