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節(jié)
所以蘇茂言判斷出來也沒有什么奇怪的吧,只能說那位病人運氣有點不好,而蘇茂言運氣太好了。 寧專家卻在繼續(xù)道:“但是這是在充分了解了病人的情況之后才有可能做下的判斷,茂言當時的情況卻不是這樣的。” 他就在門外走了走就進去了,一進去就給人判斷出來是肺栓塞,緊接著就打了120電話,這怎么想怎么都不正常啊。 不正常的蘇茂言只能再次搬出了自己天賦異稟的理由來。 “聽力?”這個說法倒是新鮮,一般只有內(nèi)部人員才知道,反正采訪時蘇茂言沒提這茬,所以三位專家也都沒聽過。 蘇茂言也是應付不過去了,畢竟這些中醫(yī)師和普通觀眾不一樣,他們知道里面的道道,胡說八道是絕對騙不了他們的。 “所以你是聽力好?”寧專家好奇道,“怎么個好法?” 說到這里,雷雨倒是想起了蘇茂言的聽力好像真的挺好,之前通過聽診器,也準確的聽出了別人的心音,簡直能當心電圖來用了。 john也忍不住道:“我之前沒有聽說過你有這個稟賦啊?” “聽力好的話,在給人診斷的時候確實有先天的優(yōu)勢,特別是心臟病方面,面診就能聽出一些端倪來,真的有點厲害了?!?/br> 這世界上確實有奇人,有聽力特別好的,也有嗅覺特別靈敏的,所以大家也并不覺得奇怪,只是很想知道蘇茂言的聽力好哪個地位。 因為這能力好像對給心臟病問診挺有效果的。 蘇茂言想了想道:“我?guī)湍銈兟犅犘囊???/br> 這是個好主意,在場的都是醫(yī)生,也能判斷出蘇茂言說的究竟對不對。 蘇茂言首先聽的就是寧專家的,不過等他打開了聽力開關(guān)之后,就很快發(fā)現(xiàn)了不對勁。 他也沒有用聽診器,只是湊近了寧專家,聽了大約有一分多鐘。 一般來說,正常的心臟,第一心音都是非常有規(guī)則的,也就是每次收縮的時間都比較固定,聽起來的聲音規(guī)律的低而長,但是如果有毛病的話,第一心音聽起來就會出現(xiàn)問題。 就比如寧專家的心音,不僅是力度跳著跳著跳出了區(qū)別,就連強弱也跳出了區(qū)別。 “我能幫你把把脈嗎?”蘇茂言問道。 寧專家點頭:“可以?!?/br> 蘇茂言于是把手指放到了寧專家的手腕上。 其實不放也行,不過他也不能表現(xiàn)的太過分了。 聽力好是一回事,聽力妖孽那是另一回事。 手指下面的脈搏在跳動時,明顯比心率的跳動速度要慢一點。 于是蘇茂言更肯定寧專家的問題了。 寧專家問蘇茂言道:“看出了點什么嗎?” 他也是存著考校的心思的,之前那個什么肺栓塞對他來說不過是有趣的新聞,知不知道答案也沒關(guān)系,可是他是知道自己有沒有毛病的,所以蘇茂言要是看不出來的話,他可是真的不能相信蘇茂言嘴里說的“聽力好”。 john沒等蘇茂言回答,就舉手道:“我聽力也不錯,不如我也來試試?有對比才有傷害,不對,有對比才得真知嘛?!?/br> 寧專家也干脆:“行?!?/br> 于是john整個人都貼到了寧專家的胸口,看著眼皮子底下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金黃色的毛茸茸的腦袋,寧專家整個人都不好了。 別人蘇茂言說聽力好,那只是湊近了一點,這位外國同志說聽力好,整個人都貼到了他的身上。 寧專家渾身汗毛豎立,都不用聽結(jié)果了,立刻在心里給蘇茂言兩人的聽力水平做了判斷。 不用說,那肯定是蘇茂言贏了。 john這個自詡聽力好的人,即便已經(jīng)貼在了寧專家的胸口,也聽得不怎么清晰,只能非常遺憾的作罷。 雷雨見狀問他道:“你聽出了什么嗎?” john攤手道:“我還是需要一個聽診器?!?/br> 要是憑rou耳就能聽出心音,那人類也不用發(fā)明聽診器了不是? 雷雨又問蘇茂言道:“你呢?聽出什么來了嗎?” 蘇茂言道:“第一心音的強弱和快慢都不齊,脈率比心率也低一些,寧專家應該有房顫的毛病,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還得再做進一步的檢查?!?