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東邊不亮
書迷正在閱讀:[原神同人] 風神的寵兒、[原神] 魈上仙朝你扔來一把鳥槍、[綜原神] 四神婚史、[原神] 蒙德退休生活、沙雕學霸系統(tǒng)[重生]、在無限游戲直播成神、良田美井、[綜原神] 鶴運速遞,啥都能寄、他如此愛笑、學霸的女票又抓妖了
師長在為他的將來計較,張昌宗自然不知,他更不知道他已經(jīng)在長安城內(nèi)小有名聲的事情,依舊每天按部就班的讀書、練字,監(jiān)督侄兒們讀書、練字,除此之外,還有被音律先生伍先生用哀怨的眼神默默地無聲控訴! 朽木不可雕! 伍先生的眼睛里,明晃晃的刻著這五個字! 張昌宗也很無奈,他除了記憶力好點兒,其他的都是普通人水準,只因為身體里有個成年人的靈魂,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較之一般的小孩子強些,但并不是真正的天才,更不是那種樣樣精通的全才。 我能怎么辦?我也很絕望啊.jpg 在學堂里混了這么長時間,張昌宗也摸清楚了,這位伍先生是太常寺退下來的老樂工,技藝算不得頂尖,關鍵是各種樂器都會點兒,在太常寺的時候,那就是太常寺里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 比如說吧,彈琵琶的不夠,伍先生頂上;吹笙的不夠,伍先生可以頂上;打鼓的、彈箏的,甚至拉二胡的,吹拉彈唱伍先生都可以湊一湊人數(shù)。 不過,若論單項,伍先生就差點兒,在幾乎集合了大唐所有super star級別樂人的太常寺,伍先生顯得有些平庸。所以,在太常寺里熬了一輩子,眼看著那些單項頂尖兒的被大唐的各色人士追捧,眼看著別人起起落落,平庸的伍先生居然混了個平安退休,被張家聘來教學生。 只是,這樣的經(jīng)歷,伍先生的脾性自然不是剛硬的人,加之出身的緣故,在這府里并不受敬重。就連方瀚那樣的小屁孩兒,都不怎么敬重他,態(tài)度隨意得很。 張昌宗可謂是族學里學習態(tài)度第一端正的孩子,然而,這么認真學習的孩子,在音律上,天份實在一般。伍先生估計有些心塞! 師生兩個兩兩相對,都有些頹喪,伍先生的神情,隱隱還透著幾分可憐,靜默片刻,勉強打起精神,干巴巴地問著:“六郎,還有何處不通?” 張昌宗一臉鄭重的搖頭,他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理論都痛了,然后嗓音不給力,就算成為音樂理論大家也沒用。 伍先生的肩膀又垮了幾分,更顯頹喪,想強撐著寬慰張昌宗兩句都說不出口,那眼神望著張昌宗,看得張昌宗都忍不住愧疚了。 前世作為軍人,扶貧濟困的事情做多了,看見弱者就下意識的想幫忙,張昌宗垂在大腿旁的手,習慣性的撓撓以前外褲縫的位置,試探著問:“要不先生教授我一門樂器可好?” 伍先生笑笑,沒說話,眼睛若有所指的望向他的手—— 好吧,還帶著rou窩窩的手,學器樂是有些蛋疼。 伍先生嘆了口氣,又道:“如今六郎你還小,等你大些,總要出去交際應酬,出去主人家請你歌舞,你當如何?總是要學的,我們再來一遍吧!” 張昌宗聽到還要再來一遍,臉都皺了,趕緊自救:“先生,若是能讓人見了我,第一個想法是想聽我的演奏,而不是想聽我唱歌,是不是就不用再學了?” 伍先生本有些微駝的脊背,瞬間挺了起來:“此話怎講?” 張昌宗振作一下精神,努力的忽悠道:“先生試想,您精心教導學生這么久,學生唱歌還是不開竅,想來是沒天分。既然此路不通,那就換一條道走!學生我學聲樂不成,那邊努力學器樂好了,精心苦練我是不怕的,擇一二器樂苦練十年,必要人見到我便只想聽我演奏,若是讓我唱歌而錯過演奏,便是大大地損失。如此,可能解學生學聲樂之苦?” 這真是一個天才的主意!既解放了伍先生,又拯救了他自己!張昌宗簡直克制不住的想給自己雙擊666,外加點贊三十二次! “先生?” 沒得到伍先生的應允,張昌宗催促了一聲。伍先生回神,猶豫片刻,終于點頭:“可!” 說完又看看張昌宗的小rou手,想了一陣,道:“你目前年紀尚小,適合你之手型的,莫不如便選箏吧?” 只要不唱歌,張昌宗哪里還有不答應的:“好!” 于是,從這一天起,伍先生終于不再與張昌宗彼此折磨,互相放對方一條生路,張昌宗簡直只想唱—— 我美了美了美了,我……我的天空,星星都亮了……咳咳,不止卡頓,還唱串了!還好張昌宗不打算干抄流行歌曲的蠢事,不然,歌詞整首的都記不住,還混個屁! 張昌宗只打算做個萌萌噠的帥正太,不打算做個蠢萌的正太,實在是做小孩兒技術不熟練,一不小心怕裝過頭了,變成蠢而不萌那就完了! 音律課捋順了,文化課一帆風順,練字也練得有聲有色,張昌宗覺得他距離踏上人生巔峰……還是很遠,不過,可以算走上正途了吧? 學習順了,保護貞cao事業(yè)進行的如火如荼,張昌宗心情簡直不要太好,終于有空撥冗關懷一下學里的小盆友,準備搞個送溫暖活動的時候,才想起那個跟他打賭的張景雄小盆友已經(jīng)好久沒挑釁他了!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呢? 張昌宗認真想了三秒……對了,似乎是從先生開始給他講解《論語》開始,張景雄小盆友便沉寂了—— 這還沒發(fā)力呢,小盆友便消沉了……現(xiàn)在的孩子真是脆弱啊,這么經(jīng)不起打擊! 講真,張昌宗并不擅長對付小孩子,在人生三觀性格的成熟期,他幾乎都是在軍營里,周圍全是一群糙漢子,也沒什么小孩兒,他根本沒有跟小孩子相處的經(jīng)驗,自然也無從談起會跟小孩兒相處。 與張易之和侄兒們相處,多是仗著年紀和家人寵愛,借力打力,智商碾壓。然后,有好吃的,大家一起,有好玩的,大家也一起,該管教的時候,也絲毫不手軟,轉臉就能把張易之與侄兒們賣與大人,讓大人們分分鐘教這些孩子們做人。對這體會最深的就是最調(diào)皮的張易之,若是問起他,張昌宗相信,他的好五哥肯定能說出一把辛酸淚來,他被坑的經(jīng)驗,仔細整理一下,估計能寫出一本《如何防止被弟弟坑》的教科書來! 張易之同學能健康活潑的長這么大,其實也蠻不容易的,特別是他屢敗屢戰(zhàn),記吃不記打的精神,更是值得廣大小盆友鄙視,切記不可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