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行商這些年_分節(jié)閱讀_49
不過相河村的村民們都淡定了,宋菽回來后弄出的哪樣東西是他們見過的?他直接問道:“可以進來看看不?” 宋菽:“進來吧!” 有人從饅頭作坊出來,正聽見他們喊話,便也問道:“我們可也能看看?” “來吧來吧?!彼屋娘w快往手上套著蠶繭,一邊回道。 聚在門口的幾人呼啦啦地涌了進來,圍著宋菽幾人,還你一眼我一語地說起來。 “這蠶絲還能做被子?暖不?” 宋菽:“可暖了,又輕又薄,冬天夏天都能蓋?!?/br> “你這也打算拿來賣?” 宋菽:“是啊,夏天過去后,可不就冬天了?!?/br> “我家春天時收了很多柳絮,你這蠶絲被能比柳絮好?” 宋菽:“那當然,比鴨絨鵝絨都好呢?!?/br> 這話,有人信有人不信。 鴨絨鵝絨那是鴨子和鵝長身上用來過冬的,用來抗寒當然是最保暖的,但這蠶絲就……綢緞做成的東西總給人精致易碎質感,要說保暖,怎比得過動物絨毛? 可這是宋四郎講的啊。 他拿出的東西,每一次他們都看不懂,可每一次又都很需要。就說那豆油,一開始大家伙兒都覺得榨油剩下的豆餅好,能肥地還能喂豬。 可后來,宋菽一天天地教他們各種用油的菜,現(xiàn)在每家每戶但凡有些盈余的,誰桌上沒幾個小炒? 吃慣糧食的他們發(fā)現(xiàn),這裹了油的菜不但味道好,還很管飽。明明吃得和原來一樣多,卻不那么容易餓了。 果然油是好東西啊。 有了豆油的前車之鑒,一些人并不敢小瞧宋菽手里的新鮮事物。這蠶絲被若真如他說的輕薄又保暖,那肯定是一樣好東西,就像如今城里炒得沸沸揚揚的棕綁床。 那些人光站著看也沒意思,有些愛動手的,得到宋菽的同意便也一起做了起來。大家一起動手,蠶繭一會兒都被加工成了小蠶兜。 接下來,就要用到宋阿南做的器具了。 那東西像一把拉滿的弓,彎曲的部分是用竹片做的,竹片兩頭分別連著一根筆直的木條左右,木條的中間又有一根垂直的短木條,正好與木頭盆子相嵌,連在了一起。 這竹弓有大半個木盆那么大,木盆里裝著水,有一部分竹弓隱于水下。 宋菽坐在木條的這邊,拿起一個小蠶兜,探身將它從弓張得最滿的地方往上套,小蠶兜一點點被擴大,從竹弓上取下時,已經擴成了一個大蠶兜。 因為竹弓只做了三把,不能所有人同時進行,可這活計看起來挺有趣,大家都沒做過,便也想試試。三個連著竹弓的木盆像新奇的玩具,每個后面都排著一溜人。 坐下擴兜的,小心翼翼地弄完一個,想趁后面不注意,再弄第二個,卻被一連串不滿的聲音趕走。 托這些人的福,宋菽沒花多少力氣,一百多個蠶兜就全部擴完了。 擴好的蠶兜需要晾曬,今天天氣很好,宋菽和三娘他們一起,用晾衣服的竹竿,將蠶兜一個個展開掛好。家里所有的竹竿傾巢而出,還包括剛才宋阿南砍回來的一些,在院子里掛了個滿滿當當。 若有誰走進宋家院子,第一個映入眼簾的,便是這密密的隨風搖曳的蠶兜。 蠶兜一定要曬得干,這樣做出來的蠶絲被才足夠松軟。 現(xiàn)在是夏天,陽光極好,大約明天傍晚也就曬得差不多了,宋菽想。 這蠶兜打眼得很,宋家的籬笆又不高,村里人來人往得,許多人便生出了好奇心。又有昨日參與過的人好心解釋,宋家在做蠶絲被的消息,一不小心就傳遍了周遭。 相河村今非昔比,因油坊和饅頭坊的存在,不少買賣人常來常往,有一些村民便整理出自家的空屋,做起了民宿生意,這也算借著宋家的光,給自己添了進項。 這些人在村里停留,自然要吃喝,連帶著村民們家里種的菜、養(yǎng)的雞都多了銷路。 所以宋菽要做蠶絲被的消息一傳出,鄉(xiāng)鄰們仿佛是自家多了生意,都紛紛打聽宋四郎這是又要開作坊了? 見他院里掛了滿滿當當?shù)男Q兜,大家都道這是要大干一場吶! 蠶絲不比饅頭,成本要高出許多,鄉(xiāng)鄰們也就不怎么關心制作過程,只一心盼宋四郎生意做得大一些,相河村來客如云,他們的雞鴨蔬菜也就更有銷路了。 卻不想,這天傍晚,宋菽拋出了一枚巨石,濺起大片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