/br> 房顫,其實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心臟不正常的狀態(tài),也就是快速的心律失常,正因為心房的不正常收縮,所以才會出現(xiàn)心音不對勁的情況。 房顫這種毛病,一般年齡大的發(fā)生率會高一些,原因挺多的,確實得繼續(xù)進一步檢查,看看有沒有器質(zhì)性的心臟病變。 寧專家顯然是早就知道自己的毛病,所以并沒有出現(xiàn)什么忽然被疾病砸彎了腰的表情,不過他確實是驚訝的,因為蘇茂言竟然真的在沒有聽診器的情況下準確的聽出了他的心音。 難不成真的是聽力好? 畢竟這診脈也沒法診出來啊。 不過還沒等他說話,john就湊到了蘇茂言的面前:“你真的厲害??!” 這還是蘇茂言第一次在他面前展示出自己在診斷心臟病方面的能力。 雖然只是診斷方面的,但也確實厲害啊。 心臟病這個毛病,本來很多就是突發(fā),在不能及時趕到醫(yī)院的情況下,如果有這手段可以提前預判,那對病人生存率的提高也是很有幫助的。 蘇茂言一頭黑線的對滿臉驚訝的john道:“這只是我的判斷,也不知道對不對?!?/br> john這才想起,寧專家還沒有說自己是不是有房顫的毛病呢。 他又看向同樣一頭黑線的寧專家,寧專家的一頭黑線倒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他們這次的項目召集人實在是太活潑了。 不過見眾人都看著他,他還是點頭道:“我前幾天確實確診了房顫,目前看情況來說,應該是陣發(fā)性的,還在做檢查,不過問題應該不大,或許是最近太勞累的原因?!?/br> 而且年齡大了,有房顫也正常,寧專家雖然重視,但是也不擔心。 蘇茂言也點頭,從他聽出來的情況來看,寧專家的情況確實不太嚴重。 不過也確實得重視,因為嚴重的房顫是會讓心臟失去本來的收縮功能。 其他人見狀不由道:“到我們來了,到我們了,也幫我們聽一聽?” 蘇茂言看這些群興趣盎然的人,只能一一幫著他們聽了心音。 還好除了寧專家之外,其他人的情況都挺正常。 不過在把脈的時候,蘇茂言卻發(fā)現(xiàn)了雷雨的那位一把刀同事黃曉有點脾失健運,氣血虧虛。 “脾失健運,氣血虧虛?”黃曉聞言好奇的問道,“是說我脾和氣血不好?” 蘇茂言點頭:“準確來說,除了脾之外,胃也有問題,你平常吃飯的時候應該食欲不太好,而且容易脹氣腹瀉,這是因為你煩勞過度,飲食不節(jié),所以導致脾和胃出現(xiàn)了毛病,這兩個器官的功能失調(diào)或者退化的話,氣血肯定也會出現(xiàn)毛病,從目前的脈象來看,你是氣血兩虛,所以應該會有頭暈、四肢發(fā)冷這樣的問題,這樣下去的話,還是有損健康的?!?/br> 黃曉今年四十多歲,照理說是壯年,不過他的面色有點蒼白,說話也有氣無力的,脈很細,不像是這個年齡段應該有的脈象,恐怕還是和常年在手術(shù)臺上沒有日夜的做手術(shù)有關(guān)系。 蘇茂言這段話說出來不過一分鐘,但是每個詞語都點到了黃曉的心上。 食欲不振,吃飯就脹氣,完了還拉稀,大夏天得也經(jīng)常覺得手腳冰冷,更別說常年的頭暈困擾,這說的不就是他嗎? 黃曉這之前雖然知道自己身體有毛病,但是他也確實是忙,每天都沒日沒夜的,家里老婆孩子都見不著他幾面,他也沒有時間去看醫(yī)生,之前做了腸鏡胃鏡確實都說他沒毛病,他也就把這件事情放下了,也沒想過去找中醫(yī)。 他還是有點不太信任中醫(yī)的。 包括這次的中西醫(yī)結(jié)合的項目,也是雷雨一力把他拉進來了。 所以之前聽到幾位專家們在那里討論什么肺栓塞和房顫,他都沒有說話。 不過這會兒聽蘇茂言把他的癥狀都說對了,他心里還是有點毛毛的。 “這氣血兩虛,還有脾胃不調(diào)什么的,應該也沒什么大問題吧?”他道。 