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插秧建堡
送走了李成棟后,趙銘立刻就忙碌起來。 趙銘給皇帝上的報功奏折中,直接言明了想要浙江都指揮使一職,并自己舉薦了陳明遇為都指揮使同知、馬士鰲為都指揮使僉事,以及為首下一眾軍官請封。 如今武臣實力做大,中央權(quán)威下降,一般而言武將上報功績,推薦官員,朝廷都會批準,不批武將就鬧事,或者不聽調(diào)令,朝廷也會沒有辦法。 本來朝廷有一套嚴密的制衡約束制度,但是由武將自己推薦地方官員和屬下,中央政府投鼠忌器,任命的官員自然就失去約束的作用,使武將逐漸掌握地方軍政,形成了軍閥。 趙銘的奏疏遞上去,朝廷多半會批。 既然已經(jīng)決定進入兵戶體制,趙銘便提前做好準備,他與馬士鰲、陳明遇等人商議后,遂即將島上兩千六百余戶,編成三個千戶所,等任命下來,便直接實行軍戶編制。 除此之外,對于島上其它民戶,也要進行整編,在島上實行全民皆兵的兵戶體制。 現(xiàn)在島上人口已經(jīng)達到六萬多人,壯丁上萬,如果整編成功,趙銘將活動近萬屯軍。 這次趙銘從江南帶來了不少士紳和讀書人,趙銘手下可謂人才濟濟,整編起來并不吃力。 這時在官廳內(nèi),趙銘與眾人商議,他坐于中堂,陳明遇等人坐在兩邊。 趙銘吩咐道“衛(wèi)所軍戰(zhàn)力低下,本將將島上百姓,編為軍戶,不過他們的職責,主要還是種地,只是進行一些簡單的訓(xùn)練,打仗還是要靠脫產(chǎn)的士卒?,F(xiàn)在都整編后,待遇方面該如何區(qū)分,你們有什么建議?” 衛(wèi)所制下的軍戶,亦兵亦農(nóng),甚至更偏向農(nóng)一些,出不了強悍的軍隊,而脫產(chǎn)的軍隊,其實是募兵,不能算是衛(wèi)所軍。 募兵要承擔更多的作戰(zhàn)任務(wù),若編入衛(wèi)所后,待遇與衛(wèi)所兵一樣,顯然不公平,也會打擊士卒的積極性,使得軍隊喪失戰(zhàn)斗力。 “晚生聽將軍之言,將軍將百姓編入兵籍,不過是便于管理,他們主要的責任還是耕田養(yǎng)脫產(chǎn)的士卒,那便稍微變通,將主要耕作的編為屯戶,脫產(chǎn)的編為兵戶,并給出不同的職責和待遇?!贝筇美镆粋€讀書人站起來,乃是從江南跟來的閻爾梅,是個舉人。 趙銘聞?wù)Z點了點頭,“好,先就這樣編制!”遂即又道“春耕安排如何?” 陳明遇道“將軍放心,島上人多地少,卑職此前還買了些耕牛,田地早已耕好,近些日子也該移苗了?!?/br> 趙銘想了想,“既然島上人手充足,本將準備在金塘山上,筑造一座石堡,還請先生找些工匠來?!?/br> 陳明遇聽說要建堡,微微皺了下眉頭,不過趙銘這次繳獲不少,錢糧也足,反正島上人多,閑著也是閑著,“卑職隨后安排!” 趙銘繼續(xù)吩咐道“山上砍下來的樹木,挑選出適合造船的陰干存放起來。陳先生再想點辦法,看能不能弄點造船的木材,運到金塘島來?!?/br> 陳明遇道,“將軍還準備建一個造船工坊?” 趙銘點了點頭,“現(xiàn)在的船只都是繳獲來的,并非水師戰(zhàn)船,有的船無法承受火炮的后座力,根本無法加裝火炮,不能成為戰(zhàn)船。清軍不會容忍我們長久盤踞于海島,以后必然會編練水師來對付我們。雖說現(xiàn)在我們具有優(yōu)勢,但是必須未雨綢繆,將這個優(yōu)勢保持下去!” 陳明遇稍微沉思,便道“卑職想想辦法!” 趙銘遂即看向馬士鰲,“馬僉事,兵器打造要抓緊,然后再招募一千壯丁,增強島上兵力!” 馬士鰲道“將軍扣下的一千士卒不用嗎?” 趙銘沉聲道“可以對他們進行整編,不過不能委以重任,他們家眷不在咱們這里,本將不放心!” 馬士鰲點了點頭,“卑職明白了?!?/br> 眾人商議一陣,便散去各忙各的。 在趙銘對島上百姓進行整編管理,對人口和島上土地進行登記造冊時,前日帶著分得物資離開島嶼的幾股義軍,卻忽然氣憤的又回到了金塘島,表示要投靠趙銘。 趙銘問明緣由,卻是因為他們離島數(shù)月,地盤已經(jīng)被黃斌卿給兼并,眾人便只能帶著眷屬,又來投靠趙銘。 趙銘自然來者不拒,全部都收下,正好將他們整編,補充兵力,防備黃斌卿。 雖說糧食緊缺,人越多,糧食壓力就越大,但趙銘知道,人多絕對不是負擔,而是寶貴的資源。 隆武二年三月中旬,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第六個節(jié)氣,也是春季最后一個節(jié)氣,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說,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jié)。 中國作為農(nóng)耕文明,對土地和季節(jié)的利用,可以說到了極致。 這點從歷法就能看出來,別人一年就分冷熱不冷不熱,而中國的歷法,卻分成了二十四個節(jié)氣,將氣候微妙的變化,都感知到,并根據(jù)節(jié)氣,來指導(dǎo)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金塘島連續(xù)下了幾天雨,山坡上到處都是點豆子的身影。 島上土地欠缺,山坡上不能種植水道,百姓們便船只蓑衣,種些豆子。 這些豆子都是陳明遇讓程璧買來,種起來也很簡單,拿鏟子在山坡上捅一下,在泥土縫隙中撒上幾顆豆子,雨水落下來,沒幾日就會發(fā)呀。 在山坡下的水田里,有一半已經(jīng)插上禾苗,百姓們穿著蓑衣供著腰插秧,趙銘跳來一擔子禾苗,站在田埂上,將一把把稻草捆著的禾苗,丟入水田中。 他力氣大丟的遠,也很均勻,保證插秧的百姓,插完一把立刻就能拿到另一把。 在百姓忙著插秧的同時,山上的石堡也開始著手建造。 金塘山上可以就地取材,樹木和石塊就地開采,建堡的原料可以說十分充足。 不過木材和石料不缺,但修建堡壘需要大量漿汁粘合,卻是一個極大的消耗。 趙銘以金塘島為基地,以后難免遭受攻擊,特別是清軍若有水師,島上沒有堡壘,趙銘便不敢離島,若是有堡壘,趙銘便不用擔心,即便遭到攻擊,島上也能憑借堡壘堅持下去。 建造堡壘,花費主要在材料和人工上,建造一座周長一里的小屯堡,大概需要花費銀錢兩千兩。 趙銘準備建造一座周長五六里,包裹山頭的菱形堡壘,花費估計要十多萬兩,不過為了安全,趙銘還是決定建造。