蘇茂言搖了搖頭道:“雖然你的身體可能沒有器質(zhì)性的病變,但是臟腑功能衰退的話,肯定會對你的健康造成影響,如果是年輕人的話還好,好好調(diào)理調(diào)理,恢復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但是上了年齡之后就麻煩了,所以我建議你現(xiàn)在還是得重視這個問題。” 雷雨也拍了拍黃曉的肩膀道:“拼命是拼命,還是得注意自己的身體,正好,今天四位中醫(yī)專家在呢,讓他們給你商量個方子,你回去吃點中藥,也調(diào)理調(diào)理?!?/br> 別看雷雨之前聽到魏向東要學習中醫(yī)的時候還一副嚴厲拒絕的樣子,但說她不信中醫(yī),那也不對,因為她從小到大就沒生過什么病,有病也是他爸給他開中藥喝,到了懷孕生小孩的那幾年,各類的補藥也沒有斷過,都是他爸親自cao刀,就連現(xiàn)在她有的時候也會被雷老爺子壓著要調(diào)養(yǎng)身體。 所以盡管都是心外科的,都會做手術(shù),都是天天cao勞,但是她的身體可比黃曉的好多了。 其他三位中醫(yī)師也早就發(fā)現(xiàn)了這位同事有氣血兩虛的情況,不過現(xiàn)代人氣虛血虛那都是正常事,遇見一個什么都不虛的那才奇怪,所以他們也沒多事。 不過雷雨既然提出來了,那就幫著同事診斷診斷嘛,反正閑著就是閑著。 所以說當醫(yī)生也有好處,因為同伴都是醫(yī)生,大家沒事互相做個體格檢查,來個仔細觸診什么的,還是有助于保持健康的。 黃曉見狀也就同意了。 難得今天有空,也有其他中醫(yī)師都在這里,不如他就拿著方子取抓點藥熬來喝一喝? 沒有改善就算了,但是如果有呢? 他可是受夠了脹氣、腹瀉和頭暈了。 三位專家一診脈,得出的結(jié)論和蘇茂言是一模一樣,就連辯證結(jié)果都一模一樣。 不過他們?nèi)皇怯卸嗄甑膹臉I(yè)經(jīng)驗了,對付這點虛勞的病癥,還是手到擒來的,但是蘇茂言就不同了,他才學中醫(yī)多久啊,就能這么精準的進行辯證,果然是有點功夫的。 再一開方子,四個人的湊一堆之后發(fā)現(xiàn),這藥材用的都是一樣的,只有在劑量上面有些差別。 這其實是很難得的,雖然對著一些病癥,中醫(yī)里面都是有比較經(jīng)典的方子,但是照搬照抄肯定是不行的,更何況黃曉是脾胃問題造成的氣血和血虛,并不是單一的某種毛病,辯證起來也沒有那么簡單,更不可能直接把教材里面的方子挪到紙上。 所以懂行的四位中醫(yī)師一看彼此開的藥方,忍不住就笑了起來。 這就是像是你嘴里正哼哼曲子,沒走幾步之后發(fā)現(xiàn)身邊的人和你哼的曲子一樣,再一聊,原來大家都是某某歌手的粉絲。 有緣??! 等所有話題都能聊到點子上面的時候,就不僅僅是有緣了,某種短暫的惺惺相惜的感覺就升起來了。 現(xiàn)在三位專家對蘇茂言的感覺就是這樣的。 在知道他是雷鳴徒弟的時候,大家只是驚訝,沒什么感覺,在聊到肺栓塞的時候,也只是驚訝和好奇,就算后面蘇茂言幫著寧專家診斷出了房顫,他們最多不過說一句技術(shù)不錯。 但是現(xiàn)在,那可是真正的有了認同感了。 不為什么,就因為蘇茂言的判斷和他們的是一樣的。 知己難尋啊! 特別是在中醫(yī)這個圈子里面,因為這診斷疾病不像是西醫(yī)一樣有影像學這么客觀的檢查手段,所以中醫(yī)師們經(jīng)常對同一個病人的辯證問題撕逼。 你說他是氣血兩虛,我覺得他還有腎虛,你說他是脾胃有毛病,我覺得他可能肺上的毛病更大。 得了,那沒得討論了,撕逼吧! 除非有權(quán)威的中醫(yī)師出來蓋棺定論,那么這場辯論肯定是曠日持久的,一直能持續(xù)到病人的病好,或許才能以最后的客觀結(jié)果來互相攻擊。 看吧,我的氣血兩虛加腎虛才是對的,不然我怎么把病人給治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